標題: 成語“衣冠禽獸”的由來!!!
無頭像
衣冠楚楚

帖子 839
註冊 2013-10-6
用戶註冊天數 3862
發表於 2015-3-10 20:35 
112.245.128.140
分享  私人訊息  頂部
成語“衣冠禽獸”的由來
收藏人:老沔城人
2013-12-10 | 阅:149  转:1   |   来源
[url=][/url]
[url=][/url]
  |  分享
  

  【成語“衣冠禽獸”的由來】


    成語衣冠禽獸常用來指道德敗壞的偽君子,他們徒有善良人的外表,思想和行為卻如同禽獸,就像古時候的理學家。


其實,這個成語的原意並非如此,衣冠作為封建等級的象征,歷來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衣冠禽獸原指明、清兩代官員朝服上前胸後背處,分別裝飾一塊方行的叫補子的圖案,它是用來區分官爵大小(官品區分)。補子是一塊約40—50厘米見方的綢料,織繡上不同的紋樣,再縫綴到官服上,胸背各一,以此表示官位的品階。
    相傳補子起源於武周時代,一天,武則天在早朝時,賜給官員們繡了花的官袍。因為圖案精美,又是禦賜之物,所以官員們紛紛效仿。補子就由此誕生了。內蒙古羊群廟出土的元代石雕上就有花卉紋的補子,同時在一些元代墓葬中也確實發現了不少具有方補形式的元代織物。但這些服飾沒有作為補服出現,且這些方補多作花卉狀,說明在蒙元時代並沒有作為官階的標誌。
    真正代表官位的補子定型於明代。據《明史·輿服誌》記載,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規定,官吏所著常服為盤領大袍,胸前、背後各綴一塊方形補子,文官繡禽,以示文明,武官繡獸,以示威武。一至九品所用禽獸尊卑不一,藉以辨別官品。
    明朝《大學衍義補考》解釋說:“文官用飛鳥,象其文采也;武官用走獸,象其猛摯也。”
    文  官:
    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鷴,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黃鸝,九品鵪鶉;
    武  官:
    一品麒麟,二品獅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羆,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馬;
    雜  職:練鵲;
    風憲官:獬豸。
    除此之外,還有皇帝作為賜服專門賜給特定人物的賜補,有鬥牛和飛魚兩種。
    受過誥封的命婦(一般為官吏的母親及妻子)也備有補子,通常在慶典朝會上穿著。她們所用的補子紋樣以其丈夫或兒子的官品為準。女補子的尺寸比男補要小。凡武職官員的妻、母,則不用獸紋補,也和文官家屬一樣,用禽紋補,意思是女子以閑雅為美,不必尚武。

    可能由於明中、晚期的官場腐敗,各級官員欺壓百姓,無惡不作。而官員大都為士大夫,他們飽讀詩書,滿嘴仁義道德,但內心卻充滿了男盜女娼,幹的多為傷天害理的勾當,徒有文明的外表。於是,“衣冠禽獸”就演變成為徒有外表、內心險惡的代名詞。



清代补服、补子--清朝补服,也叫"补褂",为无领、对襟,其长度比袍短、比褂长,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清朝补子比明朝略小。是清代主要的一种官服,穿着的场所和时间也较多。凡补服都为石青色。是区分文武官官职品级的主要标志。 清官共分九品十八级.文官绣飞禽,武官绣猛兽(所以才有成语衣冠禽兽)。

爵位补服图案

亲王 身前身后五爪正龙各一团,两肩五爪行龙各一团

郡王 身前身后两肩五爪行龙各一团

贝勒 身前身后四爪正蟒各一团

贝子 身前身后四爪行蟒各一团

镇国公、辅国公 身前身后四爪正蟒各一方

公爵、侯爵、伯爵 身前身后绣九蟒

子爵 身前身后绣麒麟

男爵 身前身后绣狮

 



