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08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195): 一夫多妻不是不道德,难道我们中国古人5000年来都不道德吗?

  这个东西讲出来也非常尖锐,

  被骂成是不道德的,可是,难道我们中国古人5000年来都不道德吗?

  道,要长久的才能叫做道,一个只有几十年的一夫一妻制度怎么能叫做是道呢?怎么能被称作是道德呢?

  一夫多妻顶多只是不合时宜,而不是不道德。

  说一夫多妻不道德的,恰恰他自己才是最不道德的,他根本不懂道德是什么!!!

  我们必须消灭这个社会上的这些蜥蜴人制定的不合理道德规范!!

  今年的两会上大家也看到了,卖淫合法化都能由人大代表提出登上大雅之堂,为什么一夫多妻就不能呢?

#
  说一夫多妻制会造成许多男的娶不上媳妇,

  我说那是活该呀,

  优胜劣汰,就该让那样的一个媳妇都伺候不好的男人绝种。

  中国社会几千年来一直是一夫多妻,从来没见出什么问题。

  说现在中国孩子男多女少,那还不简单,进口呀!

  中国的男孩子还可以到西方社会繁衍后代占领土地呀。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09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196): 一夫一妻制下很容易进行社会精神操控

  设计一夫一妻制度的,还有一个原因,这是一个容易进行精神操控的方式。

  大家搞天体物理学的应该知道,那个三体问题,解决起来,超出了整个数学的能力极限,那微积分方程解到无限长都仍然描述不了三体运动状态,是一个典型的数学上的不可解问题,求近似?任何无限微小的扰动,都会蝴蝶效应引起无限大的后果变化,这些都是19世纪末期法国数学家庞加莱就证明了的。

  大家知道当年牛顿,万有引力公式,微积分计算天体运行规律,可是啊,后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两体问题,只有一个甯P一个行星,是严格可解的,二次曲线嘛,那个轨迹或者椭圆、圆,或者双曲线,可是啊,如果是一个甯P两个行星,好了,19世纪末数学家就已经证明了,没有任何数学方程可以描述那个运动轨迹,那个运动轨迹超出了整个数学体系的表达能力,

  是的,数学的表达能力是有限的,数学对宇宙的认知能力也是有限的。

  你要问现在发射卫星呀导弹呀,这些怎么回事呢,这些都只是近似解,根本不可能得到严格解的,只是能把误差在一定的时间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而已。也就是说啊,三体问题,就是不可控的!更别说四体问题,N体问题了。

  而恰恰二体问题是可控的。

  哈哈哈哈

#
  那么,假如作为这个世界的幕后操纵者想控制这个世界,你想按照什么样的方式来设计这个世界的规则呢,必然是按照可控的方式。

  这就是一夫一妻制度被规定成法律的根本原因。

  一夫一妻制度啊,很脆弱的,很容易被操控的,在这个社会上,那么多的夫妻都生活的那么艰难,特别是一生孩子呀,忙得简直……大家想一想,如果三个妻子,谁生孩子就一起照顾谁,这是多好的事情啊!一夫一妻,顶多两个人赚钱,一夫三妻,四个人,哪种方式容易在这个社会上混开?明摆着的事情啊。

  就象三体问题,一夫一妻可以用数学精确描述,只要再多一个,就超出数学体系的能力了。

  过去是确定的,宇宙的规则是不变的,那么将来是不是也是确定的呢?不是,上世纪的混沌理论已经严格证明了:不是,宿命论是错误的。任何系统,过去确定,规则确定,但是未来仍然是不确定的。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09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197): 人体来源的真正真相

  人体究竟是谁造的,从哪里来的,这是一个巨大的秘密,而且这是一个永远都不可能解开的迷,是一个宇宙的不可解问题,不可判定问题。没有任何理由任何原因的,人体存在了。超越了一切创造的概念,产生的概念,人体之古老,比 “创造”“产生”这个概念还要早,比时间概念还要早。

#
  人不是神造的,

  女娲造人已经被证明是蜥蜴人嵌植编造的了,

  西方人说神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所以人的形象就是神的形象,但是神的形象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还是没说到人体到底从哪里来的。

  人真的不是神造的,

  在道教中历来就将,人是自然形成的,这个人体,是跟一切神等位平等的。

  神仙都是人修成的。


#
  人体来源这个问题,是一个不可判定问题,是宇宙解不开的迷

  数学上有很多问题是不可判定的,超出了数学的极限能力,宇宙也一样,有一些问题是永远不可解的,你自己的奥秘,你自己是谁,宇宙究竟最终怎么样,这样的问题都是不可解的。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证明了有无数的数学问题是超出数学的能力极限的,不可判定不可证不可解,包括一些看上去很初等的问题,

  比如说,如果我们用可数种颜色对每一个实数染色,是否必定存在4个互不相等的数a,b,c,d,使得它们的颜色都相同,而又满足a+b=c+d?这看起来怎么也不像没有一个确切结论的问题,但有人证明了它实际上和连续统假设的否定是等价的,也是不可判定的。

  当代的数学家们都很提心吊胆的啊,谁也不知道自己辛辛苦苦做了十几年的题目,会不会突然有一天被证明是不可判定的。 数学命题,有真命题假命题,还有一类,不在真假之中的不可判定命题。

#
  在道教历代看来,神造人论是一个巨大的阴谋,其目的就是所谓的“神”为了实施对人类的控制。

#
  你自己是谁,是一个不可判定问题,不确定。

  宇宙的最终真理是什么,也是一个不可判定问题。

#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09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198): 难得读书 1457楼 2013-05-05 23:34:00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10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199): 浩然之氣
  楼主引经据典,浩繁文字实在令人佩服。
  我也希望如楼主般思考。
  有几个疑惑,请教一下楼主。
  1.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如果布局如此宏大的规划。必须有全球眼光。所谓蜥蜴人何方神圣?貌似那个时候还没有世界地图。假设西方在遥远的时期就知道有中国,恐怕不是派一个人到中国霸占一个女子再生一个怪物来传教能做到滴。楼主提到的儒家祸害深以为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实祸害中国,乐观点说至少还要......
  -----------------------------
  只能是一个来自外星球的蜥蜴人文明做的这种布局…………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布局是从东西方同时进行的。

#
  蜥蜴人把爱有意定义成“只能是唯一的”,这是对爱的束缚,这是一个巨大的欺骗!

#
  蜥蜴人给生命自由的爱下了一个定义一个紧箍咒,它们有意的把爱定义成是“只能是唯一的”,否则就不是爱,然后再给人扣帽子说什么不懂得什么是爱。

  其实,恰恰最不懂的爱是什么的是蜥蜴人。

  你看《老子》当中的“情”都被改成“静”呀什么的。

  蜥蜴人怎么就这么怕情呢?

#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10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00): 难得读书 1457楼 2013-05-05 23:34:00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10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01): 浩然之氣
  楼主引经据典,浩繁文字实在令人佩服。
  我也希望如楼主般思考。
  有几个疑惑,请教一下楼主。
  1.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如果布局如此宏大的规划。必须有全球眼光。所谓蜥蜴人何方神圣?貌似那个时候还没有世界地图。假设西方在遥远的时期就知道有中国,恐怕不是派一个人到中国霸占一个女子再生一个怪物来传教能做到滴。楼主提到的儒家祸害深以为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实祸害中国,乐观点说至少还要......
  -----------------------------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11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02): 浩然之氣 1463楼 2013-05-05 23:46:00
  只能是一个来自外星球的蜥蜴人文明做的这种布局…………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布局是从东西方同时进行的。
  -----------------------------

  篡改东方的《老子》,西方的《圣经》
  烧东方的周朝皇室图书馆,烧西方的好像是叫“亚历山大图书馆”吧。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11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03): 犹太教、基督教其实是一种外星人宗教
  
  犹太教、基督教其实是一种外星人宗教,

  中国古代是一夫多妻的,一夫一妻制是近代中国从基督教国家学来的“西方文明”,

  即使是现在的无神论中国也认为一夫一妻制是目前世界上最科学的婚姻制度!

  却不知道这背后已经遭到了犹太邪灵的操控。

  人的观念,变得可是真快啊。

  这种强势的宗教文化传播,让世界上不是犹太教信徒的人都隐性信仰着犹太教。

#
  不只一夫一妻制,你想不到的很多地方都是要操控你的观念灌输。

  古时非战争年代人的平均寿命,过去的被世界卫生组织伪造数据有意缩短,它们这样做是有目的的。

  大家知道目前宣传的不能近亲结婚,其实,等过了一百年,又是一个要推翻的科学观念,遗传病的形成跟近亲结婚根本没有任何关系,没有任何概率上的浮动,但是世界人口组织却在这方面有意的伪造数据骗人,伪造事例骗人。

  大家知道买马讲究 “纯种马”,其实就是近亲结婚的马,优良品种嘛,怎么人就不是了呢?这背后就是蜥蜴人要混乱人种的阴谋!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12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04): 中国应当恢复早恋早婚

  早恋的问题,在中国现在简直畏之若猛虎了,

  可是谁知道禁止中国人早恋是一个更巨大的阴谋呢。

  在欧美西方国家,16岁就可以结婚了,
  现代中国人说早恋时,人家都结婚了,

  包括香港台湾也是 16岁就可以结婚。

  中国是世界上法定结婚年龄最大的国家,造成了无数的社会问题。

  那么我问的是:难道其他国家都错了,只有中国是对的?

  中国古代历来也都是 16岁就可以结婚,难道中国历代都错了,只有现在是正确的?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重大科学发现出不了诺贝尔奖,一个集体心理性压抑的民族,怎么能与宇宙真理沟通呢?

  还想当世界强国,这一点不纠正,永远也当不了。

  真正的,应该对晚婚晚育畏之若猛虎才对!

#
  “道力人,真散汉,酒是良朋花是伴。花街柳巷觅真人,真人只在花街玩。”
  “摘花戴饮长生酒,景里无为道自昌。一任群迷多笑怪,仙花仙酒是仙乡。”

  “鼎器本是乾坤体,大药原来精气神。若会攒来归一处,须用同心三个人。 ”
  “三个人,无他说,只要真师真口诀,指破阴阳三品丹,方可存心待明月。 ”

  无根树,花正黄,产在中央戊已乡。
  东家女,西舍郎,配合夫妻人洞房。
  黄婆劝饮醒醐酒,每日醺蒸醉一场。
  这仙方,返魂浆,起死回生是药王。


  (三)
  无根树,花正青,花酒神仙古到今。
  烟花寨,酒肉林,不犯荤腥不犯淫。
  犯淫丧失长生宝,酒肉穿肠道在心。
  打开门,说与君,无花无酒道不成。

  (四)

  无根树,花正孤,借问阴阳得类无。
  雌鸡卵,难抱雏,背了阴阳造化炉。
  女子无夫为恕女,男子无妻是旷夫。
  叹迷途,太模糊;静坐孤修气转枯。
  (五)
  无根树,花正偏,离了阴阳道不全。
  金隔木,汞隔铅,阳寡阴孤各一边。
  世上阴阳配男女,生子生孙代代传。
  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


  我在引用张三丰真人的《无根树》啊。

  张三丰真人告诉我们的,就是“情”。

  老子道德经中的“情”被篡改成静,张三丰真人知道这个真相,

  特意嘱咐

  女子无夫为恕女,男子无妻是旷夫。
  叹迷途,太模糊;静坐孤修气转枯。

#
  我在这个帖子里,要告诉大家很多过去修道界的不传之秘。

  其实,不是不想传,而是有某种势力,不让我们传,那时又无法对抗……只好……

#
  整个道教界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又一波震荡冲击波要来了

  哈哈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12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05): 郭店楚简《老子》全文

  甲本1组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为弃虑,民复季子。
  三言以为使不足,或命之或呼属。
  视素保朴,少私寡欲。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
  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
  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民弗害也。天下乐进而弗厌。
  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险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
  知足之为足,此琩洧o。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于天下。
  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
  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其事好。
  长古之善为士者,必微妙玄远,深不可识,是以为之容。
  豫乎(其)若冬涉川,犹乎其若畏四邻,俨乎其若客。
  涣乎其若释,敦乎其若朴,沌乎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安以动者将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临事之纪,慎冬如始,此无败事矣。
  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
  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
  道无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夫亦将知足,知以静,万物将自定。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之。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丑矣;皆知善,此其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
  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
  天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道无名、朴,虽微,天地弗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也,以输甘露。民莫之命天自均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
  甲本2组
  有状混成,先天地生。
  寂寥,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
  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勥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
  国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欤?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甲本3组
  至虚,业。守中,笃也。万物方作,居以须复也。
  天道圆圆,各复其根。

  甲本4组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
  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剪也。
  为之于其无有也,治之于其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虆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
  闭其兑,塞其门,和其光,同其尘。
  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也?
  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
  人多智,而奇物滋起。
  法物滋彰,盗贼多有。
  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甲本5组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螝蠆虫蛇弗蠚,攫鸟猛兽弗扣。
  骨弱筋柔而捉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怒,精之至也。
  终日呼而不嚘,和之至也。
  和曰常,知和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失孰病?
  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失。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返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
  持而盈之,{不}不若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也。
  金玉盈室,莫能守也。贵福(而)骄。自遗咎也。

  乙本1组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以早复,是以早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无为也,无为而无不为。
  绝学无憂。唯与诃,相去几何?
  美与丑,相去何若?
  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
  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宠为下也。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乃可以讬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乃可以寄天下矣。

  乙本2组
  上士闻道,勤而行于其中。
  中士闻道,若闻若无。
  下士闻道,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为道矣。
  是以建言有之:明道若昧,夷道若纇,进道若退。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广德若不足,健德若偷,质真若渝。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乙本3组
  闭其门,塞其兑,终身不勤。
  启其兑,实其事,终身不复。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盅,其用不穷。
  大巧若拙,大赢若诎,大直若屈。
  躁胜凔,静胜热,清清为天下定。
  善建者不拔,善保者不脱,子孙以其祭祀不辍。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
  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
  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丙本1组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安有不信。
  犹乎其贵言也。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
  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正臣。

  丙本2组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故道之出言淡呵其无味也。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而不可既也。

  丙本3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故曰兵者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弗美也,美之,是乐杀人。夫乐杀不可以得志于天下。
  故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
  故杀人众则以哀悲蒞之;战胜,则以丧礼居之。

  丙本4组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
  圣人无为,故无败也;无执,古无远。
  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人之败也,琱_其且成也败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众之所过。
  是以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全篇完]


#
  现在是2013年5月6日了,华夏上古文明大反攻,从先人坟墓里破土而出,第二波冲击波开始。


#
  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可怜我们华夏上古文明啊,两千多年来,悄悄躲在地下,深深隐藏着啊……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12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06): 郭店楚简——千载难逢的文化大发现

  1999年岁末,武汉大学珞珈山中外学者云集,都来参加“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究会”。围绕郭店发掘的804枚竹简所记载的1.3万多字的典籍,涵蓄了先秦文化史的方方面面,引起了全球汉学界中外学者开展了一场空前的大讨论,专家们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文化大发现”,这批竹简提供了“惊世骇俗的信息”,这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

  这批战国时期的楚简的发现,重要的是由于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先秦战国古籍几乎毁于一旦,今天所见大部分先秦战国古籍,并不是先秦直接传下来,而是由汉代儒生整理后传诸后世的。还有大量古籍现已佚失,无从寻找了。楚简的面世,将对中国先秦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哲学、政治等诸多领域的研究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填补这些研究领域的一系列空白,并修正、补充以往学术研究的成果。

  八百枚竹简,为中国传统文化正本清源

#
  在湖北省荆门市的纪山镇郭店村,是郭店一号楚墓所在地,这里是楚国贵族古墓群中被盗挖过的众多隐墓之一。这些价值连城的楚简能从盗墓贼的洗劫中被保存下来,不能不说是个奇迹。纪山镇距楚国都城郢都——纪南城仅10公里,南距荆州市25公里,北距荆门市65公里,2300年前,这里是楚国王公贵族的墓葬区,目前,古墓群占地面积约12平方公里,其中从地表可以看到土堆的坟墓297座,有十几座古墓直径有60多米,高约十几米,至于地表上看不到土堆的隐墓不计其数。这里有纪山镇“掘地三尺,宝贝无数”的说法。这里交通方便,盗墓团伙和国际文物走私集团长期觊觎于此。所以郭店村也是当时盗墓活动最为猖獗的地方。在打击盗墓活动的同时,荆门市博物馆的考古专业人员对被盗的古墓进行了大规模的抢救性发掘。1993年10月,他们在发掘郭店一号楚墓时,发现这个墓已经于数月前两次被盗。墓中存有一椁一棺,当时椁东南角的盖板已被盗墓贼打开了一个40厘米的洞。据现场分析,由于墓室积水,盗洞开口太小,无法钻入墓室,盗墓贼只好用铁耙伸进墓室,扒捞青铜器。考古人员进驻现场后,对墓室展开了细致的清理。


  就在大家默无声响地清理时,一位叫高华的工作人员从墓室的积水中摸到一枚竹片,捧到手里翻来覆去掂了掂,竹片湿漉漉的,因淤泥侵蚀而呈黑色,与平常生活中所见的篾条没有什么差别,他觉得没什么把握,便喊来曾参与发掘过楚简的李代华。李代华过来仔细将竹片辨认了一番,虽然竹片上见不到任何字迹,但他肯定地说“这是楚简,里面说不定还有”他们惊喜的声音把大伙都吸引过来,人们小心谨慎地继续往下探寻,竟发现了一大卷竹简。从现场清况分析,竹简的位置处于墓室的东北角,盗墓者的铁耙无法触及,但搅动墓室积水震荡了竹简原来的位置,竹简的顺序被打乱。



  “这一大卷楚简被清理出来后,在场的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盗墓贼的铁耙若长一点,郭店楚简恐怕早已灰飞烟灭。”主持现场清理工作的崔仁义心有余悸地说。如果盗墓贼将这些竹简盗走,竹简可能会因得不到及时处理而永远湮没。当时黑乎乎的竹片上什么也没有,大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取得了一项惊人的发现。要让竹简现字,首先都得进行化学还原处理。经过一个月的紧张试验,从清淤到再现字迹,竹简的化学还原处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还原后的竹简韧性如同新竹一般,文字墨迹不仅清晰,而且还有光泽。


#
  随后两年多的时间里,考古工作者又开始对竹简进行文字识别,把散落和次序混乱的竹简重新排序,并进行了注释。记者在荆门市博物馆戒备森严的文物库里看到,一枚枚竹简分别装在盛满蒸馏水的密封试管中,透过试管壁可以看到竹简上的文字墨迹清晰。博物馆馆长王必胜介绍说,刚出土的竹简经历2000多年岁月浸泡,竹筋的组织已腐烂破坏,竹片柔弱得像泡烂了的面条,字迹难辨。现在博物馆对郭店楚简用两种方法保存,一种是将清洗过的竹简继续浸泡在蒸馏水中,隔上十夫半月还要换水一次;二是对竹简进行脱水处理,然后将竹简保存在密封的真空玻璃管中。第二种方法能永久保存,但由于经费紧张,至今只对四分之一的楚简采用了这种保存方法。

  这么多的竹简随葬,势必与墓主的身份、地位有关。据发掘报告,墓主人下葬年代在公元前300年前后,据楚墓规制判断,墓主人地位相当于“上士”(古代的官职)。据随葬品上的铭文“东宫之师”推断,墓主人是楚太子横的老师,而郭店楚简就是他向太子授课时用的教材。这是目前被学术界较能接受的观点。

  隔着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直接听到了先哲的声音

  经过整理后,804枚郭店楚简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儒家和道家的16篇重要文献,共计13000字。郭店楚简共分5组,一组简文为道家文献,包括《老子》甲本、乙本和丙本,《太一生水》、《语丛四》;其余组均为儒家文献,包括《缁衣》、《五行》、《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唐虞之道》、《忠信之道》,《性自命出》、《成之闻之》、《六德》、《尊德义》,《语丛一》、《语丛二》、《语丛三》。其中,除《老子》、《缁衣》、《五行》和《穷达以时》部分内容见于世传文献外,其余两篇道家着作和10篇儒家着作均为首次发现的佚籍,不见于世传。这意味着,我们隔着多年的历史长河,直接听到了古代圣贤先哲的声音。

  1998年5月,《郭店楚墓竹简》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从此揭开了学术界对郭店楚简研究的序幕。这几篇经典着作引起国际汉学界的高度重视,并且迅速成为海内外人文学的研究热点、焦点和前沿问题,近两年就出版了论着、论文集8部,发表论文100多篇。围绕郭店的学术研讨会在祖国大陆、台湾及美国、日本等地已召开过多次,取得了相当丰厚的研究成果,但学者们依然兴致不减,就在武汉大学召开的“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共收到来自德、美、日等6个国家以及祖国大陆、香港和台湾100多名专家学者的80多篇论文。时至今日,涉足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人,从青年博士到学界泰斗,莫不对郭店楚简投来热切的目光。

  探究“郭店楚简热”的成因,还得从文化考古的角度谈起。我国在纸张发明和广泛使用之前的长达数千年的岁月中,木、竹简犊是最主要的书写材料。不过,由于竹木质料不易保存,因此无论是墓葬或遗址,商周时代的简牍至今没有出土过。我们现代可以见到的最早的竹简,是战国早期遗物,如湖北随县擂鼓墩出土的曾侯乙墓竹简,绝对年代与墓葬时间距现在约2400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和郭店楚简的年代均在距今2300年之前。简牍与金银铜铁器具、玉石陶瓷等古董文物都不同,除了出土,从来没有经世人相传到现代的,主要是简牍不易保存,其保存方法至今仍在探索。所以宣称是世人相传的简牍,必伪无疑。现今简牍大部分出土于甘肃与湖北,因此日本学者将兰州和荆州称为简牍学的“麦加”。

#
  简牍出土,在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有下列几次一次是在汉武帝时,鲁恭王扩大宫室,将孔子故居拆毁,从墙壁挖出一大批竹简。另一次是在西晋武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波郡有个名叫不准的人盗掘战国古墓,从魏王墓中挖到大量的竹简,都是用战国文字写成的古书,据说有几十车之多。后来国家派了着名学者荀勖、束皙等对这些竹简进行整理,编成了《逸周书》、《穆天子传》、《竹书记年》等多种古籍,可惜大多又再度亡佚。

  包括楚简在内的先秦简帛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和人类文明的珍贵财富与资源。在国外学者看来,郭店楚简引发的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大讨论,其意义完全可与当年的《死海古卷》大讨论(在以色列死海北岸发现的《死海古卷》,其中有2000年前《圣经》古抄本,所载基督教知识与今日基督教知识不尽相同,引发了西方学术界的大讨论。)媲美。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池田知久专门出了一本专着《郭店楚简研究》,在他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治疗、应对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危机”。欧洲汉学学会主席、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瓦格纳说,郭店楚简的出土为重新评估东方文化提供了契机。研究历史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古书,一是通过文物。许多古籍经过世代传抄,跟古人原作相去甚远,而作为文物的简牍,则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材料。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经多次在出土文物中发现简牍,但无论从竹简数量和文字数量来看,郭店楚简都名列前茅。以804枚郭店楚简达13000余字,涵盖了先秦文化史的方方面面,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会使全世界对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产生新的认识。

  郭店楚简有我国迄今为止最早的《老子》文本,流传今日的《老子》与古代的《老子》有何不同,郭店楚简无疑提供了最有价值的资料。在西方,外国典籍被翻译最多的是《圣经》,其次就是《老子》。老子的着作不仅在中国漫长的文化历史中长盛不衰,随着地下墓葬一再发掘出它的传抄本而越发受到举世瞩目。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大批帛书,其中以两种帛书《老子》最为人知晓。郭店楚简中竟有3种《老子》节抄本。这些《老子》节抄本虽不是最原始的祖本,但它们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抄本。

#
  拂去岁月的风尘,郭店楚简将我们带进了一个纯真而古朴的哲学世界。在那里,“圣人”先哲的声音清晰如镜,动人心弦。

  千百年来的古训中,原来有许多以讹传讹的信息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13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07): 第二波对比老子道德经的篡改

  好啦,大家可以再对比一下啦。
    
  奶奶的,什么无为不争,道教修道还都有武学修炼呢,
  
  列位啊,怎么办呢?这老子道德经被篡改的到了这个地步,我们怎么看呢?

  万恶孔丘孔老二,我要把你碎尸万段,你篡改老子道德经,骗我华夏儿女两千多年啊!!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13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08): 北京大学哲学系:有无之辨和对老子道的偏斜
  ——从郭店楚简《老子》甲本“天下之物生于有/无”章谈起

  张祥龙 北京大学哲学系暨外国哲学研究所

  对于《老子》① 之道的理解,历来有两种基本的方式,可称作“水平(域)的”(horizontal)和“垂直的”(vertical)。就“有/无”的话语方式而言,水平的理解方式强调“有无相生”(《老子》通行本第2章),有与无在一个水平视域之中;而垂直的方式则强调“有生于无”(《老子》通行本第40章),无比有更高级,或更根本,有从无派生而来。这两种理解都可以在《老子》通行本中找到根据。“有无相生”的依据更多,不仅第1、2、11等直接谈到有无关系的章节,而且那些讲“玄”、“中”、“虚”、“惚恍”、“为无为”、“冲”、“和”、“混”、“朴”、“反”、“大A非a”、“知A守非A”、“无a(A)之A”等章节,也属于这条思路。“有生于无”的依据要少得多,第25、40、42章似乎含有这种依据,但细读这几章,也有“相生”的意思,如25章,虽然将“道”说成是“先天地生”、“独立不改”,似乎是超出一切“有”并生成万有的“无”,但同时讲到它的“混成”、“周行”、“逝、远、反”和“自然”,所以与“相生”的说法也相通。40章讲“反者,道之动”、42章讲“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也有水平域状的思路。只有将其中的某个句子孤立出来,像40章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和第42章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才有明确的垂直的、线性生成的意思,也就是从一个更高级的源头依次生成了万有,而万有并不反过来生成那个源头。所有这些依据中,第40章的那句“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对于这条思路的最明确表达。②
  自从战国中后期以来,对于老子道论的垂直式的理解占了上风,并由此造就或影响了黄老学、法家、杂家、魏晋玄学、宋明理学等学派乃至现代中国哲学界的道论,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哲学思想史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流行思想方式,尽管一直也存在着不同的声音,比如《庄子》的道论,就基本上是“有无相生”型的。20世纪末郭店楚简《老子》本的发现,让我们可以从文本角度重新审视这桩两千年的思想公案。本文就将以研究郭店《老子》甲本的相关章节为起点,说明为什么水平域式的解释更有道理,并深究“有无”和“相生”的含义。其次,将主要以黄老学和韩非子的道论为例,探讨战国以来的垂直式解释的思想原因。

#
  一、是“有生于无”,还是“生于有,生于无”?
  郭店本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老子》本。它的出现反驳了以往的一些流行看法,比如认为《老子》晚于《庄子》的看法。③ 即便我们不认定它是通行诸本和汉代帛书本的唯一文本来源,④ 但就现在所及的文本形势而言,它处于其他诸文本的“上游”,占有一个更原本的地位,却是无可否认的。
  通行本的第40章,在郭店《老子》甲本中也出现了。但它的最后一句与通行本乃至帛书本相比,有一个关键性的不同。王弼本《老子》40章的末句是: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⑤而郭店楚简《老子》甲本第37号简上,该句经过整理后的文字为:
  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⑥这句话里,第二个“有”字没有出现,整个意思就有了重大改变。有无关系从垂直的“……有生于无”,也就是无生有,有生万物,变为了水平的“……生于有,生于无”,也就是万物生于有和无,或者,有无共同生成万物。
  这个转变的力度之大,让不少学者不能适应,所以要以各种方式来寻回那个似乎是丢失了的“有”。荆门市博物馆的学者们在注释中认为:“简文此句〔‘生于亡’或‘生于无’〕句首脱‘有’字,即上句句末‘又’〔或‘有’〕字脱重文号,可据帛书本补。”⑦ 李零对于该句的释写是:“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⑧ 显然认为那个“有”字被忘了写上。而刘钊居然就在正式释文中直接写成:“天下之勿(物)生于又(有),又(有)生于亡(无)。”⑨ 另外,像廖名春、魏启鹏、李若晖等,皆相信这里或者脱漏了一个重文符号,或者应该将“有”字重读。总之,尽管郭店本是迄今可及的最早《老子》本,而且原文干干净净地既没有重文符号,也没有让人可以去重读的文本依据,人们就是不甘心“有”后边没有两千年来都在那儿的另一个“有”字,于是非要掉过头来,按照晚后的本子来改变先前的本子!当然,也有一些学者直接接受了郭店本的非错性,像陈鼓应、赵建伟、丁原植。
  那么,为什么可以没有第二个“有”字呢?如前所述,《老子》所表述的水平域式的有无关系实际上占了主导地位,第1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⑩ 这里有与无是相对而玄同且玄之又玄的关系,并没有无的优先地位。“玄”首先讲的就是有无关系,即差异中的和同关系。书中“玄牝”、“玄德”、“玄通”、“玄览”,皆此意。第2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全是水平域式的结构。42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58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等等,皆是如此。所以,那个“有生于无”的“有”字,本来就与全书的内在思路不合,令人不安(11),现在郭店本中没有了它,恰恰是去掉了通行本中一个最不协调之处,使全书顺畅起来(12),应该正合乎老子原意。就此而言,此“有”的缺失并不是一个意外,而是早就被期盼着的了。那么,为什么后人要加上这个“有”呢?应该是时代思潮的改变所致。为了从思想趋势上说明它,就须先弄清“无”、“有无相生”及“有生于无”的具体含义。

#
  二、“无”及“有无相生”的含义
  《老子》中,“无(無)”有多种含义,简单说来有两类,即否定和潜伏。否定依不同语境而相当于“不”、“没有”、“非”、“勿”。这样的无相当多,比如“能无离乎?……能无知乎?”(10章)、“常使民无知无欲”(3章)、“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14章)、“大象无形”(41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63章)、“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72章)等等。它的首要功能就是否定掉任何可对象化的东西,即主客分裂后的任何一方(独立的主体也是意识的对象)。潜伏之无指经过否定之无的损泯之后,所余下者。这就有些像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是什么?》中所说的:“‘无’〔Nichts〕是对存在者〔可对象化者〕的一切加以充分否定。……然后‘无’本身就会在此否定中呈现出来。”(13) 这也就是说,经过否定之无化(Nichtung),尽管再无什么可把捉的东西,但并不就是一片干无(nihil),导致虚无主义(Nihilismus, nihilism);情况倒是,这种否定越是彻底,“真干净”,就越是有一片“白茫茫大地”或一种潜伏的境域出现。“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1章)
  这里的一个要害是,这潜伏之无的的确确是潜隐低伏的,没有任何可把捉、可断定的实体性自身,不然就会被否定之无的利刃削去,所以它绝不会成为一个比“有”更高级的“无自身”(Nichts an sich, Nothing in itself),有一个独立的存在身份,可以被概念把握、名词指称。换言之,“无”并不是一个像“上帝”、“理念”、“实体”、“存在者”那样的名词,通过它的概念内涵——比如“无与伦比者”、“存在的绝对模式”、“依自身而存在”等——来指向其外延。它既无这种内涵,也无这种外延,但又不仅仅是一个否定,而有自己的非概念、非实体和非独立的身份。就此而言,它处于单纯的否定与单纯的大有(Sein, Being)之间。那么,如何贴切地理解无的这种微妙之义呢?
  《老子》采用的一个表达无的方式就是让它与有相对,并就在此相对之中显示出那潜伏的发生性来。第1章是这样(“‘无’……始;‘有’……母。……妙;……徼。……同出而异名,……玄”),第2章是这样(“有无相生,……(a/非a相…)……(A而弗a)”),第11章也是这样:
  ……当其无,有a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此“其”即某种有(毂、器、室),只有正当其无,才会有用。所以这“用”是有无相对而生成的状态,也就是道的表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40章)这作为“道之动”的“反”,首先就指有/无、阴/阳的相对相反。只在这对反之中,才会出现非对象化的弱、虚、冲及用,于是有“反”的另一义,即“返”,也就是返回到物之初态。这么理解的用就不只是某个存在者发挥的“作用”(function, action),那种作用总已经以哪怕隐蔽的方式预设了某个作用者,正是老子要用“无”去否定的“为”。无却没有丝毫实体乃至存在者状态可言,毫无自身的内涵,所以也不会发挥什么作用,只能在与有的相对中即刻生成那非有非无而又即有即无的“利/用”。离开了有,无就是干无;离开了无,有就是让人失道之小有。可一旦无对上了有,就与之互补而生出利/用的当下意义和存在,即其玄义或玄在。所以海德格尔在翻译和解释此章时,将其中的四个“用”都翻译成“存在”(Sein)(14),因为对于他来讲,存在不同于存在者(Seiende),是有无混成或对成的,也正是“物”(Ding)之初态。
  这就是“有无相生”的哲理含义:有与无各自毫无意义和存在可言,而只在相互遭遇或对反时,才生出了各自的含义,并且更重要的,生出了“利/用”这样的道之义。换言之,有无相生之“生”有两个意思,其一是生成有无玄通或“负无而抱有”(取42章“负阴而抱阳”之语势)之“用”或“庸”义;(15) 其二是生成了有无“本身”的合体含义,即它们相对的差别义。由此可见,“有生于无”如果孤立地看,让无获得了某种独立的乃至更高级的身份,确实不符合《老子》的思想方式,应该是后人改窜而成。
  《老子》采用的另一个表达无(实际上是无与有的混成对生态)的非概念化方式是诉诸“无形”之“大象”(《老子》41章),比如“弱”、“朴”、“谷”、“牝”、“静”、“冲”、“水”、“气”、“婴孩”、“张弓”等。第15章写道:“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正是无与有的混成态〕,〔他/她对于对象化或二分化思维〕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通过大象〕强为之容:……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这里释凌(消融之冰)、朴(未雕琢的素材)、谷、浊,都是象,“圣人立象以尽意”(《周易·系辞上》)。但细究之下,可见这些象之所以是大象,而不是一般的形象,都是取其处于有无之间的状态,“惚兮恍兮,其中有象”(《老子》21章)。消融之冰,其形似有还无;山谷、浊水、素材,婴孩、气等等,也都在某个意思上处于有无之间,所以能用来显示而非指称道境。说到底,成就这些大象的也是“有无相生”的机制,代表了不同于概念化思维的另一种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有的学者称之为“象思维”。(16)

#
  三、“无”的本体优越性是如何造成的?
  如前所述,通行本《老子》中既有“有无相生”、也有“有生于无”的说法,而且以前者为主,那么为何在后世,反倒是后者占了上风呢?其原因要到先秦的道论变化进程中来寻找。而且,那个在《老子》后世本子中多出来的“有”字,也很可能就是这个变化的一个结果。
  《庄子》中还是“有无相生”论占主导。比如《齐物论》:“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这里有无是水平域的关系,分立开来,都无道可言,只有它们的相通互补才构成道:“凡物无成无毁,复通为一。”这里“成”与“有”近义,“毁”与“无”近义。“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是非”可视为“有无”的另一种表达,只有“和之”,两方同时行,达到天然的互补平均态,就像制陶的转轮,才是道。《齐物论》及《庄子》的主体部分充满了这种平均两行、互泯互成的“道枢”思路。《秋水》篇讲“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而功分定矣。”单独从有或无来看万物,看不到真象,只看到有或无的投影(“莫不有”、“莫不无”);只有像“东方/西方”那样既相反又互补,有与无才能得其原意。《知北游》“光曜问乎无有……予能有无矣,而未能无无也。”也是类似的思路,要人既不执着有,亦不可执着无。就是《天地》中“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句,到底是在推崇泰初的“无”,还是“无无”,全依读它时是停顿在第一个“无”后边,还是第二个“无”后边。王先谦本就停在第二个无后边。而我们已经看到(比如上引《知北游》文),《庄子》确实是推崇“无无”的。
  “有生于无”的思想,可能是从战国中期的黄老学开始的。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道:“申子〔申不害,郑国人,用于韩昭侯〕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形〕名。”“韩非者,……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可见黄老学有一种倾向,即将老子之道学用于“刑〔形,有形之事物〕名法术”或统治术之学。老庄皆主张道乃有名与无名的相对相生态(常名),一旦道或常名偏执于有名,就会蜕变为“刑名法术”,所以“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21章)。兴盛于稷下学宫的黄老学,为了向当权者提供虚无因应而又有所把持的统治术,非要将道与刑名法术直接打通不可,于是一方面抬高有名之形与法,另一方面,为了平衡,只好将道说成是无。
  陈鼓应先生认为“帛书《黄帝四经》应是黄老学派的最早著作”(17),此说源自唐兰先生的研究。尽管这四篇佚书是否一定是《汉书·艺文志》记载的《黄帝四经》,还可争论,但按高正先生的看法,此“‘黄老帛书’,是战国黄老学派的代表作,这基本已成定论”。此外,学界早已公认《管子》四篇为稷下黄老学的著作。所以,下面讨论战国黄老学就以它们为依据。《黄帝四经》第一篇第一章,一开头就写道:
  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管子·心术上》也有类似看法。但是,法是分立的强迫性规则,直接出自理和礼:“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审察名理冬(终)始,是胃(谓)廏(究)理。”“礼者谓有理也。理也者,明分以论义之意也。故礼出乎义,义出乎理,理因乎宜者也。法者所以同出,不得不然也。故杀戮禁诛以一之也。”这样,道虽然“生法”,但作为万物和万理的最后根据和统一者,就绝不能同于法和理,于是道就被看作是“虚无形”、“虚无无形”,因此才能是“万物之所从生”。
  这样一来,一头是虚无无形的道,另一头是循理明分的法,可这两者——“道无”之“一”与“法有”之“多”——如何结合呢?黄老派主要采取两个方式来重新联接这已被割裂了的无与有,其一是“形名术”,其二是“心术”。所谓“形名”,指用名(名称、法令和角色名目,尤其是官职或社会角色之名目名分)来规范形(某一类事物,尤其是某一种角色的职责内容及其实现状况),循名而责实,就可以将法有之杂多做第一层的收拢,以成纲纪,《黄帝四经·十大经·成法》记道:“黄帝问力黑:唯余一人,兼有天下,滑(猾)民将生,……请问天下有成法可以正民者?力黑曰:然。昔天地既成,正若有名,合若有刑(形),……循名复一,民无乱纪。”它的意思是:能够有效统治臣民的“成法”(现成的法则),就是“正名”与“合形”的形名术,也就是让天下万物、万民、众臣都有恰当的名称、角色、法规,并且让这些名称得其形实的方法,简言之曰“循名复一之法”。循此名就能责彼实,因而可以复归于简一,臣民就不会乱法悖理了。《管子·心术上》也说:“名者,圣人之所以纪万物也”。但是,这名实之纲纪,虽然已有条理结构,但还不是无形无名之道一。要使这些形名为“余一人”所用,而不为他人(比如有野心的大臣)所用,此人就必须让众形名与自己的宁静无为共存。《黄帝四经·十大经·名刑》主张:“刑(形)琣菮w,是我俞(愈)静。事琣菗I,是我无为。……万物群至,我无不能应。”而且,最好是使这些形名官职像人的五官九窍归一于头脑神智那样归一于君主。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此君主之心能够在虚静中同时容纳众多形名,“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让心能“处其道”的办法就是“心术”,“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黄老学从去嗜欲、守静虚、养精气、因应无为等角度对它多有阐发。于是,战国中期以降,“心”的问题就突出了,《孟子》也极受影响。总之,在老庄那里通过有无相生、反朴归源而达到的道境,在黄老这里是通过形名法理与道体之间的心术来寻求,而这心术的要义就是去掉物欲,以达到无形无名。“人者立于强,务于善,未于能,动于故者也。圣人无之。无之则与物异矣,异则虚,虚则万物之始也”。但在人人都动心机、都要立于强的形势中,如何“无之”呢?在这个最要害处,黄老学和后来跟进的法家可谓费尽了心机,给君主时王们提供了不少建议,比如不向臣子们显露自己的好恶,让臣子们去拼命有为,以名定其位,以位责其实,自己却无为而统化,绝不滞于具体的名与位,等等。用韩非的话来讲就是:
  是以明君守始〔道,万物之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理、名〕以知善败之端。故〔心〕虚静以待令,令名自命也,令事自定也。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君无见其所欲,……观臣下之所因,……故曰:寂乎其无位而处,漻乎莫得其所。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有功则君有其贤,有过则臣任其罪,故君不穷于名。从中几乎处处可以看出黄老学的思路。其实,法家可以被视为黄老学的“刻削”化、“惨礉少恩”化,(18)“争于气力”化(19)。它们都要赋予君王以天道的地位,但又不走道家和儒家的“无为而治”的道路,(20) 而要富国强兵,以强力席卷天下,以法术掌控臣民。相比于道家的“为无为”(《老子》3章,63章),黄老和法家想要走的是一条“无为为”的道路,也就是以无为为手段,达到最大的为。
  然而,对于黄老和法家,最大的困难来自:要去大有作为的君主达不到真正的无为,“法有”连接不上“道无”,因为他虽然可以靠“法、术、势”来从体制和行为上表现出无为,(21) 但因其心术不正,整日在算计旁人别国,包括枕边膝下者(《韩非子·备内》),求自己一人的长生极权,要做到“虚其欲,神将入舍”,“心静气理,道乃可止”,无异于缘木求鱼,不亦难乎!达不到真无为,那么不但道家的“为无为”无从谈起,就是“无为为”也只是摆设。于是,黄老与法家就更需要设定无的更高级的本体地位,起码从理论上确保这“道生法”、“守始”、“应因”不只是一场谁都可能赢的阴谋大赛,而是能够接上老子智慧的道—德—政—治,君主在其中,因为占据了这“无”的高位而稳操胜算。《黄帝四经·道原》开篇处言曰:“无之初,迵同大(太)虚。虚同为一,琱@而止。”这就倾向于将道仅视为“无之初”了。《管子·心术上》则声称:“虚无无形谓之道。”能得此虚无无形之位者就是“心”,就是“有道之君”:“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因此,“无”的含义——君主统治的合法性、有效性——无论如何不能只从与“有”(臣民万物)相对互补的关系中生出,而必须有自己的更高实体性、独立性。在这样的思想情势下,《老子》40章就一定要多出那个“有”,以便让“无”成为它的主道。文本的伪造来自思想的伪造,而思想的伪造源自对权力的贪恋。

#

  韩非因此感到有必要来“解老”,以便通过这个框架来完成他的“化性起伪”(《荀子·性恶》)。(22) 这时,《老子》40章恐怕还是郭店楚简的样子,所以《韩非子·解老》及《喻老》皆未及于兹,而是通过解释其他一些章节中的话语来发挥自己思想。他在《解老》中写道:
  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据说这一段是在解释《老子》14章的“是谓道纪”的“道纪”,因为“‘纪’、‘理’义同”,把“道纪”读成“道,纪”,再加些虚词便是。不过,这种解释与《老子》14章“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的古今交织的“惚恍”思路大不同。它引入了在《老子》中毫无地位而在黄老学中初露锋芒的“理”,通过它来理解道。说道是“万理之所稽〔合,同〕”,意思是:道是让万理相合者,因此也就是“理之者也”,即众理所趋向者。理是成就某一类事物的文理,所以是相互不同且相互分离的:
  物有理不可以相薄〔迫,靠近,搏击〕,故理之为物之制,万物各异理。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故不得不化;不得不化,故无常操。(23)万物之理是各各分立的(“不可以相薄,……各异理”),而道则完全收合这些理,所以不能滞于某一种理,“不得不化”,于是就“无常操”,没有固定的品质,这样才能成为道。这里的“不”和“无”,是上面讲过的道之否定义的表现,但由于这否定的目标是“尽稽〔合,同〕万物之理”的大道理,而不是理与物相对互补之境,所以这否定并没有开显出潜伏而又生生不已的道域,而是引导到一个更高级的无。它就是通行本《老子》40章的“有生于无”之“无”的先导。道必须是无,才能统辖万物万理;正如君主必须“无”化,才能最有效地统辖群臣万民。
  这可能就是黄老与法家按自家需要来解释并继而改造《老子》的思想途径。后来王弼读到的《老子》40章已经是“两‘有’字本”了:“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此文本和黄老、韩非的或明或暗的引导下,他写道:“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又在《老子指略》中声称:“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而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从此以后,整个中国哲理史就在颇大程度上被这种“以无为本”的思路控制了。

  至于以上所述及的韩非的解老,是不是像冯友兰先生所认为的,是在用道的普遍性、一般性来收服理的特殊性?或者说,道在黄老、韩非和王弼那里是不是一个“最一般的规律”、“事物的总规律”(24),我还不敢完全断定,因为韩非讲的道,其“无常操”也还是通过“化”或否定之“无”而非硬邦邦的概念抽象来得到的,还不同于一个直接肯定的和可概念化的“总规律”。对于冯先生的另一个断定,即老子讲的“道或无”,就是“万物的共相”(25),我当然不敢苟同,正如此文一直在辨析和论证的。
  无论如何,自黄老学、韩非和王弼以来,“心”、“理”、“无”等一批术语获得了越来越重要的思想地位,深刻影响了中国佛学、宋明理学乃至当代中国哲学,以无为本也似乎成了老子乃至道家学说的典型特征。这是思想的历史事实,自有它的道一理。但是,当我们今天有幸面对在这一切之前的《老子》文本时,却是站到了一个可以反省它们的来源和思想后果的位置上了。“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14章)。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15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09):  北大硕士论文:郭店楚简、马王堆帛书、王弼本《老子》版本比较与分析
  刘黛
  【摘要】: 本篇论文进行郭店楚简、马王堆帛书和作为今本代表的王弼本三种《老子》的比较,由比较探索《老子》版本的流变和思想的演变。 在具体比较之前,先讨论有关简本《老子》的一个重要而有争议的问题,即竹简《老子》的定性。通过详细分析学术界三种最主要观点的特征及其论据的合理性,我认为王博老师提出的辑选说具有最强的解释力,即认为竹简《老子》三组并非一个整体,它们有不同的来源,它们分别和加起来都不构成当时的一个完整的《老子》版本,而只是对其底本的辑录。此外,我从简本甲组和丙组都出现的相当于今本第64章后半段的文字的比较以及两组竹简形制的不同等现象,提出有关三组《老子》关系的另一种猜想,认为丙组有可能是记录当时讲授《老子》的一位先生随文解说的情况,因此丙组《老子》中不但有依其底本的《老子》原文,还夹杂着讲授人自己的解说等。从这个推想出发,可以解释同是《老子》而三组竹简形制有重大差异,64章后半段中思想的不统一,丙组中出现了甲组所没有的针对儒家的反“仁义”观念等等问题,并由此更细腻地揣摩先秦古书流传的特征。 在探讨了竹简《老子》的定性问题之后,分篇、章形式和具体文字差异两章进行三种《老子》的比较。由于竹简《老子》并非完整的版本,因而在讨论篇、章形式时,需要先根据辑选本所呈现的面貌管窥其所依底本的可能的篇、章情况。我认为简本所依底本虽没有清晰的分篇、分章意识,但呈现出篇、章的萌芽。从甲组可以推测其有类似于上下两篇的划分,因此我赞成李零先生“道”、“德”篇雏形之说,但不赞成他对篇序的看法,我认为其顺序为上篇讲治国之方,下篇讲其哲学依据——“道论”,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论证;帛书分《德》、《道》两篇是分篇意识的清晰化,其篇序继承简本的篇序,与今本不同,但我并不认为当时没有《道》在前《德》在后的本子,我以为今本的篇序很可能是另有所据。关于分章,我认为简本中除墨钉、短横两种符号与分章和断句有关以外,还应注意到几处间隔,间隔很可能也与段落划分有关,我将间隔的因素考虑在内分别整理出简本各组所呈现的篇章段落划分,这样的划分有三个层次,再参考这一划分推测简本所依底本的个别分段和段落情况,并与帛书、今本进行比较。帛书乙的只分篇不分章的情况与《史记》中只记“上下篇”,不提多少章的情况完全一致,说明汉初《老子》的整理者曾将前代流传本子中不规则的段落划分符号完全消除,而使本子趋于干净整洁,但这种情况正是今本诸本在形成的过程中所要改变的,今本参照有不规则分段的较早版本将《老子》分为81章。所以,就分章而言,《老子》版本经历了“不规则的段落划分→完全不分章、只分篇→规则而均匀的分章”的过程。 在具体异文的比较中,借鉴刘笑敢先生的观点,将异文分为客观原因造成的和主观原因造成的两种,后者往往带来义理的变化,展示了编者自身的思想主张或者时代的思想趋势。从异文的具体形态上,采用李若晖先生建立的异文模型。此后具体举一章为例进行对比。所举为今本第41章,此章见于帛书乙和竹简乙。先对该章所有异文进行归类,选取与义理的解释相关的几处重要异文进行详细的分析考证,再疏通该章义理,并从“勤而行之”与“仅能行与其中”的不同展开,讲《老子》思想中的两个层次,最后勾勒本章所见的从竹简到帛书再到今本的继承与变化,认为帛书在文字上的改变往往是由客观原因造成,不显示编者改动原文的主观意识,而王本所代表的今本的改动则如刘笑敢先生所说显示了编辑者“改善”原本的意识,因而有时会带来义理上的变化。
  【关键词】:《老子》 郭店竹简 马王堆帛书 王弼本 版本流变 竹简《老子》的性质 《老子》的分篇 《老子》的分章 异文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877.5
  【目录】:
  摘要3-5
  Abstract5-15
  第一章 总论15-21
  第一节 版本介绍15-18
  第二节 写作思路18-21
  第二章 竹简《老子》的定性问题21-48
  第一节 竹简《老子》为完足古本的观点21-25
  第二节 具有较强解释力的辑选本的观点25-32
  第三节 三种模型的建立和并行说32-39
  第四节 其它的观点39-40
  第五节 笔者对于三组竹简内部关系的猜测40-47
  结语47-48
  第三章 简、帛、王三种《老子》篇、章情况比较48-69
  第一节 竹简《老子》所依底本在分篇和篇序上的可能情况48-55
  第二节 竹简《老子》所依底本在分章和章次上的可能情况55-63
  第三节 帛书《老子》篇、章情况略述63-65
  第四节 三种《老子》篇、章的比较及由此可见的版本流变65-69
  第四章 简、帛、王三种《老子》异文比较及其所透露的思想变化69-97
  第一节 异文产生的原因及其分类69-71
  第二节 从第41 章的比较看《老子》思想中的两个层次71-97
  1、异文归类72-73
  2、关于“勤而行之”和“堇能行于其中”73-78
  3、“昧”、“费”、“孛”的区别78-81
  4、大器“晚”成还是“免”成81-84
  5、“大象”与“天象”84-87
  6、“道隐无名”和“道褒无名”的区别87-88
  7、“贷”和“始”的区别88-89
  8、文句义理疏通89-91
  9、由“仅能行于其中”看《老子》中的两个层次91-95
  10、从简本到帛书到王本的传承与改变95-97
  结语97-100
  参考书目100-104
  致谢104-105
  
  这篇你们自己去看啦。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15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10): 世间道教老出骗人的“高人”,高你个头

  这些都只是断句问题了,但是文字被孔丘阴谋篡改,怎么断句也是跳不出它的框框的。

  必须找原始版本才能行。

#
  呵呵,道德经啊道德经,谁也不知道它两千多年前早已悄悄的被变了。

  古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现在这些还都是简体修复版,

  等着照照片啦。

  直接的竹简照片。

#
  我知道你说的是这篇文章上的

  老子是我国2500年前的一位大圣人,生前是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年骑青牛过函谷关,留下一本奇书,被后人称为道德经.这本书之所以被称为奇书,一是 2500年来人们不断地在研究它,更为神奇的是,我听一位老者说,2012年后我们将会读到一本更为神奇的道德经。我曾经向这位老者请教,2012年后会是怎么个神奇法?老者摇摇头,说天机不可泄露。在我的再三恳求下,老者给我说了几句,令我当时是五雷轰顶,那叫一个震惊呀!这是三年前的事了,因为当时老者在向我透露时一再交代我时机不到,不可让外人知道。所以三年来这个秘密一直压在我的心底,很少向外人透露。现在想想再有两年就是2012年的12月*日了,我再三恳请老者,老者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一切自有天意。今将老者三年前告诉我的一部分话,告知天下,坐等2012年验证。希望能引起2012吧高人们的指点,说白了我对老者的话只是震惊,还真不完全理解。


  记得三年前老者对我说,“小伙子,你读过老子的道德经吗?”我说读过。他就问我“你知道老子是怎么说的道生万物呢?”我就不加思索的说 “这还用问吗?道德经里不是写的很明白吗?天下人都知道的呀。”于是我不屑一顾的对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附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说完我还想等着老者夸我几句呢,没想到老者连连摇头,说:“小伙子,不可尽信书呀,五年以后,你再看看这句话,就知道老子当年是怎么说的了。”我看老者很认真的态度,想必这个老者不会是在和我开玩笑,于是就再三恳请老者,说“这还有错吗?如果有什么不对,不要等到五年以后了,还望老人家指教。”接下来老者说的话差点没把我气晕。老者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附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当时我听了这个话,就差一个骂老头是疯子了,可是我张张嘴,一时又不知怎么去和老者理论。三年了,这句话一直压在我的心头,时不时会在我的耳边响起,有时又觉得老者的话可能也是有点道理的,有时再一想老头说的还是疯话。这个吧里高人多,人气旺,我把这个难题交给大家,人多智慧广,帮我出出点子怎么去和老头理论。

  几天以后,我去见老者,本想和他理论的,我已经准备了一大堆说辞,为了维护我的传统观点,我是胸有成竹的。可是见了老者以后,他什么也没问就说:“你这次来就不要和我理论了。我再问你个问题,你回答我。看你也是蛮喜欢老子的,你知道老子说的道的内容是什么吗?”这令我很尴尬。我想这老头真是古怪。道德经里不是明明写着“道可道,非常道” 嘛,地球人都定论了的“道可以说,但道是说不清楚的”,这个还要叫我回答。我为了想嘲笑他,就反问他:“老子道德经第一句话不就说了嘛,'道可道,非常道’,怎么这还会有错?”不料老者笑笑说:“是呀,这个当然又错了。年轻人,不要不服气,第一次我就告诉你,不要尽信书,你却总是不喜欢自己思考。人云亦云这不是智慧。”。顿了顿,老者继续说“其实老子的道的内容很明白的写在他的书里,就是"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只是你没读明白。”天呀,这还了得,他不但否定了"道可道,非常道",还自己编排出这么一句道德经里根本没有的假话来糊弄我。你说我冤不冤,我也不说了,还是各位看官平平理吧,反正我是懒得再理他。

  …………

#
  这个所谓的高人,绕来绕去,就是不说明道德经本身是被篡改一事,我看也非什么高人啊。

  还不如本公子呢。

  有种他来做这个事情。哎呀,我又累到两点钟了。

  “高人”啊,出来吧,别躲躲藏藏的啦,已经没危险啦。

  道家大规模的进攻,已经开始啦。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16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11): 蜥蜴人儒教对《庄子》也是疯狂篡改

  道教五经之一的《南华真经》,也就是《庄子》,也被儒教篡改了。儒教对《庄子》也是疯狂篡改。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16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12): (一)今本三十三篇《庄子》是郭象在古本《庄子》五十二篇中,删裁去十分之三而成,留下来的也大量被篡改……
  
  “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二)
  你可以想想篡改到什么程度了!  

