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圣经里是如何预言中国的?
無頭像
光焰

帖子 1946
註冊 2013-6-5
用戶註冊天數 3988
發表於 2013-6-6 16:43 
76.164.234.42
分享  私人訊息  頂部
上帝爱中国



怎样知道上帝爱中国?中国5000年历史中,上帝一直都在关怀中国。上帝派他的儿子耶稣基督到人世,为了拯救人类,但是,由于人类的自私和犯罪,拒绝了耶稣基督作为自己的救主。在旧约圣经约拿书中,上帝派先知约拿到尼尼微城叫他们悔改,尼尼微人悔改了,上帝宽恕了他们。但是三百年后,尼尼微城里的人有开始堕落,于是上帝就毁了这个城市。中国人近二千年都没有悔改,上帝对中国是多么仁慈。

——第一次没有悔改:景教在中国
基督教第一次传入中国是在唐朝,当时叫景教。景教在中国只有二百余年,为什么?当权者心硬,没有认罪悔改!当时的景教在中国不准讲罪性,传教士只能逢迎王室,依附权贵,讨人喜悦,得以建许多教堂,但是缺少真正的信仰,最后在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在佛道斗争中,武宗下令灭佛,祸及景教,景教徒被驱散,景教在中国内地渐趋灭绝。

——第二次没有悔改:康熙最后拒绝基督

有人说,康熙皇帝是一个基督徒,但是这种说法是偏颇的。虽然从康熙皇帝所作的诗词中看出,康熙皇帝对基督文化有所了解:

《基督死》
功成十架血半溪, 百丈恩流分自西。
身列四衙半夜路, 徒方叁背两番鸡。
五千鞭挞寸肤裂, 六尺悬垂二盗齐。
惨恸八垓惊九品, 七言一毕万灵啼。

康熙接受天主教信仰的心意在他的另一首诗生命之宝里,似乎得到更为明确的印证:
  天上宝日月星辰,地上宝五谷金银。
  国需宝正直忠臣,家需宝孝子贤孙。
  黄金白玉非为宝,祇有生命一世闲。
  百岁三万六千日,若无生命最可怜。
  来时胡涂去时亡,空度人间梦一场。
  口中吃尽百和味,身上穿成朝服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如何落在帝王家。
  世间最大为生死,白玉黄金也枉然。
  淡饭清粥充一饥,锦衣那着几千年。
  天门久为初人开,福路全是圣子通。
  我愿接受神圣子,儿子名份得永生。
  从这首诗的最后四句中,我们看到康熙皇帝确实有接受基督为救主的心愿。但由于圣经反对拜偶像,而康熙坚持认为应该尊重中国的风俗,由于礼仪之争导致到康熙皇帝最终没有选择天主教,最后把这些传教士赶回去。这样的结果究竟是罗马教廷对中国传统礼仪的态度所造成的呢,还是康熙自身的内心状况所造成的?学者们认为是后者,因为他无论对天主教信仰有多少宽容,有多少期待,对圣经和天主教教义有多少了解,他仍然是一位儒、萨满、藏密教徒的异族君主。当西方宗教文化伤害到这个所谓的“道统”时,他仍然毫不犹豫他选择本国的宗教文化传统,而放弃外来的所谓“道德文明”。

——第三次没有悔改:太平天国变了味

名落孙山的洪秀全回家得了一场大病,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此后,从一本《劝世良言》的书认识基督信仰,并创立拜上帝会。道光三十年(一八五○年)于金田村起义,有众万人,不二月占据永安,拥洪氏为天王,不久攻陷湖南,水陆并进,不到八个月功夫,居然攻进南京,并建立太平天国,信徒有七千多万人。但是为什么太平天国仅仅短短十三年后就被镇压?难道是上帝的无能?太平天国是不是真正的基督教运动,曾经拒绝他洗礼又在他身边工作过的美国牧师罗孝全著的《洪秀全革命真相》认为,是一群强盗借助上帝之名攻打另一群强盗,打完胜仗的目的不过为了分赃和享乐。也有观点认为,西方国家吹毛求疵,最后不仅不同情反而围剿,这是历史的遗憾。我们无法评价哪一种观点的对错,但是从洪秀全在南京11年腐化生活的历史事实可以看出,在天平天国统治者的心灵深处,依然是中国人享受君王之命的心态,企图通过宗教手段实现自己过上君王的富贵生活,在内心的深处并没有真正的悔改。



——第四次没有悔改:中国人拒绝孙中山

如果说,基督信仰没有在中国得到普及,是因为最高首脑的从根本上没有接受耶稣基督的原因,那么,上帝又给中国人一个恩赐,给中国人赐给一位基督徒总统。我们知道,国父孙中山是一位基督徒,基督教伴随孙中山走过了一生,十八岁时受洗为基督徒,从1897年至1892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和香港所受十四年学校教育中,除中央书院外,均属于教会主办的学校,充满宗教色彩。孙中山在意奥兰尼学校就读时除了正常的功课外,还积极地参加各种宗教的聚会和课程,唱诗班,早晚在学校教堂的祈祝祝祷,星期日在圣安得烈教堂(St. Andrew’s Cathedral)的礼拜,他都参加。 1896年10月10日伦敦蒙难时,孙中山走投无路,万念俱灰的情况下,“一意祈祷,聊以自慰”。“一连六七日,日夜不绝祈祷,愈析愈切。至第七日,心中忽然安慰,全无忧色,不期然而在,自云此祈祷有应,蒙神施恩矣”。终于奇迹的获得了拯救。他深感这是上帝施恩的结果。辛亥革命成功,孙中山在美国。有一次会见牧师卢祺沃博士之父亲,主人欲为这位革命领袖设宴庆祝,孙中山谦辞再三,说不必盛宴铺张,只需吃一碗面即可,并首先祈祷,“向神感恩”,说“革命之成功,乃在仰赖上帝之恩助”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回国,众望所归地被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在北京基督教欢迎会上,念念不忘教会之功。他说:“兄弟数年前,提倡革命,奔走呼号,始终如一,而知革命之真理者,大半由教会所得来。今日中华民国成立,非兄弟之力,乃教会之功。” 他在法教堂欢迎会上也指出:“吾人排万难冒万死而行革命,今日幸得光复祖国。推其远因,皆由外国之观感,渐染欧美文明,输入世界新理,以至风气日开,民智日阙,遂以推倒恶劣异族之政府,盖无不由此观感来也。而此观感得力于教会,西教士传教者多矣。” 直到病危,他还深情地强调:“予深信予之革命精神,得力于基督徒者实多。” 晚年,孙中山十分重视“心理建设”,提出了“人格救国”的口号,主张进行“心理上的革命”,强调提高人格,进行自我的道德锻炼和培养,所谓“心理上的革命”,就是要通过刻苦的磨炼,“把自己从前不好的思想、习惯和性情,像兽性,罪恶性和一切不仁不义的性情,都一概革除。” 他把高尚的情操,“顶好的人格”看成是“人类天职”。认为人类进步的极点,在于不断进行人格的自我完善,使人格洗炼到神圣地步。强调“欲成人格,必当消灭兽性,发生神性,那么才算是人类进化到了极点。” 其次,孙中山从基督教“上帝就是爱”出发,提出了“仁爱是革命道德的基础”。他认为在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应坚持“互助的原则”。在他看来,“社会国家者,互助之体也。仁义道德者,互助之用也” 。他歌颂尧、舜、禹、汤、文、武的所谓“仁民爱物”、“爱民若子”是“仁慈的好道德” 。他认为外国固有道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反映了“我们民族的精神” 。这里所说的仁爱,就是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