無頭像
衣冠楚楚

帖子 839
註冊 2013-10-6
用戶註冊天數 3862
發表於 2015-3-10 20:36 
112.245.128.140
  【成語“衣冠禽獸”的由來】

    成語衣冠禽獸常用來指道德敗壞的偽君子,他們徒有善良人的外表,思想和行為卻如同禽獸,就像古時候的理學家。


其實,這個成語的原意並非如此,衣冠作為封建等級的象征,歷來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衣冠禽獸原指明、清兩代官員朝服上前胸後背處,分別裝飾一塊方行的叫補子的圖案,它是用來區分官爵大小(官品區分)。補子是一塊約40—50厘米見方的綢料,織繡上不同的紋樣,再縫綴到官服上,胸背各一,以此表示官位的品階。
    相傳補子起源於武周時代,一天,武則天在早朝時,賜給官員們繡了花的官袍。因為圖案精美,又是禦賜之物,所以官員們紛紛效仿。補子就由此誕生了。內蒙古羊群廟出土的元代石雕上就有花卉紋的補子,同時在一些元代墓葬中也確實發現了不少具有方補形式的元代織物。但這些服飾沒有作為補服出現,且這些方補多作花卉狀,說明在蒙元時代並沒有作為官階的標誌。
    真正代表官位的補子定型於明代。據《明史·輿服誌》記載,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規定,官吏所著常服為盤領大袍,胸前、背後各綴一塊方形補子,文官繡禽,以示文明,武官繡獸,以示威武。一至九品所用禽獸尊卑不一,藉以辨別官品。
    明朝《大學衍義補考》解釋說:“文官用飛鳥,象其文采也;武官用走獸,象其猛摯也。”
    文  官:
    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鷴,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黃鸝,九品鵪鶉;
    武  官:
    一品麒麟,二品獅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羆,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馬;
    雜  職:練鵲;
    風憲官:獬豸。
    除此之外,還有皇帝作為賜服專門賜給特定人物的賜補,有鬥牛和飛魚兩種。
    受過誥封的命婦(一般為官吏的母親及妻子)也備有補子,通常在慶典朝會上穿著。她們所用的補子紋樣以其丈夫或兒子的官品為準。女補子的尺寸比男補要小。凡武職官員的妻、母,則不用獸紋補,也和文官家屬一樣,用禽紋補,意思是女子以閑雅為美,不必尚武。
    可能由於明中、晚期的官場腐敗,各級官員欺壓百姓,無惡不作。而官員大都為士大夫,他們飽讀詩書,滿嘴仁義道德,但內心卻充滿了男盜女娼,幹的多為傷天害理的勾當,徒有文明的外表。於是,“衣冠禽獸”就演變成為徒有外表、內心險惡的代名詞。


無頭像
衣冠楚楚

帖子 839
註冊 2013-10-6
用戶註冊天數 3862
發表於 2015-3-10 21:01 
112.245.128.140
明朝,“变态的”衣冠禽兽(组图)阅读() 评论()发表时间:2008年12月18日 23时30分本文地址:[url=]http://qzone.qq.com/blog/622006416-1229614231[/url]
本文标签: 衣冠禽兽 文官 衣冠 变态 官员

本文已被推荐到腾讯博客, 点击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汉语历经的年代越久远,词汇的写法、读音,乃至本义和引申义就越复杂。犹如一线涓涓细流,一点一点地汇成平阔的水面,直到变作恣肆汪洋、浩荡汹涌的大江大河。原本水流清冽、柔弱,流着流着就翻卷成凶悍的“浑汤儿”。如今,听起来顺耳的词汇,未必当初是褒义;反过来,那些顶风臭八里的词汇,也未必生来就有贬义。“衣冠禽兽”这个成语,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下图:明朝文官的朝服