  《庄子》五十二篇本在汉代是通行本,故后汉高诱注《吕氏春秋·必己》“庄子行于山中”说:“庄子名周,乐之蒙人,轻天下,细万物,其术尚虚无,著书五十二篇,名之曰《庄子》。”

  五十二篇古本到魏晋时仍然存在。唐代陆德明说:“《汉书·艺文志》‘《庄子》五十二篇’,即司马彪、孟氏所注是也。”(《经典释文·序录》)

  司马彪于晋泰始中为秘书郎,《晋书》有传,身世比较清楚。孟氏,陆德明已“不详何人”,清代姚振宗考证说,“似即注《老子》之大孟,或云即孟康”(《隋书经籍志考证》卷二十五)。孟康是魏人,著有《汉书注》。也就是说,确知注解了五十二篇古本《庄子》的两位学者——孟氏、司马彪皆为魏晋时人。

#
  儒生郭象及其追随者,坚执儒学成心,故意曲解原文;为了自圆曲解,又反复加工原文。……

  郭象先对外杂篇做了弃精取劣的逆淘汰,整整删除了不利其谬注的十九篇,遂成三十三篇。

  郭象版庄子三十三篇,已被肆意篡改、任意增删、故意妄断,没有一篇是全真原文。

#
  蜥蜴人儒教庙堂悖道政治的代言人缓解巨大张力的基本因应方式是,篡改曲解乃至篡改反注道家经典,主要集中于《老子》、《庄子》。

  著力于《老子》的庙堂政治代言人,举其要者,先秦有韩非的《解老》、《喻老》,汉代有严遵、河上公的《老子注》,集大成于魏晋儒生王弼的《老子注》。后世老学家对王弼毁誉参半,不奉王弼为老学至高权威。原因是王弼以儒解老,篡改曲解《老子》,动作幅度甚小。王弼曲注与《老子》原文的牴牾,始终未能彻底消除,因此后世老学家不断反诘王弼。近年又不断出土战国秦汉的《老子》简帛,王弼的老学权威遭到进一步削弱,仅仅沦为曾有重大历史影响的一家之言。

#
  著力于《庄子》的庙堂政治代言人,举其要者,先秦有吕不韦、荀况、韩非,西汉有贾谊、司马迁、刘向、扬雄,东汉有桓谭、班固,魏晋有司马彪、崔譔、向秀等,集大成于西晋儒生郭象的《庄子注》。

  后世庄学家多奉郭象为庄学至高权威,认为郭象“独会庄生之旨”(唐陆德明《庄子释文序录》)。原因是郭象以儒解庄,篡改反注《庄子》,动作幅度极大。郭象对著录于正史的《庄子》大全本“五十二篇”(《汉书》)、“十余万言”(《史记》),删去十九篇、四五万言,变成郭象版《庄子》删改本三十三篇、六万六千言,又对删存的三十三篇,再予裁剪拼接、移外入杂、增删改字、妄断反注。郭象反注与郭象版《庄子》伪原文的牴牾,在郭象手里已经基本消除


#
  “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二)

  哈哈,狗屁的郭象,说是注庄子,其实“却是庄子注郭象”啊!!

  可怜我道家的庄子啊…………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18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14): 儒教郭象篡改《庄子》比王弼篡改《老子》动作更大

  顾颉刚探究中华上古史,结论是“层累造伪”。

  我探究《庄子》流变史,结论同样是“层累造伪”。

  郭象及其追随者一千七百年的层累造伪,使郭象版《庄子》成了面目全非的伪《庄子》;

  把“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的庄子,改造成了“役人之役,适人之适”的“天之戮民”,

  把“息黥补劓”、“撄而后成”的《庄子》,改造成了黥劓民众、撄扰天下的伪《庄子》;

  把真《庄子》的宗旨“天道人道两行”,改造成了伪《庄子》的宗旨“名教即自然”。

  概而言之,郭象及其追随者
  把古典中国的头号自由宗师,改造成了古典中国的头号专制帮闲,
  把弘扬江湖顺道文化的道家真经,改造成了鼓吹庙堂悖道政治的儒家伪经。


  (一)不宜认为王弼更有学术操守,郭象更无学术操守,因为王弼治老,郭象治庄,均非学术行为,均属政治行为!!

  郭象篡改《庄子》之所以比王弼篡改《老子》动作更大,首先是客观原因,即《庄子》比《老子》反庙堂更甚。其次才是主观原因,即郭象比王弼人格卑劣。郭象官至黄门侍郎、太傅主簿,“任职当权,熏灼内外”(《晋书·郭象传》),剽窃向秀《庄子注》。王弼则无劣迹,仅是出身门阀世家,天然维护庙堂。

#
  这些蜥蜴人儒教徒是两千年如一日的要消灭我华夏文明啊!!!

#
  “独尊儒术”的两汉之解体,导致魏晋庙堂深陷意识形态危机。为了挽救庙堂意识形态危机,王弼、郭象不得不事急从权地大搞统战,对《老子》、《庄子》进行创造性篡改,把庙堂悖道政治的终极天敌,暂时整容为庙堂悖道政治的统战诤友。


  王弼无须大量篡改《老子》原文,其统战式曲注就能轻易成功。因为《老子》仅是低调规劝“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三十七章),“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七十八章),其与庙堂悖道政治的张力较小,极易调和。

  早在战国之时,老学即已融入当时最大的御用学术中心、齐国稷下学宫的主流学派“黄老之学”。悖道最甚的秦朝短命速亡以后,黄老之学一度成为西汉初年的庙堂官学,直到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才被黜退。黜退以后,喜爱《老子》者并不限于江湖达人,庙堂君子仍然视若拱璧。三位截然不同的帝王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均为《老子》亲自撰写御注(但都被假的道德经给骗了,无语啊!)。

  (二)近年不断有《老子》简帛出土于王侯之墓,同样证明老学易被庙堂改造利用。

#
  而庄子则是自然大道的全面展现,非常磅礴。

  郭象只有大量篡改《庄子》原文,其统战式反注方能勉强成功。因为《庄子》高调宣布“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人间世》),“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让王》),其与庙堂悖道政治的张力极大,极难调和。

  早在战国之时,孟轲、荀况、宋钘、尹文、慎到、田骈、邹衍等倚待庙堂的绝大多数诸子大佬,纷纷趋赴稷下学宫,唯有公然挑战庙堂、痛斥“昏上乱相”(《山木》)的庄子例外。三为稷下祭酒的大儒荀况,妄诋“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钟情老学的荀况弟子韩非,则对早已死去的庄子发出死亡威胁:“不臣天子,不友诸侯,吾恐其乱法易教也,故以为首诛。”(《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以庄子为师”、“非汤武,薄周孔”的嵇康被魏晋庙堂诛杀,为恨不得对庄子开棺鞭尸的韩非之专制叫嚣,追加了血腥注脚。“以庄周为模则”、撰写《达庄论》的阮籍,协助嵇康把《庄子》的重要性提升至超越《老子》之上。于是竹林七贤以后,“老庄”变成“庄老”,《庄子》成为魏晋以后江湖顺道文化挑战庙堂悖道政治的首要旗帜。

#
  王弼《老子注》和郭象《庄子注》,都是魏晋时期冒充道家、实为儒家的“玄学”代表作,共同特征是以儒解道,共同宗旨是挽救庙堂意识形态危机。伪道家王弼、郭象与真道家嵇康、阮籍原本不属同一量级,仅因悖道庙堂以权力介入学术,结果“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庄子复原本·泰初》)。道家两大经典均被庙堂代言人运用统战策略反向消解,成为唐宋庙堂凭空虚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奠基石。

  唐宋庙堂成功虚构“三教合一”,庙堂意识形态危机业已安然度过。儒学也蜕变为理学,又重新站稳脚跟,于是理学代表人物抛弃统战策略,再次划清敌友。程颐曰:“庄子叛圣人者也,而世之人皆曰矫时之弊。矫时之弊固若是乎?伯夷、柳下惠,矫时之弊者也,其有异于圣人乎?”(《二程遗书》卷二十五)朱熹曰:“自晋以来,解经者却改变得不同,如王弼、郭象辈是也。汉儒解经,依经演绎,晋人则不然,舍经而自作文。”(《朱子语类》卷六十七)

  程、朱之言,再次证实了道家对庙堂悖道政治的洞见“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王弼、郭象挽救庙堂意识形态危机,事急从权地大搞统战,假装认敌为友,仅是魏晋时期的“政治正确”。程颐对前统战对象庄子重算老账,朱熹对前统战功臣王弼、郭象过河拆桥,则是唐宋以后的“政治正确”。既然江湖之鸟已尽,江湖之兔已死,那么庙堂之弓和庙堂之狗,就会因为“政治正确”的时移世易,而被庙堂秋后算账。其实庙堂代言人为了贪恋及身小年的庙堂富贵,也无暇顾及千秋大年的江湖清誉。


(三)
  《庄子》的反朝廷庙堂本质永远不变,正如司马迁早已明言的“庄子诋詈孔子之徒”、“是以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所以古代王侯之墓颇多《老子》简帛,极少《庄子》简帛。

  然而反庙堂的先秦之书无数,《墨子》、《关尹子》、《子华子》、《惠子》、《公孙龙子》、《公子牟》等,或残灭于秦始皇之焚书,或残灭于汉武帝之罢黜,唯有挑战庙堂的最大反书《庄子》,任何专制帝王都难以彻底剿灭。

  尽管魏牟版《庄子》初始本被刘安版《庄子》大全本正淘汰,
  刘安版《庄子》大全本又被郭象版《庄子》删改本逆淘汰,
  然而亡佚之前,仍有向往天赋自由、反抗庙堂奴役的无数士人,大量引用魏牟版、刘安版《庄子》,许多引言不在郭象版《庄子》之内。
  因此魏牟版、刘安版《庄子》尽管亡佚千年,奢望其简帛出土于王侯之墓又属枉然,葬入普通士人之墓的简帛也早已烂光,

  但是散见于正史、类书、笔记的大量《庄子》佚文,仍为集腋成裘地复原魏牟版、刘安版《庄子》留下了微弱可能。

(四)
  无数酷爱《庄子》的学者,曾经搜罗《庄子》佚文,考订《庄子》原貌,举其要者有南宋王应麟,明人阎若璩,近人马叙伦、刘文典、王叔岷等。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充分吸纳前贤成果,终于在今年初完成了《庄子复原本》。

  拙著《庄子复原本注译》,正编复原的是成书于战国的魏牟版《庄子》初始本,附编的是复原成书于西汉的刘安版《庄子》大全本。虽然无法恢复全貌,只能恢复概貌,然而有助于重新认识这一古典中国的文化圣经,有助于重新探究古典中国的不解之谜。

  中国之谜的谜底,蕴含于如下谜面之中:唐宋以前一千年,是古典中国兴盛期,也是魏牟版、刘安版真《庄子》的流传期。唐宋以后一千年,是古典中国衰退期,也是郭象版伪《庄子》的流传期。古典中国的两千年兴衰,与真伪《庄子》的两千年流变同步,决非偶然。

(五)
  虽然五四时期对古典中国的批判有偏激化倾向,“文革”时期对古典中国的批判有政治化倾向,然而两者的批判矛头共同指向庙堂政治,并非全无准星。但是仅因古典中国的庙堂悖道政治已不适应现代世界,就全盘否定古典中国的江湖顺道文化,乃至无视滋养、催生了一切江湖顺道文化的《庄子》,那么古典中国的登峰造极,就无从索解,庙堂乱世均为江湖盛世的中国之谜,就难觅谜底。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古典中国之陈旧政治舞台,必须转型重建。以道家思想为核心的古典中国之优秀文化剧目,必须发扬光大。中华顺道文化曾经赐福古典中国,仍在赐福今日中国,还将在崭新的现代政治舞台上赐福未来中国,进而赐福人类全体。

#
  列位啊,

  看啊,

  道教经典都被儒教篡改到这个地步,

  你说这修道修道,该怎么修?

  没有上古一脉传下来的门内真师领着,你修道是极度危险的!很多人真的会走火入魔的。

  按照儒教的那一套,就是把人变成蜥蜴人的奴才和食物……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18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15):   江湖达人,陆沉间世

  江湖顺道文化的传承者缓解巨大张力的基本因应方式是,自隐江湖,远离庙堂。庄门弟子所撰《则阳》,把向往天赋自由、反抗庙堂奴役的自隐不彰,称为“陆沉”,

  其义源于庄子亲撰的《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与其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庄子认为,君主专制的悖道政治,导致全体臣民“役人之役,适人之适”(《大宗师》),失去了“以德为循,自适其适”(《大宗师》)的天赋自由,如同鱼处于陆。

  因此“陆沉”之义,就是自隐于庙堂悖道政治造成的无水之陆,自隐于庙堂悖道政治造成的险恶外境。

  “陆沉”自隐的变文,遍布于庄子亲撰的内七篇,《齐物论》称为“不用而寓诸庸”,《养生主》称为“善刀而藏之”、“不祈畜乎樊中”,《德充符》称为“才全而德不形,内葆之而外不荡”,《人间世》称为“间世”。

  逍遥江湖、反抗庙堂的“间世”方式,庄子不仅反复表述,而且终身践行,成为后世追慕仿效的不朽典范,深深融入长期处于悖道政治外境的中华民族骨髓之中。



(一)
  远离庙堂的江湖达人,遍布古典中国的一切时空,成为阴暗的庙堂政治之外最为耀眼的文化景观,故有所谓“小隐隐于乡,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江湖达人的文学象征,就是超越庙堂、傲视帝王的“仙人”。
  美妙无比的文学表述,连不幸生于帝王之家、不得不倚待庙堂的帝王将相也心驰神往。

  因为帝王将相虽是特权自由的享有者和独霸者,仍是天赋自由的匮乏者和向往者。特权自由如同包办婚姻娶来的绝世佳人,天赋自由如同自由恋爱赢得的小家碧玉,哪怕后者稍逊前者,也因两者获得方式之不同,决定了自由芬芳之有无。

#
  每一朝代的同时代人,对于本朝的江湖达人都知之甚少。但是每一后续朝代,都把前一朝代鲜为人知的江湖达人,视为前一朝代的精神标高。后一朝代为前一朝代所修正史,常常特辟无关庙堂大局的《隐逸传》。修史之朝表彰远离前朝庙堂的江湖达人,意在谴责前朝庙堂之悖道,自诩本朝庙堂之顺道。殊不知后一朝代为本朝修史,仍有《隐逸传》,其意仍同。因此字面不通、蕴含中国之谜的“著名隐士”,贯穿于两千年中国史。

  正是高蹈自隐于悖道庙堂之外的无数江湖达人,创造了中华顺道文化,其成果遍及衣食住行等一切物质生活领域,遍及琴棋书画等一切精神生活领域,因此帝王将相与普通民众一样,其个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受惠于江湖顺道文化。不仅如此,悖道庙堂又把顺道江湖的辉煌成果,作为傲视万邦的理由,自诩顺道的借口。其实中华顺道文化的一切成果,都与儒家思想无关,仅受道家思想滋养,尤其与《庄子》息息相关。所以庙堂衰微的乱世,都是江湖辉煌的盛世。战国、魏晋、六朝、五代、南宋、晚明、清末、民初,无一例外。个体亦然,士人倚待庙堂之时,假装信奉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庙堂意识形态;士人远离庙堂之时,大多信仰以道家思想为核心的江湖顺道文化。假装信奉儒家、真正信仰道家之人,都被称为“性情中人”,业已蕴含中国之谜的谜底。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19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16): (二)闻一多揭示《庄子》“无极之外,复无极也”被儒教删除

原版《庄子》里有一句,“无极之外,复无极也”,后来被儒教删除了。

  现存《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
  而根据唐僧神清的《北山录》以及宋僧慧宝注《北山录》的言辞推断,此段原文应为: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 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
  

  ‘无极之外,复无极也。’被删去了,蜥蜴人老是把关键地方给删去。
  
    而且给改的让人看不懂,“汤之问棘也是已”,两千年就没人能解释清楚这是什么意思的!其实没什么意思,就是蜥蜴人故意搞乱让你不懂的。
  
  《庄子》里很多疑难句子都是这个原因。
  
  一千六百年后,闻一多为解开公案提供了关键线索:
  此句与下文语意不属,当脱汤问棘事一段。
  唐僧神清《北山录》曰:“汤问革曰:‘上下四方有极乎?’革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僧慧宝注曰:“语在《庄子》,与《列子》小异。”
  案:革、棘古字通,《列子·汤问》正作“革”。神清所引,其即此处佚文无疑。惜句多省略,无从补入。①
  

(三)
  儒生王弼篡改曲注《老子》的证据已经见诸马王堆帛书及郭店楚简。

  儒生王弼、郭象戕害道家典籍的原因在于,老子尤其是庄子思想是蜥蜴人专制主义的天敌,而儒家思想是以倚待蜥蜴人专制主义的,两者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

#
  要想真正复原庄子的思想,全面擦洗掉汉、晋儒生们涂洒在庄子身上的颜料,并将庄子思想作为中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认识还尚需时日。外儒内法的统治将中国引入君主专制2000年,而庄子思想作为其解毒剂,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19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17):   抛弃庄子,中华民族将失去独特审美趣味
  “庄子之谜,就是中国之谜”
  广州日报记者:我知道《庄子奥义》仅仅是您的“庄子工程”的第一本书,整个计划共有十本书,能否详细介绍一下?
  张远山:“庄子工程”的十本书,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关于庄子的五本书,然后是关于诸子百家的五本书。我希望在庄子逝世2300周年,也就是2014年之前,至少完成庄子部分。


  广州日报记者:能否介绍一下您的读庄经历?
  张远山:我读庄次数和读过版本都已难以统计,大体可说烂熟于心。初读的感觉就是,我的理解与所有注疏完全不同,甚至相反。从产生困惑、发现问题、找到答案、论证答案,直到恢复庄文原貌,抉发庄学真义,都经历了很长时间,到目前为止是二十五年,还会延续我的全部余生。
  我认为庄子之谜,就是中国之谜,也就是东方神秘主义的谜底,这一谜底又笼罩所有次要的中国之谜,比如李约瑟难题、阮籍咏怀诗谜,等等。
  广州日报记者:那么您读庄有没有老师指点?在读庄的过程中,您如何去梳理?
  张远山:我的研究完全独立,没有师承。要说师承就是直承庄子,与庄子“莫逆于心,相视而笑”,所以我没走什么弯路。我的研究,其实是顾颉刚们的“古史辨”的延续和深化。“古史辨”的一大成果是把东晋儒生张湛伪撰《列子》定为铁案,从而成为我判定西晋儒生郭象篡改《庄子》的重要证据。复原庄子原貌,又仰赖历代尤其是乾嘉以降版本考订的成果,尤其得力于两位集大成的学者刘文典、王叔岷。



#
  广州日报记者:在您看来,儒生为什么要篡改庄子?
  张远山:古典中国分为两大部分,上层的政治性的儒家庙堂制度,下层的文化性的道家江湖文化。不理解这一点,就永远无法破解中国之谜,永远无法破解“东方神秘主义”。
  反对专制、崇尚自由的庄子思想,在君主专制时代过于超前,与儒家官学彻底对立,而其文哲合璧的至高成就,受到无数士人乃至专制帝王的热爱,因此西晋儒生郭象不得不篡改原文、曲解原义,缓解庄学与儒家官学的对立,甚至让庄学支持儒学。其后1700多年的儒家注疏者,无不沿袭郭象故伎,终于使今本《庄子》成为最为难懂又解释不通的一部先秦著作。
  众所周知郭象版《庄子》三十三篇,把原有五十二篇的《庄子》删去了十九篇。但在我之前尚未有人明白,今传郭象版《庄子》三十三篇没有一篇是全真原文,更没有人撇开反庄学的郭象义理,对《庄子》进行符合庄学原义的校勘疏理。而是都在旧庄学框架内,用郭象义理对《庄子》原文小修小补,于是越修补越符合郭象义理,越阐释越远离庄子原貌原义。

#
  广州日报记者:为何1700多年来,没有人揭露郭象及其追随者对《庄子》的篡改曲解?为何没有人在您之前抉发庄子奥义?
  张远山:反专制的庄学真义,在辛亥革命终结帝制之前不可能得到抉发。辛亥革命终结帝制之后,复原庄文原貌、抉发庄学真义才有可能,然而其后国难当头、战乱频仍,长期没有良好的文化环境,因此这一工作才会延后了一个世纪,直到今天才刚刚开始。
  广州日报记者:为何你批判很多人视为中华文化精华的儒学,而弘扬很多人视为中华文化糟粕的庄学?
  张远山:儒家官学被很多人视为中华文化精华,是两千年来始终掌握话语权的儒家官学不断造势、不断自我神化的结果。而庄学被很多人视为中华文化糟粕,则是两千年来始终掌握话语权的儒生不断篡改曲解、不断丑化庄子的结果。

其实,儒教才是糟粕,庄子才是精华之精华!
而且,儒教原本是异族宗教!为华夏所有诸侯国所排斥,华夏大思想家老子也坚决拒绝,并非常气愤的说“夫'仁义'惨然,乃愤吾心,乱莫大焉!”。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20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18): 两千多年来,一直是儒教深深在幕后操控与钳制着道教…………

  道教《道德经》、《南华真经》(庄子)、《列子》……

  道教五经都是被儒教系统篡改过的……

#
  过去,谁要曝光出这个大秘密,谁就会很快的被死亡。

#
  两千多年来,一直是蜥蜴人的儒教深深在幕后操控与钳制着道教…………

#
  今天,是我们道教各门各派三山五岳英雄豪杰向蜥蜴人发动总攻的时候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20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19): 先秦时代的科技是非常发达,有机器人、飞机,被儒教全毁了。

  《庄子》又有言曰:“列子御风而行。”这和现代的飞机要逆风起飞是暗合的。所以飞机是中国人先发明的,墨子也发明过飞行器械。
  还有“入梦大法”

  所以在孔子烧书断史之前的中华文华是科技高度发达的文化,而不是人文化和书文化。

  儒家又在自大了,一不符合儒家的人文化和书文化就把他推到西方去,然后再结合华夷之辨去黑他。这是儒废们惯用的伎俩,欲还华族文化本来面目,必先灭儒。

  看来我得研究些武器以便在动乱之时一举歼灭儒家。

  彻底粉碎儒家蜥蜴人文化的狭隘文化。

  儒家在古代拥有官方的最大发行权,你们篡改《老子》,它日定叫腐儒们用命来偿。

  帛书《老子》的出土扇了张稀松老脸一巴掌。


  “反者,道之动”腐儒当年对老庄做了篡改歪曲,以后让腐儒们偿偿道家反击的威力。

#
  中国先秦时代的科技是非常发达的,

  度铬的宝剑呀什么的都还是低等的了,有很多现代人都想象不到的科技。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21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20): 《庄子》探幽
  
  五十二篇古本〈庄子》的篇目构成,陆德明说是“内篇七,外篇二十八,杂篇十四,解说三”(《经典释文·序录》)。其中,“解说三”见于记载的有《庄子后解》、《庄子略要》两篇:

  《庄子》“庚市子肩之毁玉也”,《淮南子·庄子后触〉曰:

  “庚市子,圣人无欲者也。人有争财相斗者,庚市子毁玉于其间,而斗者止。”(《文选》卷三十五张景阳《七命》“盖理有毁之,而争宝之论解”李善注)

  淮南王《庄子略要》曰:“江海之士,山谷之人,轻天下,细万物,而独往者也。”司马彪曰:“独往,任自然,不复顾世也。”

#
  (〈文选〉卷二十六谢灵运《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江文通《杂诗三十·汉书·艺文》称“《庄 许询》、陶渊明《归去来辞》、任彦界《齐景陵王行状》等篇李善注)由此可见,〈庄子后解〉、《庄子略要》等“解说三篇”,似乎不是《庄子》所固有的篇目,而是其附录,是《淮南子》的作者对《庄子》的片段的解释或内容概述,应归属于《淮南子》,姚振宗正这样的见解,他说:“今《淮南》内篇无《庄子略要〉、《庄子后解》,或在《淮南》外篇三十三篇中。”(〈汉书艺文志条理》卷二之下)这样,古本《庄子》实际上应是四十九篇。

  从《经典释文·序录》中可以看出,魏晋时代,《庄子》一书除了孟氏、司马彪注解的五十二篇本外(孟氏注已佚),还有崔撰和向秀注解的二十七篇本以及李颐集解的三十篇本。崔撰,晋史无传,唯《隋书·经籍志》称其为“东晋议即”,但《世说新语·文学》注引《向别传》说:“秀游托数贤,萧屑卒岁,都无所述,唯好《庄子〉,聊应崔撰所注,以备遗忘。”可见《隋书》所记有误,崔撰生世当不晚于“竹林七贤”的向秀。崔撰的《庄子》注文在《经典释文》中有所存留,所以他是至今其述尚存的魏晋注《庄子》诸家中最早的。《经典释文·序录》记录:“崔撰注二十七篇(内篇七,外篇二十),向秀注二十六篇(一作二十七篇,一作二十八篇,亦无杂篇)。”由其篇目的构成(内、外篇)和数目(二十七篇)的相同,可以推断崔、向所注可能是同一个本子。但其所出注的篇目可能不尽相同。有学者根据《经典释文》考计,《天运》、《至乐》、《达生》、《山水》、《盗跖》、《列御寇》诸篇,有崔注无向注,《则阳》、《寓言》两篇有向注无崔注,唯有《天道》、《刻意》、《田子方》、《让王》、《说剑》、《渔父》等六篇,《释文》于崔、向之注一无所取。由此推断,崔、向《庄子》二十七篇本,可能是五十二篇古本的重要篇目的选注本;这个选注本加上崔、向皆未出注的《天道》等六篇,可能就是以后郭象确定并注解的三十三篇本。魏晋时代,在玄风披靡的情况下,注解、诠释《庄子》的人恐怕是不少的,《晋书·郭象传》称“先是注《庄子》者数十家”,于是出现了李颐的《集解》、李颐的身世,史无记载,不太清楚。但陆德明尚知其为“晋丞相参军,自号玄道子”(《经典释文·序录》)。他的《集解》本是三十篇(一作三十五篇),可能是和崔、向不同的另外一种在五十二篇本基础上的选注本。因为当时这五十二篇古本,“言多诡诞,或似《山海经》,或类占梦书,故注者以意去取”(《经典释文·序录》)。

#
  魏晋时代,在五十二篇古本《庄子》的基础上,除了有孟氏、司马彪的全注本和崔撰、向秀、李颐的选注本外,出现了郭象的三十三篇修订本。日本镰仓时代高山守所藏《庄子》残抄本,期天下》篇后有段跋语:

  夫学者尚以成性易知为德,不以政(攻)异端为贵也。然庄子闲才命世,诚多英文伟词,正言若反,故一曲之土不能畅其弘旨,而妄窜奇说,若《阏亦(奕)》、《意循(俯)》之首,《尾(危)言》、《游易(凫)》、《子胥》之篇,凡诸巧杂,若此之数,十分有三,或牵之令近,或迁之令诞,或似《山海经》,或似〔占〕梦书,或出《淮南》,或辩形名,而参之高韵,龙蛇并御,且辞气鄙背,竟无深澳,而徒谁知,似因(困)后蒙,令沈滞失乎(平)流,岂所求庄子之意哉?故皆略而不存。令(今)唯哉(裁)取其长,达致全平大体者焉为三十三篇者。太史公曰:“庄子者,名周,守(宋)蒙县人也。曾为漆国史(吏),与魏惠〔王)、齐〔宣〕王、楚威王同时者也。”

  这段文词,清雅幽古,且与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所引“郭子玄云,‘一曲之才,妄窜奇说,若间奕、意修之首,危言、游是、子臂之篇,凡诸巧 杂,十分有三’”相符,故可断定为郭象所作。这就证明,今本三十三篇《庄子》是郭象在古本《庄子》五十二篇中,删裁去十分之三而成。郭象为但三十三篇作的注,思想精深独特,为历代所推崇;郭象的三十三篇《庄子》修订本,唐以后也就随之流传下来,逐渐成为定本,正如陆德明所说;“惟子玄所注,特会庆生之旨撤为世所贵……,今以郭为主。”

#
  《庄子》问世后即被君王敌视,爱庄子者大都为造不起大墓的江湖人,证据很难来自考古发掘。

  还有,郭象必见原文,唐僧神清《北山录》无可置疑地证明:“汤之问棘曰 上下四方有极乎 棘曰 无极之外 复无极也 ”

  这二十一字必在逍遥游原文中,为兼容,又把“终北之北”改为“穷发之北”。这样被删改,我们华夏儿女一直被误导啊!!

#
  鲁迅说:中国之根底在道教。

  是真正的中国人,道之流传在我们的血脉里。

  我现在,把道教两千年来受到蜥蜴人儒教嵌植,道教经典几近全部被篡改,蜥蜴邪灵阴魂深深隐藏在道教经典《道德经》的深处。

  老子遭到迫害,被迫西出函谷关,

  还有庄子……

  这么多的重大真相的曝光,惊天动地。

  竟然没多少人关心此事,华夏沦落到此,真是可悲啊……

  现在的中国人,很多都不是华夏儿女……

  有时走在繁华的大街上,熙熙攘攘,却看不到几个真正的人,

  怪不得现在没多少关心自己祖先的上古文明的了……

  有时走在繁华的大街上,熙熙攘攘,却看不到几个真正的人,满目都是蜥蜴人养来吃的肉食鸡,呵呵……

  啊呀,我一定要多娶老婆,多生孩子,反正在国外这个最方便了,拓展华夏血脉。

  现在已经有三个老婆啦,下一步目标,争取年内再娶到9个老婆。

  华夏人,也要向国外殖民。

  从我做起,拼命生孩子。

  10年内目标:100个孩子,

#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21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21): 有关部门观察员 1630楼 2013-05-06 12:15:00
  我自己觉得挺汉人的,怎么可以从生理上分辨
  -----------------------------
  有这句话,就已经是了。

#
  嗯,没人教自然而然喜欢上道的,大家都想办法多娶老婆多生孩子做“种人”吧,我们人太少了啊。

#
  号外,儒教讲的“废五畴以伸上帝之孤尊”,

  难道儒教还真的是一个犹太教分支???????

  太可怕了,怕怕怕怕怕…………


#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21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22): 寻找先天真爱 1620楼 2013-05-06 11:52:00
  浩然之气:我支持你!我就是山东人,你写的我一看就明白!打到万恶的孔老二!
  -----------------------------
  谢谢支持!!!

#
  真人与蜥蜴人的区别:

  真人喜欢自由自在逍遥没人管,

  蜥蜴人喜欢被奴役和奴役,喜欢金字塔,不被奴役它们就不舒服。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22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23): 河南,你凭什么强平汉族的坟,不平满族的坟?
  河南大平坟:

  “南阳市深化殡葬改革工作方案”中规定免于平坟的特殊坟墓有革命烈士墓、知名人士墓和古墓,以及少数民族、华侨、外籍华人墓地、港澳台同胞及副处级以上干部等墓地不得平。“知名人士”该如何认定?当地乡干部称,“要是领导打招呼就往知名人士祖坟上靠”。

  少数民族就可以不平坟,这政策制定的这么欺负汉族呀,

#
  少数民族一出生享受的就是汉族副处级待遇啊,都可以不平坟。

#
  南阳市政府规定,副处级以上干部的亲属坟可不平!这个国家是属于官员,名人,少数民族的,汉族老百姓只有忍受的份,我的祖国你太黑了!

#
  网址在这http://news.ifeng.com/opinion/sp ... 22/19422470_1.shtml

  重点是这里“
  记者:我看到我们相关的实施办法里面,有规定对知名人士等一些特殊的坟可以保留?
  胡朝阳:我们严格地按照国家的规定执行,一个是 少 数 民 族 有 特 殊 照 顾,其他的就根据文物法了,中华民国以后到1949年这段时间的名人墓穴,以及中华民国以前的墓穴都属于要保护的。
  ”

  什么国家规定,哪个国家规定了?为什么别的国家不规定?就你特殊?就你个别?

#
  La3n 1662楼 2013-05-06 13:06:00
  如果说道德经被统治阶级修改过,儒家会不会也被修改过?
  -----------------------------

  两千年来,我们国家的多少所谓统治阶级,其实都是傀儡,都是被蜥蜴人儒教邪灵秘密统治者。

  统治阶级没有那么高的法力,更没有那些篡改的脑筋,这些事情,都是儒教邪灵做的。

#
  桃胶 1649楼 2013-05-06 13:01:00
  国际观察名帖:
  中国人未来来的身高能超过欧美人吗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332434-1.shtml
  大量实证证明古汉人世界上身高最高人种
  -----------------------------
  xuanyuanmaomao 1661楼 2013-05-06 13:05:00
  史书上记载也就证实齐鲁大地(山东那一带)上比较容易产高个
  -----------------------------

  其实本来山东人是最有血性最厉害的!可是啊,被蜥蜴人杀的太惨了……

#
  桃胶 1668楼 2013-05-06 13:09:00
  国际观察还有一个名贴是用生物学论证汉人是世界上进化最先进最符合白种人称谓的人种
  西方人其实是粉种人,西方科学家明知但不敢宣扬
  这贴地址在哪,一时找不到,谁来贴地址
  -----------------------------

  西方一些民族真的是从汉族克隆过去的,用上古那么高科技的克隆技术,也克隆不成,人体的奥秘,远非基因能达到。


《庄子》的“小大之辨”,其实是说大鹏鸟之大,小飞虫之小,小大都未臻极境,都非真相,都未得道,那么如何臻于极境呢?这就是庄子要向我们揭示的。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22 
65.49.68.183
---------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23 
65.49.68.183
------------------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43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25): 《庄子》的“小大之辨”,其实是说大鹏鸟之大,小飞虫之小,小大都未臻极境,都非真相,都未得道,那么如何臻于极境呢?这就是庄子要向我们揭示的。

大小皆非逍遥,至知才是逍遥。知道宇宙最高最终极的道,才能逍遥

澄清“小大之辨”,彰显庄学四境——从郭象删改《庄子》说起

  弁言:庄学奥义,沉埋千古
  
  我读过的《庄子》注本或庄学着作,讹误失考、字词失诂、句读妄断、义理妄解皆“满谷满坑”。今语译本则无一可读,常常字词注释基本无误,译文竟然完全不通。这种奇特现象的表层原因和学理原因,是治庄者不明“小大之辨”,未窥“庄学四境”。


  庄子亲撰的“内七篇”首篇《逍遥游》如此开头:
  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溟。南溟者,天池也。(经我校订,与通行本小异。拙引皆然,不再另注。)
  插入若干“卮言”(即“支离其言”)后,又述“蜩鸠”寓言:
  蜩与鸴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图南为?”
  尽人皆知,“鲲鹏”象征“大知”,“蜩鸠”象征“小知”,有紧随其后的“小知不及大知”一节为证。然而奇怪的是,庄子在此节卮言后又重述了“大知(鲲鹏)”寓言:
  终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溟也。(郭象本“终北之北”作“穷发之北”,详下。)
  随后又重述了“小知(尺)”寓言:
  尺笑之曰:“彼且奚适耶?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耶?”
  至此庄子以卮言点题——“此小大之辨也。”
  奉行极简主义写作原则、以《内七篇》寥寥万余字遍说天地万物的庄子,为何不避重复地两述大知、小知寓言?《庄子》传世至今,无人窥破用意何在,因而难明点题卮言“小大之辨”奥义。
  奥义藏于首述大知、小知寓言之后插入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一节末句:“汤之问棘也是矣。”这句卮言堪称“内七篇”最难索解的一句原文。


  郭象注此句曰:“汤之问棘,亦云物各有极,任之则条畅,故庄子以所问为是也。”郭注像原文一样难以索解。
  郭象版《庄子》问世一千六百年内,公案毫无进展,因为未被视为公案。这句卮言尽管无人能解,然而治庄者要么视而不见,径直跳过;要么依附郭注,胡乱发挥。


#
(一)
  一千六百年后,闻一多为解开公案提供了关键线索:
  此句与下文语意不属,当脱汤问棘事一段。
  唐僧神清《北山录》曰:“汤问革曰:‘上下四方有极乎?’革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僧慧宝注曰:“语在《庄子》,与《列子》小异。”
  案:革、棘古字通,《列子·汤问》正作“革”。神清所引,其即此处佚文无疑。惜句多省略,无从补入。①
  可惜闻一多受困于“与下文(即重述鲲鹏寓言)语意不属”之卓识,认为上文加点的二十一字“无从补入”,就止步于解开公案的咫尺之遥。
  关锋、陈鼓应根据闻一多的发现,把“汤问棘曰”二十一字补入原文,可惜未采闻一多“与下文语意不属”之卓识,没对伪《列子》做深入辨析就视为依据,将“汤问棘曰”二十一字误属下读,又与解开郭象公案擦肩而过。
  其实“汤之问棘也是矣”一句,以及补入的“汤问棘曰”二十一字,均应属上读,理由是补足了“小知不及大知”一节的未尽之意,是自成起讫的完美一体。其完整版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耶?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矣。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

#
  此节卮言位于首述大知、小知寓言之后,重述大知、小知寓言之前。补入文字使难以索解的“汤之问棘也是矣”疑团尽释,同时揭开了奇怪叙述法之谜。
  庄子在“内七篇”之始首述大知、小知寓言,是承认儒、墨诸子之成心俗见的相对之“是”。插入卮言“小知不及大知”一节,其末句“无极之外复无极”则揭示了儒、墨诸子之成心俗见的绝对之“非”。
  庄子认为,儒、墨诸子的俗见囿于人间视点和门派成心,所以才会奉相对之“大”(如大鹏)为绝对之“大”,奉相对之“是”(如儒、墨学说)为绝对之“是”。驳斥儒、墨诸子囿于人间视点、门派成心的俗见,指出儒、墨诸子眼中的绝对之“大”和绝对之“是”,在“道极”视点下只是相对之“大”和相对之“是”,正是庄子亲撰“内七篇”的根本目的。
  如果庄子像俗见一样视“大鹏”为“至大”,为何重述大知、小知寓言?如果庄子仅止于俗见,何必故弄玄虚说什么“小大之辨”?谁还不知道“大”胜于“小”?谁还不明白“大知”胜于“小知”?

#
  要认识到囿于人间视点、门派成心的俗见之非,就必须获得超越性的“道极”视点。然而人们总是习惯于用人间视点、门派成心看待一切,很难获得超越性的“道极”视点。为了帮助读者从人间视点、门派成心转换为超越性的“道极”视点,庄子不得不在《逍遥游》篇首,引领读者像北溟之鲲那样“化而为鸟”,与大鹏一起展翅升空——从人间视点、门派成心,趋向“道极”视点。
  然而庄子又唯恐读者依然囿于成心俗见,误以为“大鹏”并非趋向而是已经抵达“至大”,因此在首述大知、小知寓言之后插入“小知不及大知”一节卮言,然后在此节末句“无极之外复无极”的“道极”视点下重述“鲲鹏”寓言,消解掉首述“鲲鹏”寓言的比喻跛足性,以便让全部“内七篇”从一开始就在“无极之外复无极”的“道极”视点下展开。
  在“道极”视点下,除了绝对大又绝对小的“道”,“道”所生的“万物”不可能绝对“大”,仅有相对“大”;也不可能绝对“小”,只会相对“小”。

(二)
  在“道极”视点下,“小知”之外复有至小之知——“无知”,“大知”之外复有至大之知——“至知”。庄子论述“无知”、“至知”的文字遍布“内七篇”:“然则物无知耶?”(《齐物论》)“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人间世》)“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齐物论》)“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大宗师》“真人”即“至人”,“真知”即“至知”。)
  “无知”、“小知”、“大知”、“至知”四境,才是“小大之辨”的奥义所在。
  尽管“小”、“大”的相对性要到《齐物论》才重点展开:“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但“无极之外复无极”七字,证明“小”、“大”的相对性始于《逍遥游》篇首的鲲鹏寓言,贯穿全部“内七篇”的每字每词每句每篇。

#
  庄子帮助读者完成从人间视点转换为“道极”视点的超越性思想升华,真是举重若轻,美妙绝伦。“小知不及大知”一节简劲而清晰地阐明:蟪蛄相对于朝菌是大知大年,但相对于冥灵却是小知小年。冥灵相对于蟪蛄是大知大年,但相对于大椿却是小知小年。彭祖相对于朝菌、蟪蛄是大知大年,但相对于冥灵、大椿却是小知小年。因此彭祖是相对的大知大年,鲲鹏也是相对的大知大年。
  庄子写道:“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奉行极简主义写作原则而又故意“支离其言”的庄子认为,不必再写一句:“而鲲鹏乃今以大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只须直接借“汤之问棘”引出“无极之外复无极”七字足矣——然而包含这七字的“汤问棘曰”二十一字,在郭象注本里却无影无踪,因为它们成了郭象曲解妄注《庄子》不可逾越的障碍。
  今传《庄子》三十三篇以郭象注本为祖本,异于郭象所见未删改本《庄子》五十二篇,那么郭象所见未删改本《庄子·逍遥游》中,究竟有没有包括“无极之外复无极”七字的“汤问棘曰”二十一字呢?
  必有!《北山录》原文及慧宝注文无可置疑地证明:“汤问棘曰”二十一字必在《逍遥游》原文中。
  那么郭象所见未删改本《庄子·逍遥游》中必有的“汤问棘曰”二十一字,会不会在郭象之前的钞刻过程中无意脱简?
  必非!唐僧神清《北山录》的僧慧宝注“语在《庄子》”证明,未删改本《庄子》迟至唐代尚存于郭象系统以外。
  那么有没有可能郭象手上的《庄子》底本恰巧脱简,郭象不明“汤之问棘也是矣”之义,不得不 参考 《列子·汤问》中“汤问革”一节,又推测庄子与列子观点不同,从而注下“亦云物各有极”?
  不可能!今传《列子》为东晋人张湛用今多亡佚的数种僻书拼凑、敷衍,伪托在先于庄子的战国郑人列御寇名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古史辨”时代已成铁案②。况且张湛《列子序》曰:

#
  先君所录书中有《列子》八篇。及至江南,仅有存者,《列子》唯余《杨朱》、《说符》、目录三卷。比乱(永嘉之乱),正舆为扬州刺州,先来过江,复在其家得四卷。寻从辅嗣女婿赵季子家得六卷。参校有无,始得全备。”③
  假设张湛所述是实,假设《列子》八篇全真,西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永嘉之乱”前,张家也仅有《杨朱》、《说符》两篇。“永嘉南渡”进入东晋后,才在江南“复得”《汤问》等六篇,《列子》八篇“始得全备”,张湛这才加注公诸士林,而且张湛注《列子》时参考了郭象版《庄子》。因此死于永嘉六年(公元312年)的郭象,注《庄子》时不可能见过《列子·汤问》,郭注的依据只能是《逍遥游》原文。
  郭象必见《逍遥游》原文的“汤问棘曰”二十一字,否则不可能凭空注曰:“汤之问棘,亦云物各有极。”然而今传郭象版《庄子》中,商汤未问,夏棘未答,“亦云”二字成了天外飞仙,“有极”二字则自露马脚。由于被删句“无极之外复无极”与郭注“物各有极”完全抵牾,无法兼容;而紧接被删句的原文“终北之北”又蕴涵“终北之外复有北”,仍与郭注完全抵牾,无法兼容,因此郭象为了自圆曲解妄注,又改“终北之北”为“穷发之北”。
  “终北之北”译为今语即“北极的北面”,这种奇特表述,“支离其言”的庄子在《齐物论》中特地予以命名:“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

#
  三、逆向淘汰,层累造伪

  郭象囿于儒学成心,无法理解庄学奥义,为了自圆曲说,不惜删改原文,居心险恶,手段卑劣。全部郭注义理都是故意的系统谬误,恶意的全盘曲解,与庄学义理彻底相悖。未删改本《庄子》迟至唐代尚存,然而初唐人成玄英、陆德明以及无数见过未删改本《庄子》的儒生拒不采纳,固持儒学成心,按郭注传统越走越远。再经一千多年至今,未删改本《庄子》终于全部湮灭——只有寄望考古发掘创造奇迹。郭象版《庄子》删改本遂通行于世,郭注义理成了难以撼动的庄学最大权威。郭象竟成 中国 哲学 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位“玄学大家”,这恰好应验了庄子在《逍遥游》中豪情万丈的预言:“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

#
  庄子在“内七篇”首篇《逍遥游》开头就阐明:相对的“大知”与相对的“小知”一样,都“犹有未树”、“犹有所待”,均为有待者,皆未得逍遥。只有“至知”的“至人”才是无待者、逍遥者。

#
  然而郭象的《逍遥游》题注却故意曲解妄注曰:“小大虽殊,逍遥一也。”始解即错,续解皆错;初注即误,后注全误。原文不合其曲解妄注,郭象便无知无畏地妄删妄改。

  其实,大小皆非逍遥,至知才是逍遥。

#
  郭象删改“内七篇”还稍有收敛,比如《逍遥游》下文还有“犹河汉而无极”,他就没敢删。因为“内七篇” 影响 远大于“外杂篇”,删改太多必被人知,删改较少则那些能见到未删改本的历代治庄者、读庄者会疑为“别本”。由于未删改本颇为难懂,而郭象版“别本”有“贯通”的郭注义理,尤其有成玄英、陆德明为僻字僻典所做的详尽疏、释,似乎“好懂”多了,于是郭象版“别本”变成“定本”,逆淘汰了所有未删改本,包括可能已经删改《庄子》的向秀注本,终成今日唯一传本。不过正因为郭象有所顾忌没敢大删大改“内七篇”,因此郭象版“内七篇”大概基本接近原貌,只须考订出少量郭象删改之处,就能还“内七篇”以本来面目,进而抛开郭注义理,重显庄学奥义。

#
  庄子在《齐物论》中写道:“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儒”字对固持儒学成心的郭象尽管刺眼,但他没敢删改,而是妄注曰:“儒、墨更相是非,而天下皆儒、墨也,故百家并起,各私所见,而未始出其方也。”郭象把学派专名曲解为比喻性通名,成玄英还不满意,竟把《内篇·齐物论》之“儒”,与《杂篇·列御寇》之“儒、墨”寓言主角“郑人缓”联系起来,违背学术良知地把无人不知的学派专名曲解为寓言人名。
  
  #
  由于担心露馅,郭象没敢整篇删除“内七篇”,只敢整篇删除“外杂篇”。郭象对“外杂篇”做了弃精取劣的逆淘汰,整整删除了不利于其曲解妄注的十九篇,于是原始本《庄子》五十二篇变成了郭象版《庄子》三十三篇。对逆淘汰剩下的二十六篇“外杂篇”,郭象再进一步重排次序,把有利于其曲解妄注的劣篇排在“外杂篇”靠前的位置,再对二十六篇“外杂篇”删句改字,加工到有利于支持其曲解妄注。

  然而残存且被郭象删改过的二十六篇“外杂篇”,还是无处不在反驳浅陋至极的郭注义理。如郭象删改过的《外篇·在宥》曰:“彼其物无测,而人皆以为有极。”正是对郭注“物各有极”的直接反驳,“玄学大家”郭象竟浑然未觉。即使郭象版“外杂篇”那些不合庄学四境的篇目段落,其原意也与郭注义理完全抵牾,义理境界更远在“郭象玄学”之上。而郭象版“外杂篇”保留的那些不见于“内七篇”的庄子轶事和庄子卮言,则大都符合庄学四境,但郭象同样不遗余力地曲解妄注,故意错误断句,让人误以为并非庄子之言,而是该篇撰者之言——这样曲解妄注就更方便,不纠正其错误断句,就难以用不合“内七篇”义理来驳诘其曲解妄注。而要纠正一处错误断句,牵涉极繁,论证更难。即有知者,面对积非成是、积重难返的传统权威,也会视为畏途。
  郭象版“外杂篇”有四处批评“杨、墨”倡导“仁义”,分见《骈拇》、《肤箧》、《天地》。然而主张“为我”的先秦思想家杨朱何曾倡导过“仁义”?即便在郭象版《庄子》中,无论“内七篇”的《大宗师》,还是“外杂篇”的《山木》、《寓言》,老聃传人“阳子居”(即杨朱)尽管未达至知,但都是正面慕道者形象。“杨、墨”仅仅是儒书《孟子》的口头禅,先秦别书皆无,汉后诸籍罕见——因为杨朱之书早被剿灭,无须追剿。郭象竟固持儒学成心,不顾庄学源流,无视上下语境,硬把“儒”字妄改为“杨”字——有注文为证;哼哈二将成玄英、陆德明当然装傻帮腔——有疏文、释文为证。如此不合史实而又义理不通,一千七百年来的治庄诸家竟然从无异议。
更多

