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恭喜习大大!
花弄影

帖子 14913
註冊 2013-8-12
用戶註冊天數 3881
發表於 2016-6-25 21:05 
111.19.36.73
分享  私人訊息  頂部
长征七号首飞成功我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首战告捷 2016-06-25 20:48:19浏览量:1824
新华社海南文昌6月25日电(记者李宣良、李国利、王玉山)6月25日20时00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603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94千米的椭圆轨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圆满成功。
据介绍,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为两级结构,捆绑四枚助推器,全长53.1米,起飞质量597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3.5吨,采用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新技术,是绿色、无毒、无污染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将有效提升我国进出空间的能力。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是全新建设的低纬度滨海发射场,具有生态、环保、开放的鲜明特点。它的建成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提高我国航天发射能力,优化我国航天发射场总体布局。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开局之战,实现了“成功首飞”的预定目标,为后续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次发射,旨在验证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设计正确性和各项性能指标,考核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系统执行任务能力,检验工程相关系统间的协调性和匹配性。同时,长征七号火箭搭载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等载荷,将开展相关技术试验。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0次飞行。

来源:新华社


花弄影

帖子 14913
註冊 2013-8-12
用戶註冊天數 3881
發表於 2016-6-25 21:28 
111.19.36.73
长征七号火箭的“冰火两重天”

2016-06-25 20:52:46浏览量:2945
新华社海南文昌6月25日电(记者曾涛、陈曦、王玉山)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燃料使用上以液氧和煤油为主,这就对火箭的燃料加注贮存以及点火后的高温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技术人员称,处理好燃料贮箱的极低温度与火箭火焰的超高温度这个“冰火两重天”,是火箭发射的重要工艺之一。

长征七号之“冰”:燃料温度极低,加注贮存有讲究

在发射之前,长征七号要完成170立方米的煤油和340吨液氧的加注。其中,液氧的温度达到了零下183摄氏度。存储液氧的贮箱,采用机械铣工艺,较以往化学铣工艺的贮箱更加轻质化、环保无污染。同时,贮箱的制造采用绝热工艺,在各层之间抽真空,保证了贮箱的保“冷”效果。

液氮虽然不是燃料之一,但是它在火箭发射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燃料加注前,发射场的工作人员要用液氮对燃料管道进行吹除。因为液氮的温度比液氧还低,用液氮吹除管道不仅降低了成本,还能更加高效快速地为管道降温。

据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场加注团队负责人张继介绍,他们在加注时需穿防护服、戴手套。液氧液氮输送时会产生大量噪音,他们还要戴上高噪音耳塞。连接长征七号与加注站的管道达到5000多米,阀门有214个,加注人员工作量很大。

火箭发射前12个小时,要开始加注煤油,这个过程大约要持续4个小时。随后,3个液氧储罐各分两路,对6个模块进行加注。记者注意到,在液氧加注站,有4个液氧储罐。张继解释,有1个不直接进行加注,而是对另外3个氧灌进行增压。

在液氧加注初期,要对贮箱进行预冷。在贮箱的温度未低于零下183摄氏度前,所有的液氧都将排放出去,不被贮存。燃料贮箱的温度和压力值,都实时被监测并显示在加注控制系统上。

液氧的加注要持续将近8个小时,整个加注程序一直到点火前2分钟才会结束。


花弄影

帖子 14913
註冊 2013-8-12
用戶註冊天數 3881
發表於 2016-6-25 21:29 
111.19.36.73
长征七号之“火”:火焰温度极高,隔热降温多手段

之所以说长征七号要经历“冰火两重天”,是因为在点火一瞬间之后,零下100多摄氏度的燃料就将变成3000多摄氏度的热焰,瞬间完成冰到火的转化。

在指挥员下达点火的指令7.4秒之后,火箭的尾部瞬间喷出巨大火焰。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胡晓军介绍,因为燃料不同,喷出的火焰颜色不像以往的橘红色,而是呈白色,喷口燃气的温度也比以往火箭高得多,使得发射平台瞬间接近3000摄氏度。

这个温度足以熔化绝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火箭发射平台和箭体本身都难以承受如此高的温度。在发射平台和火箭助推器、芯级上,均喷有放热涂层。两三厘米厚的防热涂层分为十几层,每一次喷涂都是不同材质,且厚度只有几毫米,工艺处理难度非常大。另外,在火箭助推器和芯级上,还贴有柔性隔热毡,它能进一步提升隔热效果。