    只要会说中国话,谁都知道“衣冠禽兽”骂人不带脏字,而且愤恨、侮辱的语气非常深重。除非万不得已,这个字眼儿很少强加于人。惟有那些道德沦丧、行为下流、处事卑劣的无耻之徒,才可能被斥为“衣冠禽兽”。一个道貌岸然、人模狗样的家伙,却成天干伤天害理、损阴丧德的丑事,此类货色,就是“吃人饭,不拉人屎。说人话,不办人事”的“衣冠禽兽”。殊不知,这个彻头彻尾的贬义词,在诞生之初,却是个万众仰慕、光彩照人的“体面”词儿。
  “衣冠”的本意,代指公共权力。人类社会往往就是“衣冠社会”,有光脚儿的,也有穿鞋的;有骑马的,也有骑驴的。衣服穿戴始终法度森严,极有尺寸,就像梨园那句行话:“不怕穿破,就怕穿错。”特殊阶层,非常重视“衣冠”标志。比如,受鄙视的商人,两只鞋不能完全一样;再比如,地位低下的妓女,必须穿裤子,而不能随便穿裙子……如果上升到朝廷官仪,就更不能马虎了。所谓“衣冠”,就是“看得见的权力”、“贴上标签的等级”。
    按照朝廷官制,根据品级不同,彼此“工装”的颜色和图案各不相同。单说装饰图案吧,不外乎“飞禽”、“走兽”。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从明朝就已经开始了。据明、清两代正史中的《舆服志》记载,文官绣“禽”,武官绣“兽”,任何人不得擅自逾越。“衣冠”上的“禽兽”自然和文武官员的品级一一对应。(下图:清朝的“衣冠禽兽”




    明代官员的服饰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将官服绘兽。文官一品绯袍,绣仙鹤;二品绯袍,绣锦鸡;三品绯袍,绣孔雀;四品绯袍,绣云雁;五品青袍,绣白鹇;六品青袍,绣鹭鸶;七品青袍,绣鸂鶒(音‘希赤’);八品绿袍,绣黄鹂;九品绿袍,绣鹌鹑。
    武将一品、二品绯袍,绘狮子;三品绯袍,绘老虎;四品绯袍,绘豹子;五品青袍,绘熊;六品、七品青袍,绘彪;八品绿袍,绘犀牛,九品绿袍,绘海马。
  看来,“衣冠禽兽”曾是一个令人非常羡慕的赞美词汇。可惜,到了明朝中晚期,社会的语言环境发生了变化。乌烟瘴气的宦官政治,彻底颠覆了“文死谏,武死战”的从政理念。无论是京官还是外臣,都人人自危、明哲保身。很多官员甚至干起了鱼肉百姓、为虎作伥的勾当。文武官员的名声越来越臭,曾广受推崇的“衣冠禽兽”,渐渐堕落为“披着人皮的狼”。
    其实,明朝以前,原本有个成语,指斥那些道德沦丧、行为卑劣的“伪君子”,叫做“衣冠枭獍””。“枭”,是一种穷凶极恶的鸟儿,传说它为了存活,不择手段,不惜吞吃母亲。“獍”,也不是什么好玩意儿,传说它饥不择食,杀气腾腾,居然敢咬死自己的父亲。这两种丧心病狂的禽兽,衣着再体面,也是千夫所指,人人喊打。宋朝人李昉编撰的《太平广记·谄佞》中,提到了一个叫苏楷的人:“(苏)楷,人才寝陋,兼无德行……河朔士人目苏楷为衣冠枭獍。”明朝之前“衣冠枭獍”所处的位置,就像现在的“衣冠禽兽”。“衣冠禽兽”彻底掉价,恐怕也是明末清初的“语言发酵”。汉语,在特殊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下,催生出了新词汇、新词意。
    明末文人陈汝元写《金莲记·构衅》时说:“妆成道学规模,飞语伤人……人人骂我做衣冠禽兽,个个识我是文物穿窬(窃贼)。”清朝小说家李汝珍也在《镜花缘》里写道:“既是不孝,所谓衣冠禽兽,要那才女又有何用。”显然,这时的“衣冠禽兽”,已经沦为风度翩翩的活畜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