#
  随着庙堂****不断强化并臻于极致,连力排杨墨、“ 政治 正确”的《孟子》也被明太祖朱元璋下旨删掉了八十五章,因此屈服****庙堂也臻于极致的后儒,对已被郭象删改过的《庄子》越来越不满,又继续胡改、乱删、妄添郭象版《庄子》原文,不顾文言常识地点断句读,甚至用骈文体裁替庄子“修改”文章,使之处处符合对仗,以致汪洋恣肆、不拘成套的先秦散文极品,竟被糟蹋成了形式至上、义理混乱的后儒蹩脚八股。无数儒生的胡作非为,终于把郭象版《庄子》弄得真伪杂陈、面目全非,诘屈聱牙、难以卒读。

#
  更有甚者,今传《庄子》的郭注也不完全是郭象原文,因为后儒对郭象曲解妄注《庄子》不够彻底也越来越不满,又进而删改、加工郭注,其铁证保存在长期为郭象做伪证的伪《列子》中。《列子》张湛注文,共引《庄子》郭象注文二十二条。以杨伯峻《列子集释》与收录郭注全文的郭庆潘《庄子集释》相较:六条全同;十二条小异,姑且假设是钞刻讹误;二条《庄子集释》多于《列子集释》,姑且假设是张湛没全引;二条《列子集释》多于《庄子集释》④,由于郭象《庄子注》当时广布士林,伪造《列子》的张湛不可能再添加、伪造郭象注文来启人之疑,因此《列子集释》中多出来的郭注必为郭象原文,但被后儒删去。这又进一步证明十二条小异者,也不完全是钞刻讹误,必有后儒故意妄改者。
  郭象曲解妄注的重点是《庄子》与儒学明显抵触的部分,后儒最为不满的,正是郭象对《庄子》明显抵触儒学那些部分的曲解妄注不够彻底。而伪《列子》所抄《庄子》都是与儒学无明显抵触的部分,张湛也没引用《庄子》明显抵触儒学那些部分的相关郭注,因此无法在《列子》中找到后儒删改相关郭注的确切证据。但根据上例,可以推断删改必定不少——这是郭象版《庄子》一案中的案中案和无头案。由此可见,“古史辨”主将顾颉刚先生的千古卓识“层累造伪”,也同样适用于郭象版《庄子》一案。
  综上所述,由于郭象删改《庄子》原文,曲解“小大之辨”,导致贯穿全部“内七篇”的“庄学四境”沉埋千古。

#
  四、庄学四境:思想范式

  庄子亲撰的“内七篇”末篇《应帝王》如此结束: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混沌”寓言深意何在?为何置于“内七篇”最后?
  “混沌”就是“造化”初境,倏、忽(喻时间)为“混沌”凿出七窍,意味着人类脱离动物界后,开始了打破“造化”初境之后永无止境的“文化”过程。
  “造化”初境——混沌,是一切人类文化(包括庄学)得以展开的终极起点。《逍遥游》篇首的“鲲鹏”寓言之后,《应帝王》篇尾的“混沌”寓言之前,全部“内七篇”都处于这一终极起点之后,都属于“造化”之后的“文化”。不理解“混沌”寓言,就不可能读通“内七篇”。
  尽管庄子对“造化初境”予以正面评价:“混沌待之甚善。”但庄子也对人类文化一劳永逸地改变了“造化初境”予以充分认知:“混沌死。”与复古倾向强烈的老聃不同,庄子不仅没有复古倾向,而且明确反对儒、墨诸家的崇古复古倾向。“内七篇”根本找不到《老子》津津乐道的“小国寡民”或“至德之世”——仅仅在郭象版“外杂篇”里才有。但郭象版“外杂篇”依然保存庄门弟子后学对“内七篇”的正确发挥:“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陆,则没世不行寻常。古、今非水、陆欤?周、鲁非舟、车欤?今祈行周于鲁,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身必有殃。”(《杂篇·天运》)可见攻击庄子反对人类文化和 社会 进步,是受郭象误导的莫须有罪名。庄子不可能幻想“混沌”复活,更不可能主张开 历史 倒车退回“造化初境”。
  庄子认为,“混沌死”后的人类在远离“造化初境”之后,其“文化”包括顺道文化与悖道文化两部分。对顺道文化必须予以 哲学 建构,而对悖道文化必须予以哲学解构。
  庄子建构顺道文化、解构悖道文化采用同一思想范式,即庄学四境的基本公式:
  无×→小×→大×→至×/无×
  “无×”表示“造化初境”,“小×”表示“文化小境”(含顺道、悖道),“大×”表示“文化大境”(含顺道、悖道),“至×/无×”表示“文化至境”。
  “文化至境”的“至×/无×”表达式,创始于老聃,如“至誉无誉”(《老子》三十九章)。然而“内七篇”从未出现这一表达式的标准形式,原因之一是“支离其言”,原因之二是“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杂篇·天下》)。如果每论及一项文化名相都用标准式,《庄子》就不可能成为语言极品,而会像《老子》那样变成一堆“格言玻璃球”(卡夫卡语)。“外杂篇”倒有一例标准式表述:“至乐无乐。”这仅有的一例标准式,正是与《老子》的“至誉无誉”以引语的方式同时出现:“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外篇·至乐》)

#
  桃胶 1649楼 2013-05-06 13:01:00
  国际观察名帖:
  中国人未来来的身高能超过欧美人吗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332434-1.shtml
  大量实证证明古汉人世界上身高最高人种
  -----------------------------
  xuanyuanmaomao 1661楼 2013-05-06 13:05:00
  史书上记载也就证实齐鲁大地(山东那一带)上比较容易产高个
  -----------------------------
  桃胶 1705楼 2013-05-06 13:59:00
  非也,你去看回贴就知道了,不止古书,不止山东,而是整个华夏,整个汉族,还包括物证,明朝(包括明朝)以前的古墓出土的古尸大多数单单骨架就已经高于现代中国人平均值了,真人更高。古书上什么身高八尺,身高九尺是真的记载,这个议题在国际观察和娱乐八卦版块都有论证过,是网友的集体考证结论。
  中国人身高下降,皮肤变黄是清朝开始的。明朝(包括明朝)以前的外国人到过中国的记载形容中国人都用的是白皮肤,皮......
  -----------------------------
  是啊,本来我们汉族高高的,白白的,
  被满清统治近300年后,
  变矮了,变黄了。



#
  被****庙堂钦定为官学的儒家学说,是支撑庙堂中国之 政治 形态成为超稳定结构的主要原因,因此“十三经”成了庙堂中国的政治圣经——这是中国之谜之一半的基本谜底,业已为诸多国人了解,也已被迷惑于“东方神秘主义”的异邦人士部分了解。
  与儒家意识形态彻底对立的庄子哲学,是支撑江湖中国之文化形态发展出奇迹般中华特质的主要原因,因此《庄子》成了江湖中国的文化圣经。——这是中国之谜之另一半的基本谜底,远未为国人了解,更未被迷惑于“东方神秘主义”的异邦人士充分了解。
  郭象以来儒生治庄,字词训诂不无所得,篇章义理殊无可取。常常字面显义未解,句读章句也未通,遑论字面显义、句读章句背后的精深奥义。以郭象义理为依据的现有一切《庄子》外文译本,不可能不谬以千里。
  然而郭象及其追随者对《庄子》的曲解妄注只是庄学奥义沉埋千古的表层原因。历史之父司马迁与一代文豪苏东坡判断《庄子》实质的分歧,无可辩驳地证明:庄学作为****庙堂及其意识形态的终极天敌,才是其奥义沉埋千古的深层原因和根本原因。《庄子》传世两千余年,儒家士林能够提交以及****庙堂乐意接受的只能是错误答卷,洞悉庄学奥义者对此只能沉默。
  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认为庄子“诋訾孔子之徒”的司马迁,硬被苏轼斥为“知庄子之粗者”。“余以为庄子盖助孔子者……庄子之言,皆实予而文不予,阳挤而阴助之”。世上竟有此等奇事:越敬佩你就越斥骂你?越援助你就越排挤你?苏轼论证其诡辩的荒谬逻辑是:“诋訾孔子,未尝不微见其意。其(指《杂篇·天下》)论天下道术,自墨翟、禽滑厘、彭蒙、慎到、田骈、关尹、老聃之徒,以至于其身,皆以为一家,而孔子不与,其尊之也至矣。”(《庄子祠堂记》)
  不屑齿及,竟然是“尊之至”!那么《天下》未曾齿及先于庄子的列子等无数人,也未曾齿及与庄子同时的孟子等无数人,难道也是“尊之至”?何况《天下》决非庄子亲撰,“内七篇”并未对孔子不屑齿及即为铁证。古典中国屈指可数的文化巨人苏大胡子,难道也是囿于儒学成心的陋儒?
  千年以来,治庄者大都以为这是苏轼的真心话,因而或赞其卓识,或斥其糊涂。然而苏东坡私下又曾说过:“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苏辙《墓志铭》)。他不得已而作的违心谬论,仅仅说明了两千余年中华帝国史的残酷真相:与刚刚开始“独尊儒术”的汉武帝同时的司马迁指出《庄子》之实质危险尚小,但宋人苏东坡若挑明《庄子》之实质,就必有两个结果:一是罹祸招杀,如同“非汤武、薄周孔”的嵇康一样被诛杀。二是殃及《庄子》,如同墨家、名家、杨朱之书一样被剿灭。因此酷爱《庄子》的苏东坡不得不对《庄子》“实予而文不予,阳挤而阴助之”,表面上说庄学是儒学友军,实际上却“有见于中,口未能言”。即便谨慎如此,苏轼依然因其“一肚皮不合时宜”而身陷“乌台诗案”,遭到终生迫害。倒是欲灭《庄子》而后快的 理学 家程颐不惮直言《庄子》之实质:“庄子,叛圣人者也,而世之人皆曰矫时之弊。矫时之弊固若是乎?伯夷、柳下惠,矫时之弊者也,其有异于圣人乎?”(《二程遗书》)
  至此也就不难明白,庄子的“支离其言”与苏轼的“口未能言”理由相同:一避生前己身被害之祸,二免身后己书被灭之厄。“支离其言”当然有得有失。其失有二:极为难懂,易被曲解。其得也有二:语妙天下,必传后世。洞观千古的庄子必定预知:千年曲解妄注之后,终有绝地反击之日。

#
  1911年帝制终结之前,洞悉庄学奥义者必定不乏其人。除了身在庙堂、心在江湖的苏东坡,误入庙堂、急流勇退的陶渊明是一位理想人选。其《五柳先生传》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与苏东坡“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一样,陶渊明的“不求甚解”其实是“不告甚解”,所以他在另一处又暗藏玄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此诗被誉为“陶诗之冠”,无数人言彼意此地赞扬这首诗的另外两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然而仅凭这平淡无奇的两句诗就把陶渊明捧到天上,就太莫名其妙了。其实赞陶者大都明白陶诗的弦外之音。
  “竹林七贤”中,对****庙堂认识最深刻的并非杨朱般激烈峻急的嵇康,而是庄子般支离其言的阮籍,其八十二首《咏怀诗》成为难以索解的千古诗谜,其实只要读通《庄子》,每首诗的谜底就昭然若揭——古典中国的所有文化哑谜,几乎都是如此。
  阮、陶、苏三子,都深得庄子“得意忘言”并“支离其言”之妙旨⑤,其他洞悉庄学奥义者也无一例外。没有一位古典中国的文化巨人,不把《庄子》视为至爱秘笈,因为《庄子》是****时代渴望自由的士子惟一的灵魂圣地和精神氧吧。除了《庄子》,找不到另外一部曾被所有大诗人、大画家引用过的先秦经典。因此士子们宁作违心之论,也不愿****庙堂剿灭《庄子》。直言《庄子》之实质,必被他们视为可耻的告密。这一古典中国的最大秘密,竟被他们无比默契地集体保守了两千年之久。
  李太白唱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作为陶渊明之后的又一位着名道教徒(这是掩盖道家实质的迷彩),李白时代郭注已具莫大权威,因此诗中的“直上”二字已被郭注误导。李商隐唱道:“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此诗千古无解,其实后句深藏庄学奥义。义山诗风扑朔迷离,尽得“支离其言”之三昧。

#
  晋人陶渊明,唐人李太白、李商隐,宋人苏东坡等后轴心时代的中国文化巨人,无一不是在轴心时代中国文化宗师庄子的引导下,抵达了古典中国历史条件下的“文化至境”。帝制终结之后的 现代 中国或未来中国,同样可以在庄子的引导下,抵达现代中国、未来中国的“文化至境”。尽管帝制终结至今百年,战祸动乱无有已时,“小知”、“大知”又“旋其面目,望洋而叹”(《外篇·秋水》),倾其心力于西学新学,无人再祭庄学冷灶,然而匆匆百年不过是瞬间“小年”,中国文化必有重建辉煌乃至超越古典中国抵达更高境界的未来“大年”。

#
  结语:郭注小年,庄学大年

  两千余年来,热爱自由、痛恨****的无数爱庄者,即便未能融会贯通,但偶得一鳞一爪,便足以安身立命,受用无穷。正是百行诸业的无数能工巧匠、江湖豪杰,以及陶渊明、李笠翁、金圣叹、曹雪芹等远离庙堂、逍遥江湖的间世异人,还有司马迁、李太白、苏东坡等身在庙堂、心在江湖的文化巨人,创造了绚烂璀璨的中国古典文化。即便是庙堂文化的辉煌,也无不仰赖于“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地应庙堂之召的江湖异人(《内篇·人间世》),比如******、三大殿等紫禁城主体建筑的设计者蒯祥⑥。这些身怀绝技却隐姓埋名的文化英雄,无不浸透庄学精魂,他们是“游刃有余”的庖丁(《内篇·养生主》)、“得手应心”的轮扁(《外篇·天道》)、“惊犹鬼神”的梓庆(《外篇·达生》)、“解衣褩礴”的画工(《外篇·田子方》)、“不失毫芒”的钩匠(《外篇·知北游》)、“运斤成风”的匠石(《杂篇·徐无鬼》)之嫡派传人。《庄子》的汪洋恣肆和妙到毫巅,确保了不持俗见成心、不被郭注污染的爱庄者“欣然忘食”地默然心会,“得意忘言”地“目击道存”⑦。郭象的曲解妄注,丝毫未能撼动《庄子》成为江湖中国至高无上、无可替代的文化圣经,诚可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一千七百年来,郭象蒙骗、愚弄了无数读庄者、治庄者、爱庄者、批庄者。然而真相不可能永远掩盖,阴谋不可能永久得逞。任何犯罪都会留下蛛丝马迹,一切罪犯终将接受历史审判。在审判开始前,我愿意真心诚意感谢郭象。因为郭象对《庄子》的曲解妄注和妄删妄改,无意之中为原本不可能躲过****庙堂剿灭的《庄子》涂上了一层完美保护色,护送它安全穿越了漫长的中华帝国史。正当郭象穿过“历史小年”的黑暗隧道,站在炫目的阳光下长吁一口气,得意于完成了一件震古烁今的完美犯罪之时,“历史大年”拘捕了这个完美罪犯——略有损毁的赃物被没收并有待修复,永无追索时效的历史审判开始了。随着审判的深入,中华文化史、中华文明史、中华哲学史、中华艺术史都将重写。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43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26): 道家文化研究出土文献证明 儒教污蔑称为伪书的《庄子杂篇》反而是恰恰真的

道家文化研究出土文献专号

  内容简介
  本辑是一个出土文献研究的专号,内容包括对马王雄汉墓帛书的研究,关于竹简《文子》的几篇论文等,并首次公布了安徽阜阳双古雄发现的《周易》释文及释文整理者韩自强先生的研究报告。


  目录
  编者寄言
  新发现简帛佚籍对学术史的影响 李学勤
  阜阳出土的《庄子杂篇》汉简 韩自强 韩朝
  阜阳汉简《周易》释文 中国文物研究所古文献研究室安微省阜阳巿博物馆
  阜阳汉简《周易》研究 韩自强
  《文子道德篇》传世本与八角廊竹简校勘记 李缙云
  《文子》学术探微 魏启鹏
  文子学派与秦简《为吏之道》 魏启鹏
  竹简《文子》哲学思想探析 丁原植
  试就今本《文子》与《淮南子》的不重袭内容推测古本《文子》的几个思想论题 陈丽桂
  《文子》六论 赵建伟
  八角廊简《文子》与帛书《五行》 邢文
  今本《文子》真伪考 曾达辉
  文子疏义序 王利器
  帛书《要》篇释文校记 裘锡圭
  帛书《易传》整理的几个问题 陈松长
  「损益」与「君道」 邢文
  君道:「天、地、民、神、时」的视角——从帛书《周易》五行说看《要》篇君道之论 邢文
  关于马王堆黄帝四经的版本和讨论 [英]雷敦龢
  帛书《系辞传》的编纂 [美]夏含夷
  中国古医书之养生说 [日]雈X祥伸


  《庄子杂篇》被确定出自战国时期,就是靠出土文献断定的。
  同时,证明了:千年来被儒教污蔑称为伪书的《庄子杂篇》反而是恰恰真的!!

#
  《庄子杂篇》被确定出自战国时期,就是靠出土文献断定的。
  同时,证明了:千年来被儒教污蔑称为伪书的《庄子杂篇》反而是恰恰真的!!

  儒教把真的篡改删编成假的
  把假的污蔑成是真的,

  一群可恶的蠕虫,烧死你们!!!

#
  大家烧蠕虫啊

  号召大家烧儒教书,烧儒教孔丘论语、春秋……还有儒教孔丘画像,扁它!!


#


  自从周室没落,孔子烧书后,上古华夏文明典籍神秘消失。部分残存,流入民间,化为春秋百家之学,一概为其子孙之学。然而因为主体已神秘消失+被孔子烧书后期分开的百家,一直没能完成重新整合的大任务。到了汉武帝,独尊儒家后,更是,将百家火种熄灭。

  单氏取周孔子烧书断史,均有历史记载。《韩非子》《尚书序》《纬书》《郑板桥家书》,他们同代人没有异议并且代代传抄至今。

  世界第一善于学习世界文明顶峰的日本国。在唐宋之后,看明白了这个趋势,果断抛弃了对中国的崇拜和学习。

  华夏自周氏亡,典籍消失,孔子烧书后迷失了华夏文明的根,一直在努力寻找中,可惜一直不得法,越行越远文明的衰落。

  对自单氏取周孔子烧书断史儒教“废五畴以伸上帝之孤尊”反其道,兴五畴以废上帝之孤尊,人人都“从己出、同己、知大己而小天下”一切心灵骗子将无容身之地。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44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27): 新华文摘 《庄子》三大版本及其异同
  (《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10期转载)

  张远山

  弁言 湮灭两千多年的《庄子》初始本

  2008年出版的拙著《庄子奥义》,预告了下一部拙著是《庄子复原本注译》。很多读者以为我欲复原的是亡佚一千多年的《庄子》大全本,其实我欲复原的是湮灭两千多年的《庄子》初始本。
  在此之前,学界仅知《庄子》两大版本:其一,“十余万言”(《史记》)、“五十二篇”(《汉书》)的《庄子》大全本。其二,六万余言、三十三篇的郭象版《庄子》。
  大多数学者,对郭象版《庄子》持盲信态度,不知其为《庄子》大全本的删残篡改本,更不知《庄子》大全本“外杂篇”中原先大量存在庄殁之后的战国、秦汉史实,在郭象版《庄子》中业已消失殆尽,遂被郭象误导,以为“外杂篇”均为庄撰。
  极少数学者,对郭象版《庄子》不持盲信态度,追溯研究《庄子》大全本,然而一切论断无不深陷误区。误区之一,视为郭象之前的唯一版本。误区之二,认为成书时间在司马迁之后。误区之三,认为编纂者是司马迁之后的刘向。
  深陷认识误区的原因,是不知成书于西汉的《庄子》大全本之前,更有成书于战国的《庄子》初始本。
  本文选取后于庄子的先秦三子之书,即《荀子》、《韩非子》、《吕览》,列举其大量钞引《庄子》之史实,考定《庄子》初始本之存在。进而列举庄殁之后的战国、秦汉史实,考定《庄子》初始本成书于战国,编纂者是庄子再传弟子魏牟,考定《庄子》大全本成书于西汉,编纂者是先于司马迁的淮南王刘安。最后列举先于郭象的崔譔、向秀所注诸多“外篇”,被郭象移至“杂篇”等史实,综述《庄子》三大版本的重大异同。

#
  一 《荀子》明斥、暗引《庄子》初始本

  《庄子·内篇·齐物论》:“圣人和之以是非。是不是,然不然。”《荀子·性恶》不点名隐斥:“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期胜人为意,是下勇也。”[1]
  《庄子·内篇·大宗师》:“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荀子·天论》不点名隐斥:“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唯圣人为不求知天。”
  《荀子·解蔽》点名明斥:“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荀况把庄子视为头号论敌,正如孟轲把杨朱视为头号论敌。孟轲贬斥杨朱是“无君无父”的“禽兽”,荀况也贬斥“不臣天子,不友诸侯”的庄子、魏牟“禽兽行”。《荀子·非十二子》贬斥二人一组的六组论敌,第一组是:“纵情性,安恣睢,禽兽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它嚣、魏牟也。”《性恶》又不点名隐斥:“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全部先秦文献仅此一见的“它嚣”,既然被荀况列为头号论敌,必定影响极大,声名不逊杨朱,不可能是当时无人提及、后世无人知晓的泛泛之辈。荀况列于庄子再传弟子“魏牟”之前的“它嚣”,只能是“庄周”的代号。
  荀况尽管视庄子为头号论敌,仍然一再暗引、化用《庄子》初始本,仅因不愿明引,遂致后人难辨其源。
  《荀子·正论》:“语曰:浅不可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暗引《庄子·外篇·秋水》魏牟对公孙龙所言“坎井之蛙”寓言。“语曰”是暗引《庄子》初始本之标志。
  赵人荀况(前313-前238),赵人公孙龙(前325-前250),中山人魏牟(前320-前240),是同时代人,均比宋人庄子(前369-前286)小四五十岁。荀况必知《秋水》非庄所撰,进而可能推知《庄子》初始本之“内篇”均为庄撰,《庄子》初始本之“外篇”均非庄撰,甚至可能推知《庄子》初始本的编纂者正是魏牟。这或许是荀况以“它嚣”代“庄周”、直点“魏牟”之名的原因,因为“魏牟”是头号论敌“庄周”影响最大的当代传人,荀况的直接论敌。
  隐去论敌之名,或用代号攻击论敌,实为荀况之惯技。《荀子》频频攻击“惠施邓析”,也以“邓析”代“公孙”,所以把战国“惠施”列于春秋“邓析”之前。《荀子·不苟》:“山渊平,天地比,卵有毛,是说之难持者也,而惠施邓析能之。”既以“邓析”代“公孙”,又暗引《庄子·外篇·惠施》[2]:“惠施曰: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天下之辨者(桓团、公孙龙)相与乐之:卵有毛。”“卵有毛”等辩者二十一事,多为公孙龙首创,不可能出自先于孔子的邓析。由于公孙龙是赵相平原君赵胜极其崇敬、长期供养的著名门客,荀况为免得罪平原君,断绝出仕母邦之路,所以不愿明攻公孙龙,而以“邓析”代“公孙”。

#
  《荀子·荣辱》:“故曰: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暗引《庄子·外篇·达生》“绠短者不可以汲深”。“故曰”也是暗引《庄子》初始本之标志。
  《荀子·不苟》:“负石而赴河,是行之难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化用《庄子·外篇·盗跖》[3]:“申徒狄负石自投于河,为鱼鳖所食。”
  《荀子·成相》:“天乙汤,论举当,身让卞随举牟光。”化用《庄子·外篇·让王》:“汤伐桀克之,以让卞随,又让务光”。
  《荀子·宥坐》:“昔晋公子重耳霸心生于曹,越王勾践霸心生于会稽,齐桓公小白霸心生于莒。”化用《庄子·外篇·让王》“昔桓公得之莒,文公得之曹,越王得之会稽”。[4]
  《荀子·哀公》之“东野毕驭车”章,化用《庄子·外篇·达生》之“东野稷御车”章。
  知道《荀子》明斥“庄子”者多,知道《荀子》钞引《庄子》者少,故予详引。综上所举,《荀子》之《性恶》、《天论》、《解蔽》、《非十二子》四篇,至少明斥、隐斥、暗引、化用《庄子》初始本“内篇”二篇五条。《正论》、《荣辱》、《哀公》、《宥坐》、《不苟》、《成相》六篇,至少暗引、化用《庄子》初始本“外篇”六篇七条。总计《荀子》之十篇,至少钞引、涉及《庄子》初始本“内篇”、“外篇”八篇十二条。

#
  二 《韩非子》隐斥、暗引《庄子》初始本

  荀况至少明斥庄子一次,其弟子韩非却从不明斥庄子,因为韩非敌视庄子远过其师。
  《庄子·内篇·逍遥游》:“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庄子·内篇·人间世》:“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庄子·外篇·让王》:“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均为大反庙堂名教的先秦独家之言。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不点名判决:“赏之誉之不劝,罚之毁之不畏,四者加焉不变,则除之。不臣天子,不友诸侯,吾恐其乱法易教也,故以为首诛。”
  《韩非子·五蠹》也不点名隐斥:“世之所谓智者,微妙之言也,上智之所难知也,非民务也。”《韩非子·忠孝》又不点名隐斥:“世之所谓烈士者,虽众独行,取异于人,为恬淡之学,而理恍惚之言。臣以为,恍惚之言,恬淡之学,无用之教也,无法之言也,天下之惑术也。”
  韩非之前的“微妙之言”、“恍惚之言”、“恬淡之学”,仅有老、庄二家。“上智”如韩非,十分明白《老子》是庙堂的统战对象,于是《解老》、《喻老》,篡改原文,反注其义,经过韩非的系统“思想改造”,韩非版《老子》变成了庙堂的愚民工具。因此韩非不点名隐斥的,必为《庄子》。“上智”如韩非,更加明白《庄子》难以“思想改造”,无法成为庙堂的统战对象和愚民工具,于是杀气腾腾地必欲“除之”,“以为首诛”。
  韩非尽管极端敌视庄子,仍然大量暗引、化用《庄子》初始本,仅因不愿提及“庄子”,遂致后人难辨其源。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书》曰:既雕既琢,还归其朴。”暗引《庄子·外篇·山木》“既雕既琢,复归于朴”。韩非所言之《书》,正是《庄子》初始本。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宋人语曰:一雀过羿,羿必得之,则羿诬矣。以天下为之罗,则雀不失矣。”暗引《庄子·外篇·庚桑楚》“一雀过羿,羿必得之,惑也。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矣”。韩非所称“宋人”,正是宋人庄子。“语曰”是暗引《庄子》初始本之标志。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不以仪的为关,则射者皆如羿也。莫能复其处,不可谓善射,无常仪的也。”化用《庄子·外篇·徐无鬼》:“庄子曰:射者非前期而中,谓之善射,可乎?”此处韩非隐去“庄子”。
  《韩非子·内储说上》:“宋崇门之巷人服丧而毁,甚瘠,上以为慈爱于亲,举以为官师。明年,人之所以毁死者岁十余人。”化用《庄子·外篇·外物》:“庄子曰:演门有亲死者,以善毁,爵为官师,其党人毁而死者半。”此处韩非又隐去“庄子”。
  《韩非子·说林下》:“惠子曰:置猿于柙中,则与豚同。故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暗引《庄子·外篇·山木》:“庄子曰:腾猿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此处韩非以“惠子”代“庄子”,仿效其师荀况以“它嚣”代“庄周”、以“邓析”代“公孙”之故伎。
  顺便一提,《韩非子》频频嘲笑“宋人”,如《说难》之宋人智子疑邻,《喻老》之宋人献玉遭拒、宋人雕刻楮叶费时,《外储说左上》之宋人棘刻母猴无功,《外储说右上》之宋人狗猛酒酸,《五蠹》之宋人守株待兔,均与韩非极端敌视的宋人庄子有关。[5]
  韩非隐斥、暗引、化用《庄子》初始本之“内篇”、“外篇”,都一再点明“宋人”,足证他把《庄子》初始本之“内篇”、“外篇”全都视为庄撰。或许荀况没把关于魏牟的前代学界常识传给韩非。“上智”如韩非,恐怕无法回答如下质疑:倘若“外篇”均为庄撰,那么所有“外篇”的全文均属庄子之言,庄子有何必要仅对其中几篇几句标明“庄子曰”?[6]把“外杂篇”全都视为庄撰的后世学者,也必须回答这一质疑。
  《韩非子》从不明斥“庄子”,导致知道《韩非子》钞引《庄子》者,比知道《荀子》钞引《庄子》者更少。其实《韩非子》钞引《庄子》甚多,以上仅举暗藏引用标志或改头换面的五例,其他皆略。据我统计,《韩非子》之《外储说右上》、《五蠹》、《忠孝》、《说林上》、《解老》五篇,至少隐斥、暗引、化用《庄子》初始本“内篇”四篇四条。《解老》、《喻老》、《说林上》、《说林下》、《内储说上》、《外储说左上》、《外储说左下》、《外储说右上》、《难三》九篇,至少暗引、化用《庄子》初始本“外篇”七篇十三条。另有《十过》、《说林下》、《难一》、《难势》四篇,至少暗引、化用《庄子》初始本之佚文三条四次。总计《韩非子》之十二篇,至少钞引、涉及《庄子》初始本“内篇”、“外篇”十一篇二十一条。

#
  三 《吕览》大量钞引《庄子》初始本

  荀、韩师徒如此敌视庄子,暗引《庄子》初始本,尚且如此之多。吕不韦及其门客并不敌视庄子,《吕览》又是杂钞之书,所以明钞、暗引、化用《庄子》初始本的数量更大,堪称先秦之冠。
  《吕览·必己》“庄子行于山中”整章,全钞《庄子·外篇·山木》,并且照钞“庄子”二字,毫无荀、韩师徒的心理障碍。
  《吕览·去尤》:“庄子曰:‘以瓦殶者翔,以钩殶者战,以黄金殶者殆。其祥一也,而有所殆者,必外有所重者也。外有所重者泄,盖内掘。’”明引《庄子·外篇·达生》:“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昏。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此处“庄子”,若是书名,即指《庄子》初始本。若是人名,则与韩非相同,也把《庄子》初始本之“内篇”、“外篇”全都视为庄撰。
  《吕览·有度》“故曰:通意之悖,解心之缪”整章,全钞《庄子·外篇·庚桑楚》。《吕览·贵公》“故曰: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暗引《庄子》初始本之佚文“大勇不斗,大兵不寇”。两处“故曰”,都是暗引《庄子》初始本之标志。
  知道《吕览》钞引《庄子》者极多,以上仅举具有引用标志的四例。刘文典、高亨、王叔岷、崔大华、刘笑敢、方勇等现当代学者,均曾统计《吕览》钞引《庄子》,因尺度宽严不同,或者有所遗漏,而数量各异。据我统计,《吕览》之《至忠》、《别类》、《求人》、《听言》、《精通》、《期贤》、《召类》、《禁塞》、《下贤》九篇,至少暗引、化用《庄子》初始本“内篇”五篇八条。《当务》、《长利》、《去尤》、《必己》、《适威》、《精谕》、《有度》、《听言》、《应同》、《召类》、《贵公》、《贵生》、《审为》、《离俗》、《观世》、《慎人》、《诚廉》十七篇,至少明钞、暗引、化用《庄子》初始本“外篇”十二篇二十六条。《博志》、《精谕》、《用民》、《季春》、《贵公》五篇,至少暗引、化用《庄子》初始本之佚文五条[7]。总计《吕览》之二十七篇,至少钞引、涉及《庄子》初始本“内篇”、“外篇”十七篇三十九条。
  综上所列,先秦三书至少钞引、涉及《庄子》初始本“内篇”五篇十五条、“外篇”十五篇五十四条[8],总计涉及、涉及“内篇”、“外篇”二十篇七十二条。足证成书于西汉的《庄子》大全本之前,更有成书于战国的《庄子》初始本。
  根据先秦三书的成书时间和撰者生卒年,即可考定《庄子》初始本的成书时间和编纂者。
  先秦三书唯一确知成书时间的是《吕览》,即前239年。此后五年,三子尽殁。前238年,荀况死于楚国兰陵,《荀子》必成书于此前。前235年,吕不韦自杀于河南封邑。前233年,韩非被李斯毒死于秦狱,《韩非子》必成书于此前。《庄子》初始本的成书时间,必在《吕览》成书的前239年之前。此前一年,正是庄子再传弟子魏牟(前320-前240)之卒年。因此包含庄子所撰“内篇”、弟子蔺且、再传弟子魏牟等人所撰“外篇”的《庄子》初始本,必为魏牟编纂,成书时间必在魏牟死去的前240年之前[9]。上限是前256年,因为《秋水》著录的魏牟面斥公孙龙,《盗跖》涉及的秦灭周,均在此年;下限是前240年,即魏牟卒年。上下限之间,仅有十六年。
  《庄子》初始本的成书时间,即使取其上限,距《吕览》成书也仅有十七年,距韩非死去也仅有二十三年。而荀况先在赵国、后在楚国,韩非在韩国,吕不韦及其门客在秦国,无不大量钞引《庄子》初始本,足证《庄子》初始本在成书以后的极短时间之内,传播范围即已甚广。秦汉之际传播范围更广,汉初士人陆贾、贾谊等人笔下,均已充满《庄子》独有的名相[10],成为《庄子》大全本于稍后问世的时代氛围。

#
  三 《吕览》大量钞引《庄子》初始本

  荀、韩师徒如此敌视庄子,暗引《庄子》初始本,尚且如此之多。吕不韦及其门客并不敌视庄子,《吕览》又是杂钞之书,所以明钞、暗引、化用《庄子》初始本的数量更大,堪称先秦之冠。
  《吕览·必己》“庄子行于山中”整章,全钞《庄子·外篇·山木》,并且照钞“庄子”二字,毫无荀、韩师徒的心理障碍。
  《吕览·去尤》:“庄子曰:‘以瓦殶者翔,以钩殶者战,以黄金殶者殆。其祥一也,而有所殆者,必外有所重者也。外有所重者泄,盖内掘。’”明引《庄子·外篇·达生》:“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昏。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此处“庄子”,若是书名,即指《庄子》初始本。若是人名,则与韩非相同,也把《庄子》初始本之“内篇”、“外篇”全都视为庄撰。
  《吕览·有度》“故曰:通意之悖,解心之缪”整章,全钞《庄子·外篇·庚桑楚》。《吕览·贵公》“故曰: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暗引《庄子》初始本之佚文“大勇不斗,大兵不寇”。两处“故曰”,都是暗引《庄子》初始本之标志。
  知道《吕览》钞引《庄子》者极多,以上仅举具有引用标志的四例。刘文典、高亨、王叔岷、崔大华、刘笑敢、方勇等现当代学者,均曾统计《吕览》钞引《庄子》,因尺度宽严不同,或者有所遗漏,而数量各异。据我统计,《吕览》之《至忠》、《别类》、《求人》、《听言》、《精通》、《期贤》、《召类》、《禁塞》、《下贤》九篇,至少暗引、化用《庄子》初始本“内篇”五篇八条。《当务》、《长利》、《去尤》、《必己》、《适威》、《精谕》、《有度》、《听言》、《应同》、《召类》、《贵公》、《贵生》、《审为》、《离俗》、《观世》、《慎人》、《诚廉》十七篇,至少明钞、暗引、化用《庄子》初始本“外篇”十二篇二十六条。《博志》、《精谕》、《用民》、《季春》、《贵公》五篇,至少暗引、化用《庄子》初始本之佚文五条[7]。总计《吕览》之二十七篇,至少钞引、涉及《庄子》初始本“内篇”、“外篇”十七篇三十九条。
  综上所列,先秦三书至少钞引、涉及《庄子》初始本“内篇”五篇十五条、“外篇”十五篇五十四条[8],总计涉及、涉及“内篇”、“外篇”二十篇七十二条。足证成书于西汉的《庄子》大全本之前,更有成书于战国的《庄子》初始本。
  根据先秦三书的成书时间和撰者生卒年,即可考定《庄子》初始本的成书时间和编纂者。
  先秦三书唯一确知成书时间的是《吕览》,即前239年。此后五年,三子尽殁。前238年,荀况死于楚国兰陵,《荀子》必成书于此前。前235年,吕不韦自杀于河南封邑。前233年,韩非被李斯毒死于秦狱,《韩非子》必成书于此前。《庄子》初始本的成书时间,必在《吕览》成书的前239年之前。此前一年,正是庄子再传弟子魏牟(前320-前240)之卒年。因此包含庄子所撰“内篇”、弟子蔺且、再传弟子魏牟等人所撰“外篇”的《庄子》初始本,必为魏牟编纂,成书时间必在魏牟死去的前240年之前[9]。上限是前256年,因为《秋水》著录的魏牟面斥公孙龙,《盗跖》涉及的秦灭周,均在此年;下限是前240年,即魏牟卒年。上下限之间,仅有十六年。
  《庄子》初始本的成书时间,即使取其上限,距《吕览》成书也仅有十七年,距韩非死去也仅有二十三年。而荀况先在赵国、后在楚国,韩非在韩国,吕不韦及其门客在秦国,无不大量钞引《庄子》初始本,足证《庄子》初始本在成书以后的极短时间之内,传播范围即已甚广。秦汉之际传播范围更广,汉初士人陆贾、贾谊等人笔下,均已充满《庄子》独有的名相[10],成为《庄子》大全本于稍后问世的时代氛围。


  四 三大版本涉及史实之异同

  根据涉及史实之异同,即可考定《庄子》大本全的编纂者,必为先于司马迁的淮南王刘安。
  三大版本共有的“内七篇”,无一庄殁之后史实,必为庄撰。三大版本分类构成不同、篇目原文大异的“外杂篇”,多有庄殁之后史实,必非庄撰。
  由于魏牟版、刘安版编纂时间相距百年,“外杂篇”的庄殁之后史实,又可分为二类:庄殁之后、魏殁之前的甲类史实,魏殁之后、刘殁之前的乙类史实。
  魏牟版“外篇”,仅有甲类史实,没有乙类史实。如《列御寇》之“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可证此篇撰于前286年庄殁之后。又如《胠箧》之“田成子十二世有齐国”,可证此篇撰于田齐第十二世齐王建前264年即位之后,庄殁至少22年。高亨等人认为《胠箧》撰于前221年秦灭齐之后,与钞引《胠箧》的《吕览》成书于前239年牴牾。又如《秋水》之魏牟面斥公孙龙,可证此篇撰于前256年秦围赵都邯郸失败、魏牟离秦至赵会见公孙龙之后,庄殁至少30年。又如《盗跖》之“汤武立为天子,而后世绝灭”,可证此篇撰于前256年秦灭周之后,庄殁至少30年。
  刘安只做加法,所以刘安版“外篇”、“杂篇”、“解说”,除了新增不少甲类史实,又出现了魏牟版不可能有的乙类史实。
  刘安保留魏牟版“外篇”约二十二篇,增补符合刘安思想、融合儒道名法的《在宥》、《天道》等“新外篇六”,既有甲类史实,如先秦三书一字不引“新外篇六”。假如大谈“有天道,有人道”、“上无为,下有为”的“新外篇六”,原先已在魏牟版“外篇”,《荀子》贬斥“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就难以理解,《韩非子》必欲“除之”、“以为首诛”也十分奇怪,同样融合儒道名法的《吕览》一字不引就更不合理。也有乙类史实,如《天道》之“十二经”、汉语史首见之“素王”。[11]
  刘安版新增“杂篇十四”,既有甲类史实,如先秦三书一字不引“杂篇十四”。又如《说剑》之“赵文王”,可证此篇撰于前266年赵王何殁后得谥“惠文”之后(别无谥“文”之赵王),庄殁至少20年。也有乙类史实,如佚文之“荆轲”、“燕太子丹”、“田光”,可证佚篇撰于前227年荆轲刺秦之后,庄殁至少59年,魏殁至少13年。又如佚文之“卢敖”,即替秦始皇求仙药的秦博士“卢生”,后与侯生等四百余人同被坑杀,可证佚篇撰于前212年秦始皇坑儒之后,庄殁至少74年,魏殁至少28年。
  刘安版附录“解说三”,既有甲类史实,如先秦三书一字不引“解说三”。也有乙类史实,如“解说三”均为刘安或及门客所撰,其中两篇《庄子略要》、《庄子后解》,见于李善《文选注》转引司马彪《庄子注》。总之,《庄子》大全本既有魏殁之后史实,又无刘殁之后史实,更有刘安所撰之篇,足证编纂者必为刘安。
  刘安编纂《庄子》大全本,同时稍后的司马迁、刘向等人可能心知肚明,仅因刘安被汉武帝诬为谋反而自杀,遂避讳不言。刘安所撰“解说三”,同时收入刘安自著的《淮南子·外篇》,原本是考定《庄子》大全本编纂者的重要证据。由于《淮南子·外篇》很快亡佚,刘安编纂《庄子》大全本之史实,遂长期隐入历史忘川。[12]
  郭象只做减法。甲类史实在郭象版中大量消失,仅有少量遗漏,因为“田齐十二世”、“赵文王”、“秦灭周”、“魏牟面斥公孙龙”等庄殁之后的甲类史实极为隐晦,郭象不易删尽。乙类史实在郭象版中消失殆尽,因为“荆轲”、“卢敖”等庄殁之后的乙类史实极为明显,郭象极易删尽。
  郭象竭力删去庄殁之后史实,是后世不知魏牟版《庄子》初始本、误以为“外杂篇”均为庄撰的根本原因。庄学研究从此被引入歧途,深陷“外杂篇”是否庄撰、有无庄撰的泥淖,一切论断皆失准星。


#
  五 三大版本分类构成之异同

  现将《庄子》三大版本之重大异同,尤其是分类构成之异同,综述如下。
  版本一,《庄子》初始本,成书于战国末年,编纂者是庄子再传弟子魏牟。包括庄子所撰“内篇七”,弟子蔺且、再传弟子魏牟等人所撰“外篇”约二十二篇。魏牟版《庄子》初始本,篇数总计约二十九篇,字数总计约六万,平均字数每篇约两千。
  后于魏牟(前320-前240)的荀况(前313-前238)、吕不韦(前290-前235)、韩非(前280-前233)等先秦士人,先于刘安(前179-前122)的陆贾(前240-前170)、贾谊(前200-前168)等汉初士人,所见、所引、所论都是魏牟版《庄子》初始本。
  版本二,《庄子》大全本,成书于西汉初年,编纂者是淮南王刘安。对魏牟版《庄子》初始本之“内篇”、“外篇”全予保留,仅做加法。约增补慕庄后学所撰“新外篇六”《骈拇》、《马蹄》、《刻意》、《缮性》、《在宥》、《天道》,凑成七的四倍,合为“外篇二十八”。新增慕庄后学所撰“杂篇”《说剑》、《渔父》等,凑成七的两倍,是为“杂篇十四”。刘安为了凑数而降低标准,在“新外篇六”、“杂篇十四”中编入不少劣篇,意在把内外杂的总数,凑成七的七倍,即四十九篇。加上作为附录的刘安所撰“解说三”,刘安版《庄子》大全本,篇数总计五十二篇,字数总计十余万,平均字数每篇约两千。[13]
  后于刘安(前179-前122)的司马迁(前145-前90)、刘向(前77-前6)、扬雄(前53-后18)等西汉士人,班固(32-92)、高诱(160-212)等东汉士人,先于郭象(252-312)的阮籍(210-263)、嵇康(224-263)、司马彪(?-306)、孟氏(生卒不详)、崔譔(略先向秀)、向秀(227-272)等魏晋士人,所见、所论、所注都是刘安版《庄子》大全本。
  魏晋之际,何晏、王弼大谈老庄,嵇康宣称“老子、庄周,吾之师也”,阮籍宣称“以庄周为模则”[14],《庄子》遂成显学。先于郭象的司马彪、孟氏等魏晋士人,全注刘安版《庄子》大全本,包括仅是附录的“解说三”。先于郭象的崔譔、向秀等魏晋士人,选注刘安版《庄子》大全本,全注“内篇七”,选注“外篇二十八”之二十篇左右,全都不注质量低劣的“杂篇十四”,全都不注仅是附录的“解说三”。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庄子序录》,称之为“有外无杂”。
  版本三,《庄子》删改本,成书于西晋初年,编纂者是儒生郭象。对《庄子》大全本大做减法,又予大肆篡改。删改“内篇七”关键字句,改造成符合郭象义理、违背庄学义理的郭象版“内篇七”。删去“外篇二十八”之四篇,又把魏牟版、刘安版的九篇“外篇”《庚桑楚》、《徐无鬼》、《则阳》、《外物》、《寓言》、《让王》、《盗跖》、《列御寇》、《天下》,移至“杂篇”,再删改剩下的十五篇,改造成符合郭象义理、违背庄学义理的郭象版“外篇十五”——刘安版“新外篇六”均在其中。删去“杂篇十四”之十二篇,保留《说剑》、《渔父》两篇,与移外入杂、已被删改的“新杂篇九”混在一起,改造成符合郭象义理、违背庄学义理的郭象版“杂篇十一”。全删“解说三”。郭象版《庄子》删改本,篇数总计三十三篇,字数总计六万六,平均字数每篇约两千。
  郭象“移外入杂”九篇的证据之一是,先秦三书钞引了其中七篇,弃而不钞的两篇,是专论内七篇的《寓言》、大反庙堂名教的《则阳》。证据之二是,其中八篇(包括《寓言》、《则阳》)之下,唐人陆德明均引先于郭象、“有外无杂”的崔譔注、向秀注,仅有《让王》之下未引,因为崔、向均未选注《让王》。《让王》是先秦三书钞引最多之篇,《荀子》、《韩非子》各化用二章,《吕览》钞引十四章,必在魏牟版“外篇”,刘安版承之。郭象把极其重要的“外篇”九篇移至“杂篇”,意在贬低其重要性,炮制反庄学的郭象伪庄学。
  郭象版“杂篇十一”,仅有《说剑》、《渔父》原属刘安版“杂篇十四”。证据是唐人陆德明未引先于郭象、“有外无杂”的崔譔注、向秀注,仅引后于郭象、以郭象版为底本的李颐注。
  后于郭象的西晋李颐、唐人成玄英、唐人陆德明等无数士人,以及一千七百年来的无数读者,所见、所论、所注都是郭象版《庄子》删改本。


  结语 真庄学与伪庄学

  魏牟版和刘安版,篇数、字数相差很多,但是魏牟版之全部,均被刘安版保留,基本倾向并未逆转。因此魏牟版的先秦读者荀况、韩非,均知《庄子》是大反庙堂名教的“反书”。刘安版的两汉读者之中,司马迁认为“庄周诋詈孔子之徒”,刘向认为“庄周滑稽乱法”,扬雄认为“庄周罔君臣之义”,班固认为“庄周”、“魏牟”均属第六等“中下”之人,又撰写《难庄论》[15],仍然均知《庄子》是大反庙堂名教的“反书”。
  魏牟版和郭象版,篇数、字数相差不多,但是篇目原文、分类构成大为不同,基本倾向彻底逆转。针对魏晋时代“为学穷于柱下,博物止于七篇”、“聃、周当路,与尼父争途”的庙堂意识形态危机[16],郭象起而反击,炮制反庄学的郭象伪庄学,删残篡改刘安版《庄子》大全本,反注其义,认为《庄子》的主旨是“名教即自然”。经过郭象的系统“思想改造”,大反庙堂名教、贬孔斥儒的魏牟版、刘安版真《庄子》,变成了拥护庙堂名教、尊孔尊儒的郭象版伪《庄子》。与韩非版《老子》、王弼版《老子》一样,郭象版《庄子》也变成了庙堂的统战对象和愚民工具,
  若有二人争论《金瓶梅》是否“黄书”,而二人所读都是《金瓶梅》全本,那么仅是观点不同。倘若一人所读是全本,一人所读是“洁本”,那么“观点不同”就是伪命题。伪命题的根源是:二人所读《金瓶梅》,原文详略不同。
  若有三人争论武松是否“好汉”,而一据《水浒》,一据取资《水浒》的《金瓶梅》,一据反《水浒》的《荡寇志》,那就不仅是原文详略不同,而是原文毫不相干,宗旨完全相反。
  对刘安版《庄子》而言,郭象版《庄子》不仅是原文不全的“洁本”,删残的原文也被篡改成了伪原文。对魏牟版《庄子》而言,郭象版《庄子》是反《庄子》的伪《庄子》。
  古今中外的众多学者早已发现,盲从郭象义理,不可能得庄真义,所以不断对郭象义理提出修正。然而一切郭象义理的修正主义,都是据《金瓶梅》“洁本”论《金瓶梅》是否“黄书”,据《金瓶梅》、《荡寇志》论武松是否“好汉”。郭象修正主义的“学术进步”,常比反庄学的郭象伪庄学,更加符合郭象版《庄子》的伪原文。
  为了使郭象版《庄子》的伪原文更符合郭象义理,郭象追随者又反复删改郭象版《庄子》的伪原文,甚至反复删改郭注。据宋人陈景元《庄子阙误》统计,三十三篇伪原文有65923字,然而据我统计,清人郭庆藩《庄子集解》的三十三篇伪原文减至65181字,少了742字,清人王先谦《庄子集解》的三十三篇伪原文又减至65149字,少了774字。足证自宋至清的一千多年中,郭象追随者不断删改郭象版《庄子》的伪原文,清除难以自圆的障碍,炮制越来越多的伪证,反庄学的郭象伪庄学,遂成难以撼动的庄学至高权威。
  既知郭象版《庄子》之伪、郭象义理之反庄学以后,郭象版伪《庄子》和郭象义理仍然大有研究价值。因为郭象版伪《庄子》和郭象义理,流传中国已有一千七百年之久,流传世界也有数百年之久,对中国文化、中华民族性、世界之中国观的负面影响之大,鲜有及者。
  唯有复原魏牟版《庄子》初始本的本来面目,研究作为中国文化之圣经的《庄子》,才有可能正本清源,研究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和隐秘内涵,才有可能不失准星。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44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28): 老子,庄子,列子……道教经典被篡改个遍了啊。

  “古史辨”的一大成果是把东晋儒生张湛伪撰《列子》定为铁案

  ---------------------

  不过,这个“古史辨”还有不少问题,

  我估计,也是儒教张湛篡改《列子》所为。


  老子,庄子,列子……道教经典被篡改个遍了啊。


  什么世道啊,我日!