胡晓军介绍,火箭飞行速度快,也会产生热量,导致箭体的热流密度增大。通俗理解,就是一定时间内通过火箭表面的热量增多,这就对火箭箭体的材质有更高要求。在长征七号火箭的制造中,他们还借鉴其它工艺,采用了承热效能更好的材质。

除此之外,长征七号火箭发射塔还装有一个能容纳600吨的水箱,装好了自来水备用。这就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大流量喷水降温降噪系统”。据这个系统技术负责人陈劲松介绍,在火箭飞到5米高以后向箭体尾部火焰中心喷水,两级喷水设施各喷20余秒,完成400吨的喷水量。

喷射的400吨水中,有30%的水会汽化到大气中,60%的水则通过导流槽流走,水分蒸发带走大量的热,发射平台核心区降温幅度在1000摄氏度左右。此外,这个系统还有良好的降低噪音效果。

来源:新华社


花弄影

帖子 14913
註冊 2013-8-12
用戶註冊天數 3881
發表於 2016-6-25 21:40 
111.19.36.73
海外专家:中国运载火箭的新主力来了!

2016-06-25 21:00:41浏览量:7129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中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25日首次发射中一飞冲天、一举成功。对此高度关注的数位海外专家均表示,长征七号首次发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家族增添了一位举足轻重的成员,它将为中国航天承担扛鼎重任。

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运载火箭指挥部主管创新的专家热罗姆·维拉说,中国正在更新其运载火箭家族,长征七号作为中型火箭将在中国各类航天战略任务中发挥作用。

关于长征七号的主要特点,维拉表示,这种火箭可在不变更发动机和火箭各级的情况下加装不同的助推器,并使这些“模块”协同工作。长征七号还采用有利于环保的低温液氧煤油燃料,可以显著降低成本。此外,中国新建的海南文昌发射场的地理位置对于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发射任务(轨道高度近3.6万千米)无疑更具优势,因为大部分商业卫星都属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谙熟中国运载火箭家族的维拉还认为,2015年运载多颗小卫星的长征六号火箭首飞成功,标志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开始亮相,长征七号会延续长征六号的成功,它们将与今年晚些时候首射的长征五号大型火箭,在未来10年极大提升中国航天运载能力。

美国行星学会的载人航天专家贾森·戴维斯也表示,长征七号这一多用途中型火箭将成为中国的主力运载火箭。按计划,到今年年底中国将在短短一年内便拥有长征七号、长征五号两种新型运载火箭,显然中国在“投资未来”,提升航天运载能力。

预计长征七号将承担货运飞船发射任务,为未来的中国空间站运送补给。因此,戴维斯认为,长征七号发射也是中国载人航天计划的重大里程碑,这一成就和中国空间站欢迎国际合作的立场,彰显了中国的“太空雄心”。对此,美国航天期刊《太空飞行》评论说,发射长征七号表明中国的新“太空港”(即中国未来的空间站)即将盛大开幕。美国太空科技媒体观察员赫内·米库尔卡则评论说,研制长征七号表明中国已将目光投向深空探索。

俄罗斯航天集团公司旗下知名期刊《航天新闻》的观察家伊戈尔·利索夫表示,发射长征七号标志着中国在新式中型运载火箭技术领域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与全球同级别的运载火箭相比,长征七号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环绕地球的一个椭圆轨道,航天器自该轨道加速后可进入地球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领先其竞争对手。预计数年后,长征七号将在中国运载火箭家族中完成主力新老交替。

日本运载火箭协会理事吉田久信评论说,长征七号代表目前中国运载火箭研制技术的最高水准,它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非常适合发射货运飞船。今后中国可用这一型号的火箭加快完成其空间站的建设。此外,中国运载火箭具有极高的发射成功率,长征七号能够为中国和其他国家发射更多的人造卫星。(综合新华社驻巴黎记者张雪飞、驻莫斯科记者张继业、驻东京记者华义、驻洛杉矶记者郭爽、驻华盛顿记者林小春报道)