  《庄子·齐物论》

  “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吊诡
  
  吊诡
  
  吊诡
  
  吊诡
  
  吊诡
  
  


#

  【王振今】孙中山传述“中国由草昧初开之世以至于今可分为两个时期:周以前为一进步时期,周以后为一退步时期。”为啥?因为单氏取周孔子烧书断史,造成中国自虞舜到周景王立义治律的心灵科学技术失落,症结是“废五畤以伸上帝之孤尊”(《读通鉴论.卷五》)。四川地震情系国人,单氏取周孔子烧书断史制造的中国国震至今未平情系何人?!
  【影月剑派】孔子和鼓吹他的党羽造成中国2000年的超级文化精神大地震,至今已经害人无数,损失不可估量,现在都无法震后重建,而且精神疾病疫情大流行,受感染的人非常多,国人病入脊骨了,却无法自拔自救。
  【王振今】提纲挈领:这一切都是周朝中国“废五畴以伸上帝之孤尊”造成的,现在改革开放,只要反其道“兴五畴以废上帝之孤尊”其事好还。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45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29):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近三十年来古籍辨伪研究工作的新进展
  杨善群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学者们对过去疑古思潮盛行时期“伪书”大量充斥的现象自然会有所反思。随着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地下文献不断出土,人们发现,曾经被判为“伪书”的不少古籍,原来很早在地下的竹简、帛书中就已经出现,于是所谓该部古籍为“伪书”的说法便不攻自破、无法立足了。文章从考古发现、反思考查、辨证著作等三方面对古籍辨伪研究工作进展作了概述。

  【关键词】古籍辨伪;疑古时代;先秦古籍

  【中图分类号】K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11)01-0116-6

  【作者简介】杨善群,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上海 200235。

  中国历史上向来有好疑古辨伪的传统。至清代到近代,这股疑古辨伪之风愈刮愈猛。上世纪30年代张心澄编著的《伪书通考》,已把千部以上的古籍定为“伪”或有各种各样的“伪”问题。其时以“疑古”为旗帜的“古史辨”派,出版了七册九本(第七册分上中下三本)《古史辨》又考定许多古籍为“伪书”。改革开放以来,学者们对过去疑古思潮盛行时期“伪书”大最充斥的现象自然会有所反思。随着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地下文献不断出土,人们发觉,曾经被判为“伪书”的不少古籍,原来很早在地下的竹简、帛书中就已经出现,于是所谓该部古籍为“伪书”的说法便不攻自破、无法立足了。现将近年来对于古籍辨伪研究的新进展,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综述,以供史学工作者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
  一、因考古发现而由“伪”变真的古籍

  过去判定为“伪书”,由于近年考古发现的竹简、木牍、帛书而可以确定为真古文献的,有如下6部:

  (一)《孙子》(或称《孙子兵法》)。历来怀疑此书为“伪”者比比皆是。清人全祖望作《孙武子论》说:“(叶适)疑吴原未尝有此人,而其事其书皆纵横家所伪为者,可以补《七略》之遗,破千古之惑。”近人梁启超著《中国历史研究法》说“(《孙子》)是战国人依托”,“此书若指为孙武作,则可决其伪”。现代学者中有类似观点的,还有钱穆、齐思和等。1972年4月,在山东临沂银雀山的西汉前期墓葬中,同时出土了《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等大批古书竹简〔1〕。此次出土的这两部兵法竹简,从涉及的事例、攻城的策略、作战的兵种、战争宜速决还是持久等观点来看,可以明晰地分辨:前者为春秋时期的孙武所著,后者为战国时期的孙膑所著。杨善群《变混沌为清晰的重大发现》〔2〕对此作了详细的辨析。在确凿的事实面前,疑古辨伪论者不得不偃旗息鼓。现在绝大多数学者都公认,《孙子》是春秋时吴国将军孙武的兵法著作。

#
  (二)《老子》(或称《道德经》)。老子是春秋后期人,与孔子同时,《史记·老子列传》记有孔子向老子问礼之事。然而在疑古思潮盛行的时代,《老子》成了一部作者和撰写时间不明的书。清人崔述在《洙泗考信录》中说:“道德五千言(即《老子》)者,不知何人所作,要必杨朱之徒所伪托。”梁启超在学术讲演时云:“《老子》一书或身分甚晚,究在庄周前或在其后,尚有商量余地。”顾颉刚则在《古史辨》中认为“《老子》书成于《吕氏春秋》与《淮南子》之间”,亦即秦汉之间。看了这些论述,使人如堕五里雾中。1993年冬,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的战国中期楚国墓葬中,出土了相当数量的抄写《老子》的竹简〔3〕。根据竹简抄写必先于墓葬时代,而其撰著时代更应在前的通则,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实物证明,《老子》一书只能是春秋晚期老聃的著作。

#
  (三)《孔子家语》。此书历来被判为“伪”。王柏《家语考》云:“四十四篇之《家语》乃王肃自取《左传》《国语》《荀孟》《二戴记》割裂织成之。”崔述《洙泗考信录》谓:“今之《家语》乃(王)肃之徒所撰以助肃攻康成者”,“《家语》非孔氏遗书也,伪也。”这些言论,一直代表了学术界的普遍看法。1973年,河北定县的汉墓中出土大批竹简,其中定名为《儒家者言》的一种,内有十章与《孔子家语》基本相同〔6〕。1977年,安徽阜阳的西汉初期墓葬中又出土许多竹简、木牍,其中一块木牍上书写篇题四十六条,其“内容大多能在今本《孔子家语》中见到”〔7〕。令学者们奇怪的是,王肃是三国魏人,王肃伪造的《孔子家语》怎么会在几百年前的汉初墓葬中就已经出现?著名史学家李学勤先生在分析考古发现后指出:“看来我们对今本《家语》的认识应当重新考虑”;“王肃在序言中已说明《家语》得自孔子二十二世孙孔猛,这应当是事实。”〔8〕最近杨朝明等著《孔子家语通解》〔9〕,书中称:“《孔子家语》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孔子研究第一书’!”《孔子家语》非“伪”,是真古文献,已成为学者们的共识。

#
  (四)《鶡冠子》。此书定为“伪”也由来已久。唐柳宗元说:“尽鄙浅言也,吾意好事者伪为其书。”明胡应麟又说:“后世伪《鶡冠》者剽(贾)谊赋中语以文饰其陋。”近人钱穆作《鶡冠子辨》,称其“明为伪书”,“盖后人见《汉志》有鶡冠楚人之说而妄托者耳”。1973年冬,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经法》等大量帛书,与《鶡冠子》的文字、思想有许多共通之处。唐兰经过考证论定,《鶡冠子》与《经法》等都是战国晚期“黄老派”的著作〔10〕。李学勤《马王堆帛书与〈鶡冠子〉》〔11〕进一步就《歇冠子》书作者的活动年代、思想倾向、师承关系等问题作了考证。谭家健《〈鶡冠子〉试论》〔12〕对《鶡冠子》是“伪书”的言论进行驳斥,并对其书的价值作了细致评述。黄怀信《〈鶡冠子〉源流诸问题》〔13〕对该书作者、篇卷、时代、版本作了更详细的阐述。甚为有趣的是,杨宽著《战国史》在1980年修订出第二版时对《鶡冠子》还只字不提,到1998年修订出第三版时,不但在“战国史料”中加进“《鶡冠子》”一书,并补写《鶡冠子实现“大同”的道家学说》一节。《鶡冠子》是真古文献,正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赞同。

#
  (五)《文子》。这部古籍是老子弟子的著作,其为“伪书”早有定论。梁启超谓:“此书班氏已疑其依托,今本盖并非班旧,实伪中出伪也。其大半剿自《淮南子》。”钱穆则说:“老子弟子文子,亦乌有先生也。”上世纪30年代,国学整理社编辑《诸子集成》,其“刊行旨趣”论《文子》说:“唐柳宗元谓其多窃取他书以成之,当系唐以前伪作。”故弃之不收。1973年,河北定县40号汉墓出土大批竹简,其中有许多与今传《文子》相同的文字,而少数地方有所改动。这证明:“《文子》本非伪书,今本《文子》实经后人窜乱。”〔6〕这样,所谓《文子》的“依托”说、“乌有”说、“窃取”说,在出土竹简面前都不攻自破。接着,江世荣作《先秦道家言论集、<老子>古注之一——〈文子〉述略》〔14〕,论证《文子》“不是伪书”。随后,李定生、徐慧君著《文子要诠》〔15〕,卷首《论文子》以大量事实证明“《淮南子》抄袭《文子》”,从而判定《文子》是“先秦古籍”。本世纪初孙以楷作《文子与墨子》〔16〕,论证“文子是一位重要的道家学者,起着重要的学术津梁作用”。还有许多学者认为,《文子》吸收了儒家、法家、兵家的精华,把道家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于是,一部早有定论的“伪书”,又成了有珍贵价值的重要典籍。

#
  (六)《尉缭子》。此书在北宋神宗时还被尊为“武经七书”之一,当作古代军事学的瑰宝。但自南宋以后,特别是到清代、近代,逐渐被定为“伪书”。清人姚际称:“其伪昭然,必焚其书然后可。”姚鼐认为:“盖后人杂取,苟以成书。”现代学者金德建在《司马迁所见书考》中更直斥其为“伪物”。鄙视之意,溢于言表。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的西汉前期墓葬中出土大批书写古代文献的竹简,其中有多篇与今传本《尉缭子》相合。据学者们分析,其抄写年代应在秦汉之际以前,则今传本《尉缭子》为先秦古籍当无问题。所谓“其伪昭然”、“后人杂取”等说法,不过是疑古者的主观想像罢了。《尉缭子》中有“梁惠王问尉缭子”的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又记“大梁人尉缭来说秦王”,两事相隔有80多年。徐勇《魏惠王的纪年质疑》〔17〕通过精深功力的考证,确认魏惠王时的尉缭与秦始皇时的大梁人尉缭当为一人。这样,《尉缭子》不但摘掉了“伪书”的帽子,而且其作者生平也得到精确考证,其卓越精深的军事思想更为学者们所阐扬,此乃学术事业的一大进步。

#
  还有,很多算命的书呀,六壬,奇门,太乙,还有黄帝内经呀…………

  都不是满清那些疑古派说的什么战国时期才有的。

  而是都是来源于上古。

  满清的疑古派是在肆意虚无化中国历史,没有任何依据,任何考据证据,肆意乱说而已。

#
  二、因反思考查而陆续辨正的古籍

  除了因考古发现而由“伪”变真的古籍外,还有一些古籍因学者对疑古时代的反思和考查而陆续得到辨正。这样的古籍得到大多数学者认可的,有如下5部:

  (一)《尹文子》。此书是战国中后期名家尹文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著录为“一篇”,今本析为上、下二篇。近人顾实说“其为魏晋间人所依托无疑”;马叙伦称其“不类战国时文”,二篇“并出伪作”。《古史辨》第六册载唐钺和罗根泽讨论《尹文子》的两篇文章,都认为“确是伪书”,“序与书同出一人伪造”。面对疑古时代的“伪书”说,上世纪80年代,周山《〈尹文子〉非伪析》〔18〕首先提出异议。他对《古史辨》两文所提出的怀疑论据逐一进行辨驳,指出所谓“伪书”的结论,“实在没有根据”。接着胡家聪《〈尹文子〉与稷下黄老学派》〔19〕从“有战国时代的特征”、“黄老思想的内容”、“其书流传有序”三方面来证明“《尹文子》并非伪书”。邵蓓《尹文及〈尹文子〉》〔20〕也论证今本《尹文子》“应是战国后期出于齐稷下的作品”。至此,《尹文子》是真古文献,已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

#
  (二)《列子》。此书为战国时道家学者列御寇及其弟子所撰。今传本由东晋时张湛重新整理并作注,因此历来认为其是“伪书”。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说:“张湛假造《列子》,自编自注,因此大出风头。”马叙伦《〈列子〉伪书考》(《古史辨》第四册)认为:《列子》书早亡,“魏晋以来好事之徒”聚敛旧籍之言,“成此八篇”。对于上述说法,上世纪40年代,岑仲勉《〈列子〉非晋人伪作》〔21〕已指出,“《列子》成于战国末”,是先秦古籍;“近人指为伪撰各节”,经过详细考证,“几全无作伪之痕迹”。近年来,随着道家文化研究的开展,对《列子》所谓“伪书”问题更引起人们关注。陈广忠《〈列子〉非伪书考》〔22〕首先从张湛注本保存异文、异注方面证明张湛治学极为严谨,对梁启超等人诬张湛“假造”轻率做法提出批评;其次考证《列子?汤问》篇载,“火浣布”战国时已有;最后从大量古词语进行分析,充分证明“《列子》乃先秦古籍”。同时,台湾著名学者严灵峰亦著《〈列子〉辨诬及其中心思想》一书,对《列子》研究进行“拨乱反正”(见上引陈广忠文)。《列子》非“伪书”的考证,暴露了疑古学者的轻率,推动了学术事业的进步。

#
  (三)《鬼谷子》。此书是战国中期纵横家鬼谷先生的著作,据《史记》记载他是张仪、苏秦的老师。然而该书在《汉书?艺文志》中不见著录,因此历来被认为是“伪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许多“伪书”被辨正,学术界对《鬼谷子》的真伪也开始进行审查,召开了多次讨论《鬼谷子》的学术会议,出版了不少有关著作和论文集。学者们经过潜心研究,排除成见,都认为《鬼谷子》也是先秦古籍。其论据主要有:(1)《汉志》未载的先秦古籍在近年出土的银雀山汉简、马王堆帛书中屡有发现,不胜枚举。因此,《鬼谷子》很可能为《汉志》失载的真书。(2)汉代著作《淮南子》《法言》《说苑》都有明引或暗引《鬼谷子》的文字,说明其书汉代一直在流传。(3)书中多古音古义。清代著名学者阮元在《〈鬼谷子〉跋》中早有引证,称“非后人所能依托”。李学勤《〈鬼谷子?符言篇〉研究》〔23〕又证明该篇某些标题“来自竹简,决非依托”,某些文字来自马王堆帛书,“确有所本”,为《鬼谷子》是先秦古籍找到新的证据。目前,《鬼谷子》的学术和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中国古代又一部智慧谋略的结晶。

#
  (四)《孔丛子》。此书是孔子及其家族各种文献的汇集。由于内容比较复杂,历来被判为“伪书”。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称其是“齐梁以来好事者所作”。明人宋濂《诸子辨》又说:“其伪妄昭然可见。”近人罗根泽在《古史辨》中著文,称《家语》《孔丛子》都是王肃的“作伪”。对于《孔丛子》的辨正可以说是因《家语》的辨正而连类及之。既然《孔子家语》在汉简中发现,证明其不是伪书,由此可以推断,《孔丛子》一书也不可能是王肃一手伪造出来的。李学勤《竹简〈家语〉与汉魏孔氏家学》在实事求是地论述《家语》后接着指出:“《孔丛子》一书可以说是孔氏家学的学案,由孔子一直记到孔季彦。”作者并由书中关于孔季彦的记载,推断这部书的纂辑“很有可能出于孔季彦以下一代”。黄怀信《〈孔丛子〉的时代与作者》〔24〕对该书作了更为细致的研究和辨正。他把《孔丛子》前21篇分为五大段来论析,评述其作者与叙事的可靠性;后面考证该书《连丛子》上下两篇的撰者及编订者,认为全书最终编定时间当在东汉晚期。此文以详尽的分析和严密的论证,使《孔丛子》成为孔氏家学的可靠史料书。

#
  (五)古文《尚书》。《尚书》中的古文25篇,因为是东晋时梅赜所献,历来怀疑它是“伪书”。清初阎若璩作《尚书古文疏证》,列出128条证据证明其书之“伪”,于是成为定案。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学者经过考查研究,发现这个“伪书”定案是不能成立的,纷纷著文进行辨正。

  李学勤《竹简〈家语〉与汉魏孔氏家学》指出:“今传本古文《尚书》、《孔丛子》、《家语》,很可能陆续成于孔安国、孔僖、孔季彦、孔猛等孔氏学者之手,有着很长的编纂、改动、增补的过程。”显然,古文《尚书》不是某人造作的“伪书”。

  杨善群经过精心研究,撰文多篇,《古文〈尚书〉流传过程探讨》证明古文《尚书》自西汉以后长期流传于世〔25〕,至魏晋之际完备成集,其来源可能有七个方面。《古文〈尚书〉与旧籍引语的比较研究》〔26〕通过古文《尚书》与旧籍引语的比较,证明其书决非编自引语,而是别有来源的真古文献。《论古文〈尚书〉的学术价值》〔27〕证明其书有补充许多历史事实、订正旧籍引文之讹等五方面的珍贵价值。《辨伪学的歧途——评〈尚书古文疏证〉》〔28〕把阎若璩《疏证》中的128条论据归纳为主观武断、颠倒先后、吹毛求疵、门户之见、自相矛盾、信口雌黄、虚张声势、二难推理等八大类型进行细致评析。黄怀信《〈说命〉考信》〔29〕先驳阎若璩《疏证》的五条证据“无一能够成立”,再列13条证据证明古文《尚书》中的“《说命》当为先秦真书”。近年清华简整理发表,黄怀信《“周文王遗言”:〈保训〉》〔30〕以此简文证明古文《尚书?大禹谟》载舜告禹之言“不为无据”,《君陈》、《君牙》、《五子之歌》等篇也“可能非为后人伪托”。他认为:“‘伪古文’的问题有望通过清华简而得到解决。”

#
  三、集辨正工作大成的著作相继出现

  随着对“伪书”辨正工作的深入展开,近年还出现了一些集辨正工作大成的著作:

  (一)刘建国著《先秦伪书辨正》〔31〕。该书对先秦49部以前被疑古学者判为“伪书”的古籍进行辨正,资料翔实,论证得体。其中如《邓析子》、《子华子》、《关尹子》等,现在还未有人涉及,因此这是一部极有用的资料辨析的工具书。该书对“伪书”的辨正,往往提出新的论据,发前人之所未发。如《〈尹文子〉伪书辨正》一节,提出书中有“田子读书”时“互相对话和讨论,不是亲临其境的稷下学者,并与宋子、田子、彭蒙在一起讨论问题的尹文是写不出来的”,这是“战国中期百家争鸣亲自参与的场面”。又如《〈列子〉伪书辨正》一节,指出马叙伦见《列子》中有“西方之人,有圣者焉”,即论定其“剽取浮屠”;今查《庄子?让王》也有“西方有人,似有道者”,难道其书又“剽取浮屠”?实际上所谓“西方圣人”是道家的理想人物,与佛教无关。可知这条“伪书”证据是完全不能成立的。

#
  (二)张岩著《审核古文〈尚书〉案》〔32〕。这是一部以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为审核对象的著作。书中分《文献流传篇》、《史地篇》、《史实篇》、《历法篇》、《制度篇》、《引文篇》等许多章节,对阎若璩提出古文《尚书》为“伪书”的证据进行“全面甄别”。其结论是:“所谓‘伪古文《尚书》’的‘定案’无法成立。”该书还评析阎氏《疏证》的辨伪方法以及阎氏其书为什么会大受褒扬的原因。据清代学者透露:“伏思我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一书,皆奉高宗纯皇帝钦定,刊布海内。古文(《尚书》)二十五篇之伪,朝廷早有定论,非草茅下士一人一家之私言也。”(见251页)可知阎氏《疏证》的“定案”迎合了清朝政府的政治意图,这一揭示值得学术界深思。

#
  (三)杨绪敏著《中国辨伪学史》〔33〕。该书对历史上的辨伪学分为初起、发展、成熟、再发展等几个时期,从先秦到明清以至现当代进行详细阐述。值得注意的是,书末添加了《竹简帛书的出土对古书辨伪的作用及影响》一节。作者坦言“大量竹简、帛书的出土”,“为古书的辨伪提供了大量新的证据”,“促使学术界感到有对前人辨伪成果进行重新审视考辨的必要”。可惜作者对这一论断并未展开全面的阐述。

  十几年前,李学勤先生把自己在一次学术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一本论文集定名为《走出疑古时代》〔34〕,如今这一名言已得到广大学者的认同。王廷洽《简牍帛书与文献的传播》〔35〕以《吕氏春秋?去尤》中“窃斧的故事”来比喻那些疑古者,他们怀疑古籍是“伪书”,就像观察“窃斧”者的行步、颜色、言语、动作、态度一样,似乎大批古籍的作者、年代、内容、字词、术语都是伪的。作者提出:“现在‘斧子’找到了,‘斧子’就是那些出土的简牍、帛书和其他有关的考古材料。”这个比喻极其形象生动。审慎鉴别疑古时代的“定案”,摆脱疑古时代的阴影,就会使学术事业不断进步繁荣,这是改革开放在中华文化研究方面带来的新气象。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45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30): 庄子把仁义比喻为心灵的刑具,太恰当了!
  庄子把仁义比喻为心灵的刑具,太恰当了!
  
  如果你想惩罚你的仇人,那么就教他做好人,教他仁义,克己复礼,于是他就开始自残了,哈哈。

#

  单氏变周,《左传》记载鲁昭公22年“攻宾起杀之,盟群王子于单氏。”宾起是周景王主管教育“修义经·铸无射”的文子(文子文孙孺子王)。接着他又杀了八个王子,把景王钦定的继承人王子朝追杀到楚国避难。
  孔子见周乱有机可乘,便回鲁建朋党重新拉起商汤《多方简》“天下为公”的大旗,反对景王“公乃王”改革。故被“侵下以谋上”的单穆公重用,《庄子》记载他被“侥幸封侯富贵者也”,《论语》记载他代替被杀的宾起,当上了周朝的孔文子。但各诸侯国并不认同,在它带领党徒的视察各国时,形同过街老鼠。现在他焚烧了几千年传到周朝的典籍,美其名曰“修春秋”;杜撰易经八卦,代替五行之运,美其名曰“赞易道”。目的是“与其使民谄下也宁使民谄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使天下学士不返其本”,离间上下制造两头堵的愚民思想。据他的后代西汉孔安国钦命修《尚书·序》记载,孔子行为是“约史记而修春秋,赞易道而黜八索”,孔安国修下来的史料“其余错乱摩灭,弗可复知,悉上送官藏之书府,以待能者。承诏为五十九篇作传”。故称《尚书》为《经书》,“其余送官藏之书府”为《纬书》。《郑板桥家书》对《纬书》评介“秦始皇烧书,孔子亦烧书。删书断自唐、虞,则唐、虞以前,孔子得而 烧之矣。《诗》三千篇,存三百十一篇,则二千六百八十九篇,孔子亦得而 烧之矣。孔子烧其可烧,故灰灭无所复存。”孔子这个天字号的败类,估计将中华古文献3240篇烧掉2689篇,仅剩6/100左右。
  “单氏取周”孔子烧书断史把中国传统的科技思想体系都给弄乱套了,原古造就的“三皇五帝”阳符阴符思想体系被扭曲为人物崇拜,“大禹治水”治道造就的“洪范九畴”被矮化,“汤以多方简代夏作民主”被孔子盗用反对“武王同德度义”“景王修义经·铸无射”,目的是“废五畴以伸上帝之孤尊”。

  孙中山说“中国由草昧初开之世以至于今,可分为两个时期:周以前为一进步时期,周以后为一退步时期。”

#
  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国君卿大夫视之,犹众庶也。国不足,将嫁于卫。弟子曰:“先生往无反期,弟子敢有所谒,先生将何以教?先生不闻壶丘子林之言乎?”子列子笑曰:“壶子何言哉?虽然,夫子尝语伯昏瞀人。吾侧闻之,试以告女。其言曰: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阴阳尔,四时尔。不生者疑独,不化者往复。往复,其际不可终;疑独,其道不可穷。《黄帝书》日:‘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故生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谓之生化形色智力消息者,非也。”————————————————摘自《列子》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这句老子道德经中的话来自《黄帝书》!!

#
  壶子

  壶丘子,名林。战国郑人,列子之师。

  郑有神巫曰季咸,知人之死生、存亡、祸福、寿夭,期以岁月旬日,若神。郑人见之,皆弃而走。列子见之而心醉,归,以告壶子,曰:“始吾以夫子之道为至矣,则又有至焉者矣。” 壶子曰:“吾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而固得道与?众雌而无雄,而又奚卵焉!而以道与世亢,必信,夫故使人得而相汝。尝试与来,以予示之。” 明日,列子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数矣!吾见怪焉,见湿灰焉。”列子入,泣涕沾襟以告壶子。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正,是殆见吾杜德机也。尝又与来。” 明日,又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全然有生矣!吾见其杜权矣!”列子入,以告壶子。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天壤,名实不入,而机发于踵。是殆见吾善者机也。尝又与来。” 明日,又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子之先生不齐,吾无得而相焉。试齐,且复相之。”列子入,以告壶子。壶子曰:“吾乡示之以以太冲莫胜,是殆见吾衡气机也。鲵桓之审为渊,止水之审为渊,流水之审为渊。渊有九名,此处三焉。尝又与来。” 明日,又与之见壶子。立未定,自失而走。壶子曰:“追之!”列子追之不及。反,以报壶子曰:“已灭矣,已失矣,吾弗及已。”壶子曰:“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不知其谁何,因以为弟靡,因以为波流,故逃也。”然后列子自以为未始学而归。三年不出,为其妻爨,食豕如食人,于事无与亲。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纷而封哉,一以是终。

#
  回复第134楼, 西贝君
  yaoshiyi2009 18楼 2013-05-03 10:46:00
  最近的帖子这么颠。。覆我的三观呢?还是姑射山人出来吧!来点大众接受的
  -----------------------------
  忙去夕阳 133楼 2013-05-03 16:52:00
  相当认同啊,三观尽毁
  -----------------------------
  山人说过知道了真相对普通人未必是件好事
  --------------------------
  醉萌师妹 1786楼 2013-05-06 15:56:00
  排之
  -----------------------------

  有好处啊,至少以后被蜥蜴人吃的时候可以死的明白,知道做了鬼后仇人是谁,哈哈哈哈哈哈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46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31): 古墓中逃过秦焚书的《竹书纪年》,证实儒教对上古史完全造伪!尧舜禹都是阴谋家!

  《竹书纪年》,亦称《汲冢纪年》,西晋在汲郡古墓出土整理的竹简的一部分,体例属于编年体,称为《纪年》,一般就称《竹书纪年》。《竹书纪年》是一部于西晋太康二年(281年)被盗墓者不准(Fǒu Biāo)所发现的古代史书,是一本编年体的史书。由于它当时被埋藏于魏安釐王(一说应为魏襄王)的墓里[1],所以能够避过秦始皇挟书令导致的焚书运动。它记录了从传说时代的夏朝到魏襄王(一说应为魏哀王)之间的重要历史事件。

  《竹书纪年》对史学界的震撼,在于它所纪录的史料与《史记》所描述的不单只内容不同,而且价值取向相异。

  竹书纪年描述了从夏朝到战国时期历代所发生的血腥政变和军事冲突,譬如,根据《史记》所记载,商朝太甲被伊尹囚禁3年后,伊尹见太甲改过自新,便郑重的将国家交给他。太甲复位后,沉痛接受教训,成为了一个勤政爱民、励精图治的圣君。

  不过,《竹书纪年》对此却有不同的描述:伊尹放逐太甲后,自立为王,7年后,太甲潜回杀掉篡位的伊尹,并改立伊尹的儿子伊陟和伊奋继承伊家[2]。杜预说“此为大与《尚书》叙说大甲事乖异,不知老叟之伏生,或致昏忘,将此古书亦当时杂记,未足以取审也。”但出土的甲骨文显示,直至商朝末年,商朝仍然坚持对伊尹的祭祀。有人因此对《竹书纪年》的历史记载存疑。

  同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说,唯一流传下来的《竹书纪年》在流传过程中又被蜥蜴人儒教集团给篡改了!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46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32): 唐宋大焚书,《竹书纪年》屡遭横祸

  竹书纪年早在汉代时就已经散佚。279年的西晋,一个位于今日河南省的魏王墓被盗挖,盗墓者被捕之余,亦同时让墓里的大批竹简出土。当时国家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晋武帝命令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和峤负责翻译竹简(因为魏国文字和秦国的小篆差异颇大)[3],竹简长度为古尺二尺四寸,每简四十字,凡十三篇,起于黄帝[4],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期间又遇上八王之乱等多次政治纷扰,秘书丞卫琣b从事“考正”时际被杀,使整理的进度大受打击,由卫琲漲n友佐著作郎束皙续成[5]。最后负责官员把史书纪录的部份整理好,并将之命名为《竹书纪年》。《竹书纪年》多记晋国与魏国之事,一般将此书看成是魏国的史书[6]。
  由于《史记》采用纪传体来记述事件,竹书纪年的出现,可以从另一角度审视史记内容,如“夏启杀伯益”、“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共伯和干王位”,与史书有极大差异。又如《竹书纪年》记载:“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可能是指公元前899年4月21日,郑(今天的陕西凤翔或华县)地区清晨时发生的日全蚀[7],可据此推定周懿王元年的真实年份[8](也有学者对这个说法存疑)。王国维在《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中指出今本纪年中的周幽王六年(前776年)日食出自《诗经·小雅》“十月”和《新唐书·历志》“大衍历议日食”,本是周代的无年代日食纪录和唐代以前的计算结果。

#
  这套晋朝时整理好的《竹书纪年》,经五代战乱散佚,北宋官修《崇文总目》竟无《纪年》之目。清代学者朱右曾蒐辑西晋以来诸多书籍和注疏文字中引用的《竹书纪年》文字,蒐辑的成果称为《古本竹书纪年》,这个“古本”称谓是相对于“今本”而言,其引书皆断自北宋,靖康之后,则弃而不取。
  明代嘉靖以后,出现二卷本的所谓《竹书纪年》,被称为《今本竹书纪年》。《水经注》、《史记》三家注等古籍所引《纪年》文与今本颇有异同,例如《史记·周本纪》集解引《汲冢纪年》曰:“自武王灭殷,以至幽王,凡二百五十七年。”今本则云“共二百八十一年”。由于来路不明以及体例与历来所引《竹书纪年》有所不同,《今本竹书纪年》历来被斥为元明时人之伪作,姚振宗称:“作伪者乃郭人范钦也”。今本《纪年》有注,一说是梁沈约作,钱大昕认为今本“附注多采《宋书·符瑞志》,《宋书》,约所撰,故注亦托名休文,作伪者用心如此”。
  也有学者肯定《今本竹书纪年》的真实性。例如美国学者夏含夷认为《今本竹书纪年》和清代学者辑录的《古本竹书纪年》,在体例文字等方面有诸多差异,是因为两者分别为西晋时代两次竹简整理工作的产物,刘恕《通鉴外记》卷三引此文后云:“《汲冢纪年》,西周二百五十七年,通东周适合七百年之数。”。
  
  
  #
  各种版本

  自西晋时期出土以后,竹书纪年先后经历晋人荀勗、和峤考订释义的“初释本”
  竹书纪年
  ,卫琚B束皙考正整理的“考正本”,宋明时期的“今本”,清代的“古本”。原文竹简亡佚,而初释本、考正本也渐渐散佚,今本被清儒斥为伪书。现今较为精准的是方诗铭《古本竹书纪年辑证》。

  不过,大家知道了,很多被清儒斥为伪书的恰恰是真的!!

#
  出土初释
  根据《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二十一·束皙》记载,在晋武帝太康二年,名叫

  竹书纪年(8张)不准(音 Fǒu Biāo )的汲郡人盗墓,得到墓冢的竹简数十车,皆以古文(比当时通用的文字还要古的战国文字,或说“蝌蚪文”,或说“古文”,或说“小篆”,不一而足)记载,史称“汲冢书”。其中有记载夏商周年间的史书十三篇,晋人初名之“纪年”(又称“汲冢纪年”)。
  中书监荀勗、中书令和峤奉命将散乱的竹简排定次序,并用当时通用的文字考订释文,遂有初释本竹书纪年。又称“荀和本”。凡十三篇,按年编次,叙夏、商、周三代,接以晋国、魏国排次,而周平王东迁后以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以魏国纪年,至今王二十年止。初释本认为竹简所记的今王应该是魏襄王,汲郡所盗的墓冢应该是魏襄王的。
  当时和峤认为竹书纪年起自黄帝,但是这个意见未被采纳,或将记载黄帝以来史事的残简作为附编收录。
  永嘉考正
  由于竹简散乱,而战国文字当时已经不能尽识,因此争议很大。到了晋惠帝时期,秘书丞卫琠^命考正竹简,以定众议。但是八王夺位,永嘉之乱爆发。卫痝Q杀害。其友佐著作郎束皙续成其事,遂有考正本竹书纪年,又称“卫束本”。
  考正本认为竹简所记的今王应该是魏安釐王,汲郡所盗墓冢应该是魏安釐王的。
  永嘉之乱,竹书纪年的竹简亡佚,而初释本、考正本传世。《隋书·经籍志》录有竹书国异一卷,或是后人据此两种本子所作的校记。

#
  宋时亡佚

  对于亡佚之谜,史学界亦有争议。

  《竹书纪年》如此重要的一部学术著作,在传承了六百年之后,为何会在宋代又一次亡佚呢?

  完全可以想象的出来,当《竹书纪年》出土之后,给当时的思想学术界会带来何等巨大的震动。

  儒学成为国学,宋朝二程、朱熹一派的理学居于正统。与儒家史学体系冲突极大的《竹书》理所当然地被宋儒视为异端邪说,必欲除之而后快,

  清代朱右曾所著的《汲冢纪年存真》序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学者锢于所习,以与《太史公书》及汉世经师传说乖牾,遂不复研寻,徒资异论。越六百余岁而是书复亡。”与这一趋势相吻合,《竹书纪年》在安史之乱到唐末五代传抄本逐步开始散佚,宋代的《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已不加著录。可以说,《竹书》在宋代的亡佚绝非偶然。
  原来《竹书纪年》相对于汉儒经典太异类了。实际情况是,《竹书纪年》冲破了儒家古代历史体系。让我们以禅让为例来说明这一点。禅让在儒家伦理道德治国体系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是以礼以仁治国的典范。《竹书纪年》上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还说“后稷放帝朱于丹水 ”后稷就是弃,周人始祖,舜的亲信,显然是舜监禁了尧,流放了尧的儿子才登上王位的,哪里有什么禅让?《韩非子·说疑》一言以蔽之:“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关于商王朝重要辅臣伊尹,根据《竹书纪年》记载,伊尹放逐了商汤的长孙“太甲”自立,太甲在桐宫被关了两年多,后来趁机从桐宫逃回王都,杀了伊尹,恢复了王位,还宽宏大量地对待伊尹的两个儿子,让他们分了伊尹的田宅。原文是:“伊尹放太甲于桐,尹乃自立,暨及位于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但在儒家的史料中,故事变成了这样:太甲继承王位后不听伊尹的劝告,胡作非为起来,太甲被伊尹关在桐宫,深为悔恨,终于改邪归正,有了良好的表现,于是伊尹又把他迎回都城。伊尹称赞太甲悔过自新。太甲则回答:“过去我曾经违背您的教导,将来希望您继续指导我走正路。上天制造的灾祸,还可以躲避;我自己制造的灾祸,就没有办法逃脱了(天作孽,可违也;自作孽,不可以逭,《礼记·缁衣》)。”由是,发动宫廷政变篡夺王位的伊尹一下子成了大公无私的圣人。以上对点,和正统是完全不同的。
  历史上的盗墓行为,有时也可以导致重要的文化发现。秦始皇焚书,真正产生灭绝性后果的是战国时期除秦之外各国史记的被毁。历代史学家对此痛心不已。然而西晋初年,这种损失居然出人意料地得到了些微小的弥补。相信考古不断有新发现,竹书、帛书不断问世,象银雀山、睡虎地等,史学家开放的心态,一定可以还历史一个真面目。
  
  宋明今本
  历经安史之乱、五代十国,初释本、考正本渐渐散佚无存。宋代目录书,诸如《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已不加著录。
  元末明初乃至于明代中期,出现了竹书纪年刻本,其春秋战国部分以周王室纪年记事,与初释本、考正本不同,是为今本竹书纪年。清代学者钱大昕等人指斥其为伪书,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更推断为明代嘉靖年间天一阁主人范钦伪作。
  南宋初年,罗泌《路史·国名纪》戊注曾引《纪年》桓王十二年事,已不用晋国纪年,除多一字外,与今本全同,据此推断今本最迟在南宋初年出现。


  ---------------

  CAO,宋儒太可恨了!!!!!!!!!!!!!!!!!!!!

#
  难道唐朝宋朝时候还有一次焚书?还有篡改书!

  庄子也是那个时候又一次被大规模删改的!!!
  
  唐或宋时,《庄子》《竹书纪年》都被儒教大规模查抄,这一定是真的!
  
  当然,儒生一定不会把这个事情记载在他们的历史上的。
  
  两千年来,蜥蜴人对逃过秦始皇焚书的书籍,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杀!
  
  两千年来,所谓的华夏文明,早已死去……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47 
65.49.68.176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33): 《竹书纪年》揭露尧舜禹都是阴谋家

  竹书纪年的内容有与传统正史记载不同处,如“(殷)祖乙胜即位﹐是为中宗”,与《史记·殷本纪》等以中宗为太戊不同,但与甲骨文“中宗祖乙”的称谓却完全相合,可见竹书纪年的史料价值甚高。 
  《竹书纪年》凡十三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至“今王”二十年为止。 《竹书纪年》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晋国、魏国史官所记之史书,是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通史。它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皆在古代经史之上。此书开篇是以君主纪年为纲目,上下记载了89位帝王、1847年的历史。
  下文将根据朱、王、范、方四家著述,以齐鲁书社2000年版古本竹书纪年为准,阐述竹书纪年的内容如下:
  目录
  五帝纪、夏纪、殷纪、周纪、晋纪、魏纪。魏纪之后,附“无归属文”、“疑文”、“路史所引纪年文”、“今本竹书纪年疏证”。
  五帝纪
  竹书纪年的诸多记载颇为特异,与传统的正史记载不同。五帝纪,关于舜的记载,就跟史记等正史所载的有德之君舜的形象大为不同。引述如下: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舜放尧于平阳。(放,流放)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
  哈哈,这就是儒教编造的禅让真相!!!!!

#
  夏纪
  夏纪所载,与正史只是记载“太康失国”不同,还记录了羿的事情。让羿代太康,成为夏王朝统治者的这些旧事得以重见天日。当然,孰是孰非,那就见仁见智了。
  殷纪
  殷纪则颠覆了正史记载的历史第一位贤相伊尹的形象。伊尹流放太甲而称王,结果被太甲潜逃回来杀害。幼主被大臣流放欺压,这似乎更符合历史的真相。当然,究竟如何,还要加以考究。
  周纪
  周纪最与正史不同的就是共和行政的记载。按照史记等正史所载,共和行政就是周厉王被国人赶走之后,周公、召公二相共同执政。而周纪则说是共伯和行天子之政,即共国的伯,名和者,摄行君位。这似乎更合乎“共和行政”的说法。
  另外,还有完整的穆天子史事,以及记载了周幽王死后,两王并立的史事。
  晋纪
  周平王东迁之后,竹书纪年以晋国纪年,而作晋纪。晋纪记载了晋文侯杀周携王的旧事,详细记录了曲沃代翼的过程。研究晋国历史,《竹书纪年·晋纪》是必不可少的参考书。
  魏纪
  魏纪自惠成王起,称“梁惠成王”,这与其他典籍记载的魏国又称梁国相符,有利于读古书,如《孟子》时,弄清楚究竟怎么又有个梁惠王之类的疑问。更好地保存了历史的原貌,对于研究魏国历史更为便利。
  注解
  第1卷追记黄帝、颛顼、帝喾三帝之史事,有明确的在位年数。累加所记帝王的在位年数,可以得到黄帝等帝王的元年数据,同时得到所对应的干支年名。这些数据是:黄帝元年公元前2394年(丁卯年);颛顼元年公元前2294年(丁未年);帝喾元年公元前2216年(乙丑年);帝挚元年公元前2153年(戊辰年);帝尧元年公元前2145年(丙子年);帝舜元年公元前2042年(己未年);夏禹元年公元前1989年(壬子年)。
  第2卷记帝尧、帝舜二帝之史事;自帝尧元年丙子即公元前2145 年开始了干支纪年的信史时代,把中国有确切年代的历史由前841 年上推了1305年。
  第3、4卷记夏代即前1989—前1559年凡431年之史事,与《史记夏本纪》所记世系基本相同,疑古派和古史辨派怀疑夏史的真实性。
  第5、6卷记商代即前1558—前1051年凡508年之史事,与《史记殷本纪》、殷墟甲骨卜辞所记世系基本相同,疑古派和古史辨派怀疑殷史的真实性、怀疑《竹书》为伪书。
  第7、8、9卷记西周即前1050—前771年凡280年之史事。自汉以来,考证“武王灭殷”的确切年代的有43家之多,唯独《竹书》一家所记最为真实可信,其他推算皆误。
  第10、11、12卷记东周时期晋国、魏国即前770—前229年凡472 年之史事,终于今王即魏襄王20年、周隐王16年。对于这一时期的史事,战国史家皆认为《竹书》所记是真实的,因为《竹书》为他们解答了一些古籍解决不了的难题。
  《竹书纪年》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是魏国史官作的史书。古代史记的再现是令众多晋代大学者兴奋的原因。其中一部叫《穆天子传》,很有意思。《穆天子传》主要记载周穆王率领七萃之士﹐驾上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绿耳等骏马﹐由造父赶车﹐伯夭作向导﹐从成周出发﹐越过漳水﹐经由河宗、阳纡之山、群玉山等地﹐西至於西王母之邦﹐和西王母宴饮酬酢的神话故事。其中的成周﹐经学者研究﹐认为是指洛邑(今河南洛阳)﹔穆王的西行路线﹐当是从洛邑出发﹐北行越太行山﹐经由河套﹐然後折而向西﹐穿越今甘肃、青海、新疆﹐到达帕米尔地区(西王母之邦)。
  内容争议
  由于竹简散乱﹐以及战国文字“于时即已不能尽识”﹐《竹书纪年》的整理仍存在争论和问题。晋惠帝时﹐秘书丞卫琱S从事“考正”﹐尚未完成即在一次统治者的内部争斗中被杀。他的朋友佐著作郎束皙续成其事﹐对这批竹书“随疑分释﹐皆有义证”。卫琚N束皙的“考正”内容﹐有些从现存《竹书纪年》佚文中还可以看出。[1]
  《竹书纪年》有不少地方与传统记载大异﹐比较接近史实﹐如“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共伯和干王位”等。此外﹐有的还与甲骨文、金文符合。《纪年》记“(殷)祖乙胜即位﹐是为中宗”﹐与《史记·殷本纪》等以中宗为太戊不同﹐但与甲骨文“中宗祖乙”的称谓却完全相合。《史记》所记战国年代往往混乱矛盾﹐如齐国的桓公陈午﹐《六国年表》、《田敬仲完世家》两处都说在位六年﹐《纪年》作十八年﹐金文陈侯午敦记载有陈午十四年事﹐足证《纪年》为史料可信。
  清朱右曾和当代陈梦家、杨宽等重谱战国年表﹐所根据的基本上是《竹书纪年》。《纪年》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在中国史学史上也是一部重要著作。古墓不在魏都大梁而在汲县﹐不应是魏襄王或魏安釐王的坟墓﹐出土古书有《易》﹐史书《国语》、《琐语》、《纪年》等又与近年长沙马王堆汉初古墓所出古书近似﹐可能是魏国贵族的坟墓。《纪年》作者当是魏襄王时的史官。

#
  史学地位

  作为战国的古代史书,《竹书纪年》是最可珍贵的资料。为什么知名度低呢?起码比甲骨文差很多。有人认为,上古时代根本不是儒家说的那么淳朴,而是与后世宫廷政治一样的血腥,但是儒家根据自己的见解,孔子为了宣传古世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与今世的“礼崩乐坏”相比较,不惜篡改古史,搞什么“一字褒贬”、“为尊者讳”等等,孔子因此就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春秋笔法误人,一至于斯。儒家所谓“为圣者讳”,“为尊者讳”,“一字褒贬”等等手法为后世史学家所法,历史的真相也在这些史学家橡皮泥式的笔法中变得面目全非,信史需要后世的史学家费大力气去考证,这是儒家史学观给传统史学带来的恶果之一。

#
  孔子当年所要“恢复”的,必非周礼!!!!!!!

  否则,怎么所有的诸侯国都拒绝呢?

  因为它是要推行蜥蜴人奴隶奴才制度思想,与华夏人完全相悖!!

  仁义,是心灵的枷锁。

#
  孔子是以“恢复周礼”为名,推行蜥蜴人奴隶奴才制度思想

  儒教中的《周礼》完全不是周礼!!!!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47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34): 《竹书纪年》出土经过的故事

  记载
  《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二十一·束皙》:
  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其《纪年》十三篇,记夏以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事接之,三家分,仍述魏事至安釐王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书,大略与《春秋》皆多相应。其中经传大异,则云夏年多殷;益干启位,启杀之;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非穆王寿百岁也;幽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摄行天子事,非二相共和也。其《易经》二篇,与《周易》上下经同。《易繇阴阳卦》二篇,与《周易》略同,《繇辞》则异。《卦下易经》一篇,似《说卦》而异。《公孙段》二篇,公孙段与邵陟论《易》。《国语》三篇,言楚、晋事。《名》三篇,似《礼记》,又似《尔雅》、《论语》。《师春》一篇,书《左传》诸卜筮,“师春”似是造书者姓名也。《琐语》十一篇,诸国卜梦妖怪相书也。《梁丘藏》一篇,先叙魏之世数,次言丘藏金玉事。《缴书》二篇,论弋射法。《生封》一篇,帝王所封。《大历》二篇,邹子谈天类也。《穆天子传》五篇,言周穆王游行四海,见帝台、西王母。《图诗》一篇,画赞之属也。又杂书十九篇:《周食田法》,《周书》,《论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大凡七十五篇,七篇简书折坏,不识名题。冢中又得铜剑一枚,长二尺五寸。漆书皆科斗字。初发冢者烧策照取宝物,及官收之,多烬简断札,文既残缺,不复诠次。武帝以其书付秘书校缀次第,寻考指归,而以今文写之。皙在著作,得观竹书,随疑分释,皆有义证。迁尚书郎。
  附一《束皙其人》:
  束皙:晋代学者,“二十四史”之一《晋书》的《帝纪》就是出自他的手笔。据载,他是当时多闻博识而精于古文的学者,他生性恬淡,不慕名利,曾作《玄据释》以拟《客难》,从不拿学问作为争取荣华富贵的工具。因此,其学术造诣颇深,他撰写的《七代通志》、《三魏人士传》、《五经通论》、《发蒙记》等鞯著作,均被后世学者推崇备至。
  附二《束姓来历》:
  从《晋书·束皙传》记载考证,束姓是西汉高士汉疏广是后裔。王莽末年,疏广的曾孙孟达,对王莽篡政不满,莽“立新”后,孟达避难逃至东海沙鹿山,改姓束,自此出现了束姓。望族居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县)。束姓名人还有:宋代有枢密都承旨束嘉,元代有画家束宗庚,明代有清官万载县令束清。
  附三《汤饼赋》:
  晋代束皙的文章《汤饼赋》曰:“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凝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弱似春绵,白若秋练。气勃郁以扬布,香气散而远遍。行人失涎于下风,童仆空瞧而斜眄。擎器者舐唇,立侍者干咽”。
  汤饼,现在叫面条。汉刘用《释名》说:“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蒸制者日“蒸饼”,煮制者日“汤饼”或“煮饼”,炸制者日“油饼”,还有一种从西城引进的烤制饼,称胡饼。至晋时,汤饼已有成细条状的了。束皙之《讲赋》中描述下汤饼的情景:“于是火盛汤涌,猛气蒸作,振衣振裳。握〔溺字换成提手边〕拊搏,面弥高于指端,手索遇而交错,纷纷驳驳,星分雹落。”束皙称汤饼“弱如春绵,白若秋练”。后庚阐《恶饼赋》有“王孙骇叹于曳绪,束子赋弱于春绵”之句,傅玄《七谟》有“乃有三牲之和羹,蕤宾之时面。忽游水而长引,进飞羽之薄衍,细如蜀茧之绪,靡如鲁缟之线”之说细如蜀茧之绪,靡如曾缟之线,实在已经很细了。

#
  经过
  西晋初年,河南省汲县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个叫不准(音读“否标”)的盗墓贼,偷偷地掘开一座古墓。墓穴被打开后,由于墓中漆黑,不便寻找随葬品,他满地一划拉,摸得一把竹片。点着竹片用来照取宝物,并没像他所期待地那样发现金银财宝,呈现在眼前的是成片成捆的竹片,不准大失所望,因为对他来说这些东西毫无用处。他在失望之余,非常不甘心,于是,将竹片翻个底朝天,把一些值钱的物品拿了,随手将竹片扔了。[1]
  村民们看到被打开的古墓和散落的竹片,便告知官府。来了几个官员,看到竹片大小一样,上面有字,字迹整齐,数量巨大。于是把竹片拾掇到一起,装了几车运走。谁知这几车竹片,揭开了中国历史上惊世骇俗、惊天动地一件大事。这就是《汲冢书》《竹书纪年》。
  这批竹简由汲县运到京师洛阳,晋武帝命中书监荀勗、中书令和峤负责整理。竹简长度为古尺二尺四寸,以墨书写(或作漆书,亦即墨书),每简40字。对竹简文字当时说法不同,一说为“小篆”,一说为“科斗文字”,一说为“古文”,应是一种较为规范的战国文字。整理工作首先是排比竹简的次第,其次是用当时的文字写出释文,最后是撰著提要。通过对竹简的研究,人们发现,原来盗墓贼挖开的墓是战国时代魏王冢,带字的竹片竟是前所未知的典籍,因它是汲郡人不准在盗墓冢时发现,故这批竹简被称为汲冢书。《竹书纪年》是《汲冢书》中价值最大的史料。
  西晋一流的学者们整理了汲冢书,其中居然就发现了魏国的史书,这部再现于世的珍贵史书被称为《竹书纪年》。起名《竹书纪年》当然也有它自己的道理。原来古时无纸,著书立说,破竹刮平为简。字写在竹简上。多简编为一书,所以叫竹书。纪年是将史事按年编次,成为史书一种体裁。此所谓“竹书纪年”就是表明它是一部史书。

  出土时间
  虽然大家一致确认,汲冢书是由于盗墓被发现,但是关于汲冢书出土时间史学界一直有争议。一种说法是咸宁五年(279),这一说法以《晋书·武帝纪》为代表,《汗简·略叙》、张怀《书断》也持此说。
  另一种说法是太康元年(280),最早有这一说法的是当时的大学者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后序》,孔颖达疏引王隐《晋书》也赞同这种观点。《北堂书钞》卷101引王隐《晋书》、今本《晋书·卫传》、《晋书·律历志》以及《隋书·经籍志》也都是这种观点。
  还有一种说法是太康二年(281),主持整理汲冢书的荀勖在为另一本汲冢出的书《穆天子传》写的《序》中发表过这种看法,《晋书·束皙传》、《太平御览》也都对这种观点表示支持。另外,太康十年汲令范阳卢无忌立石的《齐大公吕望碑》也是这样说的。
  最后还有一种说法是太康八年。四说中太康八年说不可信,太康初年说则较为可信。情况很可能是太康元年不准盗掘了汲冢,而汲冢书上缴官府则在太康二年。[1]
  编辑本段
  遗址


  《竹书纪年》出土遗址[2]
  在河南省新乡市汲县县城(现卫辉市)西南10公里,孙杏村乡娘娘庙(村)南。因墓地在汲得名(汲县古称汲郡)。为战国时墓冢。共七处(自东到西按天、地、五行编号)。西晋太康两年(公元281年),汲郡人不准(音 否标,Fǒu Biāo)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3号“金”字墓,得竹书数十车,经束晳整编出《竹书纪年》一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纪年体史书,曾为中国文化史四大发现之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至于汲冢墓主是谁?同样存在不同说法。晋代汲郡,现在的河南汲县西南,战国时是魏的封地。根据《晋书&S226;武帝纪》、《律历志》、荀勖《穆天子传序》、卫琚m四体书势》,魏襄王是墓主。而王隐《晋书&S226;束皙传》则认为墓主当是魏安厘王。直到现在,这个问题依然还没有明确的结论。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47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35): 周太史儋五百年前预见到了秦始皇

  史记·周本纪

  烈王二年,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周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者出焉。”

  可怕啊,难道周太史儋是预见到了秦始皇?先知啊,却无能为力改变……
  
  可见,那是周与秦是两国,秦不是周的诸侯国,所以“始周与秦国合而别”。

  太史儋与老子是否同一人还有争议。

#
  ◇集解应劭曰:“周孝王封伯翳之后为侯伯,与周别五百载。至昭王时,西周君臣自归受罪,献其邑三十六城,合也。”韦昭曰:“周封秦为始别,谓秦仲也。五百岁,谓从秦仲至孝公强大,显王致伯,与之亲合也。”

  ○索隐按:周封非子为附庸,邑之秦,号曰秦嬴,是始合也。及秦襄公始列为诸侯,是别之也。自秦列为诸侯,至昭王五十二年,西周君臣献邑三十六城以入於秦,凡五百一十六年,是合也。云“五百”,举其大数

  ◇集解徐广曰:“从此后十七年而秦昭王立。”骃案:韦昭曰“武王、昭王皆伯,至始皇而王天下”。○索隐霸王,谓始皇也。自周以邑入秦,至始皇初立,政由太后、嫪毐,至九年诛毐,正十七年。

  □正义周始与秦国合者,谓周、秦俱黄帝之后,至非子未别封,是合也。而别者,谓非子末年,周封非子为附庸,邑之秦,后二十九君,至秦孝公二年五百载,周显王致文武胙於秦孝公,复与之亲,是复合也。合十七岁而霸王者出,谓从秦孝公三年至十九年周显王致胙於秦孝公,是霸也。孝公子惠王称王,是王者出也。然五百载者,非子生秦侯已下二十八君,至孝公二年,都合四百八十六年,兼非子邑秦之后十四年,则成五百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48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36): 郭沂论文:从郭店竹简看先秦哲学发展脉络
  
  编者的话

  湖北荆门郭店1993年10月出土的804枚、13000字的竹简,经学术
  理论界5年研究得知,它分为两部分:道家著作2种4篇,儒家著作11种
  14篇。此材料填补了我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一段空白,为解读先秦哲学
  史上的许多谜团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它一经出土,立即引起海内外学
  术界的极大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郭沂从郭店楚简的史
  料入手,考证了中国先秦哲学史,论述了道家的起源与流变,子思学
  派,《论语》、《论语》类文献与孔子,儒家、道家、兵家、法家等
  各学派之间的关系,先秦哲学的特点及其演变。他对先秦哲学史问题
  的独到见解,受到学界的关注。现将该文刊登于此,以飨读者。

  湖北荆门郭店楚墓竹简的发现是学术界的一件大事。它为我们重
  新认识先秦哲学史提供了可贵的新线索。



  老子其人其书
  老子其人其书属于什么时代?太史儋和老聃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这些问题连司马迁也没能说清楚,以至于成为中国学术史上的最大公
  案之一。

  我研究竹简《老子》认为,竹简《老子》出自春秋末期与孔子同
  时的老聃,今本(包括帛书本)《老子》出自战国中期与秦献公同时
  的太史儋;后者曾将前者全部纳入并加以改造。也就是说,老子其人
  其书皆有二。


  从思想、语言、文字、分篇、分章、章次等情况
  看,竹简本更加原始。关于这一点的主要旁证是,竹简《文子》和竹
  简《老子》可互证早出。

  今本《老子》在内容上有多处矛盾,
  在文本上有多处重复,这是今本吸收竹简本并加以篡改所留下的痕迹。

  《吕氏春秋》、《礼记》、《大戴礼记》、《史记》等多种古
  籍皆载有孔子问礼于老聃之事,而这些史料中的老聃思想与竹简《老
  子》完全一致。

  种种证据说明,《史记》所载西出函谷关并著
  今本《老子》五千言的那位老子是太史儋,而不是老聃,过去那种认
  为太史儋无著述的观点是不妥的。

  太史儋是在出关时著书的,而函谷关为秦献公所置,故今本《老
  子》成书时代的上限为献公元年即公元前384年;根据我的考证,太史
  儋出关后见秦献公的时间为献公11年,即公元前374年(《史记·老子
  列传》称此年为“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误,当为“百有六年”),
  这是今本《老子》成书年代的下限。所以,此书成于公元前384—公元
  前374十年间。据此,历史上的有关争议,大致都可以在这一框架下得
  到合乎情理的解释。

  文子、关尹子和列子的时代
  对老聃与太史儋及其著作的辨白,为梳理先秦哲学的发展脉络提
  供了新的线索,也为确定其他重要人物的时代提供了新的坐标。

  竹简《文子》残卷所引《老子》皆见于竹简本《老子》,说明作
  者尚未见到今本《老子》,而仅见到竹简本《老子》。可见,竹简
  《文子》、《老子》两书可互证早出,加之两书的思想相当接近,由
  此可推断竹简《文子》应出自春秋末年的文子;文子确为老聃弟子,
  《汉书·艺文志》所载“老子弟子,与孔子同时”是正确的。早有人
  指出,《文子》中的平王为楚平王,此书并非伪书,故《汉书·艺文
  志》以为《文子》中的平王为周平王,从而怀疑此书“似依托者也”
  则是错误的。今本《文子》由于所引《老子》之语有许多不见于简本
  而仅见于今本,故应晚于太史儋。

  由于人们一直认为那个出函谷关见关尹子并著书上下篇的老子就
  是老聃,所以判定关尹子为春秋末年人,看来现在应改为战国中期。

  根据有关文献看,列子既与战国中期的郑子阳同时,又曾问于关
  尹子,而过去人们认为关尹子为春秋末期人,故列子的时代终莫能定。
  现在,这个矛盾可以化解了。从列子问于关尹子的情况看,列子当为
  关尹子的晚辈。

  郭店竹简中另一篇道家文献《太一生水》,建立了先秦哲学史上
  一套最完整、最精致、最独特的宇宙生成论,令人称奇。李学勤先生
  曾指出,此篇为关尹子一派的文献,我很赞同。而我进一步认为,从
  郭店一号楚墓的时代来推断,这部文献的作者就是关尹子本人。《太
  一生水》的思想深受竹简《老子》影响,且两部书本来就合编在一起
  的,故老聃书很可能传自关尹子,而关尹子当受之于太史儋。

  道家与隐者一派
  刘歆说道家源于史官,冯友兰主张源于隐者。在我看来,今天我
  们所说的道家,本来就是两大学派。一派源于史官,其传承系统是:
  老聃→文子→太史儋→关尹子→黄老学派;另一派源于隐者,其传承
  系统是:早期隐者(如《论语》中的隐者)→杨朱→列子→庄子→庄
  子后学。两派的发展线索都十分清楚。

  我们谈学派归属,首先应搞清判定学派的标准。这个标准应该是
  价值理念,而不是思维方式。我之所以区分上述两派,是因为源于史
  官一派的价值追求是平治天下,源于隐者一派的价值追求是修身养性;
  前者是入世的,后者是出世的。

  先秦时期的各种讨论学术史的文献,无论《庄子·天下》,还是
  《荀子·非十二子》,抑或《韩非子·显学》,都没有将这两派的人
  物混为一谈。从史料看,第一个对诸子百家进行分类的学者是司马谈。
  司马谈作《论六家之要指》,将诸子分为六派。从其描述看,道家仅
  指源于史官的一派。在六家中,司马谈之所以最为推崇道家,主要原
  因是他的太史公身份与此派一脉相承,在思想上自然有更多的认同。
  第二个对诸子百家进行分类的是刘歆。也就是从他开始,才把上述两
  派合而为一。其原因是,刘歆坚持各个学派皆由官学分离出来,但隐
  者一派不可能出自官学,加之此派以道立论,故刘歆归之于道家。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48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37): 庄子对仁义本质是心灵刑具的揭露

  远山:

  ‘尧既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

  黥为刺面之刑,劓为割鼻之刑。

  庄子借直观易解的‘人之身刑’,转喻难以直观的‘人心之刑’,
  终极指控‘仁义’伪道戕害人之真德,
  仍以唐尧为始作俑者。

  江湖章尚以‘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为‘仁义’的变文婉词,此处则不迂不曲地直斥‘仁义’属伪道,伪道俗见之‘是非’属伪‘是非’。

  《齐物论》业已贬斥‘仁义之端,是非之徒,樊然淆乱’,
  指出‘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
  ‘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
  ‘其所言者特未定’,
  断言‘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
  因而主张‘和之以天钧’。

  《德充符》也主张‘是非不得于身’,
  《杂篇·天下》又说庄子‘不谴是非’。
  庄子仅仅不谴伪‘是非’,但必谴真‘是非’。”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49 
65.49.68.176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38): 宋代儒教专制高峰,苏东坡都不敢为庄子说真心话了

        晋朝时,一代名士嵇康,仅仅因为反对儒教,“非汤武、薄周孔”,就被杀了。两千年来,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苏东坡私下曾说过:“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苏辙《墓志铭》)苏东坡为什么“口未能言”呢?是口不敢言。不仅不敢言,还要违心的说话。

  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认为庄子“诋訾孔子之徒”的司马迁,硬被苏轼斥为“知庄子之粗者”。
  
  “余以为庄子盖助孔子者……庄子之言,皆实予而文不予,阳挤而阴助之”。
  
  世上竟有此等奇事:
  越敬佩你就越斥骂你?
  越援助你就越排挤你?
  
  苏轼论证其诡辩的荒谬逻辑是:“诋訾孔子,未尝不微见其意。其(指《杂篇·天下》)论天下道术,自墨翟、禽滑厘、彭蒙、慎到、田骈、关尹、老聃之徒,以至于其身,皆以为一家,而孔子不与,其尊之也至矣。”(《庄子祠堂记》)
  不屑齿及,竟然是“尊之至”!
  
  那么《天下》未曾齿及先于庄子的列子等无数人,也未曾齿及与庄子同时的孟子等无数人,难道也是“尊之至”?
  
  何况《天下》决非庄子亲撰,“内七篇”并未对孔子不屑齿及即为铁证。
  
  古典中国屈指可数的文化巨人苏大胡子,难道也是囿于儒学成心的陋儒?
  
  
  千年以来,治庄者大都以为这是苏轼的真心话,因而或赞其卓识,或斥其糊涂。
  
  然而苏东坡私下又曾说过:“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苏辙《墓志铭》)。
  
  他不得已而作的违心谬论,仅仅说明了两千余年中华帝国史的残酷真相:
  与刚刚开始“独尊儒术”的汉武帝同时的司马迁指出《庄子》之实质危险尚小,但宋人苏东坡若挑明《庄子》之实质,就必有两个结果:一是罹祸招杀,如同“非汤武、薄周孔”的嵇康一样被诛杀。二是殃及《庄子》,如同墨家、名家、杨朱之书一样被剿灭。因此酷爱《庄子》的苏东坡不得不对《庄子》“实予而文不予,阳挤而阴助之”,表面上说庄学是儒学友军,实际上却“有见于中,口未能言”。
  
  即便谨慎如此,苏轼依然因其“一肚皮不合时宜”而身陷“乌台诗案”,遭到终生迫害。倒是欲灭《庄子》而后快的 理学 家程颐不惮直言《庄子》之实质:“庄子,叛圣人者也,而世之人皆曰矫时之弊。矫时之弊固若是乎?伯夷、柳下惠,矫时之弊者也,其有异于圣人乎?”(《二程遗书》)
  
  至此也就不难明白,庄子的“支离其言”与苏轼的“口未能言”理由相同:一避生前己身被害之祸,二免身后己书被灭之厄。“支离其言”当然有得有失。其失有二:极为难懂,易被曲解。其得也有二:语妙天下,必传后世。洞观千古的庄子必定预知:千年曲解妄注之后,终有绝地反击之日。

  ---------------------

  儒教他妈的太专制了啊!让苏东坡都不敢说话了。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49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39):  西方历史上最大的造假行动:古希腊文明神话破灭,古希腊大师的巨著动辄几十万字,是用什么材料书写的?


  有个疑问一直困绕,古希腊大师的巨著动辄几十万字,是用什么材料书写的?

  古代书写材料有泥板,纸草,木简,羊皮。泥板不好保管流通,纸草好象只有古埃及用,木简好象只有中国使用,羊皮好象是唯一选择。在羊皮上书写是用火烙写的。这就注定一张羊皮写不了多少字。据说一部几十万字的圣经要400张羊皮。圣经是集中犹太民族集体力量化了数百上千年写成的巨著,同时期中国的最长的著作是司马迁写的史记,50多万字,司马迁是国家图书馆档案馆的馆长,他写史记依靠国家财力,花了几十年才写成。同时其他作家的作品很短,上万字就是长编了。

  写一部书,又是起草,修改,誊写,还要有人抄录,需要多少羊皮啊!


  西方世界伪造希腊古文明,伪造的太完美了,但就象孔雀开屏,把**露出来了。

  如果文学作品可以口耳相传,那些那些逻辑天文几何水平远远超出当时社会需求,难道这些可以口耳相传?在罗马帝国灭亡后一千年的中世纪没有任何科学诞生和发展,甚至连历史记载都没有,然后文艺复兴时期突然又集体涌现出来,这么先进的文化居然没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希腊文明就象孤立的小岛,消失了一两千年后才有传承,这就是文艺复兴。

  西方的文字是表音文字,意随音走,变化非常大。一两千年过去,居然一下子得到了古代文明的真传?难道就象武侠小说里面从悬崖跳下去就得到绝世秘籍。

  很有可能希腊文明就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人托古伪造的。!!!!!!!

#
  中国古代也有人干这样的事,但大都被揭露

  世界上唯一绵绵不绝的文明是中华文明,但我们可以看到文明发展的艰辛.造纸术的发展才使人类文明有一个恰当的载体.

  希腊文明的许多传说其实是后人的臆造,例如阿基米德指挥女人用镜子集中照射敌人帆船的帆,使帆燃烧,这完全是不可能的,有好事者用现代玻璃镜照射,,根本烧不起来,何况古代青铜镜.,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橇起地球,古希腊人连地球是什么都不知道,还谈什么橇起地球!编造这些传说的人,一是对科学有一定了解,但又是一知半解才敢大胆说谎.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50 
65.49.68.176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40): 古希腊文明最大的谎言就是亚里士多德
  
  这位亚里士多德简直就是全能的神,无所不能无所不精.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别说学习掌握发展这么多门类知识,就叫亚里士多德老先生用烙写的方法把他的大作抄一遍就可以要了他老人家的命.


  当时的人留下的文字最多的是司马迁,也只有50多万字,这是司马迁家族世代担任皇家史官,在占有大量历史资料的情况下,动用ZF力量,耗费司马迁毕生精力才写成。其他的作家留下5万字的作品就很了不起。因为写字是件非常耗费精力财力的苦差事。不象今天可以灌水。

  亚里士多德可就牛了,一生据说写了400-1000部著作,现在留传至今有162部,亚里士多德全集厚厚10大册,数百万字。涵盖了你所能够想象的任何领域,天文地理,历史诗歌数学力学几何逻辑等等等等。

  古代写字是件耗财力的事,司马迁是国家史官,经费是国家供应,亚里士多德是靠贵族学生捐献;西汉是当时世界最大最强盛的国家,希腊城邦当时最大的斯巴达也只有几十万人口,根本没有办法比。

  自从西方海盗主宰世界之后,西方文明就从此捧上了天!


        一、阿基米德、亚里士多德时代没有羊皮纸技术,只有纸莎草纸


  二、古代仅尼罗河三角洲流域一小片区域才有野生纸莎草,尼罗河流域肥沃的地区都用来生产粮食,用以养活两岸上百万的人民,只有相对贫瘠的区域才有纸莎草,尼罗河流域经过改造,这种草在尼罗河流域已经绝迹,需要从别的地方引种,可见就算是埃及,当时的纸莎草纸产量也是很低的

  三、埃及的纸莎草不仅用来造草纸,更多的用来编织绳索,甚至制造战船,能够用来造纸的只有一小部分的草茎

  四、纸莎草纸工艺复杂,被称为“法老的财产”,法老垄断生产和出口,在此情况下出口到古希腊的草纸有多少,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沙特垄断石油生产和出口,我们普通人能开得起车吗



  五、这些莎草纸在干旱的埃及尚可存一下,放在地中海地区天气潮湿很快就发霉腐烂了。如果需要流传就要不停地派人抄写,在战事频发、规模比汉朝小到可怜的希腊城邦,谁能组织这么大的人力物力不停地重复抄写呢,这么多图书需要多大的机构来保管储藏和整理?要知道中国古代的皇家书馆是动用整个国家的人力物力,收集天下遗书,如汉代的石渠阁,外廷有太常、太史、博士等部门的收藏,宫内又有命名为延阁、广内、秘室的书库。宋朝派人到全国各地收集、购买图书,并且规定凡献书300卷者可授官,并且组织大量人力物力校勘典籍,兴建皇家书院,并派要远担任书院的各级,整理保存,派人编修大书。中国历朝历代都有一套很完善的政治体系保证文明传承,尚且有很多流失。。那么战事频发,城小人少的希腊,哪来的人力财力物力去建立保存这么大规模的书馆?

  六、白加孟人改进羊皮纸技术后,环地中海大部分区域就用羊皮纸使用的比重就大于纸莎草纸了,造纸术传入后,这两种书写载体迅速全部消失,显然造纸术的成本远远低于羊皮纸和纸莎草纸,同时也说明本地生产的羊皮纸成本要低于进口的纸莎草纸

  七、从希腊灭亡到百年译经运动中间间隔上千年,这段时间地中海区域战乱频发,希腊城邦瘟疫肆掠,所谓的亚历山大图书馆也被焚毁,没有什么国家主导的大规模整理文献的运动,为何亚里士多德的那么多著作能一字不差的保存下来,要知道仅仅在孔子死后两百年,《论语》就出现了三个版本,凭空多出了两个篇章,古代文献全靠抄写,无法大规模发行,抄写的过程和保存的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因为有意或无意的原因造成文献内容出现偏差,而让我感到疑惑的恰恰是古希腊著作上百万字一字不差,连个对照的版本都没有


  八、亚里士多德的大部头著作,如果一个人一辈子专心研究一个方向,按自己研究的方向写出一两部著作已经很不容易了,在书籍昂贵、资料匮乏、绝大部分人是文盲的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方向包罗万象,而且全部达到所研究领域的顶峰,而他的著作全部一字不差的保留了下来,实在难以不令人怀疑

  九、一个人一生要写出上百万字的著作,首先要识字、其次要有丰富的文字档案供取舍、其三要做至少300万字的笔记草稿,这些都大量需要用到文字载体,进口的纸莎草纸如此昂贵,亚里士多德有多富有,可以买得起吗,靠进口纸莎草纸能够承载希腊文明吗。

  十、这些学术著作当时远超社会所需,也没有实用价值。地中海当时战事频发,不仅外族入侵绵绵,内战也持续不断,瘟疫肆虐,希腊城邦以汉朝的规模来说基本上都只是人口数万的县城了,最大的一个斯巴达才20万人口左右。在缺少书籍缺少资料普遍文盲又处处战火病毒肆掠的希腊城邦,这些高端人才就整天花大量时间精力财力物力研究一些当时看来不务实业、毫无社会需求的“奢侈文化”?要知道,这些所谓的先进科学思想对拯救希腊半岛没起到任何作用,涂耗国力而已。我怎么打比喻呢,就和我们现在举国之力研究登陆冥王星一样,虽然想法很超前,但实际上等于自掘坟墓。即使成功了也不过给后世者留下一个只能在回忆历史才能找到的一闪而过的流星而已

  十一、这么多动辄几十万字书籍这么多手抄版本居然没有一个错字。。我们知道,红楼梦为何现在还争论不休,就是因为手抄本,每个人抄出来的结果都不同,很难避免纰漏,古代的名文也常有通假字(多是错别字)。。而那些高度抽象逻辑思维,抄了多少个版本,居然没有一个错别字。。这可能吗。。。如果说小说、诗集、历史、国策等还可以在民间口头流传。那么高度抽象严谨又远超社会需求的逻辑思维推理,如何在民间流传?

#
  2.就是文字载体问题,上面也说了,莎草纸产量低,本身用途多,不能用来都造纸,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来源少,只有尼罗河一带有,而且尼罗河大部分要生产粮食,根本不能种莎草纸。。这种资源被埃及垄断,他们自己都不够用。。能出口的有多少可以想象
  古希腊的著作文字是天文数字,而且莎草纸在地中海不能保存,要反复抄写。你可以想象这是多么浩大的工程,而希腊城邦本来就非常小,最大的斯巴达鼎盛时期人口才20万,而且当时这些东西根本就没什么实用价值,超出社会需求,你认为人口稀少的希腊会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供养这批闲人?当时的希腊战火不断,城邦之间相互争斗,这种环境下,保存整理如此大规模的图书,可能性有多大?

  3.中间有近两千年的断层,从希腊灭亡,到文艺复兴,这过程基本上就没看到希腊文明有任何发展,也没在什么资料中找到他们的存在。而到了文艺复兴,这些所谓希腊文明又突然集体爆发,突然出现在各个大师笔下。。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
  再说阿拉伯文,没有纸张和印刷术的时代,基本上每一本书都是孤本,据说最后这些著作被阿拉伯人抢了,然后又据说阿拉伯人把一切古兰经以外的书都烧了,偏偏古希腊的书籍保留下来了,古代波斯、巴比伦,还有什么亚述、闪米特(他们比较幸运,还有圣经)的所有书籍都消失了,除了去看石刻和泥版再也找不到了,真是巧。

  当然,还有一点要提,在6、7世纪阿拉伯人和伊斯兰占据埃及以前几百年,亚历山大图书馆被大火毁于公元前后的罗马占领阶段。所有图书全部完蛋,在没有纸张和印刷术的年代,这些著作基本上都是孤本,那又怎么流传得下来呢
  但是这些奇怪的古希腊精典就这样神奇的保留下来了。
  好吧,我能信吗?我能不信吗?

  古希腊的所谓文明,至古希腊之后再也没有任何发展,从罗马帝国时代开始,一直到文艺复兴,这一千多年都没看到进展,连记载都没有。也没看到出土文物,没看到当时的历史文献和其他什么资料有过印证这些著作确实存在

  然而到了文艺复兴所谓古希腊文明在各种大师笔下集体爆发,失传了1000多年的文化就这么不明不白的突然出现了,希腊半岛期间经过多少国家和民族的占领,语言变化可以说非常之大,居然经过近2000年的文化断层,就这么一下得到古文明的真传,比写YY小说还不靠谱

  最重要的是,目前根本就没有实物出土可以作证这些著作存在,中国古代出土的先秦时代的竹简都数不胜数,而古希腊出土了什么著作文物?考古学家为什么就找不出来,按照流传中的古希腊的著作和字数,无论数量还是字数恐怕中国要比中国同时代的多好几倍,为什么一个都发现不了,希腊就这么点大的地方,为什么找不出来?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50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41): 古希腊文明至今没有出土文献作证!

  而且,古希腊至今为止出土过一件当年的“著作”吗,中国汉朝以前是没有纸张,但是出土了海量的竹简!!你希腊出土了什么东西?有什么实物为证??希腊那点大的地方有那么难找??

  中国的汉朝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国家,3000多万以上的人口,有政府集中力量保存整理书籍,你古希腊只有几万人县城大点的城邦,还整天战乱,跟汉朝比什么,哪来的能力大规模修书,抄写书籍?

  中国的著作,有当时的各种文献资料相互印证!!不但有出土文物,还有当时的历史记载,你古希腊有吗,哪个当时的文献提到过存在什么亚里斯多德,欧几里得的著作??

  中国文化一脉相传,从始至终一直有传承,你古希腊早被人占领了几千年,亚历山大图书馆被烧,基督教排斥异己文化,连个古希腊神庙都被挨个烧毁砸毁。。。你拿什么去传承

  中国文明可以看到一脉传承的轨迹,非常清晰。。你古希腊文化为何中间断了2000年了无音讯,毫无建树和发展,甚至连存在过的证据都找不出。到了文艺复兴突然集体爆发,一个被断了2000年的文虎,语言文字早大不相同,居然2000年后突然爆发,比武侠小说还能YY!!

  现在出土的所谓古希腊著作根本就没有一个是希腊文,全是拉丁文字。既然是希腊人写的,为何全是拉丁文字,希腊著作跑哪去了?

  亚历山大图书馆,当时是把地中海文明区所有的书籍全部搜集进去了,而且在印刷术没发明之前这些文本都是孤本。。亚历山大图书馆被毁,里面的文本也都被毁了,基本上没有第二个版本的

  如果是哲学,诗歌,神话这些东西可以民间口耳相传,但是高度抽象的天文几何逻辑,你说要民间流传,那是不可能的。而且中间经历的变乱太多,罗马帝国占领后,欧洲又经历中世纪的混乱,中间相隔了将近2000年。你说要无存本的靠民间保存文化来,是难以想象的


  这种借他人之名写书的事情在中国海了去了,中国考证了这么久,谁扯得都说不清楚。。如果不借着古人的名气,你的著作就没有影响力

  在中世纪这种情况更甚,基督教的压迫下,学者没有思想自由,你随便发表什么作品要做好被烧死或者钉死的准备。基督教兴起以后,出于愚昧迷信和宗教狂热,基督教的领袖们排斥异教的学问,尤其鄙视数学、天文和物理学。亚历山大图书馆被焚毁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基督徒是不许“沾染希腊学术这个脏东西的”,基督徒摧毁希腊文化的行径变得有恃无恐、变本加厉,有人甚至说:“数学家应该被野兽撕碎或者活埋.”。。在此情况下,如果想自己的作品有影响,往往都借古人之名虽然基督教对希腊罗马非常排斥,但是在民间在社会,希腊罗马在中世纪人的眼中是非常神圣的,是非常受到崇拜的

  文艺复兴是什么,借着复兴希腊罗马的名号,其实是发展资本主义,他们要发展资本主义,要发展人文思想,必须打着复兴希腊罗马的大旗进行

  那些说阿拉伯世界保存了希腊文化,文艺复兴又被吸收回去的。。现在的考古根本就考证不出这种结论。。根本就没有一个所谓古希腊著作是阿拉伯文出土的,阿拉伯帝国也根本就没有文献记载他们存在过。。也没有希腊文的著作,清一色的拉丁文字。。
  请帮我解释一下,既然都是希腊人写的,为何找不到一件希腊文的实物出土?为何找不到一件文艺复兴以前的古书出土??希腊那点地方,有那么难找吗

  还有,也不要说古希腊的东西都被毁了。现在出土的古希腊艺术雕像,刻画,建筑,数量都非常可观,证据非常充足,没有被毁。然而他们的所谓著作却是根本找不到,现存的出土文献都是文艺复兴以后找出来的,还有就是清一色的拉丁文。根本就没有希腊文著作出土,也没有早期的实物出土


  历史,是门严肃的学科,但是西方历史简直没有严谨两字的概念。既没有考古实物做依据,也没有当时相应的文献资料相互映证,只凭着某些社会上流传的信息,就说这些都是古希腊文明。根本没有任何考证的过程,而这种论断本身有极大的漏洞,既不符合历史规律,也不符合考古发现

#
  而我们中国,


  战国简牍的出土发现是20世纪后50年中国先秦考古工作的重要成果,其中以楚简为著。主要有以下一些:

  1951年.湖南长沙五里碑406号楚墓出土竹简38枚,文字保存较差。

  1953年7月.湖南长沙仰天湖楚墓出土竹简43枚,文字保存较差。

  1954年,湖南长沙杨家湾M006号楚墓出土竹简72枚。

  1957年3月.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竹简229枚。1965∼1966年.湖北江陵城关镇望山两座墓葬中出土一批竹简.拼接为273枚。

  1973年。湖北江陵藤店l号楚墓出土了残简24枚,文字大多模糊不清。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竹简240多枚。

  1978年.湖北江陵天星观楚墓出土竹简70余枚。

  1980年,河南临澧九里楚墓出土竹简数十枚。

  1981。1989年。湖北江陵九店楚墓先后出土几批竹简,清理出有字简236枚。

  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砖厂l号楚墓出土竹简l枚。

  1983年冬.湖南常德德山夕阳坡2号楚墓出土竹简2枚。

  1987年.湖北荆门包山楚墓出土竹简448枚,其中有字简278枚。.

  1986年。湖北江陵雨台山2l号战国墓出土4支残律管.有38个字。

  1986--1987年.湖北江陵秦家嘴楚墓出土竹简4l枚。8

  1987年.湖南慈利石板楚墓出土一批破碎严重的竹简碎片4557片,推断约为1000枚。

  1991年。湖北江陵鸡公山M48楚墓出土一批竹简,数量不详。

  1992年.湖北江陵砖瓦厂楚墓出土残简6枚。

  1992年.湖北老河口两座战国墓出土竹简lO余枚。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竹简804枚.其中有字简730枚。

  1993年.湖北黄冈黄州区曹家冈M5楚墓出土竹简7枚。

  1993年。湖北江陵范家坡27号战国墓出土竹简l枚。

  1994年。上海博物馆前后两次共收购1200多枚战国楚简,总字数达3.5万。

  1994年.河南新蔡葛陵村平夜君墓出土楚简1300余枚。

  2002年.重庆云阳县双江镇旧县坪遗址出土战国一西汉简牍5枚。

  2002年.湖北枣阳九连墩楚墓M2出土竹简1000枚。

  2002年.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M7出土一批简牍。

  综合以上数据.百年来出土的战周简牍近1.1万枚(件),主要出土于湖北、湖南。秦代简牍出土较晚,且数量较少。主要有以下一些: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1155枚,另有残简80片,木牍2件,保存较完好。

  1980年,四川青川县郝家坪秦国墓葬出土木牍2件。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竹简464枚。

  1986年.湖北江陵岳山发现一批秦牍。

  1989年。湖北云梦龙岗秦墓出土木牍l件、竹简及残片共283件。

  1991年。湖北江陵杨家山135号秦墓出土竹简75枚,保存完好。

  1993年,湖北江陵王家山秦墓出土一批简牍。清理出800余枚。

  1993年.湖北沙市关沮秦墓出土简牍381枚。木牍l件。

  1993年,湖北沙市周家台秦墓出土竹简390枚,木牍l件。

  2002年.湖南龙山里耶战国故城1号枯井出土简牍3.6万余枚。

  综合以上数据,出土的秦代简牍总共近4万枚(件),主要出土于湖南、湖北省。

  汉代简牍是出土简牍的大宗,时间跨度也较长。其中有部分现在保存于海外。主要有以下一些:

  甘肃敦煌汉简.1949年前总共出土约1300余枚(件),由于多次被国外探险家盗掘,现主要藏于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数量不清,公布也不明确。

  1927年。在新疆罗布泊、甘肃居延等地前后两次共出土简牍8l枚。

  1930—1931年。甘肃居延80多个烽燧遗址中出土汉木简l万余枚.现藏于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44年春,甘肃敦煌小方盘城出土简牍48枚,现藏台北图书馆。

  1945年.甘肃武威南LiJ刺麻湾出土木简7枚,现藏于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5l一1952年,湖南长沙203号汉墓(西汉后期)出土木牍9枚。长沙杨家大山401号墓出土木简l枚,长沙北郊伍家岭201号墓出土西汉晚期封检9枚.长沙市东郊徐家湾401号汉墓中出土西汉后期木褐1枚。

  1956年.河南陕县刘家湾23号汉墓出土木简2枚。

  1957年,江苏高邮邵家沟东汉遗址出土简牍l枚。

  1959年。甘肃武威磨嘴子6号汉墓出土木简469枚。18号墓出土木简10枚。

  1962年,江苏连云港海州网瞳庄汉墓出土木牍1枚。

  1963年。江苏盐城三羊墩汉墓出土木牍1枚。

  1971年,甘肃甘谷牛家山坪东汉墓出土木简23枚。

  1972年.1IJ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竹简4974枚,木牍5件.破损较严重。

  1972年。甘肃居延地区采集到出土地点不明的散简两组,一组14枚,一组7枚。

  1972年,甘肃武威旱滩坡东汉墓出土木简78枚,木牍14枚。

  1972年,湖北云梦大坟头l号汉墓出土木牍l件。

  1972—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l号墓出土竹简312枚、木榻49件,3号墓出土竹简遗册410枚、竹术简200枚、木牍7方。

  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40号汉墓出土一批破损十分严重的汉简,总数约2500枚。

  1973年,湖北光化五座坟西汉墓出土简牍30多枚。

  1973年,江苏连云港海州西汉侍其繇墓出土木牍2件。

  1973年,江苏连云港海州西汉霍甥墓出土木牍7件。

  1973-..1982年,甘肃居延前后多次出土汉简19920枚。

  1973—1975年,湖北江陵凤凰山几座汉墓出土了640枚各类简牍。

  1974年.江苏盱眙东阳汉墓出土木札l枚。

  1974年.北京大葆台l号汉墓出土简牍1枚。

  1975年.陕西咸阳马泉西汉墓出土木简残片3枚。

  1976年.广西贵县汉墓出土木简10多枚。木牍5件。

#
  你这个傻缺,没有纸张,没有文字载体,用你的猪脑去教授学习??你上课不用看课本,不用做笔记,不用打草稿?老师不用黑板?光用嘴巴能教学生?

  如果是历史,文学,传说还可以通过口耳相传保存。高度抽象的天文几何逻辑你也可以用嘴巴相传??一道几何题连图都没有你也能用嘴巴相传?就几何原本那种书籍没有文字载体你拿你的乌鸦嘴去流传?

  古希腊2000多年前就灭亡了,之间一直被外族占领,受外族统治,他拿个去传播。先不说怎么传播,人被杀了多少还剩多少都是个未知数

  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他们尚且还能发现大量的文字载体结果文明都消失了,想认他们的古文字都认不出。古希腊那么多的著作连个考古都考不出来,居然有人说什么资料都没有了也能传播,传播你妹啊,既然传播了这么多怎么整个中世纪就没发现有传播的迹象?怎么中世纪文盲率接近100%?

  古希腊的遗迹老子从来没否认过,你这个傻缺能不能看清楚我的标题和内容。我也从来没否认古希腊文明存在过,我否认的是古希腊那些所谓天文数字的著作全是他们创作,用正常人的脑子想想就知道是不可能的,古希腊连纸都不够用


  ----
  老子楼顶就给你科普过了

  古希腊文明被中断了两千年!!这两千年没有丝毫发展,一直到文艺复兴,你可懂??还要继续被抽脸??

  还什么“古希腊的科学和民主文化能够包留和传播给后世和其他民族的”。。
  保留你妹啊,整个中世纪“希腊科学和民主”是零!根本没流传下来!中世纪有什么科学,请你告诉我,请举例,中世纪的科学体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科学家,有什么科学贡献,有什么科学发现??哪个科学定理是中世纪发现的??

  你这个历史蠢蛋,现在欧洲那边史学界的说法都是罗马帝国灭亡后希腊罗马文化流传到阿拉伯地区,然后文艺复兴又传了回来(尽管阿拉伯文的希腊著作也没有考古出土)。。
  这么说的目的是,中世纪根本就没有科学和民主,文艺复兴和希腊之间是两千年的断层你可懂?(如果古希腊著作都是真的话)?如果不把阿拉伯地区加进去,巨大的文化断层又没有文字载体保存,想在文艺复兴文化集体爆发明显是破绽百出没人相信。。所以西方史学界就说,希腊罗马文化由阿拉伯地区保存,然后传回欧洲。尽管也没有考古能证明,但还不失为一个稍微合理点的说辞

  历史蠢蛋以为,希腊文明经过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是一脉相传的,你这个蠢蛋,不知道中世纪的文盲率接近100%吗,不知道罗马帝国基督教兴起以后第一件事就是禁止传播古典文化,大量摧毁以前的作品和神庙,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以用宗教为统治工具,控制其他文化么。。你不知道中世纪罗马毁灭,西方彻底进入蛮荒时代,希腊文化早就没了吗。。

  什么“古希腊的科学和民主文化能够包留和传播给后世和其他民族”。。那是历史盲的无脑呻吟!!

  ----------
  你这个傻鸟又在犯傻了

  这里说的是希腊,你提什么英国?英国赢了跟希腊有关??

  你古希腊两千年前就亡国了,古希腊人也不知道被杀了还剩多少,后代在哪里都找不出来。现在的希腊早就不是原来那帮人马,换了批人占了他们的地盘。。你TMD跑去抱千年后的国家认爹?别人跟你有毛干系

  我为什么说汉朝你丫的知道么,古代要保存整理书籍是极其困难。在印刷术没发明之前,所有长篇版本都是孤本,没有第二本。。而古希腊用莎草纸很快就腐烂,要重复的抄写,这需要极其庞大的国力人力财力物力支持你可懂?

  以当时汉朝的国力支持书馆建设,尚且有大量流失。。古希腊的作品如果按照现在的统计比汉朝加起来都多好几倍。而且莎草纸不比木简竹简需要反复抄写才可保存,这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你知道不。。
  写一篇著作需要大量前人的文字档案供取舍查阅这需要非常庞大的图书馆你知道不。。
  希腊城邦只是几万人的小县城知道不
  希腊城邦之间战乱不断你知道不
  希腊城邦跟周围的小亚细亚,波斯不停的发生战争知道不
  希腊城邦瘟疫肆掠你知道不
  以当时的希腊城邦的规模要想整理这么多书籍资料是天方夜谭你知道不

  你去比大英帝国时代的环境,你脑子确定不是进浆糊了?

  -----------------
  不光是中国,还有埃及的莎草纸,苏美人的泥版文字,哪个没有大堆的考古记录??罗马的建筑遗迹上都有刻划的文字记录,跟后来流传的著作对照都能发现不少吻合。。为何偏偏你希腊什么考古结果都没有?按照希腊著作的数量,恐怕以上加起来比不上,结果你们倒是拿出来啊!!

  不说古希腊的考古了,现在就是一本中世纪希腊文的手抄本实物都找不出来!就是中世纪,阿拉伯帝国,也没有跟希腊著作吻合的记录,西方说希腊著作由阿拉伯帝国保存,然后文艺复兴传回来,阿拉伯文的希腊著作在哪里?根本就没有发现!!

  -----------
  楔形你个头文字,有楔形文字的希腊作品出土??
  既然没有你说个头!

  亚里士多德是亚的老师,这个我当然知道,不用你启蒙。你的意思是,亚里斯多德的作品都是最后10年写的?写了几百万大作?平均每年几十万字?你TM还要脸不。亚里斯多德那会都多少岁了!
  ------------
  传承你个头,你丫的知道亚历山大图书馆么,那玩意搜集了地中海沿岸所有额图书,只要有图书都往里面塞,之后全部被基督教摧毁,里面所有图书全部被毁灭!拿什么去流传?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所有大篇书籍都是孤本,毁了就没了。懂吗!

  基督教兴起以后,出于愚昧迷信和宗教狂热,基督教的领袖们排斥异教的学问,尤其鄙视数学、天文和物理学。亚历山大图书馆被焚毁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基督徒是不许“沾染希腊学术这个脏东西的”,基督徒摧毁希腊文化的行径变得有恃无恐、变本加厉,有人甚至说:“数学家应该被野兽撕碎或者活埋.”。希腊文明被摧毁。到了中世纪,希腊文明更加没影子了!



  别抱阿拉伯大腿,目前希腊著作出土的没有一件是阿拉伯文!!别人阿拉伯帝国的历史文献也不认识希腊著作!!目前出土的希腊著作都是文艺复兴年代的拉丁文字!!懂了吗!!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51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42): 古希腊骗局铁证,还不仅仅是没有出土文献!
  你要解答的不光是古希腊没有出土文献,尽管这个线索非常关键

  你还得解决

  1. 古希腊文明的流传方向,究竟是直接在欧洲大陆流传,还是从阿拉伯地区流转一番?不过都没有支持的证据,反而有不支持的证据

  如果你说从欧洲大陆上流传,罗马帝国时代基督教就禁止希腊文化,用基督教控制帝国的思想。摧毁亚历山大图书馆,和当地的希腊神庙。
  “基督教兴起以后,出于愚昧迷信和宗教狂热,基督教的领袖们排斥异教的学问,尤其鄙视数学、天文和物理学。基督徒是不许“沾染希腊学术这个脏东西的”,基督徒摧毁希腊文化的行径变得有恃无恐、变本加厉,有人甚至说:“数学家应该被野兽撕碎或者活埋.”。”
  到了中世纪,文盲率几乎100%,希腊文明根本看不到影子,到处是蛮族的攻伐战。现在西方史学界都说希腊文明是从别的地方传回来的,自己都不相信中世纪的欧洲能保留希腊文明

  如果你说是拜占庭帝国保留了希腊文明,拜占庭帝国日常生活用的是希腊语(尽管他们自己认为是罗马人),希腊语不但是日常用语,而且是教会、文学和商业的共同语言。结果却是所有目前发现的希腊著作出土文献全部是拉丁文字,如果是拜占庭帝国保留,怎么会不留下希腊文的著作??反用拉丁文?

  如果你说是阿拉伯帝国保存,首先考古就是问题,没有阿拉伯文的文献出现,也没有吻合的历史记载。。其次,其他文明的书籍基本被阿拉伯人毁掉了,古代波斯、巴比伦,还有什么亚述、闪米特的所有书籍都在阿拉伯帝国国土上消失了,除了去看石刻和泥版再也找不到了。偏偏古希腊的书籍保留下来了,而且现在根本考古不出来,你相信吗

  2.你还得解决,为何古希腊文明中断了2000年,在文艺复兴年代突然爆发?

  如果你说哪个文明保存了希腊文明,那么为何在2000年内都没有发展?就算是错误的发展都找不到,你认为可能吗,而且也没被多大的提起过。。反正各国的历史记录基本上都不能印证希腊著作存在过。但是到了文艺复兴年代突然雷厉风行的爆发,你得解释这个原因,一个断了近2000年的文化,能够突然爆发。。

  你可以从数学定理里面寻找,要么就是古希腊的,要么就是文艺复兴年代的,中间近2000年是空白期,都没有数学存在过。而且你可以查查数学发展史,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期间欧洲是一片空白。印度和中国肯定是独立发展的,阿拉伯是唯一跟欧洲有关的而且有数学发展的地方,所以欧洲人说阿拉伯保存了希腊数学,但是考古证据不支持。

  3.语言问题
  为何现在出土的希腊著作是拉丁文字,既不是希腊文,也不是阿拉伯文。而且集中在文艺复兴期间

  4.国力支持问题
  你始终没有回答,莎草纸当时的价格非常昂贵,尼罗河地区基本种粮食了,而且潮湿地区无法保存。。如果古希腊人要保存就得不停地抄写。。你数一数希腊的著作是多么夸张的天文数字,你这辈子恐怕都看不完。你也可以看看当时希腊城邦有多大,几万人一个的城邦。。能保存这么多书籍,根本不可能,事实上也没有出土过一件。

  我敢说,就是一整个城邦的人专项负责这些书籍的抄写,材料搜集,整理编辑,保存,草稿,也不够希腊著作用的。。对此,我对希腊的哲学,历史,文学,诗歌,喜剧等,我承认他们流传了下来,但不是原本流传,是经过民间或者学者口耳相接,经过后人整理加工的,那么一小句话,经过后人描述就可以形成很大段的论述。。我承认这些文化流传了下来

  但是高度抽象的天文几何逻辑,基本上不可能用这种方式流传。尤其是被基督教控制了以后。这点可以参考玛雅文明的灭亡,西班牙殖民者禁止玛雅人的旧习俗,强迫他们信仰天主教,当玛雅最后一个懂玛雅文字的人去世以后,玛雅文字就没人会解读,玛雅文明也没人能描述出具体过程。。同样埃及,复活节岛等文明都是这么灭亡的。那高度抽象的天文几何逻辑,就更加不可能在没有文字载体的情况下流传千年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51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43): 希腊著作的真实性有三个问题最不好说清楚

  1.现在没有希腊文字保存的著作实物出土,阿拉伯文的也没有,只有拉丁文保存下来的。按照西方人的说法,希腊灭亡以后著作保存在阿拉伯国家,但是阿拉伯文的希腊著作也没有发现,希腊考古没有出现过书籍载体,甚至没有任何带文字性的东西,泥版是两河流域出的。翻译的参照物也没有原版。总之,参考中文的流传(这是真实可信的),古希腊精典很可疑。
  看看几何原本吧,其逻辑的严密绝对是不可想象的。但对希腊的现实生活和科学发展几乎没有任何关联。而且得不到任何考古证明。
  再看看中国典籍,包括史记,里面有争论的地方不可胜数,但几何原本你几乎找不到一处有逻辑硬伤的地方,这个靠多次翻译和传抄是绝对不可能的。恰恰古希腊典籍就是靠翻译和传抄留下来的。
  中文是原版,争议尚且这么多,希腊精典都是传抄翻译,反而一点争议都没有,唯一的可能的是翻译和传抄的时候根据当时的知识体系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再进一步说,完全可能是托古人的名字自己写的。
  可笑的是,中国的典籍因为其原版,可以考证出其真正的写作年代,而传抄的希腊典籍无法考证,于是就都成了古希腊人的真迹了。
  总之,没有出土实物,是硬伤

  2.就是文字载体问题,上面也说了,莎草纸产量低,本身用途多,不能用来都造纸,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来源少,只有尼罗河一带有,而且尼罗河大部分要生产粮食,根本不能种莎草纸。。这种资源被埃及垄断,他们自己都不够用。。能出口的有多少可以想象
  古希腊的著作文字是天文数字,而且莎草纸在地中海不能保存,要反复抄写。你可以想象这是多么浩大的工程,而希腊城邦本来就非常小,最大的斯巴达鼎盛时期人口才20万,而且当时这些东西根本就没什么实用价值,超出社会需求,你认为人口稀少的希腊会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供养这批闲人?当时的希腊战火不断,城邦之间相互争斗,这种环境下,保存整理如此大规模的图书,可能性有多大?

  3.中间有近两千年的断层,从希腊灭亡,到文艺复兴,这过程基本上就没看到希腊文明有任何发展,也没在什么资料中找到他们的存在。而到了文艺复兴,这些所谓希腊文明又突然集体爆发,突然出现在各个大师笔下。。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再说阿拉伯文,没有纸张和印刷术的时代,基本上每一本书都是孤本,据说最后这些著作被阿拉伯人抢了,然后又据说阿拉伯人把一切古兰经以外的书都烧了,偏偏古希腊的书籍保留下来了,古代波斯、巴比伦,还有什么亚述、闪米特(他们比较幸运,还有圣经)的所有书籍都消失了,除了去看石刻和泥版再也找不到了,真是巧。

  当然,还有一点要提,在6、7世纪阿拉伯人和伊斯兰占据埃及以前几百年,亚历山大图书馆被大火毁于公元前后的罗马占领阶段。所有图书全部完蛋,在没有纸张和印刷术的年代,这些著作基本上都是孤本,那又怎么流传得下来呢
  但是这些奇怪的古希腊精典就这样神奇的保留下来了。
  好吧,我能信吗?我能不信吗?

  古希腊的所谓文明,至古希腊之后再也没有任何发展,从罗马帝国时代开始,一直到文艺复兴,这一千多年都没看到进展,连记载都没有。也没看到出土文物,没看到当时的历史文献和其他什么资料有过印证这些著作确实存在

  然而到了文艺复兴所谓古希腊文明在各种大师笔下集体爆发,失传了1000多年的文化就这么不明不白的突然出现了,希腊半岛期间经过多少国家和民族的占领,语言变化可以说非常之大,居然经过近2000年的文化断层,就这么一下得到古文明的真传,比写YY小说还不靠谱

  最重要的是,目前根本就没有实物出土可以作证这些著作存在,中国古代出土的先秦时代的竹简都数不胜数,而古希腊出土了什么著作文物?考古学家为什么就找不出来,按照流传中的古希腊的著作和字数,无论数量还是字数恐怕中国要比中国同时代的多好几倍,为什么一个都发现不了,希腊就这么点大的地方,为什么找不出来?