来源:新华社


花弄影

帖子 14913
註冊 2013-8-12
用戶註冊天數 3881
發表於 2016-6-25 21:41 
111.19.36.73
新华社评论员:创新,航天梦的强大引擎 2016-06-25 21:03:13浏览量:4123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题:创新,航天梦的强大引擎
新华社评论员
探索浩瀚宇宙,勇攀科技高峰。随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25日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中华民族向着实现航天强国的梦想又迈出坚实一步。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新火箭首发成功、新发射场初战告捷,中国航天事业开始了“新的长征”——这不仅标志着中国空间实验室任务顺利开启,而且向世界表明,曾经一度是世界航天追赶者的中国,已经在世界航天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并正在打开“一片天地”。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同样是航天事业的第一动力。从天地往返到航天员出舱行走,从交会对接到多人多天太空驻留,从空间实验室稳步推进到探月工程捷报频传……不断刷新着中华民族太空高度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创新这个强有力的引擎。
创新,引领中国航天跻身世界领先行列。航天创新,不能等待观望,不可亦步亦趋,当有只争朝夕的劲头。中国航天人以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创造了从“三垂一远”的发射模式到“永远在线的航天测控网”,从独具中国特色的舱体结构到中国首创的交会对接模式等先进理念、先进技术。中国航天跟上甚至引领着世界航天发展新方向,掌握着全球空间竞争的战略主动。


花弄影

帖子 14913
註冊 2013-8-12
用戶註冊天數 3881
發表於 2016-6-25 21:42 
111.19.36.73
创新,引领中国航天不断破解发展难题。空间技术深刻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动力,同时浩瀚的空天还有许多未知的奥秘有待探索,必须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按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2020年左右中国将建成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届时,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中国航天将全面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战略制高点。
创新,引领中国航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航天,提升国家实力;航天,拉动国民经济。今天,我国1100多种新型材料中的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2000余项航天技术成果应用于卫星通讯导航、气象预报、防灾减灾、食品生产等领域。随着中国空间站逐步建成,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日益完善,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卫星遨游苍穹,中国航天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带来更为丰厚的回报。
创新,引领中国航天形成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国航天发展的每一步,无不注重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协同发挥作用。全国100多所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配套单位参加载人航天工程,工程涉及的人员达几十万人、零部件有数十万个。工程中,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形成教研相长、协同育人新模式,打牢航天发展的科学和人才基础。充满活力的全国大协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
创新,引领中国航天打造宏大人才队伍。“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航天创新,贵在接力。目前中国航天队伍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这是最大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事业发展最坚实的基础。国家政策的不断倾斜,载人航天工程影响的不断扩大,使航天事业有了越来越强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主动投身航天、献身航天。中国航天人身上,显现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力量。
太空无垠,探索无限。对中国航天而言,每一个新高度都是一个新起点。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将接连发射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随着空间实验室任务的顺利推进,广袤的太空将会出现更多、更活跃的中国身影:在近地轨道组装大型空间站,开展地面上无法进行的科研实验;组装飞往月球、火星等天体的飞行器,让中华民族的梦想飞得更高、更远……
面朝大海,仰望星空。
航天梦连着中国梦。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中国航天人,必将不断攀登航天科技新高峰、开拓航天事业新境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新华社


燕南天

帖子 5752
註冊 2013-8-21
用戶註冊天數 3871
發表於 2016-6-25 21:43 
118.253.19.115
恭喜长征七号首飞成功!
恭喜习大大!


無頭像
新宇真人

帖子 20647
註冊 2014-2-24
用戶註冊天數 3685
發表於 2016-6-25 21:59 
118.248.118.145
恭喜长征七号首飞成功!
恭喜习大大!


無頭像
kxg

帖子 17775
註冊 2013-6-7
用戶註冊天數 3947
發表於 2016-6-25 22:00 
221.204.35.1
       恭喜习主席 !!!
       恭喜长征七号首飞成功,我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首战告捷


無頭像
一山一水

帖子 14510
註冊 2013-11-5
用戶註冊天數 3796
發表於 2016-6-25 22:34 
175.3.7.237
  恭喜习大大 !!!
  恭喜长征七号首飞成功,我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首战告捷


無頭像
非常

帖子 6434
註冊 2014-2-20
用戶註冊天數 3689
發表於 2016-6-25 22:38 
221.11.84.5
恭喜长征七号首飞成功!  
恭喜习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