  而且,古希腊至今为止出土过一件当年的“著作”吗,中国汉朝以前是没有纸张,但是出土了海量的竹简!!你希腊出土了什么东西?有什么实物为证??希腊那点大的地方有那么难找??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52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44): 扯淡出来的“西方文明”

  ---------------
  古希腊最大的圣贤苏格拉底,是这样教导人们的:“一个女人的美德,如果你想知道的话,也可以很容易地描述出来:她的责任是在管理她的家务,和看管屋里的东西,以及服从她的丈夫”。
  著名的柏拉图认为,女人的智商和小孩、奴隶差不多,除了有各种欲望、痛苦和快乐,啥也不懂。
  同样著名的德谟克利特则说:“接受一个女人的命令,对一个男人来说是最大的侮辱”。德谟克利特还谆谆告诫道: “女人不应该动口舌,因为这是很危险的,”“少说话对于女人是一种装饰,而装饰简朴,在她也是一种美”。
  中国圣贤们,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等,还从来没有如此蔑视妇女。

  在欧洲文化的另一主要源头《圣经》之中,也有不少类似的言论。如《马太福音》中说:“人若休妻,就当给她休书。只是我告诉你们,凡休妻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叫她作淫妇了。人若娶这被休的妇人,也是犯奸淫了。”这就是说,被男人休掉了的女人,连再嫁人的机会也没有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宋朝以前,女子再嫁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明朝以后,至多也就视再嫁不够光彩罢了。

  直到十八世纪以前,欧洲妇女的生存状况都是十分可怕的,她们基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婚姻由父母或者家族决定,出嫁后必须绝对服从丈夫,而且未经允许不得迈出家门一步----这就是今天欧美妇女大多婚后便辞职回家当家庭主妇的来历。更为可悲的是,欧洲男人为了确保妻子独处时不红杏出墙,不仅发明了将女人阴部套上铜铁锁链的 “贞节带”,而且,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贞节带还是畅销产品。据说,直到十九世纪上半叶,这玩意儿还在市面上流行。有人曾经将“贞节牌坊”作为儒家思想虐待妇女的罪状之一,开句玩笑,无论如何,获得贞节牌坊怎么也比戴上贞节带好受得多吧。
  -------------------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52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45): 说说欧洲人的奴性,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宣扬种姓奴隶制度

  每说到西方,人们便想到“民主”、“人权”、“科学”,而且将这些与西方的文化和历史联系起来,似乎欧洲从来就是民主、科学的社会,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我们知道,西方哲学主要来源于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教义。我们不妨看看这些西方圣贤说过什么。

  西方自古就是严格的奴隶制等级制度:

  古希腊头号圣贤苏格拉底说:“我要对公民们说:你们彼此虽是兄弟,但是神还是用不同的东西把你们造出来的。你们之中有些人具有统治的能力而适于统治人,在创造这些人的时候神用了金子,因此这些人也就是最珍贵的。另一些人是神用银子作成的,这些人就成为统治者的辅助者。再有一些人是农夫和手艺人,这些人是神用铜和铁做成的。……统治者应当把这个神谶引以为戒,即:一旦铜铁做成的人掌握了政权,国家便要倾覆。”这就是说,根据神的安排,人类社会被分为金子做的人、银子作的人、铜做的人、铁做的人这四个等级,每个人出生前,神已经确定好分别属于哪一个等级。苏格拉底还说,金子做的人会生出金子做的儿子,银子和铜铁做的人会生相应的儿子。至于苏格拉底经常提到的奴隶,自然是等外品,只不知他认为奴隶是用什么做的。

  第二号圣贤柏拉图认为,国家是个人的放大,个人是国家的缩小,据此勾划出了自己的“理想国”。柏拉图也是一个以精神力量----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这 “四德”治天下的倡导者。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按照神的意志设计和实施管理的,所以,“我们制定有关不敬神的法律如下:如果一个人在语言上或行动上犯了不敬神的罪,任何人见到了就应该起来维护法律向地方官报告。地方官接到报告之后,就应该立刻依法把这个人送到法庭。如果地方官接到报告之后拒绝这样做,已经有人揭发,他就要以不敬神的罪名受到审判。国家里面要设三个监狱:第一个是在市场附近的普通监狱;第二个是在午夜法庭附近,将称为‘感化所’;第三个要设在国土中心的某个荒野山区,要用某种果报惩罚的名字来称呼。当他们监禁期满后,如果其中有人思想健全,就让它恢复正常生活;但是如其不改,再度被定罪,就应该把他处死”。总之,谁敢反对神甚至否定神的存在,一定要好好教训他,让他匍匐在神的脚下,或者将他从肉体上消灭。

  古希腊的圣贤们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事实就是如此,只不过我国的“精英”专家们不肯“引用”而已。

  再看《圣经》。《圣经》罗马书说:“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神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罚。”

  上帝的意志有谁能抗拒得了呢?既然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我还是老老实实认命苟活吧。因此,中世纪以来的欧洲人,在匍匐在基督教脚下的同时,面对大小封建主也十分“遵纪守法”。

  西欧进入中世纪之后,形成若干个王国、公国等,各国国君大封功臣,形成了世袭的大小领主(贵族)、平民(主要是农奴,地位和西藏解放前农奴基本一致)两个等级,此外还有一个凌驾于世俗社会之上的教士等级。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在欧洲,始终是身份世袭制度占绝对主导的局面。

  欧洲人民普遍认为:国王的后人才能当国王,贵族的后人一定是贵族,农奴的儿子只能是农奴,完全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好汉儿混蛋。整个中世纪直至1789 年法国大革命,接近1400年时间,欧洲的老百姓就没有搞过一次起义,也就是没有造过反。17世纪,英国贵族们搞了一次“革命”,最后也是老老实实地,迎请国王自家的人来做国王,直到今天。

  中国不一样,自古以来,谁造反成功,谁就当皇帝。朱元璋是要饭的和尚出身,刘邦原来不过是个村长,他们打下天下后,便自个儿当皇帝,普天之下没有人认为不合适。文盲李逵一直认为,皇帝的龙椅,他的宋江哥哥也是可以坐的。

  国人总在说“奴性”,比起奴性十足的欧洲人,中国人差远了。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52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46): 盲目崇拜西方文化,排斥中国传统文化,是另一种闭关锁国行为
  1、前面的话

  由于一些“历史学家”的偏执与偏心,出现了一个少有的怪现象:中国大陆编写的欧洲历史,远比欧美学者自己编写的欧洲历史要光鲜照人,也就是说,欧洲历史,我们的“专家”的评价,比欧美学者的评价高出N倍。
  比如,古罗马,在欧洲专家的笔下,美好的东西自然不会遗漏,而屠杀、战乱、夺权、饥荒、无视科学等等,也无一漏网,总之只有客观的陈述;而到了我们的“专家”手中,罗马只有科学、艺术、法律、强大等等,锦上添花尚嫌不足,似乎如果没有从天而降的祸患,罗马帝国不知会创造出怎样一个伟大的未来。甚至, “专家们”一再不无遗憾地感叹:丝绸之路的没能直接连通“伟大的”罗马,因而使中国与“民主科学”失之交臂。对于中国军队手下败将轻松摧毁罗马帝国,没有一个专家愿意因此做一点对比分析。
  再比如,欧洲中世纪,是欧洲人的正宗后裔公认的“黑暗时期”。这时,大部分的王公贵族是文盲,是彻底的粗鄙武夫,欧洲大陆动辄饥荒,瘟疫蔓延,城乡各地臭气熏天脏乱不堪,所谓大城市也不过是中国乡村小镇的规模。这些实实在在的事实,在欧美专家的著作中,俯拾皆是,但是,在我们“专家”的大作中,打着灯笼,也是难以找到的。
  又比如,在前些时甚为火爆的《大国的崛起》一书(电视片)中,“专家们”对于发现新大陆、“蓝色文明”津津乐道,至于为什么是西班牙、葡萄牙首先走向大海,始终一声不吭;至于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后,西班牙就此一蹶不振走向衰落,到底是为什么,“专家们”同样是一言不发。
  其实,中世纪的欧洲,基本不会造海船,更不懂得远程航海技术,仅仅一个小小的地中海,航海权也被阿拉伯人掌握着。长期以来,阿拉伯海盗随意闯入这些欧洲国家抢掠,欧洲国家唯一可做的就是请神父念经祈祷。

  西班牙葡萄牙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恰恰是来源于阿拉伯人。因为此前这里是阿拉伯国家,这里的居住着大量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正是从这些人致富的经验,让基督徒懂得了航海、经商是条好路子;正是依靠这些人,基督徒才拥有了远航海船和水手。当西班牙人依靠这些人致富、变强后,便神经错乱地屠杀“异教徒”,使得西班牙从此百业凋敝,就此衰落。
  《大国的崛起》说:英国人消灭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所以西班牙衰落了。一个舰队覆灭,就会导致一个国家衰落?那么,日本袭击珍珠港,美国不也就衰落了?舰船没有了,再造就是了;水手没有了,再招收不行吗?问题在于,西班牙因为将能工巧匠阿拉伯人赶尽杀绝了,而基督徒们还没有学会这些。所以,西班牙想不衰落也不行了。
  有趣的是,“专家们”说英国因为战胜了西班牙无敌舰队,一跃成为海洋大国,为了自圆其说,不惜隐瞒此战之后英国近百年时间根本没人关心所谓“海军”建设的事实。
  如此等等,在西方是历史常识的东西,到了我们的“专家”这里,成为了坚决不谈的“禁区”。
  其实,这些禁区,不存在任何政治上的问题,而是“专家”们自己设置的。他们只有一个目的:西方自古就比中国强。
  我不是一个盲目排外的人,也不是什么学者。我只是针对专家们的“著作”中的一些疑问,在西方人的著作中,找到了一些答案,证明了我们的“专家”的虚伪。
  我们必须积极地认真地学习西方,因为我们今天落后于他们。但是,西方的崛起,本质上源于启蒙运动。是启蒙运动,促成了现代科学民主的发展进步。而启蒙运动,也不是西方独立的思维成果,而是东西方文化交汇、发酵的产物。
  无论彻底地排斥什么,还是彻底地崇拜什么,都是荒唐的,缺少理智的。
  盲目崇拜中国传统文化,排斥西方文化,是闭关锁国行为,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在不断学习、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发展形成的。
  盲目崇拜西方文化,排斥中国传统文化,则是另一种闭关锁国行为。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53 
65.49.68.176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47): 说说“希腊文明”----子虚乌有
  一、说说“希腊文明”----子虚乌有


  古希腊文明,是指在公元前8世纪--前323年间,被称为希腊人的人们 “创造”的文明。此前的几个世纪,称为荷马时期,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为“英雄时期”;此后古罗马时期,称为“希腊化”时期。

  希腊文明时期的希腊,从来就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希腊人的地盘主要在爱琴海两岸的诸“半岛”或者岛屿上。

  希腊人分成大大小小若干个独立的“城邦”。说是城邦,实际上是一个村庄或几个村庄的联合体,人口不过万儿八千的。他们或农耕或渔猎或商贸,但多以农业为主。为了利益,相互间战争不断。

  希腊有两个“超级大国”,为斯巴达、雅典。人们一谈到古希腊,90%是拿这两个“超级大国”来说事,最多的是雅典,因为古希腊的名人大多长居于此。

  斯巴达,是四个或者五个村庄的联合体,称霸希腊时,也不过9000户人家,衰落时仅700户,按照平均每户5人计算,巅峰时人口4.5万人左右。因土地较肥沃,故以农业为生。斯巴达是2名国王加上长老会议的政治模式。两个国王分别由两个家族推选产生,权利相等。国王只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除非领兵在外,大权始终在长老们手中。

  雅典,是4个家族的10个部落的联合体。综合西方各研究者的数据,巅峰时期人口在 6.7----17万人之间,取中间值则是11万左右。因土地相对贫瘠,故手工业和贸易较为发达。雅典是9名执政官(起初是1名,后来是3名,最终为9 名)、贵族会议的政治模式。9名执政官由公民会议选举产生,轮流执政处理日常事务。军事上还选出10名司令官。但是,大事由400人议事会或者后来的 500人议事会议决。

  斯巴达和雅典,其规模相当于我国今天的大一点的乡镇。在管理体制上,与我国解放前的农村家族、村庄没多大区别:平时,族长(或庄主)处理杂七杂八的事务,担当调解员的角色,但凡遇上重大事务,则召开家族会议(各房推举的代表)或者村民大会(每家派一名代表)集体讨论决定。直到今天,我们到不少偏远乡村,还能找到这种影子。

  显然,这不过是一种部落或者部落联盟性质的村民自治性的组织。这样的环境中,能够独立(这是关键)创造出多大个文明,无异于天方夜谭。最多,比大邱庄、华西村、南街村闹得水声更响一点,但是要想完全靠自己的力量产生出中科院院士,只能是一种梦想。

  古希腊运气不错,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就在希腊的旁边。特别是以两河流域为中心的西亚,古巴比伦消亡了,亚述帝国兴起;继而新巴比伦诞生,接着出现波斯帝国。这里与南方的埃及、东方的印度、东北面的中国之间,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交流频繁,始终是处于经贸繁荣、科技文化发达的状态。

  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明确记载:希腊文字就是希腊人模仿西亚的腓尼基字母创造的。这大约发生于公元前8世纪。和日文来源于汉字一样,今天我们熟悉的26个英文字母,源头就是腓尼基人的字母。

  希罗多德还明确记载:流行于希腊的奥菲教义是从埃及传来的。就和基督教的上帝、耶稣来自于中东一样,我们熟悉的宙斯、阿波罗、普罗米修斯等“明星”,本是古埃及人创造并崇拜的神灵。

  至于希腊人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科学史家W.C.丹皮尔说:“早期希腊哲学家所搜集到的事实大部分是从外来的来源得到的----他们的天文学是从巴比伦尼亚得来的,他们的医学和几何学是从埃及得来的,可能一部分是通过克里特岛。”科学史家乔治·萨顿说:“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不论希腊的天才多么深刻,没有这些基础,它并不一定能够创立任何可与其实际成就相比的东西。……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希腊天才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母亲。”

  近些年来,西方学者也越来越多地“发现”,从《荷马史诗》开始,直到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都有了大量“模仿”西亚文化的内容。

  其实,古希腊人从来就承认:“光明来自东方”。《荷马史诗》的编著者荷马出生于小亚细亚的士麦那;希腊诗人阿基洛古是帕洛斯岛人;毕达哥拉斯生于小亚细亚的萨摩斯岛;亚里士多德是斯塔吉拉人;高尔吉亚是利昂提尼人;普罗泰格拉是阿布德拉人;提奥夫拉斯图斯是累斯博斯人;芝诺是塞浦路斯人;特拉叙马库斯是卡尔西冬人;“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也是可斯人……他们都是出生、成长于境外,成熟后回到希腊本土发展的“希腊裔”人。毕达哥拉斯、德摩克里特、柏拉图、梭伦、亚里士多德等都有留学西亚、埃及的经历。

#
  古希腊的知识界,是“海归”的天下。

  遗憾的是,因为不绝的战争,巴比伦、波斯、古埃及的大量史籍消失了。老师的作品销毁了,而来自穷乡僻壤的学生的作业,因为地处偏远等原因保存下来,故而学生为后世所传颂。

  --------------------
  声明:
  1、本人所谈到的西方历史的所有内容,完全取材于 西方著名学者的 著作。

  2、本人所谈到的西方历史的所有内容,完全拒绝 国内学者著作,不带他们的一丝痕迹。

  ----------------------------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53 
65.49.68.176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48): 古罗马到底有多伟大?---独裁与野蛮
  3、古罗马到底有多伟大?---独裁与野蛮

  一说到西方,洋奴和汉奸学者们总喜欢说完古希腊,再说古罗马。事实证明,古希腊是一个子虚乌有的“文明”,那么古罗马呢?

  古罗马直至帝国内战爆发(公元337年),是西方人所谓“希腊化”时期,也就是仍属辉煌时期。这大致相当于我国战国晚期至东晋初,正是我国百家争鸣,并诞生造纸术、地动仪等一系列引导世界科技文化进步的成果的时代。

  先说古罗马的的科技、文化。

  洋奴们不断夸耀古罗马科技、文化如何了得,然而,严肃的西方学者不仅不领情,而且还爱抽洋奴、汉奸的嘴巴。

  让我们学习一下英国著名学者W.C.丹皮尔教授的教导:“罗马人似乎只是为了完成医学、农业、建筑或工程方面的实际工作,才对科学关心。他们只用知识之流,而不培其源----为学术而学术的源泉,结果,不到几代,源与流就一起枯竭了。除了3世纪后半叶亚历山大里亚的第奥放达斯是希腊最伟大的代数学(注:西方历史学家早就发现:代数学是从中国传到波斯的,而亚历山大里亚属于波斯地盘)著作家以外,没有一个第一流的人物。在罗马帝国头300年间,罗马法的伟大成就登峰造极,但是,罗马政权还没有衰微,科学就显然已经和哲学思想的其他部门一起差不多停滞不前了。知识没有进步,人们唯一的工作只是写些注释和撮要,主要是希腊哲学家的注释和撮要。”请记住:丹皮尔教授是一位典型的持欧洲中心论的西方专家,他为什么如此谦虚呢?

  在经济建设上,罗马帝国也是乏善可陈。帝国早期,主要是以战养战,到支撑扩张的人力物力资源消耗殆尽后,帝国主要靠榨取亚平宁半岛之外的土地上的产出实现骄奢淫逸。稍懂罗马历史的人都知道,在罗马帝国的地盘上,社会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是西亚和埃及一带,因此,这里成了帝国的钱包和粮仓,而庞大的罗马城仅仅是一个挥霍场所。遗憾的是,帝国当局坚决抑制工商业的发展,只是重视农业。罗马皇帝们一再下令,逼迫北非、西亚等地铲除葡萄种粮食,使得罗马帝国连葡萄酒也没有喝的。尽管如此,罗马帝国还是动不动就闹饥荒。

  再说古罗马的政治。

  古罗马,洋人历来将它定义为奴隶社会,是一个人性缺失的时代,这一点不假。

  古罗马原本是从多瑙河沿岸迁到亚平宁半岛上的几个小部落的联合体,通过发动无数次战争,逐步发展成以地中海为中心、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他们发动战争的目的,一是夺取土地,二是掠夺占领地区的所有财物,三是将被占领土上的百姓统统作为奴隶。罗马大军所到之处,百姓要么被杀,要么掳做奴隶。一次性杀死数万人、掳数万人为奴,这样的事件不胜枚举,其血腥与残忍,无以言表。

  尽管罗马人以奴隶劳动果实为生,但是,在罗马人眼中,奴隶还不如牛马,牛马不仅能干活,而且还可以吃它的肉。罗马时代,一次又一次颁布奴隶主可以随时处死奴隶的法律。比如,公元57年,罗马元老院通过法案,奴隶主在家被杀,不仅在这家所有奴隶要被处死,而且连已被释放尚未离开这家的获释奴隶也要被处死。罗马人以观赏一个奴隶杀死另一个奴隶为乐,他们观看两名奴隶持剑生死相搏,仿佛当时中国人看斗鸡、斗蛐蛐一样兴高采烈,与当今人们看篮球赛一样的感觉。要说古罗马人有人性、讲人权,只有傻瓜、250才相信。

  洋奴学者经常说到罗马法如何如何,罗马有什么民主、法治的基因。

#
  说起来颇为有趣,罗马帝国与大清帝国一样,也有一帮八旗子弟---罗马公民,他们从出生到死亡,可以不干任何事,帝国按时给他们按人头发放粮食衣物零花钱。后来,这帮货们觉得做饭太麻烦,于是帝国干脆改为发放面包。这些洋八旗子弟一辈子只有一个义务----当兵打仗。如果打胜了立功了,还有土地和金银珠宝等奖赏。结果自然与大清八旗子弟相同,变成彻底废物。到了后来,罗马帝国不得不通过赐予“罗马公民”身份,征集“蛮族”男子上战场。蛮族汉子自然不会像罗马公民那么废物,于是政变更加频繁,以致龙椅上坐着的是蛮族人。

  罗马看起来还是民主的,它曾经有元老院等类似今天议会的机构,即便是独裁者渥大维也不是金口玉言。一次,渥大维在一个骑士家做客,席间,一个奴隶将一只水晶高脚杯打碎了,主人要将这个奴隶扔进鱼池喂鳗鱼。奴隶向渥大维求救,渥大维劝说,骑士不理,还是将奴隶扔进了鳗鱼池。对此,渥大维也没有生气。

  但是,若因此说古罗马讲民主重法治,那绝对是扯淡。

  罗马时代,动辄数以百计“元老”(大约相当于今天的议员)被屠杀,以至于这些贵族们活一天算一天,今朝有酒今朝醉,连后代也不敢要。尽管这些罗马帝国的贵族们,无论谁当皇帝都点头哈腰,但仍然逃不脱被屠杀的命运。所以,过不了多久,元老院就换成全新的面孔。公元前43年,渥大维和安东尼、雷比达联合夺取政权后,大肆追杀政敌,一次性杀死300名元老。尽管元老院是一直存在,但是,大多数时间,元老们连皇帝的面也见不到,因为皇帝根本没把他们当人看,长期呆在其它地方。帝国首都迁到君士坦丁堡之后,元老院被皇帝遗忘,扔在罗马自个儿民主议政去了。

  龙椅的诱惑是巨大的。如果按照中国的习惯,所谓罗马帝国,可以分为N个朝代。大家为了争夺这把椅子,你刚唱来我登场。有脑袋进水花钱买椅子的;有认干爹继承位子的;有干脆领兵杀进皇宫直奔椅子的;也有前线将领阵前黄袍加身的。无数人为此掉了脑袋,不少人坐上椅子后被人割了脑袋。到了后期,更是内战连连,以至于出现30余人割据称王。中国历史上的大戏,罗马帝国无一例外地,全部上演过。就这样稀里糊涂之中,363年,朱利亚努斯在与波斯作战中负伤死去,不久,罗马就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

  5世纪中叶,匈奴人在今天的匈牙利一带崛起,四面出击,驱赶得北欧的日耳曼人鸡飞狗跳。匈奴人,原来呆在蒙古高原,被中国汉朝打得满地找牙后,大部分归顺汉朝融入主流,小部分一路西行,如入无人之境,最后占据当今东欧一代,继续向西向南扩张。在匈奴大军多次践踏、大面积掳掠之后,随着日耳曼人向南方蜂拥推进,三下五除二,西罗马帝国便奄奄一息。

  476年,稀里糊涂中,蛮族们让西罗马帝国灰飞烟灭了,西欧就此进入了所谓的“中世纪”。

  西罗马帝国虽然完蛋了,但是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仍一如既往地生活着,而且寿命长达千年。

  东罗马帝国完整地继承希腊文明、基督教文明,皇帝是基督教教主,也是国家政权的主宰。东罗马人读的书,一半是基督教经典,另一半则是古希腊人的著作。东罗马帝国同样继承了罗马帝国热衷于“篡党夺权”的优良传统,几经折腾,7世纪后,东罗马皇帝也是希腊人。遗憾的是,除了房子建得有特色且颇为壮丽,雕塑还算过得去,而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上,同样是一塌糊涂。

  一部东罗马历史,除查士丁尼统治时(527 ----565 年在位)有过短暂的辉煌,剩下的就是一部挨打史、屈辱史。

  5世纪,为了少受匈奴人攻击,一次给匈奴首领阿提拉送去14000镑黄金,以后每年缴纳贡金2100镑。

  6世纪,在 “蛮族”们(主要是日耳曼人)的侵略、蚕食下,帝国在欧洲地区仅剩下沿海的一些据点。

  7世纪之后,就一直处于阿拉伯人的没完没了的“欺负”之中,帝国在亚、非的领土丧失殆尽,沦落为龟缩于小亚、巴尔干半岛部分地区的国家。帝国原本指望西欧十字军能够教训一下阿拉伯“异教徒”,以出口恶气,结果,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却将东罗马首都拜占庭洗劫一空,大火焚烧7天之久,并且将帝国大片领土予以瓜分。

  1461年,仅一隅之地的东罗马被奥斯曼帝国消灭,拜占庭成了阿拉伯国家的都城。当然,东罗马帝国的全部地盘早已变成穆斯林的乐园了。

  说来有趣:在文化传承上,这个窝囊的东罗马帝国,是最有资格的代表西方文化的---正宗嫡传的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由于它实在是窝囊得过头了,所以,西方历史学家们宁愿在黑暗的中世纪(西欧)上多做点文章,也不愿提到它,连“希腊化”的资格都不给它,让人有一种东罗马与欧洲文明无关的感觉。

#
  声明:
  1、本人所谈到的西方历史的所有内容,完全取材于 西方著名学者的 著作。

  2、本人所谈到的西方历史的所有内容,完全拒绝 国内学者著作,不带他们的一丝痕迹。




  ---------------------------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54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49): 中世纪欧洲---文盲与武夫的世界
  3、中世纪欧洲---文盲与武夫的世界

  476年,由于匈奴人的不断扩张,以及为躲避匈奴的北欧“蛮族”----日耳曼人的持续攻击下,早已腐败透顶的西罗马帝国覆亡了。从此,西欧进入了长达千年的“中世纪”。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丹纳,以形象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中世纪西欧社会:

  “蛮族的洪流也就决破堤岸,滚滚而来,一批来了又是一批,前后相继,不下五百年之久。他们造成的灾祸非笔墨所能形容:多少人民被消灭,胜迹被摧毁,田园荒芜,城镇夷为平地;工艺、美术、科学,都被损坏,糟蹋,遗忘;到处是恐惧,愚昧,强暴。来的全是野人,等于休隆人与伊罗夸人突然之间驻扎在我们这样有文化有思想的社会上。当时的情形有如宫殿的帐帷桌椅之间放进一群野牛,一群过后又是一群,前面一群留下的残破的东西,再由第二群的铁蹄破坏干净;一批野兽在混乱中喘息未定,就得起来同狂号怒吼,兽性勃勃的第二批野兽搏斗。到第十世纪,最后一群蛮子找到了栖身之处,胡乱安顿下来的时候,人民的生活也不见得好转。野蛮的首领变为封建的宫堡主人,互相厮杀,抢掠农民,焚烧庄稼,拦截商人,任意盘剥和虐待他们穷苦的农奴。田地荒废,粮食缺乏。(生民无疆注:这是中国从六朝到北宋的一个漫长时期,中国人正在实施科举取士,创造唐诗宋词,进行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研究武学、律学、书学、算学、画学、医学....对比一下,我们是什么感觉呢?)

  “十一世纪时,七十年中有四十年饥荒。一个叫做拉乌·葛拉贝的修士说他已经吃惯人肉;一个屠夫因为把人肉挂在架上,被活活烧死。到处疮痍满目,肮脏不堪,连最简单的卫生都不知道;鼠疫,麻风,传染病,成为土生土长的东西。人性澌灭,甚至养成像新西兰一样吃人的风俗,象加莱陶尼人和巴波斯人一样野蛮愚蠢;卑劣下贱,无以复加。(生民无疆注:这是中国北宋时期,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高度繁荣,看一看《清明上河图》,读一读欧阳修、柳永等人的词,放一放宋人发明的焰火,甚至搭乘宋朝商人的海轮到印度西亚做做生意旅旅游,是什么感觉呢?)

  “到一五五〇年,英国只有猎人,农夫,大兵和粗汉。一个内地的城镇统共只有两三个烟囱。乡下绅士住的是草屋,涂着最粗糙的粘土,取光的窗洞只有格子没有窗子。(生民无疆注:这是中国明朝中叶,参观一下故宫、明十三陵、全国各地的古镇,或者陪着徐霞客游山玩水一次,又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至于法国,到十五世纪末,国内的优秀人士,所谓贵族只是粗野的蛮子。一五二二年,巴大萨·卡斯蒂里奥纳伯爵写道:‘法国人只重武艺,看不起别的事情;他们非但轻视文学,而且深恶痛绝,认为文人最下贱,所以把一个人叫做学者是对他最大的侮辱。’总之,整个欧洲还处在封建制度之下,人像凶悍有力的野兽一般只知道吃喝,打架,活动筋骨。”(生民无疆注:这是中国明朝中叶,随便找一部明朝士大夫日记类的作品读读,琴棋书画诗酒山水扑面而来,又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大家可别瞧不起这些蜂拥而来的“野人”,西欧后来的贵族,诸如国王、公爵、骑士什么的,全是这些野人及其后裔。

  在这些野人的领导下,中世纪的西欧具体是什么样的呢?生民无疆随后将从多方面予以介绍---坚持用洋人提供的历史资料,拒绝参考洋奴学者写的欧洲史。


  -----------------------------------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54 
65.49.68.176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50): 说说欧洲的家族制度---族权

  6、说说欧洲的家族制度---族权


  五四时期的陈独秀、鲁迅等“旗手”们,对中国家族制度深恶痛绝,认定儒家学说为祸首。有“只手打翻孔家店”之称的吴虞先生,为了与家族划清界限,毫无保留地与家庭决裂,不仅在大庭广众之下辱骂自己的父亲是“老贼”,亲手痛揍自己的父亲一顿,而且宁可将自己的钱拿出来娶小老婆、逛妓院,也不给自己的儿女用于上学。

  殊不知,欧洲的家族制度及其危害性,一点也不比中国差。中世纪的欧洲,同一血缘的人们世代同堂共享财产的现象十分普遍,家族干预其成员的私有财产处置,具有对成员婚姻的决定权,而且家族之间的仇杀也是见怪不怪的事情。

  据法国大学者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在整个封建欧洲,当时存在着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群体。在法国,当人们谈到亲属成员时,通常直接称之为 amis(朋友);在德国则称之为Freunde(朋友)。一份写自11世纪法兰西岛的法律文献这样列数家族成员:‘他们的朋友们,即他们的母亲、兄弟们、姐妹们以及以血缘和婚姻维系的亲属’。”

  中国有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习惯或者风俗,欧洲也不例外。大小领主(即贵族)的后人共同继承、共同使用公共遗产,共同居住在祖传的城堡里,例如博骚家族几代人均控制者普罗旺斯地区的各个伯爵领,虽然这个家族的每一分支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但都认为整个采邑的统治权是统一不可分的,并且所有人都采用同一普罗旺斯‘伯爵’或‘诸侯’的称号。至于平民百姓,更是重视血缘关系了。在整个乡村,到处都是由若干个有血缘关系的家庭组成的 “兄弟会”,他们共用一个炉灶、同桌进餐,耕种同一块共有地。

  个人财产所有权,往往最终为家族所掌握。比如,某人想将属于自己的财产卖掉,必须首先售给家族成员。即便是已经卖给家族之外的人,在规定的范围按照约定的顺序,家族成员在偿还已付价钱之后,仍然可以取代买主的地位----这就是曾盛行于欧洲的家族成员享受赎回权的制度。“这种赎回权制度盛行于从瑞典到意大利的各个地区,任何一种习惯制度都不会更为根深蒂固;在法国,只有大革命才将它废除。”

  和中国人一样,欧洲人的婚姻大事,也是由家族长辈决定。“在一个个人十分渺小,难以主宰自己命运的社会里,婚姻(我们知道,婚姻与众多形形色色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远远不被视为个人选择的行为。是否缔结婚姻首先是由父亲决定的事情。……亲属们可以干预这类事情,有时候是与父亲联合加以干预,尤其是他父亲不在世时,就更是如此。”

  中世纪欧洲自始至终笼罩在家族间复仇的乌云之中。每个家族都有一个族长,全体成员听从他一个人的指挥。只要家族成员受到外人的伤害,在族长的带领之下,家族成全体成员将拿起武器来惩罚杀害或者仅仅虐待其家族成员的行为。11世纪,勃艮第两个贵族家族在葡萄收获季节的发生了纠纷,双方的械斗搏杀持续了30 年,其中一方就有11人死于非命。最位奇怪的是,这种家族仇杀行为为法律所认可,例如,在卡斯蒂尔的塞普尔维达,地方法律规定,复仇者只要与原来的受害人拥有同一个太祖父,就可以向杀害亲属的凶手复仇而不认为犯罪。

  阅读西方人撰写的西方历史,我们发现:

  第一,没有国内专家们写的西方历史那么美好,他们承认西方历史有很多很多不光彩的地方;

  第二,在论述到并不那么美好的地方时,作者也是那么心平气和地娓娓道来,而不像国内某些专家写中国历史那样边写边骂,还痛心疾首、义愤填膺地对古人进行一番深揭猛批。

  20世纪上半叶,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中国知识阶层风行一时。不知道吴虞、鲁迅、陈独秀等五四干将们研究过没有:谁是欧洲的家族制度的祸首?难道也是孔夫子?欧洲人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祖先的?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55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51): 说说欧洲歧视妇女的可怕
  7、说说欧洲妇女的权益



  五四以来,不少精英人物痛感中国妇女地位低下,在不断呼吁提高妇女地位的同时,将中国妇女受虐待归因于中国传统文化(其实根源是游牧民族入侵,汉族蛮化,游牧民族中女人地位低),并持续地进行深揭猛批。

  殊不知,自欧洲有文字记载以来,无数证据证明,欧洲历史上,妇女的地位一点儿也不比中国女人高,可以说处境更糟糕。

  古希腊最大的圣贤苏格拉底,是这样教导人们的:“一个女人的美德,如果你想知道的话,也可以很容易地描述出来:她的责任是在管理她的家务,和看管屋里的东西,以及服从她的丈夫”。
  著名的柏拉图认为,女人的智商和小孩、奴隶差不多,除了有各种欲望、痛苦和快乐,啥也不懂。
  同样著名的德谟克利特则说:“接受一个女人的命令,对一个男人来说是最大的侮辱”。德谟克利特还谆谆告诫道: “女人不应该动口舌,因为这是很危险的,”“少说话对于女人是一种装饰,而装饰简朴,在她也是一种美”。
  中国圣贤们,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等,还从来没有如此蔑视妇女。

  在欧洲文化的另一主要源头《圣经》之中,也有不少类似的言论。如《马太福音》中说:“人若休妻,就当给她休书。只是我告诉你们,凡休妻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叫她作淫妇了。人若娶这被休的妇人,也是犯奸淫了。”这就是说,被男人休掉了的女人,连再嫁人的机会也没有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宋朝以前,女子再嫁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明朝以后,至多也就视再嫁不够光彩罢了。

  直到十八世纪以前,欧洲妇女的生存状况都是十分可怕的,她们基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婚姻由父母或者家族决定,出嫁后必须绝对服从丈夫,而且未经允许不得迈出家门一步----这就是今天欧美妇女大多婚后便辞职回家当家庭主妇的来历。更为可悲的是,欧洲男人为了确保妻子独处时不红杏出墙,不仅发明了将女人阴部套上铜铁锁链的 “贞节带”,而且,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贞节带还是畅销产品。据说,直到十九世纪上半叶,这玩意儿还在市面上流行。有人曾经将“贞节牌坊”作为儒家思想虐待妇女的罪状之一,开句玩笑,无论如何,获得贞节牌坊怎么也比戴上贞节带好受得多吧。

  中国自汉朝以来,有作品传世的才女,数不胜数。举个例子,比如中国宋朝,既有李清照诗词歌赋无所不通的文人墨客,也有韩世忠夫人梁氏这样的巾帼英雄,在《全宋词》作者中,女性多达107人。岳母刺字、苏洵之妻管家、薛氏教子等众多资料证明,宋朝妇女识字率显然不低。翻遍十八世纪以前的欧洲历史,也找不出这样才女辈出的场面。女子接受教育的资格都没有,谈什么女权,绝对是扯淡。

  欧洲的风流王公们,并不比中国富贵而好色的男人少。勃艮第公爵好人腓力普就有3个正式妻子和24个外室。法国学者马可·布洛赫说:“历史提供的证据更加明晰无误。我们知道,贵族的婚姻常常是一宗平凡交易,贵族家族中私生子成群结队。”在男权专制的时代,世界各国无不如此。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55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52): 华夏上古文明出来扫荡世界,扫荡全球

  哈哈,我们华夏上古文明出来,这回要开始扫荡世界了,扫荡全球,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希腊文明完全是虚构出来的!

  这意味着什么???

#
  扫荡完了地球,

  接下来,

  我们扫荡月球,然后,扫荡宇宙。

  我们要真相
  我们不要欺骗
  我们要真相
  我们不要欺骗
  我们要真相
  我们不要欺骗
  我们要真相
  我们不要欺骗
  我们要真相
  我们不要欺骗
  我们要真相
  我们不要欺骗
  我们要真相
  我们不要欺骗
  我们要真相
  我们不要欺骗
  我们要真相
  我们不要欺骗
  我们要真相
  我们不要欺骗

#
  宇宙至尊,华夏文明,号令天下,莫敢不从,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华夏大道,文成武德,泽被苍生,千秋万载,一统宇宙,日出东方,唯我不败!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56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53): 金庸,满族旗人,萨满教精神操控大巫师

  在我们乘坐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太空飞行器登上月球之前,我要先说一下金某人。

  金某人是萨满教大巫师,有很强的法力,能操控人,操控全国的人。

  在金某人的小说里,莲花宝典东方不败:“欲练神功,必先自宫”,这是一句萨满教咒语。

  结果中国高层都被操控了:欲要国强,必割断汉人的输精管输卵管。

  金某人的小说是在配合着进行一些咒语,萨满教的方式,给中国汉族人洗脑。

  少数明白的,都被一票否决。

#
  《天龙八部》多少历史错误?金庸对历史负责的谎言!

  毛文龙历史上确有其人,是抗后金的英雄

  袁崇焕历史上确有其人,是残杀大明百姓的奸贼!

  金庸把奸贼美化成英雄,对此做何解释?

  吕文德历史上确有其人,是抗蒙的英雄,金庸将其丑化为懦弱无能,对此做何解释?

  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一直没有流血冲突,直到辽国灭亡也没侵犯宋朝的土地,金庸的“打草谷”对此做何解释?

  宋辽战争,宋军胜多败少,金老头将其丑化为“打一仗,败一仗,丧师割地”对此做何解释?。


  金庸伪君子一个,假仁假义的说不肯污蔑一个历史上的好人,却如此篡改历史。宋朝、辽朝和明朝三个朝代都让金庸给污蔑了,岂只污蔑一个好人?

#
  错误一:完颜阿骨打的年龄?
  《天龙八部》里面,萧峰在女真部找人参,与完颜阿骨打结拜为兄弟!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然后有因为女真人与契丹人的冲突,结实辽道宗耶律洪基,帮助耶律洪基平定耶律重元之乱!

  看一下时间,突然发现这是一个严重的BUG
  完颜阿骨打(1068年8月1日—1123年9月19日)
  1063年 宋嘉佑八年 契丹重元之乱
  也就是在1063年,耶律重元挂了!
  公元1063年,辽国发生耶律重元之乱,此时女真的完颜阿骨打还没出世,还要到1068年才出世呢,萧峰和一个还需要5-6年才出世的鬼魂结拜兄弟?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错误二:辽国在宋辽边境“打草谷”?
  这是一个典型的黑宋,黑辽的无耻谎言!
  早在辽太宗耶律德光时代,就因为灭亡后晋后在中原“打草谷”而激发中原人民的反抗,导致狼狈退回辽国。
  辽景宗中兴辽国以后,已经早就不搞“打草谷”的事了
  宋辽1005年签定盟约后,明确规定、“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
  也是1005年以后,辽国的军队再也没有侵入过宋朝的土地,直到灭亡也没有!

  错误三:耶律洪基 想举兵侵犯宋朝?这又是一个完全的谎言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在辽国历史上,有两个皇帝是最仰慕宋朝的,一个是辽圣宗,一个则是辽道宗耶律洪基,当宋仁宗去世,宋朝使者向辽国报丧的时候,耶律洪基哭着手执宋使的手说“四十二年未识兵戈耶!”
  甚至最出名的说耶律洪基那句:“愿来世生为宋人!”的话。
  耶律洪基根本不可能大举率兵攻宋。

  错误四:辽军主力南侵,走雁门关作为主攻方向? 天啊,金老头完全没军事常识。
  宋辽作战,辽军的主攻方向一般是河北路,也就是华北平原一带,不会走太行山以西,而是把主战场选择在太行山以东,因为太行山以东的地形是平原,有利于辽国骑兵的优势,不利于北宋步兵。
  把骑兵的主攻方向选择走雁门关,也就是太行山以西的河东路,这是最愚蠢的办法。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宋辽25年战争,除了公元980年,辽军为了报复北宋进攻,打过一次雁门关,吃了亏以外,就再也没有哪场大战把主战场选择在雁门关,甚至根本就不去雁门关!

  错误五:吐蕃有那么牛吗?
  宋朝时代,吐蕃人牛过一次,是真宗时代,西北吐蕃向宋朝挑衅,结果被宋军名将曹玮在三都谷一战狠狠的教训了一顿。打的吐蕃人从此怕了宋朝。
  三都谷一战,宋军以阵亡67人的代价,打死吐蕃上万人,缴获牛羊三万多,从此吐蕃人对宋朝胆寒。
  在宋朝时代,宋朝和大理的关系不错,大理属于宋朝的小弟兼藩属,吐蕃人被宋朝狠狠的K过一顿之后,还敢向大理以武力威胁?实在是荒唐的笑话。与宋朝接壤的青唐吐蕃,小心的恭顺着宋朝,但是在后来,宋朝还是以武力占领了吐蕃2000多里的土地。
  宋朝时代的吐蕃敢对宋朝调皮?宋朝十分之一的禁军就可以把吐蕃人打回去放羊!

  错误六:少林七十二绝技可以提升辽国军队的战斗力?使得北宋有灭亡的危险?这是最无耻荒唐的
  少林七十二绝迹这么牛逼,也没看见少林高僧用七十二绝技取过人的性命,真有这么厉害,少林寺直接把七十二绝技传授给宋朝军队,然后写一部假的送辽国武士,不就什么都不用怕了?以至少林方丈急急忙忙带那么多人去雁门关冒险?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辽国军队的厉害,在于骑兵,在于几十万骑兵,如果没有这几十万骑兵,你让辽国军队不用骑兵,只用步兵和宋军较量,看辽国军队可以坚持10年不**掉吗?正因为有这几十万骑兵,宋辽才打成了平手,没有这几十万骑兵,辽军哪是宋军的对手?

  错误七:宋朝与辽国的战争,打一仗败一仗,丧师割地。
  去他妈的,宋朝与辽国打了25年,割让过什么地方了? 至于丧师?辽军没死伤?宋辽25年战争,单是伤亡人数上看,宋辽差不多。宋军杀敌不下20万以上。澶渊之盟时明确表示“不给一寸土地!”


#
  《鹿鼎记》中明史案一例是证明金庸文品如何的直接证据。

  就明史案本身而言,有两条是盖棺定论:一,査继佐是首告;二,査继佐得了庄家财物。争论只有一条,査继佐到底是不是庄氏《明史》主笔之一。

  但不管是不是主笔,査继佐在明史案中的角色都是很不干净。《鹿鼎记》中所有帽子一股脑全扣到吴之荣头上,联系到査继佐跟金庸是什么关系,用心当然是昭然若揭。联系《鹿鼎记》前后情节,查良镛这下笔力道之大,可远不是“为尊者讳”四个字能解释的:旧时代文人所谓“笔削春秋”可不是这么干的。

  这等脸为盾,膝为剑,无耻谰言,贱穿底限的本事,怕也就是他自己写的《笑傲江湖》里头那位华山派掌门才能比拟。看透了这个,回头翻他书里诸多笑话,也就自然是淡定了——不过是狗改不了吃屎而已。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56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54): 旗人金庸先祖是满清最大文字狱《明史》案告发者,《鹿鼎记》中金庸为其先祖篡改历史

  金庸先祖查慎行的一首诗,被收录入90年代的初级中学语文课本后面: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这里涉及很高级的不知不觉中对汉文化进行阴险的嵌植手段。我要详细讲解。

#
  旗人金庸的那点龌龊事儿——写给所有被金庸欺骗的人
  一、引言

  金庸,本名查良墉,浙江海宁人,顺治时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密者就是其祖上查继佐。当时无辜屈死者无数,老查踏着别人的鲜血爬了上去,得到了满族统治者的宠信。查家此后一门竟出了七个进士和五位翰林,这在满人排汉的风气下,是汉人门庭根本无法做到地,所以虽然金先生死活不承认自己是旗人,可辩护却总是显得那样苍白无力。

  二、《明史》案的告密者查继佐

  查继佐又名查伊璜,“伊璜”应该是其族谱名。他是金庸的一个本家,也是满清最大的几场文字狱之一----《明史》案的告密者。此案最终有七十二人被处死,其中十八人被凌迟,数百人充军,之后江南人人自危,文坛、史坛都陷入死水一潭的局面。究其根源,金庸的祖上查继佐做为首告,为了一己之私,把原本未必会兴起大祸的一次史书编写推动成了一幕惨剧,终致血染江南。

  据印鸾章的《清鉴》记载:“此案诛死者七十余人,名列参校者皆死,刻工及鬻书者同日刑。惟海宁查继佐、仁和陆圻,当狱初起,先首告,谓(庄)廷鑨慕其名,列之参校中,得脱罪。”

  《明史》案主要由两人告发,杭州举人查继佐是首告,归安本地知县吴之荣后来再次告发。如果起初查继佐不告发,吴之荣也未必会关注此事,更无须因担心失职被惩处而也跑去告发(当然也不排除其兼有邀宠的动机),所以说这场浩劫的根子还是在首告查继佐身上。要说知县吴之荣职责在身,向上反映也属正常。而查继佐仅为了避祸和妒忌,就借刀杀人,向满人告发自己的汉族同胞,所为可谓极不光彩。这场浩劫之后,归安文坛和文人都遭到重创,文士中唯有查继佐因检举有功而受到清廷的嘉勉和赏赐,和吴之荣一起平分了庄家的家产,还从庄家得到了“十余舟”抄家得来的家俱器物(《费恭庵日记》)。不久之后,查家便因此次功劳得到清廷的赏识信任,举族入了旗,自此成为了满清统治集团的“自己人”。可以说,查家日后的繁盛,与查继佐告发文字狱,踏着别人的尸骨向上爬是有很大程度的关联地。

  然而金庸秉心有偏,为了谋求根红苗正、良好口碑,便竭力想要遮掩祖上的这幕劣迹,甚至不惜为此伪造历史。他借助其拥有的显赫声名和自己小说的广泛流传,明目张胆地颠倒黑白,试图扭曲真相,混淆视听,竟然在《鹿鼎记》中把查继佐写成了正面人物、文字狱的受害者,还将其与顾炎武、吕留良这样的反清名士置于一处,把告密的丑恶行径都推到了吴之荣身上。《鹿鼎记》影响深远,读过的人不计其数,大部分读者无心考究历史,也想不到金庸竟敢如此明目张胆地混淆是非,指鹿为马,所以多被其蒙骗,在记忆中留下了一段被篡改的史实。原本一段海宁查氏的“不光彩”历史,反倒被金先生巧妙地利用,让世人都以为其祖上心怀故国,不肯屈从于满清淫威,在文字中暗讽时弊,才招致灾劫。一个可耻的告密者、给江南文坛惹来大祸的小人,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了反清英雄,金先生的生花妙笔实在令人又敬又佩。

  三、铁杆汉奸吴六奇

  读过《鹿鼎记》的人应该会对吴六奇这个名字有印象。在书中,吴六奇是一位慷慨豪侠的英雄、潜伏敌后待机而动的抗清义士。但事实上,吴某人却是一个贪生怕死、叛国投敌的铁杆汉奸,投降后一直对清廷忠心耿耿。吴六奇本是永历帝授的南澳总兵,顺治七年时,大汉奸平南王尚可喜挥军南下,吴六奇当即率部迎降清军,此后随同尚可喜征粤,剿灭明军残部,屡立奇功,并积功被清廷升为提督、少师、兼太子太保。

  据徐鼒《小腆记年附考》卷十七记载:“清世祖顺治七年春正月。戊辰,我大清兵复取韶州,明总兵吴六奇降。[考曰:海宁查孝廉伊璜识吴六奇于未遇,后从王师征粤,官至提督,厚报伊璜。王士祯《文集》、钮琇《觚賸》、蒲松龄《聊斋志异》、蒋士铨《忠雅堂文集》皆记其事,谓六奇以乞丐遇征粤之师,途中被执,献策从戎,积功至节钺。鼒按:诸君皆据传闻言之,其实六奇在明时为五虎乱潮之一,踞大埔、饶平、程乡,永历帝授为南澳总兵。顺治七年,平南王尚可喜等自南雄下韶州,六奇与碣石镇苏利迎降。《台湾外纪》、《行在阳秋》言之历历,安得谓乞丐迎降乎!《贰臣传》谓六奇丰顺人,少时乞食各郡,习山川险夷,至是以总兵降,请乡导大军,招徕旁邑自效,盖乞丐乃少时事,查、吴相遇,实在明世。旋附义旅,为桂王驰驱,后人讳之,而托言骤贵于兴朝,非实录也。附辨于此。]《查继佐年谱》引。”

  金庸之所以颠倒黑白,硬把一个汉奸美化为抗清烈士,主要原因就是查家与吴六奇交往密切,一损俱损。吴六奇落魄时曾得到过查继佐的资助,后投身军旅,当了明朝的总兵,降清后官至提督。此人不忘旧情,“厚报伊璜”,还曾助查家脱难。据《偶然录》记载:“公应吴督之招,在两广署时,陆晋亦贵为潮州提督。盖晋逸去后,即从军效力,积功谋任至此。知公至粤,遣使赍帛书为请,公赴之,晋郊迎百里外,其崇奉之礼不异于吴。”可知查继佐受到了两广提督吴六奇和潮州提督陆晋异乎寻常的礼遇,查家是当时“沾官气”的大族。

  写小说虽然允许艺术夸张和改编,但总不能颠倒黑白、忠奸互易。如金先生般把小说当成歪曲历史的工具,借助其颠倒是非,谋一己之私者,实属少见。

  四、《明史》案始末

  《明史》案是满清所兴的几大文字狱之一,株连甚广。湖州(今浙江吴兴)庄廷珑聚众编辑明史,清廷在撰写二十四史中的《明史》时,煞费苦心地大肆篡改,歪曲事实,自然不能允许有人说出历史的真相,于是一经告发后就严厉惩治。据《鲒琦亭集》二二《江浙两大狱记》记载:“江浙名士列名书中者皆死,刻工与鬻书者亦同时被刑。”
  
  #

  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湖州庄廷鑨作明史,以查伊璜刻入校阅姓氏。伊璜知,即检举学道,发查存案。此年七月,归安知县吴之荣持书出首,累计伊璜,伊璜辨曰:“查继佑系杭州举人,不幸薄有微名,庄廷鑨遂将继佐刻入校阅。继佑一闻,即出检举,盖在庚子十月,吴之荣为庄廷鑨本县父母,其出首在辛丑七月。若以出首早为功,则继佑前之荣后,继佑之功当在之荣上;若以检举迟为罪,则继佑早而之荣迟,之荣罪不应在继佑之下。今之荣以罪受上赏,而继佑以功受显戮,则是非颠倒极矣!诸法台幸为参祥。”(按,继佑是继佐原名,因科举之错而从其误。)

  据况周颐写的《眉庐从话》记载:“吴兴庄某作《明史》,以查伊璜列入校阅姓氏。伊璜知即检举,学道发查存案。次年七月,归安知县吴某(吴之荣),持书出首,累及伊璜。伊璜辩曰:“查继佐系杭州举人,不幸薄有微名。庄某将继佐列入校阅,继佐一闻,即同检举,事在庚子十月。吴令为庄某本县父母,其出首在辛丑七月。若以出首早为功,继佐之功当在吴某上;若以检举迟为罪,则继佐早而吴某后,吴某之罪不应在继佐下。今吴某以罪受赏,而继佐以功受戮,则是非颠倒极矣。诸法台幸为参详。”各衙门俱以查言为是。到部对理,竟得昭雪。遂与吴某同列赏格,分庄氏籍产之半。”

  全祖望《鲒琦亭集》载:“惟海宁查继佑、仁和陆钎,当狱之初起即首告,为庭珑慕其名,列之参校;故得免于罪。

  据张岱的《快园道古》记载:湖州庄廷珑作明史,以查伊璜刻入校阅姓氏。伊璜知,即检举学道,发查存案。此年七月,归安知县吴之荣持书出首,累计伊璜,伊璜辨曰:“查继佑系杭州举人,不幸薄有微名,庄珑遂将继佑刻入校阅。继佑一闻,即出检举,盖在庚子(1660)十月,吴之荣为庄廷珑本县父母,其出首在辛丑七月。若以出首早为功,则继佑前之荣后,继佑之功当在之荣上;若以检举迟为罪,则继佑早而之荣迟,之荣罪不应在继佑之下。今之荣以罪受上赏,而继佑以功受显戮,则是非颠倒极矣!诸法台幸为参祥。”共衙门俱以查言为是,到部对理,竟得昭雪。遂与之荣同列赏格,分庄珑籍产一半。”

  查继佐门人沈起所撰《查东山先生年谱》:“清顺治十八年,庄史案将发时,“陆子丽京(圻,字景宣,钱塘人)告先生曰:‘南浔有庄鑨者(字子相,湖州人,贡生)作《明史纪略》,参阅姓氏首列东山(摘按,即查继佐),次范子文白(骧),次及某,共十八人。(日记作廿一人)作序者李霜回(令皙)也。’先生殊骇,所谓大警者定以此矣。拟牒当事,从刀笔家称此书不工。先生曰:‘吾三人不工,此书是仇庄,非善。’因投牒督学,手著四六体,中一联:‘倘或犯于所忌,间有非所宜言。’并入范、陆名于牒,范、陆不知也。率此一联,生三家三百余口。”

  中华书局《查继佐年谱》也证实查继佐正是此案最早向清廷告发之人,年谱注引查继佐《得案日记》曰:“……余自作牒四六体,投督学胡尚衡,亦不得报。余手启胡:‘语陟鼎革而衡文,不知之乎?他日门户之忧,当与共之,勿谓此日不言,故警。’始以原牒行湖府学,学官为赵君宋,温州人,颇有深望。时鑨已卒,父老七十余岁矣,自言此书无不敬,可上闻。即奈何渔猎君宋毒之,详于府道。庄不得已,行千金寿知府陈某………”

  上面六则史料所述大体相近:庄庭珑慕杭州举人查伊璜之名,擅自将其列入《明史》的参订名单,查伊璜得知后吓得心胆俱裂,为求自保,赶忙向学道检举告发,但学道并未在意此事。七月,归安知县吴之荣再次告发,此书终引起清廷关注,遂大兴文字狱,相关人等被捕杀殆尽。同列参校的查伊璜非但未伤毫发,反而因首告有功,“与之荣同列赏格,分庄珑籍产一半”。

  在《五石脂》中,记载更为翔实,但与上面几则略有出入,比如查继佐告密所得不再是庄家财产的一半,而是十分之一,加上“十余舟”的器物。

  ”…… 同时以不列名而获免者,尚有四人……陆璘,查伊璜、范文白、陆丽京……伊璜名继佐,海宁举人……咸负文望,列名参订中。庚子书成颁布,三人以不相闻,于顺治十八年辛丑十二月,具呈学道胡尚衡,辨明其诬……之荣出首时,即谓庄胤成(即君维)、朱佑明、查伊璜等共造此书。至公庭质对,亦坚执伊璜等主笔。查以递过检明呈为词,吴复质其何不首督抚而独首学道。明系借此得赃名实两遂之计。查遂无词。囚禁者逾时,既乃密求于粤中总兵吴六奇,事始得解。先是满官督抚上本,俱依之荣口供,谓查系同谋造送。及吴为查营解,至定案时,遂一反其词。谓查三人,虽不比之荣之发觉,亦系首事之人,依律颁赏。故之荣荫袭拜他哈哈番,并给朱庄财产十分之一。查、范、陆亦得颁给器用什物。据《费恭庵日记》,谓曾亲见查等在慈感寺前领取朱、庄家具,约十余舟云。”
更多
.远梦家纺决明子荞麦定型枕头 29元包邮.免费赢取香港旅游,还有精美相册赠送,惊喜不断哦.网民最信赖网银品牌为新春网上购物保驾护航.智慧型家装搭配花费不过1万,体味欧洲式奢华.这些美女、帅哥的照片你认为哪个最漂亮?.相亲对象说我满脸烂痘,凭什么跟他在一起


#
  《五石脂》中的详尽记载给我们讲述了事件的另一个版本:查继佐正是《明史》的主笔之一,而不是其它几则史料中所述,是庄廷珑未经允可就擅自把他列入参订名单。查继佐后来向学道首告,正是担心出事,预作自保准备。而之所以他的告发没有引起任何关注,就是因为查继佐并不是真想把事情闹大,因为他希望借助修订《明史》而留下美名,所以他的告发不过是串通学道而做的戏罢了。然而查继佐没想到知县吴之荣也会告发此事,人家可是真告,所以很快就引来了朝廷的关注,他也被吴之荣告发。吴之荣看破了查继佐的小心思,当庭质问他既然告发,为何“不首督抚而独首学道”,于是“查遂无词”,被下狱囚禁。查继佐让家人密求粤中总兵吴六奇救命,在吴六奇的庇护下,才于重审时“一反其词”,不仅无人再提查继佐曾经担任主笔之事,他还反罪为功,嘉奖受赏。

  “苍*宝之(明史),原本不可得也。问之庄氏,忌不与校。余素不一至南浔,偶鑨弟廷钺束脯余门,曰:家史意独为之,不欲分人,且先生不须此。余遂有明史之役,改曰罪惟录。九段摘按,查氏本人亦有心于明史,其告发庄氏之举,是否先有同道相薄之意,后生借刀杀人之心,则难言。”

  而在《查东山先生年谱》注引查氏《得案日记》中,我们又可以看到查继佐告密的另一个版本和动机:庄家把新编撰的《明史》视为至宝,“不欲(把荣耀)分人”,不让别人参与校对,列名其上。而“查氏(查继佐)本人亦有心于”靠明史扬名,所以对庄家心怀不满;兼且文人相妒,希望对方无法成功,所以向清廷举发,希望能借刀杀人,用心可谓十分歹毒。

  上面几种大同小异的说法孰真孰伪,如今已难确证,但查继佐在《明史案》中担当了一个既不光彩的角色,并在事后获利,却是众口一辞。以史料多寡来看,似乎第一种说法最为可能属实。

  五、金庸祖上查嗣庭遭受的文字狱

  在《金庸传》中,曾有过一个“维民所止”的说法:说金庸的祖上查嗣庭因为“维”、“止”二字给“雍正”去了头,所以引出杀身大祸,遭到文字狱的清洗。事实上,“维民所止”的故事早已被考证出是金庸自己编出来的谎言,并藉此不知欺骗了多少人。不过金庸的祖上,内阁学士兼礼部左侍郎查嗣庭,倒确实遭受了文字狱的清洗,他与儿子拷死狱中,死后还被戮尸,全家流放,连江浙两省的士子都受到株连,六年内不准参与举人和进士的科考。

  此事就是著名的“查嗣庭案文字狱”,一直被金庸利用来混淆视听,遮掩其祖上查继佐的不光彩行为。事实其实很简单:满清有两大文字狱都与金庸祖上有关,一为《明史》案,一为查嗣庭案。只不过在《明史》案中,其祖上查继佐是可耻的告密者;而在“查嗣庭案”中,查家又成为受害者罢了。

  其实查嗣庭案并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文字狱。表面上看是雍正因为查嗣庭主持乡试时命题不妥而降罪,将其下狱处死。内幕却是雍正意欲铲除国舅隆科多,而查嗣庭是靠溜须隆科多爬至高位,属于铁杆隆党,所以便成为雍正首先要剪除的羽翼。所谓的“出题不当”,不过是个借口罢了。在查嗣庭死后没几个月,隆科多便被处死。

  显而易见,这场所谓的文字狱,不过是一幕披着文字狱外衣的权术争斗,具有极强的政治色彩,与其它因讽刺满清、弘扬汉族文化而获罪的文字狱有本质区别。而金庸编造“维民所止”的谎言,其用意也并不难猜:无非是想掩饰这场文字狱的独特性,尽量将其与其它文字狱混为一谈,以让人们产生“金庸祖上也是反清文人,曾因弘扬汉族精神招祸”的错觉。其实少年时读《鹿鼎记》,便感觉一开始文字狱那章与整体格格不入,甚至有些多余。长大后才理解金庸这样做的高明之处:不仅巧妙地歪曲了事实,把“明史案”的告密丑行全都推到了吴之荣身上,洗白了其祖上查继佐;更配合他在《金庸传》中编造出的“维民所止”谎言,给自己塑造了一个“文字狱受害者后代”的高大形象;同时更有力地掩饰了自己满人的身份,淡化了祖上曾任清廷高官的事实;还遮盖了他在小说中吹捧满清的不公正立场,可谓一举数得。仔细回想一下金庸写的小说、评传和杂文,对清初的几任皇帝(皇太极、努尔哈赤、顺治、康熙)都推崇备至,而自杀其祖上查嗣庭的雍正之后,就再无溢美之词了。

  笔者十分佩服金庸的心计,能如此不着痕迹地塑造起自己的光辉形象,从一个告密者的后代摇身一变,成为文字狱受害者的传人,轻松就博取了人们的同情,可谓变被动为主动,将虚伪隐藏于无形之中。金先生能将岳不群伪君子的形象刻画得那样传神,果然并非幸致。

  如果有人仍存疑虑,希望进一步了解此案的细节,请自行检索阅读陈伯良先生的考证文:“清代查嗣庭案本末”。

#
  六、金庸是满人还是汉人已不可考

  《满族汉姓对照表》:“[查] 老姓,包括沙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查氏(汉族)等。”

  “姓查的人百分之八十五是居于安徽、云南的少数民族,剩下的百分之十五则是满族正白旗姓沙拉的一批满人改成的汉姓,以及后来加入满族的查姓汉人,主要居住在浙江以北的几个省份。”

  “海宁查氏原籍安徽婺源,系出春秋查子,以地为氏。元至正十七年,查瑜因避兵乱迁居海宁袁花。自第三世,分南、北、小等三支,明清以来一直是‘文宦之家’。”

  七、金庸与海宁查家

  海宁查家是海宁袁花的名门望族,其种族虽然已经混乱,但族谱还是比较确切地,今存《海宁查氏族谱》二十册。自第七世起的排字辈份为:秉志允大继嗣克昌,奕世有人济美忠良,传家孝友华国文章,宗英绍起祖德载光。在族谱中可以看到查良镛的序列,所以金庸自称出于海宁查家还是比较可信地。金庸曾在1995年2月给浙源乡查传宦的信中自称族叔,称对方为“传宦族侄”,还说到:“据长辈所言,我家的确于早年自婺源迁浙江海宁,故我们应是本家。”

  满清自入关以后,对汉人一直采取防范打压的策略,所以汉人中门庭显赫者甚少。然而在康熙年间,以查慎行为首的叔侄数人同时在清廷居官,金庸就曾在《鹿鼎记》的楔子中洋洋得意地炫耀海宁查氏“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查家一时风光无限,全族加入了汉八旗,后来满族式微后又有不少人悄悄改回为汉族。有些人把金庸祖上说成是汉八旗包衣(即家奴),这是错误的看法,金庸祖上是正宗的旗人。

  说起汉八旗,不似人们想象中,把死忠满清的汉人编在一起给个旗人头衔,在血统上还是汉人。当时的规矩是“满汉不通婚”,而汉八旗是可以与满族统治族通婚地,与汉人反不能通婚。所以随着血统在通婚中的变化,汉八旗人与汉人日益遥远,从实质血统上蜕变成了满人。如今的纯满族血统已经非常少,大多数满族人其实都是汉八旗的后代,所以人们把查家和金庸视为满人也是基本准确地。

  当时满人排汉风潮甚浓,查家能得到清廷的赏识信任,实属异数。由此我们也可以基本断定,当时查家与满人的关系颇为密切,是当时迎合清廷的模范家族。很可能有不少满人改汉姓为查后,与查家进行了通婚等进一步的融合,遂更让清廷把查家当成“自己人”来吸纳重用。


  海宁查氏中出过不少显赫人物,查嗣瑮、查嗣韩都是“七进士”、“五翰林”中的人物。据《查东山先生年谱》记载:“十四日,(查继佐)以痰喘故,拥衾危坐。夫人诞期将近,远迩姻族以次踵至……族侄嗣韩、嗣瑮以次供饮饵之事。”由此可知,这二人均为查继佐之从侄。而由族谱可知,查嗣韩为查慎行之堂弟,查嗣瑮为查慎行之亲二弟,所以查慎行亦为查继佐之族侄。而由族谱可知,查嗣庭是查慎行的堂兄,金庸误将其当作查慎行的亲兄。

  海宁查家枝繁叶茂,人丁无数,金庸很可能出自其中默默无闻的一支。虽然金先生公然扬言自己祖上是翰林院编修查慎行,却无法提出任何证据,所以未尝没有攀附高枝以自抬身价的可能。不过既然他如此宣称,那查慎行的族叔查继佐自然也就与他有了关联,是他的族祖。此人当年告密的行为颇不光彩,金庸虚荣好名,自然担心影响到自己苦心塑造的“根红苗正”的良好形象,这正是他在《鹿鼎记》中竭力歪曲真相,美化查继佐的主要原因。

  八、尾声

  因为康熙待查家甚厚,所以金庸知恩图报,在《鹿鼎记》中拼命吹捧美化其人,将这个杀人如麻的刽子手硬生生塑造成了天下少有的圣君。而且出于对清廷的感恩和旗人内心的归属感,金庸对美化满清可谓不遗余力。《鹿鼎记》中整篇颠倒黑白,施琅之流成为正面人物,陈近南这样的反清义士反倒成了保守偏执、目光短浅之辈。《鹿鼎记》发生于满洲人入关不久之时,其时满人正到处圈地,把汉族百姓化作奴仆,大搞民族压迫。同时各处叛乱造反,并于邻国征战不休,百姓在战火流离和军费引发的苛捐杂税中辗转挣扎,饱历艰辛,卖儿卖女者不计其数……但在金先生的书里,却借韦小宝之口,将其描述成社会安定和谐,广大汉族百姓丰衣足食,“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书读,人人有钱挣”的盛世天丅朝。中国这几百年来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地二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尼布楚条约”,也被瞪眼说成是大捷后的“平等条约”。如今“康乾盛世”的谎言早已被揭破,稍涉清史的人都知道当时其实是“欠糠盛世”;而且即使傻子也明白,大捷之后只会抢来领土,而决不可能去割地乞和地。

  金先生对满清的偏袒和对历史的歪曲遭到了很多正直之士的不满,对他知根知底的武侠宗匠梁羽生就曾谴责他是伪中华,以中华之名,行满独之实。李敖对其的评价则更多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56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55): 金庸民族观的蜕变

  金庸,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说他是大师也好,说他是包衣也好,无论如何,他在中国武侠小说史上的地位已经奠定。就我个人而言,曾经非常喜欢他的武侠小说,但是,对他后期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民族观却绝对不能容忍。
  武侠小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看唐传奇中的不少作品,已经有武侠小说的雏形了。待到满清末年,初具规模,出现了《江湖奇侠传》这样的作品。民国以来,武侠小说精彩纷呈,名家辈出,是武侠小说的大成之期。而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则标志着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始,他本人也被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之祖”。金庸出现之后,使新派武侠小说达到了巅峰。他的武侠小说,可谓雅俗共赏。有人说,金庸的小说是武侠小说,写出了武侠的最高境界;有人说,金庸的小说是言情小说,写尽了人间形形色色的情感;更有人说,金庸的小说不仅仅是小说,算得上是文学巨著。正如“金学大师”倪匡所说,“以前,世界上未曾有过这样好看的小说;以后,只怕也不会再有了。”
  金庸的小说按创作时间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前期作品有:书剑恩仇录(书剑江山)、碧血剑、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大漠英雄传)、神雕侠侣、飞狐外传;中期作品:白马啸西风、鸳鸯刀、连城诀(素心剑);后期作品: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记。纵观金庸前后期作品,从《书剑恩仇录》到《鹿鼎记》,其观点逐步从民族主义转向伪中华主义,尤其表现在对民族问题的理解观点上。现在我就浅析一下金庸是如何蜕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伪中华主义者。
  1、 金庸前期作品鲜明的汉民族主义
  金庸曾经说过,他的武侠小说在香港及海外华人社会流行,一个主要因素是它们充满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民族感情及民族命运,在金庸小说里都占着重要地位。近代中国人民族感情都特别强烈,也是基于类似原因,金庸小说充分反映了这点。
  在金庸的前期作品中,“民族主义”的痕迹非常明显,金庸在 1955后创作了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在这部书中,中国应由汉族人统治,满洲人是入侵的异族的意识十分明确。赶走满清,光复大汉江山的大业,值得好男儿抛头颅、洒热血。陈家洛继承红花会总舵主一位,缘于乾隆皇帝的身世,他和陈家洛有着兄弟血缘关系,而让陈家洛继承总舵主有利于反清大业。陈家洛继位后,为光复汉室努力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爱情幸福,正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其中有一段对白充分表明了这个观点,陈家洛对乾隆说:“你是汉人,汉人的锦绣河山沦入胡虏之手,你却去做了胡虏的头脑,率领他们来欺压咱们黄帝子孙。这岂不是不忠不孝,大逆不道吗?” 又说:“你一样做皇帝,与其认贼作父,为后世唾骂,何不奋发鹰扬,建立万代不易之基?”。
  金庸塑造的另一个民族英雄是郭靖,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的母亲李萍逃难至大漠生下郭靖,从此在蒙古居住,郭靖的童年玩伴都是蒙古小孩,他与铁木真幼子拖雷性情投合结为“安答”,还被铁木真封为“金刀驸马”。但李萍告诉郭靖不要忘了自己是汉人,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先,这些教诲使郭靖形成了强烈的汉民族意识。他可以助铁木真灭金、攻打西域国家,但铁木真下令攻宋时,他便把个人恩情放在一边,毅然和铁木真及拖雷决裂,逃离蒙古。后来,带领襄阳军民抵抗蒙古入侵的就是这个大侠郭靖。更为可贵的是,郭靖助守襄阳几十年,直至城破后全家以身殉国,他把毕生精力和全家性命献给了自己的民族。
  民族斗争并非毫无曲直可言的历史游戏,战争从来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金庸小说前期作品的主人公,陈家洛、袁承志、郭靖、胡斐、杨过,虽限于历史事实,都没有实现自己驱除鞑虏的理想,但对他们采取各种形式反抗异族侵略和奴役的正义之举给予了高度热情的歌颂,可歌可泣,虽败犹荣。

  2、对民族主义的动摇
  金庸中期作品《白马啸西风》中,有一段故事反映了他对民族主义的动摇。金庸在数中这样描写:西域大国高昌臣服于唐,唐朝要他们遵守许多汉人的规矩,赐了大批汉人的书籍、衣服、用具、乐器等等给高昌。高昌人却说:“野鸡不能学鹰飞,小鼠不能学猫叫,你们中华汉人的东西再好,我们高昌野人也不喜欢。”将唐太宗所赐的书籍文物、诸般用具、以及佛像、孔子像、道教的老君等等都放在这迷宫之中,谁也不去多看一眼。大唐帝国固然文化先进,但是硬要把自己的文化方式强加到弱小民族身上,结果只能征服其国,不能征服其心。在这本书中,金庸显然开始受到伪中华主义的腐蚀,错误的认为:汉民族在有时候是被侵略的,但有时候也是侵略者。

  3、金庸的伪民族融合论正式形成
  在金庸后期作品中,有三部涉及民族矛盾,分别是《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和《鹿鼎记》。金庸在这三部作品中处理民族感情上,民族的划分已变得轻微,不再强调汉民族主义,已经完全蜕变成一个伪中华主义,大谈民族融合。
  在《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身为明教教主,肩负着率领群雄驱除蒙古人统治、光复汉室的重任,但最后却娶了自己的民族仇敌蒙元郡主赵敏。他为了赵敏不惜逃婚,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连明教教主(后来的明朝开国君主)的位置都不要了,真让人大跌眼镜。而蒙古郡主赵敏为了张无忌,置国家大事于脑后,眼见着张无忌指挥明教教众对付元兵,她只求这张无忌莫来向她请教,让她为难,她便满意,她和张无忌似乎都没有强烈的民族感情。
  《天龙八部》塑造了这样一个英雄人物,萧峰自小就在丐帮帮主指挥之下,与丐帮兄弟执行抗契丹的使命,功劳大而当了丐帮帮主。后来发现自己竟是契丹人,随着他的命运,也将读者带入了另一个世界,以曾经是汉人现在又是契丹人萧峰眼睛看辽汉之战。这让读者很难区分哪一方是好人、哪一方是坏人,误导读者,使读者看到的是双方都有好人有坏人,错不在任何一方,而是在于战争。这种伪民族融合观念,盖过了民族主义观念。
  到了金庸最后一部小说《鹿鼎记》,满清已经入主中原,中国已是个殖民地。这部小说的时代背景与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极其相似,但金庸的民族观却有了显著的蜕变,在这部小说里,陈家洛的化身陈近南变成了悲剧性人物,他们的观点:满洲鞑子应撤离中原,把国家统治权还给汉族,但这个观点在金庸的笔下却显得苍白无力。而韦小宝的观点:满人统治中国后,老百姓有饭吃,国家强大,收服台湾打败了老毛子,那有什么不好?这个观点却被金庸大谈特谈。

  纵观金庸作品,早期的例如《书剑恩仇录》、《飞狐外传》中被戏弄的乾隆和满洲官僚。《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的灵智上人和藏边五丑、《连城诀》中的血刀淫僧。《射雕英雄传》中的女真人和《神雕侠侣》中的蒙古人等等。而到了后期,例如《鹿鼎记》中,被戏弄的却转而成为那些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英雄了,如《笑傲江湖》中对少数民族的肯定,《鹿鼎记》则完全肯定了康熙的统治,而不再强调满汉之别,丑化李自成、台湾郑氏政权,以及对黄宗羲思想的肆意歪曲。

  至此,金庸已经丧失了一个炎黄子孙应有的民族气节。

  ------------------------------

  金庸 害人不浅啊
  他祖上三代满清进士
  他当然怀念清朝了

  --------------------------
  金庸的堕落!

  人老了,没有进取心了

  “自从康熙当皇帝以来,人人有书念,人人有钱赚,干嘛推翻他呢,复国复民就是脱了裤子放屁,关人鸟事”,查良镛通过韦小宝之口表达了自己的堕落观点:
  不管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满洲人、还是日本人,只要能令汉人苟活下去,都可以来统治汉族人,民族气节算个屁,爱国主义算个屁……
  -----------------------------

  他从未进步过,谈何堕落,查家本来就是满遗包衣家世,所谓包衣,不过就是满清的奴才而已。而郭靖是抗蒙古的,蒙古与他的满清家世毫无关系,因此他抗蒙古反元就表现得比较彻底,但韦小宝已经涉及到他的包衣世家了,对满清的奴性开始作祟,于是吹捧满酋。二者的差别,只不过就是关系的亲疏而已,从未有多少进步,谈何堕落。

  ------------------------------

    這些都是思想奴化,消磨我漢人反抗意識,像韋小寶這些不明就里的無知小民,很快就上當了

  堕落了,金庸前期的书还是很有民族情感的,后来就不行了。堕落了。尤其封笔作鹿鼎记。明显还想再讨好某个集团

  自看了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之后对此人的好感全无,以后再也没有看过此人的小说了
  得知此人乃不完全懂文化历史之人。实属那些半瓶子水在那里靠卖那些自己幻想出来的小说挣生活费

  -------------------
  金庸就没站起来过,何来堕落之说呢,呵呵,他一直是跪着的,梁羽生曾说他是“国士”,暗喻他是为政权需要服务的。

  金庸本来就是一条狗,谈不上什么“堕落”,因为它从来都是如此下贱。

  金庸是说书的,我喜欢古龙的作品!

#
  金庸 金庸祖籍为江西省婺源县,1924年出生在浙江海宁。查家为当地名门望族,历史上查家最鼎盛期为清康熙年间,以查慎行为首叔侄七人同任翰林,有“一门七进士,叔侄两翰林”之说,后全族人分入汉族八旗,正式成为包衣。其先祖查继佐是“明史案”最早向当局告发人之一。

  1964年发表《宁要裤子,不要核弹》社评,遭新华社以“反共反华,亲英崇美,背叛民族立场”回应。被香港左派分子骂为“汉奸”、“走狗”、“豺狼镛”;更曾受死亡恐吓,一度离开香港暂避。回港后一路受港英政府特别保护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前后期美化满清的作品影响不大,但全是对反清之士的丑化,丑化天地会就是代表(孙中山就是天地会的)。中期的名作丑化汉人。混淆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

  阎崇年 其祖世代为满族包衣奴才,其祖父为伪满吉林熙洽手下的包衣奴才(管家),父为日伪山东的一个维持会长,光复后举家四处逃避,49年至北京定居。

  结论:汉奸会遗传!
  -----------------------
  金庸祖籍为江西省婺源县,1924年出生在浙江海宁。查家为当地名门望族,有“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之誉。历史上查家最鼎盛期为清康熙年间,以查慎行为首叔侄七人同任翰林,有“一门七进士,叔侄两翰林”之说,后全族人分入汉族八旗,正式成为包衣。现代查氏家族还有两位知名人物,南开大学教授查良铮(穆旦)(四十年代九叶派代表诗人,翻译家),台湾学术界风云人物、司法部长查良钊。出自海宁的著名人物还有王国维和徐志摩。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其先祖查继佐是“明史案”最早向当局告发人之一。金庸祖父查沧珊是“丹阳教案”的当事人。
  ---------------------
  百度百科有介绍,http://baike.baidu.com/view/2619.htm
  终于明白他为何美化包庇满清了。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6:57 
65.49.68.183
----------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01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58): 金庸先祖查继佐是“明史案”最早向当局告发
  刚从百度百科查了一下,知道“其先祖查继佐是“明史案”最早向当局告发人之一。”,终于明白他为何美化,包庇,歌颂满清了。

  转过来,

  【金庸简介】  金庸(1924年2月6日—),香港“大紫荆勋贤”。原名查良镛(zhā liáng yōng,英:Louis Cha),当代著名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作家的“泰山北斗”,更有金迷们尊称其为“金大侠”或“查大侠”。

  金庸祖籍为江西省婺源县,1924年出生在浙江海宁。查家为当地名门望族,有“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之誉。历史上查家最鼎盛期为清康熙年间,以查慎行为首叔侄七人同任翰林,有“一门七进士,叔侄两翰林”之说,后全族人分入汉族八旗,正式成为包衣。现代查氏家族还有两位知名人物,南开大学教授查良铮(穆旦)(四十年代九叶派代表诗人,翻译家),台湾学术界风云人物、司法部长查良钊。出自海宁的著名人物还有王国维和徐志摩。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其先祖查继佐是“明史案”最早向当局告发人之一。金庸祖父查沧珊是“丹阳教案”的当事人。


  1937年,金庸考入浙江一流的杭州高中,离开家乡海宁。1939年,15岁的金庸和同学一起编写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给投考初中者》,畅销内地。这是此类书籍在中国第一次出版,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书。1941年日军攻到浙江,金庸进入联合高中,那时他17岁,临毕业时因为写讽刺黑板报《阿丽丝漫游记》被开除。(另一说是写情书。)1944年考入重庆国立政治大学外文系,因对国民党职业学生不满投诉被勒令退学,一度进入中央图书馆工作,后转入苏州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学习国际法。抗战胜利后回杭州进《东南日报》做记者,1948年在数千人参加的考试中脱颖而出,进入《大公报》,做编辑和收听英语国际电讯广播当翻译。不久《大公报》香港版复刊,金庸南下到香港。

  1950年,《大公报》所属《新晚报》创刊,金庸调任副刊编辑,主持《下午茶座》栏目,也做翻译、记者工作,与梁羽生(原名陈文统)一个办公桌,写过不少文艺小品和影评(笔名姚馥兰和林欢)。姚馥兰的意思是英文的Your friend.(你的朋友)。1955年开写《书剑恩仇录》,在《大公报》与梁羽生、陈凡(百剑堂主)开设《三剑楼随笔》,成为专栏作家。1957年进入长城电影公司,专职为编剧,写过《绝代佳人》、《兰花花》、《不要离开我》、《三恋》、《小鸽子姑娘》、《午夜琴声》等剧本,合导过《有女怀春》、《王老虎抢亲》(所用笔名为林欢)。

  建国不久,金庸为了实现外交家的理想来到北京,但由于种种原因而失望地回到香港,从而开始了武侠小说的创作。

  1959年离开长城电影公司,与中学同学沈宝新合资创办《明报》,任主编兼社长历35年,期间又创办《明报月刊》、《明报周刊》、新加坡《新明日报》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等。金庸任董事长期间,《明报》成为香港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有人把它比喻成香港的《泰晤士报》。其对中国时局的预测和分析,是其它报纸不能比拟的。《明报月刊》则是华人世界最文人化的刊物,其对大中华关怀,深受全世界华人好评。 
  金庸


  从五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金庸共写武侠小说15部,1972年宣布封笔,开始修订工作。

  1981年后金庸数次回大陆,先后受到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人的接见,1985年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1986年被任命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政治体制”小组港方负责人,1989年辞去基本法委员职务,卸任《明报》社长职务,1992年到英国牛津大学当访问学者,1994年辞去《明报》企业董事局主席职务。 1999~2005年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
  金庸一生获颁荣衔甚多,其中包括:

  英国政府O.B.E 勋衔(1981年,褒扬其对新闻事业及小说写作的贡献)
  金庸


  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衔;

  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新加坡东亚研究所等校荣誉院士;

  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

  吉林大学、北京大学、日本创价大学、香港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大学、苏州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等校名誉教授;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名誉院长;

  1986年香港大学社会科学荣誉博士;1988年香港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名誉教授;

  1992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Doctor of Letters;1996年剑桥大学荣誉院士等。

  1998年,获香港市政局颁授“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获香港(及海外)文学艺术协会颁授“当代文豪金龙奖”,同获此奖的还有巴金和冰心。

  2000年,获香港政府颁赠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

  2001年,国际天文学会将一颗由北京天文台发现的编号10930的小行星命名为“金庸”。

  2003年3月,位于澳门新马路的文化会馆开设金庸图书馆,金庸亲临开幕并任荣誉顾问,馆藏中、英、日、泰、印尼版金庸小说。

  2005年,剑桥大学授予金庸荣誉文学博士名衔,金庸随即以81岁高龄赴剑桥大学攻读历史学硕士、博士。

  2006年,于12月完成剑桥大学硕士论文《初唐皇位继承制度》(The imperial succession in early Tang China)。

  2008年,9月应刘中树教授邀请,受聘成为吉林大学名誉教授。
  [编辑本段]
  【金庸家事】

  金庸结过三次婚,第一任妻子叫杜治芬,因婚外情背叛了他。第二任妻子叫朱玫,却是金庸生了婚外情,背叛了她。

  金庸和第二任妻子朱玫是1956年5月1日结婚的,当时金庸在《大公报》工作,用笔名林欢写着影评。夫妇二人在现在的坚尼地道二号租房居住,生下了他们的大儿子查传侠。

  朱玫可谓是金庸的患难之妻,《明报》草创,与丈夫一块儿苦战。但当《明报》兴旺,丈夫却移情他爱,和她结束了婚姻关系。朱玫在孤独和贫困中度过一生,于1998年11月8 日病死于香港湾仔律敦治医院,享年63岁。替她拿死亡证的,竟然是该医院的员工,而不是她的丈夫,也不是她的儿女,令人唏嘘。朱玫为金庸生下两男两女。“我对不起朱玫……”金庸对记者说。
  金庸与妻子林乐怡


  能与亿万富豪金庸白头偕老的女子叫林乐怡(洋名阿May),即金庸的第三任也是现任妻子。她认识金庸时才16岁,比金庸小20多岁,在北角丽池一间酒店里相识。林姑娘那时是酒店的侍应。那天,金庸刚与第二任妻子吵过一架,正失意至极,就到那家酒店的门边坐下。 金庸引起了林姑娘的注意。林姑娘想请失意的男人吃碗面,而那失意的男人也因此注意上了林姑娘,一见钟情。这就对不起朱玫了。 再离婚,再结婚,并送小娇妻到澳洲留学,至今恩爱。

  大侠金庸是个风流才子,据说,当年大侠金庸苦恋夏梦,金庸生平唯一一次创作剧本并亲执导筒的目的就是为了一近芳泽,但最终未能携手。
  [编辑本段]
  【笔名缘起】

  当年金庸与梁羽生订下武侠小说之约时,曾想过笔名的问题。后来决定把自己名字的“镛”字一分为二,成为“金庸”。这就成为了他的笔名。

  金庸先生也用过其他的笔名,例如用姚馥兰(英文“你的朋友[Your Friend」”音译)写影话,如用林欢这笔名写影话也写电影剧本,在读者中间也曾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武侠小说】

  金庸曾把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见《鹿鼎记?后记》和“金庸作品集序”)现在已经广为流传并多次被香港和中国内地拍成电视剧与电影,也是“金迷”的必读书目(括号内为该书开始创作年份):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1972年)(封笔之作)金庸巅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金庸作品集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金庸本意为“三十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简单来说,金庸的武侠小说经历三个版本:旧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称为旧版,主要刊在报刊上,也有不少没有版权的单行本,现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金庸著手修订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订完毕,是为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之名。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开始修订工作,正名为新修版(或世纪新修版),至今所有新修版本均已完成,并结集出版。

  每一次修订,情节都有所改动。新修版的故事细节和结局也略有改变,引来不少回响。目前两岸三地的出版分别授权于广州的广州出版社、花城出版社(于2002年11月开始出版,代替原来的三联书店)、台湾的远流出版社、香港的明河出版社。

#
  先祖是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发人,他写出那样包庇美化满清的小说来,就不奇怪了。

  ------------------------

  金庸小说的大多主角都是汉人,但在儿女情长和民族大义中,最后都选择了放弃,小宝没有杀康熙逃命,张无忌没有去推翻元朝当皇帝逃了,陈家洛最后也放弃刺杀乾隆,袁承志也没杀皇太极.
  这些都是汉八旗的特色,知道自己是汉人,但最后只能为虎作伥或者隐忍逃走.

  真正的朱元璋,孙中山之类从来不会因为儿女情长而放弃民族大义的.
  -------------------------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02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59): 梁羽生老先生痛批满清遗老金庸

  金庸的鹿鼎记严重歪曲历史......美化满清政权

  其实这并不奇怪,金庸原名查良庸,家族在乾隆时期是巨富.当大官的.

  为先人辩护嘛,不难理解

  金庸是包衣出身

  看他的小说还不清楚吗

  一般情况而言,人的出身决定他的立场,

  金庸老先生的包衣出身,自然要替他的祖先辩护,如果他能批判这些包衣奴才,这些投靠异族,成为残杀本民族兄弟姐妹的帮凶,这样的汉奸集体,那他就成了一个拥有伟大人格的人了,起码在言语上。
  我想作为一个汉人,摊上一个协同残杀数千万本民族兄弟姐妹的祖先,无论如何,不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只是,很明显,他是个普通人,他要为祖先讳,要为他的祖先的行为辩护。
  而且把这种历史观贯彻到了他通行华人世界,甚受推崇的武侠小说中,这对于大多数没有多少历史素养的读者而言,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他们的历史是非观念。这就不太好了。

  从天龙八部,到射雕英雄传,到鹿鼎记,你能找出几个形象丰满,有血有肉,反抗民族侵略,的汉族英雄人物吗,
  一个乔峰还是个契丹人,出来个郭靖却是蒙古人培养的。
  一个不知道父亲是什末人的韦小宝却成了最有远见卓识的汉人,况且他还是个扬州人,他都想通了,可以放弃扬州十日这样的血海深仇,其他人还有什末想不通的呢。圈地,文字狱,屠城这些恶行全归于鳌拜,荣誉尽归于康熙,而且康熙还帮助大家报了仇,你们还有什末不满意的,何况康熙还让大家吃饱了饭。而历史上,康熙文字狱没少搞,屠杀也没少做。

  可是我们要问一声,康熙也罢,满清八旗也罢,有人种粮食吗,有人从事生产吗。你寄生在中华其他各民族身上数百年,得了那末多实惠,留下一个清末积贫积弱,千疮百孔的中国外加数不清的屈辱条约和一个东亚病夫的尊号,说声对不起,现在都是中国人,那也就算了,没人会因为你祖先的恶行跟你算账。可是,你还要说屠杀有理,寄生有理,这就有点过分了。我可以原谅你无知,可不能原谅你颠倒黑白。否则我死了以后,无法面对惨死在屠刀之下数千万各族百姓,无法面对那些屈辱的被强奸淫虐的妇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金庸1994年在北大的演讲:

  “我另有一个重要观念,今天没有时间详谈。我认为过去的历史家都说蛮夷戎狄、五胡乱华、蒙古人、满洲人侵略中华,大好山河沦亡于异族等等,这个观念必须要改一改。我想写几篇历史文章,说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北魏、元朝、清朝只是少数派执政,谈不上中华亡于异族,只是“轮流做庄”满洲人建立清朝执政,肯定比明朝好得多。这些观念我在小说中发挥得很多。希望将来写成学术性文字。

  ---------------------------------
  在《天龙八部》里他瞎写宋朝大军也曾经到辽国国土内“打草谷(抓老百姓为奴)” 此事写在乔峰知道他是一个契丹人之后还写他乔峰为阻挡宋军“打草谷”祸害契丹百姓 勇敢的与宋军展开了斗争这所有的文字全都统统是完全的胡说八道!!!!当时打草谷是辽国人独有的野蛮邪恶风俗 汉人怎会有此风俗????!!!!而且 军事上不强大的宋军也没什么能力到辽国国土内“打草谷”的 这完全在金庸对宋王朝的诬蔑!!!!


  另外 汉奸狗书《鹿鼎记》里他胡说什么满清比最强大时的明朝 国土也得大三倍 还说什么明朝皇帝里绝对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康熙圣明 这都是无疑的汉奸谬论!!!!难道不是吗????
  ------------------------------------
  不看不知道,一看,我還真的嚇一跳。現在才了解。。
  ----------------------
  即使是他的早期作品中 <<碧血剑>>里赞美皇太极 <<射雕英雄传>>里赞美铁木真 也都是错误 只能给他们打65分 而后期作品天龙八部只能有30分 鹿鼎记0分!!!!!
  -----------------------------
  如果说1994年他在北大的讲话还有外界压力的话 那么 鹿鼎记和天龙八部里的那些文字 没有任何人逼他写 是他自己在香港胡写出来的!!!!!

  2006年 金某人还拜祭了狗汉奸施琅 真是无耻可恨!!!!

  ------------------------------
  小说而已,何必那么较真,小说的基本创作要求就是结合现实虚构情节!
  ---------------------------
  那我写个日你老婆的小说怎么样?
  老百姓从来不关心真正的历史怎么样,它们只关心娱乐媒体,
  所以,写小说控制了娱乐媒体,就控制了老百姓的心。
  你说重要不重要?
  这之后,那些关起门来研究历史的教授一杀,谁都不知道了


  ----------------------------
  楼上懂得皇汉民族主义思想吗???不懂就去置顶帖里去学 这是汉网对新人的基本要求!!!!
  -----------------------
  春城无处不飞花 小说当然不是历史 但你看过梁羽生先生的武侠小说吗???? 那也是虚构的 可是每一部都充满了汉本位历史观 充满了对契丹辽 女真金 蒙元 满清的深深仇恨 这是金庸具有的吗?????都是虚构的小说 历史观却差了这么多!!!!不是两人个人思想的问题 还是什么问题???回答我!!!!!
  --------------------------
  春城无处不飞花 你无非是想用金庸迷的人数众多连为他张目 可在我和我的同志们眼中 只有皇汉本位历史观 没有什么人数多少决定对错 以支持某种观点的人数多少来判断对错 是疯癫 是病态是荒谬 是可笑!!!!!!如果你不认同蒙元满清是中国亡国史 还认为那是中国正常内战 如果你不认为铁木真 窝阔台 忽必烈 皇太极 多尔衮 福临玄烨 弘历都是跟东条英机 板垣征四郎 土肥原贤二 松井石根 岗村宁次一样的侵略者和战犯杀人狂 如果你不认为他们是在侵略中国而绝对不是统一中国如果你不认为施琅是叛族大汉奸而绝对不是什么英雄 如果你不认为从1980年代以来 在高X考 计X生上对汉人和少X民的不同标准是对汉人的大不公是自虐自杀 是在重走苏联解体 甚至是亡国灭种的道路 如果你不认为满清完全篡改和消灭了汉文化 如果你不认为蒙元时的中国和中亚 西亚东欧一样是蒙古世界黑暗压迫的一部分 那么 就请你离开 就请你走 我是比你早的多来这里的 跟你比 我算得上元老 我知道这里的价值观你如果认同伪中华 反感汉本位 真的请走吧!!!!!!

  -------------------
  哈哈 30 40年代伪满洲国满洲电影放映公司(满映)的那汉奸女演员李香兰的那些亲X日反X华的汉奸电影也不过只是电影而已 何须我们政府里的爱国者批判 批判她的人全都是有够无聊吗????!!!!!这就是你的观点????混蛋!!!!!

  ---------------------
  批判汉奸电影,汉奸文学作品,从来是毛泽东时代的重要工作,就这么较真。
  老百姓不看历史,只看文学。

  ------------------------
  我如果英文纯熟 那么我就写一篇说英国皇室全都不是人 是猪狗杂交的产物的小说 然后再写上本故事纯属虚构 然后英国人就不会怪罪我了吗?????然后英国人就不会痛恨我了吗????直觉告诉我 这根本不可能!!!!

  ---------------------------

  收集批判金庸-查包衣的文章
  我到金庸的一些论坛中捣糨糊
  多谢
  -----------------------
  要注意的满人多了

  讲《说岳全传》评书出名的刘某某

  谈钢琴出名的朗某

  女排球教练郎某

  唱《爱情鸟》,《带上你的故事跟我走》的流行歌手林某某
  ------------------------
  蛮人一般都姓关、那、佟、郎。关之琳,那英,郎朗,佟大卫。

  ------------------------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02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60): 满清阵营羌族打手余秋雨批汉服的背后

  自从满族英若诚担任了文化部副部长,作为文化部部属高校的上海戏剧学院的副教授,余秋雨一篇《一个王朝的背影》吹捧满清,马上得到上面的亲睐!

  被英若诚任命为副院长!

#
  不久,余秋雨公开批评汉服,被文化部扶为正院长!
  -----------------------
  碧血劍中大放厥詞,說嗜血成性的多爾袞,皇太極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倚天屠龍記中貶低漢人女子周芷若,擡高蒙古族的趙敏。大家都知道,那時候的蒙古人(不是說現在的蒙族兄弟)是嗜血成性的狂徒,怎麽可能像金庸描述的那樣呢。最後,在鹿鼎記中,反清復明的義士,成了跳樑小醜!!大家知道,那時中國亡國不久,正如日本侵略中國之時,反賊汪精衛的明朝版吳三桂都還沒死呢,廣大中國人民反侵略的舉動放在哪個都是再正當不過的了,可是金庸卻不遺餘力的給屠我中華同胞的野人添金。

  從此不難看出,金庸心中扭曲,凴他所謂對歷史了解,不會不知道史实。可見此人真是老謀深算,處心積慮,以中國人抗擊外國侵略為切入點,卻慢慢給大家洗腦!

  我認爲從今開始,應該全面封殺此賊!!
  ---------------------
  满族一直宣扬的历史观中的融合论,版图论的确影响了很多人,像余秋雨那样赤裸裸为满清蒙元歌功颂德的人很多.

  --------------------------
  金庸的先人是满清奴才,他的文很早就走歌颂异族的路子。从《书剑恩仇录》就开始了。

  这个人的确擅长写小说,影响广大。

  到现在为止,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以为东北是满洲带来的,以为尼不楚条约有汉字,以为满清税赋低,都是金庸普及灌溉的。
  -----------------------
  有“正气”??

  你是涉世未深,思想幼稚吧??

  谋略最深的,是只有最底层、最要害的位置有一丝阴暗埋伏。但从这一点开始,必要你全局如同尽费,如同在瓷器上凿一小缺口,早晚使你粉身碎骨。

  《射雕》是刚刚开始,所以不能写得太露骨,那时候还有很多头脑灵活的汉人没有死,或者没有被其他事情迷住双眼,对他们来说“假装纯粹娱乐”的大声势还没有形成,人们很容易起疑心,所以他们还不敢明显的写。

  《射雕》里面主要是淡化汉人的传统,杀死汉文化的根,实际上当时内地已经没有汉文化的根了,只需要轻柔的抚弄,你没有知觉的就被他们赶入“羊群了”,如了羊群你就丧失自我了,很难觉醒了。
  辫子戏、篡改历史、计划生育、破坏汉文化遗存、使你心存恐惧、敌对民国、否定民国…… 这些都是偶然么?什么人才会这样做?是你一直认为的那样么? 你写在纸上分析一下。一定要作认真地思考,一定要想清楚,否则你依然是沉睡不醒的愚人。
  ---------------------
  金庸这个罪人香港回归后更加努力的为满清歌颂了。

  我从来不喜欢金庸的武侠小说,只在极度无聊的时候看过一部,其中的描述根本没有我心中汉家血脉的影子,极度反感。

  金庸在香港97前就干了不少事情,香港人都知道,但不明白他为什么那样做,现在香港也被统战了,金庸这个贼更加有恃无恐了。

  他是最阴险的一种人,悄悄改变你的性格和潜意识,这样的手段最为阴险,就好像用去痛片引诱你最终堕落到吸食白面的人,最阴险,最阴险,最阴险,最阴险,最阴险,最阴险,最阴险,最阴险!!!
  -----------

  汉网早已经觉察到金庸的巨大阴谋了。大家可以看到,金庸根本没有一个思想变化过程,从头到尾就没有变过,只不过是前期隐藏起了真实的意图而已。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03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61): 琼瑶,纯种的满族人,编造美化满清,给汉人洗脑
  
  还有琼瑶,纯种的满族人,清朝那么恐怖的时代,居然被琼瑶和现在的编剧写成皇帝爱民如子的模样天天在电视上放给汉人洗脑... 哎,中国呀

  金庸,琼瑶,胡适,徐志摩,余秋雨,老舍……
  你们看一看满族阵营里的强大阵容,而汉族这边有谁?现在有谁能对抗么?没人!

  满族的教育资源远远超过汉人好多倍,它们的文学娱乐忽悠水平远远超过汉人。它们的文学不是单纯的文学,而是犹太萨满巫术的因素在里面,所以能普及那么广也不是偶然的。在电视上天天放给你看,你打开电视就是这个,特别现在拍的很多电视电影,里边都是这种因素的!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03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62): 张爱玲,满族,我们被包围了啊

  满族人掌控的影视媒体不是篡改历史,就是借影视侮辱革命先贤。《色戒》也是一部侮辱抗日女英雄女烈士的电影。抗日女英雄郑频茹为了刺杀汉奸丁默村,接近他,但是最后事情败露,不幸牺牲。郑的哥哥和未婚夫都是飞行员,也都是为了抗日而死。
  事后,汪伪政权中的大汉奸胡兰成的小老婆 满族人 张爱玲处于汉奸的立场以这个事件写了色戒。书中她把抗日女英雄描写成一个爱慕虚荣,最后爱上汉奸的女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作为汉奸的胡兰成和张爱玲随日本人逃到日本。躲过了国家对他们的审判。她在台湾都被定性为汉奸作家。后张爱玲在其满族同胞的保护下,从一个汉奸变成了一个热门作家。这是改革开放后的事。色戒也是满族人掏钱赞助的。他们张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把年轻人对历史和英雄认知观搞乱。

  翻拍《还珠》席慕容力荐蒙族老乡阿穆隆出演“五阿哥”?_明星_金鹰网
  2009年9月26日 - 席慕容才得知阿穆隆这位来自家乡的创作歌手,曾经非常高兴地向琼瑶介绍了...阿穆隆的蒙族身份也使得琼瑶对他非常满意,传统上的满蒙一家,让阿穆隆...
  ent.hunantv.com/y/20090926/4341...html 2009-9-26 - 百度快照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03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63): 满族导演陈凯歌,满族华谊兄弟主导影视界
  
  满族导演陈凯歌

  那英 满族人

  辛亥前夕,恶贯满盈的满人纷纷为自己准备后路,大量汉民血汗真金白银流入外国银行。据清人胡思敬《国闻备乘》记载,庆亲王奕劻一次就将将120万两黄金送往东郊民巷英商汇丰银行存放.....辛亥后,满族亲贵仍然享受贵族待遇,并未遭到清算。那么满族人搜刮近300年的财富落在谁的手里?

  华谊兄弟起家的资产是80万美元,90年代中期,这笔钱就是其族人自助的!
  所谓的“国学大师,”“国画大师”以及各地书画协会满人很多啊。满人人均文化水平高于汉民是摆在眼前的事实。



  我也注意到了,我有个朋友古琴老师是满族正黄旗。我听了很伤心,怎么汉人要向满人学古琴?
  即使技术可以学到,那里面的神韵和祖先的浩然正气能学到吗?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04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64): 满人是怎样通过演义汉人的历史来奴化丑化汉族的(以胡军,吴京为例)

  进来我常想去看过的一些有满族人演出的与汉人有关的戏。发现了一些现象现列出来与大家一起品评。

  满人不会在剧目中打出自己的族别。

  对历史胡说严重,吴京《少林武王》中出现了戚继光被奸臣杀害的剧情,事实上戚继光是在家老死的。还有明朝政府灭北少林的桥段,这恶行明明是满清干的!

  《太极宗师》中反清复明的义士主动洗手不干,还说什么谁当家都一样,可历史上却是一个大屠杀的时代。太极成了满清推广的,可历史上满清却在杀戮武术家,罚不禁武令。还烧了少林寺!

  胡军《大汉风》演项羽,却穿左衽的胡服,亵渎汉族服饰文化,无意的嘛?我不信!

  《朱元璋》中胡说八道,每一个人物都是扭曲的,卑鄙又无耻,历史上的主角蒙古人出场的次数少得可怜,全是无耻的义军在内斗,陈友谅和张士诚像狗一样被侮辱。将军们全是奴才相。

  《天龙八部》宋人武功低微只会内斗。

  不光是满人这么有意识的搞,目前满人控制的中国文艺界,汉人拍电影也被迫丑化汉族,否则根本就不能放映,就像《大英雄郑成功》一样被禁播。

  梁羽生先生的《侠骨丹心》,本来是反清立场,现在拍电视剧,被改成了明朝背景,成了抹黑明朝的片子。

  -------------
  这些不过是演员而已。编剧如何编,导演如何导,他们也只能跟着做。但不排除编、导都是满人。

  但这些满人演员是由满人编,导专门指定的.一个愿演,一个愿指,没什么本质不同。胡军和吴京都是如此。演艺圈最大的反中反华反汉的黑据点就是华谊满人王正军王正磊兄弟俩的邪恶鞑靼公司。这个满人公司专门放谬论放毒气。宋祖德倒是可以揭批一下。
  王正军连维族女人也搞,整个一娱乐圈的靡烂病毒。

  ------------------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04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65): 近现代满族名人,我们被包围了,老舍,双枪老太婆都是满族人:
  
  罗常培: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北京大学语言学教授
  舒庆春(老舍):字舍予,著名文学家、剧作家,中国大陆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中的一位
  启功:爱新觉罗氏,著名国学家、文物鉴定家、书法家、画家、文物鉴赏家
  常书鸿:近现代美学家,美术史学家,美术教育家,中国敦煌学的奠基人之一
  金毓黻:近代著名史学家,曾任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研究员
  彭兴业:海淀区政协主席,党委书记
  金启孮:著名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前辽宁省民族研究所所长
  赫崇本:海洋物理学家,中国海洋物理学奠基人之一,前山东大学海洋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秉志:著名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元士,中国动物学会前理事长,我国现代生物科学的奠基人
  英敛之:(英华)近现代著名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天津《大公报》的创办者
  英千里:英敛之之子,近现代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家,前辅仁大学教授
  黄廷枢:前国民党海军上校,新中国时任前大连海事学院(今大连海事大学)航海系主任、研究生院导师,中国海事商务法的奠基人之一
  关向应:原名致祥、治祥,又名应禀,著名抗战将领,中央军委书记,红二方面军政委,八路军120师政委,晋绥军区政委、晋绥分局书记,晋绥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
  佟麟阁:[6]著名抗战将领,前国民党陆军29军副军长,卢沟桥事变抗击日寇的核心将领,中国抵抗军实际指挥者
  金永绪:又名伯阳,中共满洲省委委员,是东北工人运动著名领袖,东北抗日民主联军著名将领
  高锦明:八路军129师团政委,建国后曾任内蒙古自治区区委副书记
  吴克仁:国民党陆军一一七师师长、六十七军军长
  伊俊山:关东抗联第二方面军第一军政委,建国后曾任中国矿业部冶金设计公司任副经理
  李春润:关东抗联第一方面军第三军副司令
  白乙化:八路军晋察冀军分区副司令员
  洪麟阁:著名抗日英雄,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兼第一路总指挥,1938年10月15日于天津蓟县马伸桥战斗中壮烈殉国
  赵洪文国:抗日英雄,被誉为“游击队之母”“民族之母”,民间称之为“双枪老太婆”,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解放战争后期组织“中国国民反共救国军”,成立“晋热辽边区第二绥靖总指挥部”,以“总统府留守”自任,策划“反征粮”暴动,一九五O年被捕。时年七十岁
  郭维城:张学良原机要秘书,八路军新111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建国后,历任铁道兵副司令员,铁道部副部长、部长
  邓铁梅: 原名邓古儒,字铁梅。著名抗战将领,东北抗联发起人之一
  乌钺:前国民党政府空军总司令,中华航空公司董事长
  舒宗鎏:前国民党海军华南舰队司令,建国后曾任中国国务院参事
  诚静怡:字敬一,前国民党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会长
  傅泾波:前国民党时期著名社会活动家
  程砚秋:京剧艺术大师,梨园界青衣四大名旦之一
  尚小云:京剧艺术大师,梨园界四大名旦之一
  侯宝林:相声艺术大师,现代相声艺术的奠基人之一,前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指导、北京大学艺术语言学教授
  常宝堃:相声艺术大师,常氏相声代表人物
  唐圭璋:著名文史学家、教育家、词人
  爱新觉罗·溥杰:著名书法家,溥仪之弟,曾任中国人大代表
  全佑(吴全佑):乌佳哈拉氏,吴氏太极拳宗师
  吴鉴泉:全佑儿子,吴氏太极拳宗师
  樊志涌:著名武术名家,樊氏八卦掌始创者
  牛春明:著名太极拳名家
  何镜涵:著名画家,学者
  华忱之:著名书法家、文学家
  萧军: 原名刘鸿霖,文学家,“关东作家群”的著名代表
  爱新觉罗·溥儒:字心畲,著名书画家
  金连经(爱新觉罗·连经):著名书画家,北京画院专职画家、艺术室主任
  端木蕻良:文学家,前首都文联副秘书长
  金家瑞:爱新觉罗氏,北京财贸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主任、图书馆馆长、学术委员会委员
  金长文:核共振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童诗白:微电子技术专家,清华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
  童村:抗生素药剂学家,中国国产青霉素的最早研制者,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副院长
  佟国荣: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前副主任,中国海军水警政治部主任,1988年授中将军衔
  万毅:原名万顷波,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炮兵学校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前装备计划部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1955年授中将军衔 丁秋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前政委,浙江军区副政委,1955年授中将军衔
  白希清:病理学家,前中国医疗科学院副院长,中央卫生研究院副院长
  白春礼: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
  吴英凯:心血管外科专家,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吴建民:著名外交家,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前驻法大使
  曾昭科:原广东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贾作光: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编导艺术家,中国现代民族民间舞的奠基创始人,北京舞蹈学院创建人,有“东方舞神”之誉。
  穆家麒:原名木库,索绰络氏,著名画家,前民国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系教授,前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研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长白书画会理事
  刘澜波:原国家水利电力部部长
  李景田: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
  傅履仁:美国华裔百人会会长,美国首位华裔陆军少将
  鞠抗捷:计量学专家,前国家计量局副局长,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
  于永波:中国人民解放军前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现授上将军衔
  钮茂生:水利学家,原水利部部长,河北省委副书记、省长
  关中:中国国民党副主席
  金溥聪:原名爱新觉罗·溥聪,前台北市副市长,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的重要幕僚
  仓恩利:中医骨科专家,黑龙江中医骨科研究所所长,中国传统医学委员会委员
  爱新觉罗·文蓬(字瀛生):翻译家,语言学家
  金默玉(爱新觉罗·显琦):翻译家,外语言教育家
  陈丽华:美国萨凡纳艺术设计学院SCAD校董,香港富华国际集团创办人,中国紫檀学会会长
  英若诚:英千里之子,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戏剧文学翻译家,曾任文化部副部长
  富育光:著名民俗学家,我国当代萨满文化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之一
  何迟:姓赫舍里,原名赫裕昆。著名戏曲剧作家、曲艺作家
  常莎娜:常书鸿之女,当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协会理事
  乌拉熙春:金启孮之女,当代著名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现任日本国立太平洋大学教授
  赵玫:著名作家
  王朔:著名作家
  胡可:著名剧作家
  曹又方:本名曹履铭,字光虹,著名作家
  吴季松:当代经济学家,前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参赞衔副代表
  栾恩杰:原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嫦娥工程总指挥
  胡絜青:著名作家及书画家,老舍夫人
  胡松华:嘉木湖觉罗氏,著名男高音歌唱家
  佟铁鑫:著名男中音歌唱家
  邓玉华:著名女高音歌唱家
  关牧村:著名女中音歌唱家
  王立平:著名音乐家、作曲家
  小柯:原名柯肇雷,著名作曲家、歌手、音乐制作人、词作家
  巴俊宇(巴兰):当代著名诗人、经济学家。
  雷振邦:阿克占氏,著名作曲家,中国前电影音乐协会副会长
  雷蕾:著名作曲家
  傅庚辰:著名作曲家
  关峡:著名作曲家
  金子燕:当代画家,中国诗书画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裕德隆:著名相声大师,相声八德之一
  郭启儒:著名相声艺术家
  杨少华:著名相声艺术家
  杨议:著名相声演员
  于谦:著名相声演员
  黄铁良:著名相声艺术家
  侯耀文:著名相声艺术家
  侯耀华:著名表演艺术家
  刘兰芳:著名评书艺术家
  连阔如:著名评书艺术家
  连丽如:著名评书艺术家
  栾荣年:著名民族舞蹈家
  关肃霜:著名京剧艺术家
  关学增:著名北京琴书大师
  李万春:著名京剧艺术家
  李玉茹:著名京剧艺术家
  厉慧良:著名京剧艺术家
  金少山:著名京剧艺术家
  赵葆秀:著名京剧艺术家
  关纪新: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生院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满学研究所副所长
  金铁霖:著名民族声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院长
  常宝华:著名相声艺术家
  常贵田:著名相声艺术家

#
  赵佩如:著名相声艺术家
  荣剑尘:著名单弦大师
  苏文茂:著名相声艺术家
  佟守本:著名相声艺术家
  常宝霆:著名相声艺术家
  王凤山:著名相声艺术家
  连笑昆:著名相声艺术家
  武魁海:著名相声艺术家
  白全福:著名相声艺术家
  王平:著名相声演员
  英达:著名导演、演员,影视剧作家,中国情景喜剧之父,导演了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
  爱新觉罗·琱s:美术鉴赏家,中国书画学会研究员,辽宁省艺术学院教授
  关之琳(关家慧):香港著名演员
  关山:关之琳父亲,本名关伯威,香港著名演员
  那英:著名歌手
  曾格格:著名歌手
  冯晓泉:著名歌手
  佟大为:著名演员
  英茵:早期著名演员
  关悦:著名演员
  柯岩:著名诗人
  胡军:著名演员
  姜大卫:香港演员
  凌子风:著名导演
  富润生:著名配音演员
  谢园:著名演员
  张山:著名演员
  朱洁:爱新觉罗氏,著名演员
  白庆琳:著名演员
  果静林:著名演员
  傅淼:著名演员
  东方闻樱:著名演员、制片人
  英壮:著名演员,英达之弟
  吴京:著名动作片演员、北京武术队助教
  肇俊哲:著名足球运动员
  惠天赐:香港著名动作片演员
  惠英红:香港著名动作片演员
  周海媚:香港著名演员,满族镶白旗
  敖国珠:台湾著名主播及主持人,民间全民电视公司主播及主持人
  亚宁:原名杨亚宁,央视著名主持人
  金越:央视著名主持人
  常枫:台湾著名演员
  马景涛:台湾著名演员
  庹宗华:台湾著名歌手、演员,满族镶黄旗[4] 庹宗康:台湾著名主持人、歌手、演员,满族镶黄旗[4] 
  那维勋:叶赫那拉氏,台湾著名演员
  张拉拉:满族名纳兰格娜,著名歌手
  柏寒:著名演员
  于又川:著名演员
  江汉:香港著名演员
  郎雄:钮祜禄氏,本名郎益三,台湾著名表演艺术家
  胡茵梦:本名为胡茵子,胡茵梦为其艺名,台湾著名演员
  郎祖筠:台湾著名演员
  那威:现为旅游卫视主持人
  王中军:北京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总裁
  王中磊:北京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执行副总裁
  彭兴业:海淀区政协主席,党委书记
  戴娆:著名歌手
  火风:著名歌手
  富大龙:著名演员
  李宗翰:著名演员
  李斯羽:著名模特、主持人
  关琦:著名模特
  徐德亮:著名相声演员,德云社前创始人之一
  黄海波:著名演员
  傅冲:著名演员
  金巧巧:著名演员
  关凌:著名演员
  富敏:著名导演
  张元:著名导演
  佟瑞欣:著名演员
  佟瑞敏:著名演员
  温海涛:著名演员
  汪正正:著名歌唱演员
  李志希:台湾著名演员
  钮承泽:台湾著名演员、导演、戏剧制作人
  杨静: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
  杨童舒:著名演员
  沈傲君:原名赵燕,著名演员
  曾黎:著名演员,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96级本科毕业,中戏“八大金钗”之一。
  佟童:著名演员。
  左岩:浙江卫视著名主持人。[11]
  林依伦:著名歌手。
  王丽坤:著名演员。[4]
  金正昆:CCTV百家讲坛特邀专家。
  蒙曼:CCTV百家讲坛特邀专家。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任教
  郎朗:华人著名钢琴表演艺术家
  文章:内地知名演员,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2002级)。
  曹炳琨: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内地实力派青年演员。
  于今:知名学者,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执行院长,“十一五” 国家重点研究项目科学发展观丛书负责人。
  詹福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与评审委员,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国家图书馆馆长。
  才利民:山东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
  富妍(kiki):牛奶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05 
65.49.68.183
富妍(kiki):牛奶咖啡主唱
  文梦洋:著名演员,《丑女无敌》中饰演 小艾
  王守宇:著名舞蹈家
  爱新觉罗·启星:影视明星
  李依晓:电影演员
  张万臣:河北丰宁人 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专职画家
  化蝶飞阿尔萨兰·李尔佳 :李如玉的艺名 
  汪小菲:俏江南集团执行董事
  柯炳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农村经济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沈晓海:
  张牧笛:著名90后作家
  富佳珲:美国华裔说唱歌手,德国满族混血
  郎平:著名排球运动员、教练,有“铁榔头”之称
  宋熙东:音乐人,满语原创歌手,祖籍辽宁
  沙洲:说唱歌手,祖籍北京
  赵奕欢:影视演员
  舒耀宣:影视演员
  汪苏泷:嗓音独特的著名原创歌手,形象绅士而可爱。
  常远:开心麻花签约演员。[12]
  袁宝龙:青年视觉艺术家
  赵宏博:著名花样滑冰运动员
  吴京:满族正黄旗,著名影视演员
  阚清子:影视演员

#
  好可怕,竟然双枪老太婆都是满族的啊。赵洪文国(1881—1950),女,汉军旗人后裔,夫姓赵,本名洪文国,辽宁省岫岩县哨子河乡红旗沟人,抗日英雄赵侗之母,人称“赵老太”,民间称之为“双枪老太婆”,无党无派。

  满族作家于晓威,曾写过小说《九月玉米地》《孩子快跑》《厚墙》《一个好汉》等等
  满族作家志锐, 1853年—1912年,字伯愚、又字公颖、廓轩,号穷塞,晚号遇安.
  满族作家诗人杨子忱新诗集出版_中国作家网
  满族著名作家赵大年,代表作品有,《公主的女儿》《大撤退》《九重天》等
  林佩芬,满族,1956年生于基隆市,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1977年开始写作,1991年发表的作品主要为历史小说。《努尔哈赤》、《天问》
  文康,满族,清代小说家。姓费莫氏,字铁仙,一字悔庵,号燕北闲人。满族镶红旗人。撰写了长篇白话小说《儿女英雄传》(又名《金玉缘》)
  关仁山,当代文学家。满族,1963年2月生于河北唐山丰南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创作室主任,与作家何申、谈歌被文坛称做河北“三驾马车”之一。著有长篇小说《福镇》、《魔幻处女海》、《胭脂稻传奇》、《天高地厚》等。
  庞天舒 女,1964年12月生,沈阳市人。满族。国家一级作家。著名军旅女作家。现为沈阳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庞天舒以发表作品最早、创作题材最广而傲立于当代文坛。
  颜一烟(1912-1997),满族,女,现代著名作家、剧作家。北京人。1939年,颜一烟担任鲁迅艺术学院艺术指导科教员。1945年调东北文艺工作团做编剧工作。1948年,调东北电影制片厂任编剧。长篇小说《盐丁儿》(获1988年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马加, 男 ,满族 。1910年2月27日生于辽宁省新民市辽河东岸的弓匠堡子村。
  1935年加入左翼作家联盟。1942年应邀参加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延安文艺座谈会。 在延安期间,分别在《谷雨》、《解放日报》发表短篇小说、散文、特写,并连载长篇小说《滹沱河流域》。

#
  蒙人有斯琴高娃、腾格尔、娜仁花、德德玛、周恩来侄女婿拉苏荣、胡松华、琪琴高娃、斯琴格日乐
  打篮球的巴特尔,满族的爱新觉罗.金…

  满族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公主的女儿>的是哪位?
  [ 标签:满族, 著名作家, 代表作品 ] 匿名 2010-06-15 03:46
  满意答案
  赵大年
  赵大年 满族,1931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天津市扶轮中学。1949年参军,复员后长期从事农机科技工作。1980年至今任专业作家,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副主席,影视创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
  新时期以来,著有长篇小说《大撤退》、《九重天》、《女战俘的遭遇》等6部;中篇小说《公主的女儿》、《二七八团》、《青果黄花》、《尚未污染的山林》等 20部;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紫墙》、《西三旗》、《梦里蝴蝶》、《人生漫记》等6部;电影《车水马龙》、《琴童》、《玉色蝴蝶》、《当代人》等7部;电视剧《皇城根》(合作)等百余集。多部作品获全国和报刊文学奖,被译成英、法、日、韩文在国外出版、发表。是著名的京味小说家。日本出版的《现代世界文学全集》单设一章(中国,3,赵大年)评介其描写满族生活的多篇作品。

  蒙古作家
  鲍吉尔.原野 《今年秋天的一些想法》、《譬如朝露》、《羊的样子》、《青草课本》、《每天变傻一点点》 黑鹤《草地牧羊犬 》 玛拉沁夫《科尔沁草原的人们》

  满族古琴老师是不是李祥霆?吉林辽源人,满族,现在的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北京古琴研究会副会长。弹琴很空洞,他的?流水?在网上被人笑称是洪水。但是我们汉人的绝世名琴,唐朝的“九霄环佩”在他手上。现在只能被他一个人弹,真不知道那琴怎么想

#
  《无字碑歌》重蹈《贞观长歌》覆辙,为满清遗毒唱赞歌!
  最近的明星呕像剧《无字碑歌》,演过孝庄的高娃来装扮武则天,演过乾隆的铁林来装扮高宗李治,可谓浪翻天了。整部剧充斥陈词滥调,就像满清的皇帝一家闯进了我大唐社会,天天急噪不安,声色惧厉,兽性大发;又像唐朝的臣民被强行带到满清圈禁起来,面对咆哮的野兽,只能摇头叹息,无可奈何。
  尤其铁林装扮的高宗李治最为倒胃口,原本文雅仁厚的高宗李治皇帝,后世称为“贞观遗风”,结果呢?拍成了好色专权、道貌岸然的“满清遗毒”!

  侮辱完唐朝,估计下面就是汉宋明了,一个都不少,统统变成辫子朝代

  恶心死了!真他妈的浪费钱?多拍点现实题材的好不好?好钢不用在刀刃上!那些成天万岁,奴才的垃圾片有什么好拍的?

  ---------------
  早就了解大陆娱乐圈被满人把持
  可这下也有点过了吧

  在庆祝香港回归中国十周年文艺晚会上
  大陆代表和香港代表共唱一首《东方之珠》
  香港方面是徐小凤、谭咏麟、还有一个中年阿姨
  大陆代表是沙宝亮(回族)、韩红(藏族)、孙楠(辽宁人,可能是满可能是汉,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他当重要嘉宾参加过“大商之夜满族风情节”。)

  我就不明白了 少数民族在中国人口中所占比例也就比同性恋的比例多一点,怎么出现概率就这么高??

  我很疑惑十几亿的汉人到底在干啥

  也是在这个晚会 表演汉族母亲河“黄河”那一段时 出现了钢琴
  我就担心了 肯定是朗朗(满族)上去弹 果然不出所料

  ----------------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05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67): 满族华谊兄弟是中国大陆实力最强大的电影投资与演艺经纪公司
  
  华谊兄弟是中国大陆实力最强大的电影投资与演艺经纪公司,他的老总王中军、王中磊就是满族,公司在提拔明星上,也是满人优先。关之琳、夏雨、佟大为等满族人都属该公司。电视剧《七品李剃头》也由该公司投资。华谊著名导演冯小刚怕别人怀疑他是亲满包衣,故意放话说:“清朝的建筑和汉唐比是一个退步,和清朝的服饰连起来就是一副妖魔鬼怪的图案”。他敢这么说,是和王中军事先商量好的。因为周星驰在喜剧电影《鹿鼎记》中赞扬了康熙,华谊就很看好他,积极投资星爷的《功夫》,拉拢周星驰。千万别觉得我在胡扯!挺遗憾的,我喜欢的香港演员周星驰和吴君如都跟华谊扯上关系了。不过也没办法,华谊毕竟是大陆最强的电影公司。

  有心的人都很容易会发现,华谊兄弟所出的电影大片,在细节上、陈设上都要体现满文化。

  一部分满人想糊弄大家,让大家觉得明清关系、宋金关系与商周关系、吴越关系是一样的。所以《新封神榜》、《卧薪尝胆》等戏陆续推出。先说《新封神榜》,商纣王是满人演的、姜子牙是满人演的、姜皇后是满人演的、苏妲己是华谊兄弟的范冰冰。
  再看《卧薪尝胆》,越王是康熙皇帝陈道明、吴王是满人胡军。说起胡军,我又想起来了,导演张元拍第一部戏就是找胡军,导演关锦鹏也挺照顾胡军。张元和关锦鹏也都是满人喔。

  针对满人的这套名堂,我只想说一句:政治性是时效的,民族性是永远的。战国时代,其他国家的能人跑到秦国效力,算是政治叛徒吧,但是后代从来不骂这样的人;相反,秦桧、吴三桂这些民族叛徒就被一代一代骂下来。古时的三国、现在的两岸...统一之后,没有人会去追究互相间的“国奸”。但是做“汉奸”,你在历史上就永远别想抬头!

  现在的选秀节目很多,是吧。尽管好男儿、快男这些名堂,我从不爱看。但里面总有那么些少数民族脱颖而出,甚至名列第一,比如去年的藏族蒲巴甲,今年的扎西顿珠。大家知道为什么吗?两个字“民族”!四个字“民族团结”!当藏族人都投自己族人的票时,没有民族意识的汉人能OK?如果哪个艺人说自己是汉人,希望汉族同胞支持,所有人都会觉得他是神经病吧。我经常光顾满族网站,只要一有他们民族的艺人要上路,他们网站就马上号召同胞都去支持这个艺人。

  要说满人的互助,真的是值得佩服。英达和齐秦本来没多少交情,不过英达最近要学王中军,也开个电影公司。齐秦不远千里赶到现场助阵。齐秦有那么多的粉丝,英达的公司一下子就被很多人知道。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满人积极入dang,参与执政,增加话语权。还有,就是满人一直把东北说成是自己的,大家要小心他们的舆论造势。顺便说一句,东北大学校长也是满人。

#
  我的唐朝兄弟——导演

  杨树鹏,1970年生,满族,陕西宝鸡人,中国内地青年电影导演。2009年最新作品为《我的唐朝兄弟》。




  七品李剃头——投资方华谊兄弟

  王中军、王中磊:满洲八旗子弟,华谊集团老总 从事电影投资 发行 在娱乐多元化发展 ,是内地电影界. 娱乐界巨头之一。华谊兄弟近年投拍影视作品:《康熙微服私访记》《康熙王朝》《雍正皇朝》《乾隆皇帝》《七品李剃头》《施琅大将军》《铁齿铜牙纪晓岚》《铁将军阿贵》《李卫当官》《德鳞公主》《宰相刘罗锅》、《大清药王》、《大清御史》《少年嘉庆》《少年大钦差》等...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06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68): 满族文化部副部长——清宫戏推手

  英若诚:祖父英敛之是满洲正红旗人,祖母爱新觉罗·淑仲则是皇族。曾任文化部副部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艺委会副主任,剧本室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剧协理事。指示教育部修改了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对岳飞是民族英雄。

  1981年,意中合拍《马可·波罗》开始。英若诚(满族,正红旗)在片中扮演忽必烈。英若诚在拍摄开始前,向意大利导演吹嘘:“忽必烈是13世纪中国伟大的政治家,………比如对杀人、战俘、汉族文化,都采取了开明的态度”!

  1983年,英若诚(满族,正红旗)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所谓的海外“好评”(主要是因为《马可波罗》),在其间发挥的作用,无法估计。

  1988年 中意合拍电影《末代皇帝》推出,公然美化卖国贼傅仪。英若诚本人亲自参加此片的拍摄。此片拉开了辫子戏泛滥神州的序幕。

  英达:北京英氏影视传媒公司艺术总监和总导演,北京吉利大学英氏影视学院院长。英达一家是国内著名的影视家族,父亲英若诚。现任妻子梁欢,梁欢的哥哥梁天和梁左,前妻宋丹丹,堂弟英壮,堂弟英宁,英宁之前妻赵明明都是影视圈内人物。


  【满族演艺圈】

  王中军(满族) 华谊兄弟公司老板 他弟弟王中磊
  华谊兄弟艺人:佟大为(满族)、关之琳(满族)、夏雨(满族)

  英达(满族) 英氏公司老板 他表弟英壮
  英达的新朋友:齐秦(满族) 他姐姐齐豫

  侯耀华(满族) 相声演员 他兄弟侯耀文

  那英(满族) 大陆音乐天后

  《新封神榜》主演:刘德凯(满族)、马景涛(满族)、金巧巧(满族)

  《看上去很美》原著:王朔(满族) 导演:张元(满族)

  同性恋电影《东宫西宫》
  导演:张元(满族)
  编剧:王小波(满族)
  主演:胡军(满族)、司汗

  同性恋电影《蓝宇》
  导演:关锦鹏(满族)
  主演:胡军(满族)、刘烨

  【注:华谊兄弟是中国最具实力的电影投资与演艺经纪公司】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06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69): 夏雨相貌平平却有机会一再出演大戏,因为是满族
  努力营造“爱上单眼皮男生”而为满洲男人形象吹嘘
  从艺术角度来为中国继承满清文化铺路,从《西洋镜》到《康熙秘史》

  话说华谊兄弟主打明星之一,夏雨。


  从邻家男孩到紫禁城帝王--夏雨

  提起演员夏雨,无论是多年前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是近几年的《卡拉是条狗》、《西洋镜》、《爱上单眼皮男生》、《独自等待》,印象里他总是那个亲切又有点莽撞的北京男孩,可是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康熙秘史》里,他却化身为霸气十足的少年康熙。从邻家男孩到紫禁城的帝王,夏雨要如何实现这样的角色转换呢?
  主持人:提起演员夏雨,无论是多年前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是近几年的《卡拉是条狗》《独自等待》,印象里他总是那个亲切又有点莽撞的北京男孩,可是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康熙秘史》里,他却化身为霸气十足的少年康熙。从邻家男孩到紫禁城的帝王,夏雨要如何实现这样的角色转换呢?

  片花:他是如何走进帝王的生活(我长的象康熙)

  他是如戏里戏外都变身为皇上(只要见了我 就喊皇上驾到)

  他又是如何把握这个心志不成熟的小皇上(那种我是皇上我怕谁的心态)


  《新封神榜》主演:刘德凯(满族)、马景涛(满族)、金巧巧(满族)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07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70): 琼瑶的老公兼制片人是满族,琼瑶最爱用满族男演员日汉族女演员

  满人琼瑶拍戏爱用满族男人,琼瑶的老公兼制片人是满族,琼瑶最爱的男演员:刘德凯,马景涛,也都是满族人

  钮承泽。他好象不太介意说自己是满人。钮是钮箍路改的
  金博聪,金是爱新觉罗改的
  那则是叶赫那拉改的。那英就是

  满族人以压倒性的势力占据着大陆娱乐圈(文章、杨童舒、王丽坤、佟大为、关悦...)

  其实什么甄环传就是借见的香港的电视剧金枝玉孽。其实香港和台湾好象比我们内地都要更早热衷拍清宫戏。而且感觉他们的顾问都很专业!证明这两个地方的满族后裔是很多的

  甄环传小说并不是写的满清时期的事情,却被拍成了辫子戏,甄环传迷们抗议。

  满族人口现有约两千万,其万人中大学文化程度比例居全国各民族榜首,是汉族平均水平的十倍多,在两岸三地的文艺界,活跃着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满族名人大腕。

  如肇俊哲(服装设计大师、满族)、 郎朗 (钢琴家、满族)、戴娆 (歌手、满族) 启功(书法家、满族)、关牧村(歌唱家、满族)、关之琳(演员、香港、满族) 、金铁霖 (音乐教育家、满族)、 英达(导演、满族)、李斯羽(演员、满族)、关凌(演员、满族)、 谢园(演员、满族)、常宝华(相声演员、满族)、 常宝田(相声演员、满族)、 侯耀文(相声演员、满族)、侯耀华(相声演员、满族)、小柯(音乐制作人、满族)、王立平(作曲家、满族)、胡松华(歌唱家、满族)、王小波(作家、满族)、那英(歌手、满族)、郎平(满族)、胡军(演员、满族)、火风(歌手、满族)、 吴京(演员、满族)、马景涛(演员、台湾、满族)、刘兰芳(曲艺家、满族)、 佟大为(演员、满族)、汪正正(歌手、满族)、周海媚(演员、香港、满族)、尔东升(导演、香港、满族)、关锦鹏(导演、香港、满族)、夏雨(演员、满族)、李宗翰(演员、满族)、吴京(演员、满族)、刘德凯(演员、台湾、满族)、冯晓泉(歌手、满族)、曾格格(歌手、满族)、齐秦(歌手、台湾、满族)、齐豫(歌手、台湾、满族)、沈傲君(演员、满族)、杨童舒(演员、满族)、李连杰(演员、美国、满族)、王朔(作家、满族)、金巧巧(演员、满族)、张元(导演、满族)、那英(歌手、满族)、胡茵梦(演员、台湾、满族)、王中军、王中磊(华谊兄弟公司老板、满族)、佟瑞欣(演员、满族)、林依伦(歌手、满族)、臧天朔(歌手、满族)、英壮(演员、满族)、佟铁鑫(歌唱家、满族)、关琦(名模、满族)、傅淼(演员、满族)、曹颖(演员、满族)、雷振邦(作曲家、满族)、杨少华(相声演员、满族)、傅庚辰(作曲家、满族)、侯宝林(相声演员、满族)、贾作光(舞蹈大师、满族)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11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70): 娱乐圈十大满族明星


  惠英红:在第四十六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中,满洲正红旗的惠英红成功的斩获了最佳女配角的大奖。其实惠英红的演技早就得到了影迷和业界的认可,在第一届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中,惠英红便凭借着在电影《长辈》中的精彩表现,斩获了最佳女主角大奖。而惠英红也是一个内地观众非常熟悉的香港女演员,而其在电影《霸王花》中塑造的香港女警形象则最深入人心,而现在正在TVB热播的电视剧《宫心计》中,我们也看到了惠英红的精彩演出。代表作:电影《霸王花》、《长辈》、《心魔》等,电视剧《太极宗师》、《巾帼枭雄》、《宫心计》等。

  胡军:在张纪中版《天龙八部》中,胡军饰演的是一个有情有义的铁血契丹人萧峰,可是胡军的祖先却是灭了契丹的满族人。现在的胡军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精湛的演技,已经成功的晋升为华语地区绝对的一哥,这让很多满族同胞在胡军的论坛或贴吧中,都称胡军是他们满族人的榜样!代表作:电影《蓝宇》、《赤壁》、《花木兰》等电视剧《天龙八部》、《老虎、棒子、鸡》、《西安事变》等。

  关之琳:1982年便已经出道的香港女星关之琳也是满族人,她的满族姓氏是瓜尔佳氏,出道多年的关之琳在香港电影鼎盛时期给我们演出了N部经典的电影,不过观众影迷印象最深的还是其在《黄飞鸿》系列电影中塑造的“十三姨”这个角色。那个从西方留洋回来的十三姨,美艳大方,精通洋文,骑术,思想开放,行为大胆,不顾辈份关系,大胆与黄飞鸿相爱,实在是给影迷以深刻的印象。代表作:电影《黄飞鸿》、《夏日福星》、《做头》等。

  周海媚:和关之琳一样都是大美人一个的香港女星周海媚,也是满族人,她是满洲镶白旗人。不过周海媚在电影上没多大建树,不过在电视剧方面却取得了很多的成绩。笔者对周海媚的作品印象最深的一部电视剧是《大闹广昌隆》,本人觉得周海媚就适合穿旗袍,实在是太惊艳了。代表作:电影《逃学威龙之龙过鸡年》(和梅艳芳玩同性恋的美女)、《法内情》等,电视剧《大闹广昌隆》、《纵横四海》电视剧版等。

  吴京:实力派武打巨星吴京也是满族人,他是满洲正黄旗的。出道多年的吴京在演艺事业上也闯出了一片天地,他那过硬的功夫,潇洒的动作,被称为继李连杰后最有可能成为国际巨星的“功夫小子”!代表作:电影《杀破狼》、《男儿本色》、《狼牙》等电视剧《太极宗师》、《小李飞刀》等。

  沈傲君:大美女沈傲君也是满族人,以前以为沈傲君就是那个只会给《男人装》拍全裸写真的美女而已,可是自从笔者看完《潜伏》后,便深深的被沈傲君的演技所折服,沈傲君版的“左蓝”实在是太出彩了!代表作:电影《流星语》、《大汉风》等电视剧《神医喜来乐》、《潜伏》等。

  曾黎:同样是凭借给《男人装》拍摄了一组性感写真而走红的女星曾黎也是满族的,不过笔者却对曾黎没什么印象,想不到曾黎有什么代表作。那在下面的代表作中,我给出的只是曾黎参演的几部比较有名的作品哦。代表作:电影《票友》、《归途如虹》(她只拍了这两部电影)电视剧《男才女貌》、《好想好想谈恋爱》等。

  那英:内地歌坛天后那英也是满族人,这个性格大大咧咧,歌喉也很有北方狂野色彩的女星曾给我们唱了无数经典的歌曲,出道多年,现在依然是内地有数的几个歌坛天后。代表作:歌曲《征服》、《雾里看花》等电视剧《好想好想谈恋爱》等。

  齐秦:台湾实力派歌手齐秦籍贯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他也是一个满族歌手,作为歌手的他凭借着一首《大约在冬季》走红了两岸三地,而其和王祖贤的生死情恋,也曾轰动一时。代表作:歌曲《大约在冬季》、《北方的狼》等。
  林依轮:实力派歌手林依轮也是满族人,我想八零后都听过他的歌吧?不过近年的林依轮好像已经没落了。不过林依轮不仅仅是一个好的歌手,也是一个好的演员、主持人。忘说了,上文提到沈傲君结婚时的典礼,便是林依轮主持的。代表作:歌曲《爱情鸟》、《火火的歌谣》等电视剧《靠近你温暖我》、《求婚》等。
  转发至微博

#
  候跃华、候跃文、相声大师候宝林父子三人都是笑星,都是满族。
  英达及父亲英若诚都是满族,但属蒙古裔。
  火风也是满族。吴京也是满族,胡军,沙宝亮,老舍,佟大为︿也是满族

  女星中,沈傲君、关琦、关之琳、那英、傅艺伟都是满族。还有很多知名艺人都是满族,知道的

  补充:国旗护卫班副班长奥运火炬传递手 阮野
  港台的 马景涛 刘德凯 尔东升等
  老舍 冯晓泉曾格格夫妇 肇俊哲 谢园 胡松华 刘兰芳

  还有郎郎(著名钢琴家) 郎平

  马景涛的老家就在沈阳 一堆亲戚还都在呢 祖籍是东北的一个小地方 是满族的发源地!

  看看马景涛的大鼻子 和胡军的一样 典型的满族人

  刘德凯我也听过有些人说他是满族 但他肯定不是台湾当地人!

  原军委副主席、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

  于永波上将,男,满族,1931年9月生,辽宁瓦房店人,时任总政治部主任。

  1947年9月参加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东北民主联军团通信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团宣传队副队长。参加了东北 1947年冬季攻势辽沈、平津、进军西南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团宣传干事。回国后,入解放军第四政治干部学校学习。 1954年毕业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教导大队宣传干事,军宣传处助理员,师宣传科副科长、科长。1965年3月任团副政委政委、团党委书记。1968年政治部宣传处处长,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师政委、党委书记。1978年12月任广州军区司令部办公室主任,军政委、党委书记。1985年6月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军区党委常委、政治部党委书记。1989年11月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党委副书记。1992年10月任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党委书记。1997年10月继续任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党委书记。中共第十三、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993年晋升为上将军衔。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11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71): 满族人郎平出国,全体汉族人都被她的事情说“中国人就是崇洋媚外汉奸多”
  可是,郎平是汉奸吗?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3%8E%E5%B9%B3

  郎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郎平

  郎平(1960年12月10日-),满族[2],祖籍中国天津,著名女子排球运动员、教练员,凭借强劲而精确的扣杀而羸得“铁榔头”绰号。曾入选中国体育劳伦斯奖第二届(1980年)十佳名单。1987年与原国家手球队队员白帆结婚,后于1995年离婚,1992年其女白浪出生在美国。

#
  号外,郎咸平呢?我不知道啊。应该不是吧。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12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72): 川岛芳子被以汉奸罪枪决前质问,“我是满人,为什么叫我汉奸”

详细情况大家先百度查,我等等再写。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12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73): 天涯上姑射山人在传蜥蜴人修炼方法,可怕
#
  我还要告诉大家一个事情,

  那个姑射山人,他教的那个站桩的,嘿嘿,要你想象后边有一条尾巴一样的东西支在地上,

  这是一种蜥蜴人站桩方式啊。

  历史上蜥蜴人也有往道教中混入的。

  哎呀,我讲出来是不是让姑射山人很生气呢,可是我不能不讲啊。

  姑射山人,告诉我你是哪个法门的吧。我感觉,你也是被骗了是个受害者啊。

#
  姑射山人的那个站桩方式,会让人被蜥蜴人附体的。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13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74): 我们即将开始扫荡月球

#
  好,现在我们乘坐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太空飞行器,飞到月球上去。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美国宇航局的哈勃望远镜早就已经大量拍摄百亿光年以外的天体彩色照片,对近在咫尺的月球,展示给公众的只有黑白照片,绝不把任何彩色照片给公众看,美国宇航局究竟在欺骗我们什么呢?月球上真的是它们在教科书上告诉我们的是荒凉的吗?


  下面大家打开NASA“美国月球与行星研究所”网站

  http://www.lpi.usra.edu

  打开这几张图片

  http://www.lpi.usra.edu/resources/apollo/frame/?AS17-M-2197

  http://www.lpi.usra.edu/resources/apollo/frame/?AS17-M-2198

  http://www.lpi.usra.edu/resources/apollo/frame/?AS17-M-2257

  http://www.lpi.usra.edu/resources/apollo/frame/?AS17-M-2258

  http://www.lpi.usra.edu/resources/apollo/frame/?AS15-M-0113


#
  你看到了什么呢?

  美国宇航局究竟在欺骗我们什么呢?美国宇航局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美国宇航局掩盖的那些地方,究竟有什么样的不想让我们知道的秘密?

  一百年前,你跟人说月亮上有人有生命,人人都相信,可是几十年后,忽然人人都相信教科书上讲的月球上是荒凉的,没有生命,只有一个个陨石坑了。可是,真相就这样被掩盖。以至于现代科学下的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还不如几千年前的古人。

  “无论你是否对宇航计划或地球大气层之外的事情产生兴趣,你都已经被这些谎言所影响,也无意间成了这起重大的真相掩盖事件的庇护者。”

  为何月球至今所有的照片都是黑白的?为何NASA大量的月球图片出现大量被涂抹的痕迹,为何有美国登月迷局?51区的地面上为何有大量人造的“陨石坑”。

  里面确实涉及到完整 ,清晰的外星人和月球城市影像。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很难一下子接受这么多富有冲击力的信息,因为人们从小被教育的可以说几乎失去了想像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
  还有很多奇异信息,比如,15亿年前的宇宙飞船(里边有反万有引力技术):

  阿波罗15号(Apollo 15):
  AS15-M-1333、AS15-M-1334、AS15-M-1335、AS15-M-1037、AS15-M-1038、AS15-M-1039,AS15-M-1040、AS15-P-9625、AS15-P-9630。

  阿波罗17号(Apollo 17):
  AS17-M-2805、AS17-M-2806、AS17-M-2807、AS17-P-2799等。

  以上这些,是这两次任务飞过外星飞船区域的照片,感兴趣的话你们可以找到更多,该网站有照片大图下载(在2M∼4M左右)。每次Apollo任务的飞行区域照片也有下载(大的单张有30M之巨)。

  查找方法很简单,只要把文件名称复制后在以下网址的“search”栏里查找就行了:

  http://www.lpi.usra.edu/

  嫌麻烦的可以直接把


  http://www.lpi.usra.edu/resources/apollo/frame/?AS15-M-0113

  网址中的AS15-M-0113直接分别换成AS15-M-1333、AS15-M-1334、AS15-M-1335、AS15-M-1037、 AS15-M-1038、AS15-M-1039,AS15-M-1040、AS15-P-9625、AS15-P-9630,AS17-M-2805、 AS17-M-2806、AS17-M-2807、AS17-P-2799

  还有关于阿波罗20号登月的视频。也许你们可能以前在央视 CCTV-10中就看过。当这部片子在探索发现节目中播出后,立即引起了美国公众不小的轰动,许多人纷纷质问NASA当局,要求NASA做出解释,而 NASA当局面对公众强烈质问时,采用了一贯的手法,坚决否认,并声明片中有关的视频是假的。既然声称是假的,于是公众当然就要求NASA当局公开真实的阿波罗20号登月的资料,比对一下,不就知道真伪了。

  谁也没料到接下来会发生戏剧性的事,NASA当局突然发表声明,自阿波罗11号以后,所有有关阿波罗系列登月的资料,包括数千份的录像和照片,全部神奇的不翼而飞了(看来忽悠大众的砖家是不分国界的)。标准的“此地无银三百两”。正是NASA的这个愚蠢的举动和荒谬的借口,使得原先对此还有所怀疑的大众都一致认定,NASA当局明显在撒谎,该片中所展示的视频是真实的,NASA当局从70年代起就隐瞒了存在地外文明的铁的事实。其实这也就是为什么在70年代末,原先对登月极度热情的美苏两国为什么突然会宣布放弃登月计划的直接原因之一。


#
  也许,月球上,有对犹太邪灵的最强大威慑!是一切犹太人最恐惧的。


  大家谁帮我把上面那些照片贴上来吧。

  还有什么“月球在苏醒”呀,阿波罗20号的视频呀,以及国内国外各个电视台的报道,还有什么星际政治揭秘呀一类的许多许多,各种东西大家帮我贴贴吧,累呀。

  看啊,这就是“自由”、“平等”、“言论自由”的美国。美国宇航局里的犹太人一度占到60%以上,华裔在里边是受歧视的,只能干杂活,核心机密根本接触不到。

#
  月球上被美国宇航局可以遮挡住的照片下究竟是什么??

  我们也有嫦娥工程拍的照片,当年我曾经到探月中心说想看,我有中央军委特种项目的密级,可是嫦娥工程总指挥----满族人----栾恩杰不让俺看,郁闷!

  唉……


#
  下面,让我们在月亮上,好好逛一逛吧,神秘的月球啊,无穷无尽的神秘……



  然后,我们将从月亮上,俯视我们这个星球,一切的一切,究竟是为什么?

#
  浩然之氣 1937楼 2013-05-06 21:08:00
  好,现在我们乘坐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太空飞行器,飞到月球上去。
  -----------------------------
  死水微澜 1963楼 2013-05-06 22:02:00
  是航天科技集团
  -----------------------------
  俺科工的不说罢了。

#
  浩然之氣 1946楼 2013-05-06 21:22:00
  月球上被美国宇航局可以遮挡住的照片下究竟是什么??
  我们也有嫦娥工程拍的照片,当年我曾经到探月中心说想看,我有中央军委特种项目的密级,可是嫦娥工程总指挥----满族人----栾恩杰不让俺看,郁闷!
  唉……
  -----------------------------
  死水微澜 1967楼 2013-05-06 22:10:00
  嫦娥拍的照片首先到飞控中心再到国台,难不成就国台能处理,其他人不知道?
  -----------------------------
  我再说下去就违反纪律了,呵呵

#
  浩然之氣 1946楼 2013-05-06 21:22:00
  月球上被美国宇航局可以遮挡住的照片下究竟是什么??
  我们也有嫦娥工程拍的照片,当年我曾经到探月中心说想看,我有中央军委特种项目的密级,可是嫦娥工程总指挥----满族人----栾恩杰不让俺看,郁闷!
  唉……
  -----------------------------
  死水微澜 2013-05-06 22:10:18
  嫦娥拍的照片首先到飞控中心再到国台,难不成就国台能处理,其他人不知道?
  -----------------------------
  死水微澜 1971楼 2013-05-06 22:17:00
  栾恩杰根本管不了数据流这个层面的事,太具体了,嫦娥下传的数据经过的环节很多,对测控的人其实透明的,各个环节都有备份,如果涉及重大,信息流程上早就有体现了.除非国台的算法是独一无二的,没人能还原.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要找数据问欧阳自远可能更靠谱,可惜他不干了.
  -----------------------------

  你以为这么简单啊,哎呀,这些事情不能多说……你要是有条件弄来一份没篡改过的,别忘了复制给我啊。

#
  浩然之氣 1946楼 2013-05-06 21:22:00
  月球上被美国宇航局可以遮挡住的照片下究竟是什么??
  我们也有嫦娥工程拍的照片,当年我曾经到探月中心说想看,我有中央军委特种项目的密级,可是嫦娥工程总指挥----满族人----栾恩杰不让俺看,郁闷!
  唉……
  -----------------------------
  死水微澜 2013-05-06 22:10:18
  嫦娥拍的照片首先到飞控中心再到国台,难不成就国台能处理,其他人不知道?
  -----------------------------
  死水微澜 1971楼 2013-05-06 22:17:00
  栾恩杰根本管不了数据流这个层面的事,太具体了,嫦娥下传的数据经过的环节很多,对测控的人其实透明的,各个环节都有备份,如果涉及重大,信息流程上早就有体现了.除非国台的算法是独一无二的,没人能还原.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要找数据问欧阳自远可能更靠谱,可惜他不干了.
  -----------------------------
  浩然之氣 2013-05-06 22:29:49
  你以为这么简单啊,哎呀,这些事情不能多说……你要是有条件弄来一份没篡改过的,别忘了复制给我啊。
  -----------------------------
  你去要要,就知道难度在哪了。
  
  #
  月球上的事情,估计大家常混这个版的也都知道,我就先不系统发了。

  不过希望大家一起系统整理一下,让我也省省事啊。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13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75): 华夏古代科技:求任意高次方程的数值解!

  我们华夏古代科技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

  求任意高次方程的数值解!

#
  因为已经证明五次以上的方程没有通解公式,所以实用过程中都是用的数值解,

  英国数学家霍纳在1819年发表《解所有次方程》论文

  可是后来一个英国传教士发现,竟然中国南宋的数学家秦九韶在他1247年编写的《数书九章》一书中就有提出了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秦九韶算法”

  提出“商常为正,实常为负,从常为正,益常为负”的原则,

  而且霍纳论文中的算例,其算法程序和数字处理都远不及五百多年前的秦九韶有条理

  秦九韶算法不仅在时间上早于霍纳,也更加成熟!

  秦九韶的《数书九章》详细叙述用秦九韶算法求解二十六个二次到十次方程的的实数根的数值解,“《遥度圆城》” 题列出一个十次方程,求解圆城的直径。

  给出了详细算法。我们不仅想,古人求解这么高次的方程,究竟想干什么?

  计算电磁学?

  因此,中国的历史,一定有重大真相,仍然被隐瞒着,而且就是在宋代!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14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76): 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35个史实


  1/嬴政灭了六国,但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



  2/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权臣是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护,他权倾朝野的时代历经西魏、北周两朝,这期间他一共杀了3个皇帝.






  3/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 万,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开皇之治」时期,全国就有户890 万.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



  4/ 被「主流」专家们诟病为「军事软弱」的宋朝,对外战争(交战规模万人以上,不包括统一战争和国内战争)的胜率超过了70% ;而被认为是军事最强盛的唐朝却在对外战争中胜少负多.(本人花了8 个月时间,看过《新唐书》《旧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西夏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续资治通鉴》《宋会要辑稿》等书统计出来的,时间较紧,或有错漏,但>70%是没问题的.)



#

  PS:由于唐朝错误的民族政策,产马地尽在游牧民族之手,导致宋朝从始至终只能在平原以步兵的血肉之躯抵挡游牧民族铁骑的冲击,所以宋朝的胜利一般都是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倘若一段时期宋朝对外胜率低于60%,那基本就意味着亡国了.



  5/宋朝士兵的平均作战负重是32 公斤,训练负重还要高于这个数值;现在美国最精锐的特种部队的训练负重不到15 公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宋会要辑稿》等)



  6/中国在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 ),城市化率达到惊人的30% 以上;在所谓「康乾盛世」时代,这一比例也不过9%;新中国在21 世纪初才重新达到这一数值. (《元丰九域志》《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等)



  7/同样是元丰年间,中国华北地区的钢铁年产量达到了15 万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在1788 年钢铁产量才达到7.6 万吨.



  8/ 整个北宋时期,中国一直在扩张领土,直到「靖康之变」的前一年(1126 )才停止.北宋前期主要是攻击契丹,到澶州之盟为止;中后期则注重对西夏和吐蕃的攻击,特别是对吐蕃河湟地区的进攻收复了唐代失地,大大扩张了领土.北宋徽宗时期联金北伐获得了北方的大片领土,随后北宋亡于金.(《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等)



  9/秦桧所创的「宋体字」是整个南宋时期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尽管南宋大多数时间都将秦桧作为反面典型.



  10/整个南宋时期,中国一直没有定都,临安府的级别不过是「行在」(陪都).



#

  11/南宋之所以一直偏安并非完全因为统治者不愿收复故土,而是因为民间反对的声音太大.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民间之所以反对是因为担心收复故土后宋廷会增加江南地区的税收来扶植已被女真人严重破坏的收复区.



  12/南宋时期,熟练雇工的工资高于知府工资.(宋朝知府一般是从三品或正四品,年薪在400 贯以上,至少相当于今天的15 万元人民币)



  13/中国南宋时期最先进的织布机有1800 多个活动构件,其中有的技术是现代化织布机也无法达到的.



  14/南宋中后期,中国(仅指宋)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左右,经济总量却占到了全球的75% 以上;今天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 ,经济总量占全球比例却仅为4% .



  15/在1233 年宋蒙联军攻打蔡州的时候,南宋名将孟珙救了蒙古将领张柔一命.4 年后,张柔的儿子张弘范出生,而崖山一战灭亡南宋的就是这位张弘范. (《宋史》《元史》等)



#

  16/南宋数学家秦九韶至晚在1247 年就已经发现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欧洲人在400 多年后才发现,但在中国的课本上这个公式仍是以那个欧洲人的名字来命名的. (《数学九章》等)



  PS:吉尼斯世界记录人类灾难篇排名第二为:元军对宋朝农民的屠杀(3500万人)



  17/蒙古帝国军队在13 世纪的征战在亚欧大陆屠杀了2 亿人,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项吉尼斯纪录,其中,仅中国境内就有7000多万人死于蒙军屠杀;与之相比,遭纳粹屠杀的600万犹太人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多桑蒙古史》《宋史》《金史》等)



  18/明朝在永乐年间与越南发生了一场战争.此战明朝军队号称80 万,而越南军队更是号称700 万,实际上双方军队总数加起来也不过30 万,这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牛皮吹得最大的一场战争.[ 注:那时越南还是中国属国(《明实录》等)



  19/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吨位最大的宝船排水量约为7500 吨.



#

  20/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出现在明朝,他就是明孝宗朱祐樘.



  21/中国最早提出计划生育理论的不是马寅初,而是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 )的内阁首辅申行时,而最早实施计划生育的时候却是在更早的宋朝.



  22/明朝的万历皇帝曾连续28 年不上朝,创造了中国皇帝的纪录.但是,这期间中国无论对内还是对外的战争均获得全胜.归根到底是明朝拥有强大的内阁及行政系统,皇权受到极大制约,已经无法与从前的王朝相比.满清在这方面发生了极大的历史倒退.



  23/自1572 年「隆庆开关」到1644 年明朝灭亡,这70 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1/3 涌入中国,共计约3.53 亿两(保守估计,目前重新估计约为5亿两).并且全球2/3 的贸易与中国有关.



  24/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掠夺的白银几乎都通过贸易的形式最终流入了中国.



  25/南宋开禧二年(1206)中央财政收入达到8000万贯钱,当时全国人口约7000万.清廷到1900年代为8000万两,人口却有4亿.而南宋1贯钱购买力是清末一两白银的2倍.更重要的是,宋朝税率低于清廷.



#

  26/公元763年,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唐朝中央政府兵力不足,被叛将仆固怀恩引来30万蛮族军队,将长安、洛阳占领.唐肃宗最后用东都洛阳的全部青年男女和财物作为贿赂,引来回纥军队收复两京,才使汉族免于亡国灭种.(《新唐书》)



  27/1644 年中国北方爆发了一次大型鼠疫,造成驻守北京的20万明军全军覆没,这直接导致了明朝亡于李自成.随后北方牧猎民族乘机进入中原,建立了延续200多年的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朝的游牧民族趁中原王朝内乱入侵相比,明末的这次中原内乱使牧猎民族成功灭亡了华夏政权,建立了导致历史倒退的新政权.



  28/被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不是康熙,而是明朝最后一个年号——崇祯,一共被朝鲜使用了265 年. (《朝鲜李朝实录》等)



  29/清廷乾隆时期修《四库全书》,总计存书3457 部, 79070 卷,禁毁6766 部,93556 卷.



  30/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议会通过投票产生的结果,支持战争的一方仅获得9 票的优势.


#


  31/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有人在京城某仓库意外发现一批封存了200 多年的火器.这批火器是明朝末年制造的,其中有的竟然比英军的装备还要先进.



  32/清廷的道光皇帝为人十分节俭,喜欢穿有补丁的衣服,但打个补丁却要花四两银子.



  33/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曾以12 万对阵2 万英法联军,结果阵亡3 万余,而对方仅阵亡4 人,但病死的却有几十人.



  34/辽道宗耶律洪基曾写诗表达了后悔自己生在蛮夷之国和「来世做中国(宋)人」的愿望.与之类似的是,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朝鲜国王王颛也写诗表达了类似的愿望.



  35/ 南宋灭亡的时候,日本「举国茹素」来哀悼大宋的灭亡.元世祖忽必烈因日本此举,且倭主不来朝贡,造大船7000艘往攻,结果船队被暴风雨所摧毁, 日本人从此将此风称为「神风」.二战中「神风敢死队」即出自这个典故.明亡后,朝鲜和日本认为中国已亡,日本从此蔑称中国为「支那」.明治维新后,自认为华夏正统的日本曾打着「攘夷主义」的旗号发动甲午战争等对清战争.唐、宋、明时作为对中国文明衷心倾倒的两个附属夷国,日本和朝鲜至今因还因宗主国文化沦丧而对中国存有偏见.由于满清毁书,今天中国大学中文系、历史系的教授经常前往日本、韩国查阅中国古籍,如此才能写出有见地的古代文学、历史论文.

#
  浩然之氣 1101楼 2013-05-05 15:50:00
  原版《老子》,磅礴万钧,横空出世
  磅礴万钧,横空出世,华夏上古文明大反攻,全面开始!
  2013年皇历三月二十六
  西历5月5日
  未来的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
  华夏上古文明,破开封印,粉碎两千五百年来的钳制,磅礴而出,扶摇直上,重现人间,豪光万丈,天地震撼……
  列位呵,你们正在见证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未来的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
  就是这一天,......
  -----------------------------
  寻找先天真爱 2015楼 2013-05-07 00:40:00
  看到你写到这里,我流泪了,我昨晚睡的很晚,一口气看完你写的东西,边看边哭,我华夏几千年的灾难啊,你写的这些都太震撼。宋亡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崖山之战无比的悲壮,宁死不屈的汉家先祖,这些都太让人心灵震颤了。额滴神啊。
  -----------------------------

  同感啊!一起战斗吧。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14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77): 虽然长期在儒教的钳制下,但是追求自由的华夏儿女仍然创造出极高的科技成果


  秦九韶(约1202--1261),字道古,四川安岳人。先后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做官,1261年左右被贬至梅州,(今广东梅县),不久死于任所。他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


  早年在杭州“访习于太史,又尝从隐君子受数学”,1247年写成著名的《数书九章》。《数书九章》全书凡18卷,81题,分为九大类。

  其最重要的数学成就----“大衍总数术”(一次同余组解法)与“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数值解法),使这部宋代算经在中世纪世界数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秦九韶的数学成就及对世界数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的地位。

  1、秦九韶的《数书九章》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秦九韶潜心研究数学多年,在湖州守孝三年,所写成的世界数学名著《数学九章》,《癸辛杂识续集》称作《数学大略》,《永乐大典》称作《数学九章》。全书九章十八卷,九章九类:“大衍类”、“天时类”、“田域类”、“测望类”、“赋役类”、“钱谷类”、“营建类”、“军旅类”、“市物类”,每类9题(9问)共计81题(81问),该书内容丰富至极,上至天文、星象、历律、测候,下至河道、水利、建筑、运输,各种几何图形和体积,钱谷、赋役、市场、牙厘的计算和互易。许多计算方法和经验常数直到现在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被誉为“算中宝典”。该书著述方式,大数书九章多由“问曰”、“答曰”、“术曰”、“草曰”四部分组成:“问曰”,是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答曰”,给出答案;“术曰”,阐述解题原理与步骤;“草曰”,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此书已为国内外科学史界公认的一部世界数学名著。此书不仅代表着当时中国数学的先进水平,也标志着中世纪世界数学的最高水平。我国数学史家梁宗巨评价道:“秦九韶的《数书九章》(1247年)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内容丰富,精湛绝伦。特别是大衍求一术(不定方程的中国独特解法)及高次代数方程的数值解法,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那时欧洲漫长的黑夜犹未结束,中国人的创造却像旭日一般在东方发出万丈光芒。”

  2、秦九韶的“大衍求一术”,领先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554年,被康托尔称为“最幸运的天才” 秦九韶所发明的“大衍求一术”,即现代数论中一次同余式组解法,是中世纪世界数学的最高成就,比西方1801年著名数学家高斯(Gauss,1777—1855年)建立的同余理论早554年,被西方称为“中国剩余定理”。秦九韶不仅为中国赢得无尚荣誉,也为世界数学作出了杰出贡献。

  3、秦九韶的任意次方程的数值解领先霍纳572年。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除“大衍求一术”外,还创拟了正负开方术,即任意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也是中世纪世界数学的最高成就,秦九韶所发明的此项成果比1819年英国人霍纳(W·G·Horner,1786—1837年)的同样解法早572年。秦九韶的正负方术,列算式时,提出“商常为正,实常为负,从常为正,益常为负”的原则,纯用代数加法,给出统一的运算规律,并且扩充到任何高次方程中去。此外,秦九韶还改进了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用互乘对减法消元,与现今的加减消元法完全一致;同时秦九韶又给出了筹算的草式,可使它扩充到一般线性方程中的解法。在欧洲最早是1559年布丢(Buteo,约1490—1570年,法国)给出的,他开始用不很完整的加减消元法解一次方程组,比秦九韶晚了312年,且理论上的不完整也逊于秦九韶。 秦九韶还创用了“三斜求积术”等,给出了已知三角形三边求三角形面积公式,与海伦(Heron,公元50年前后)公式完全一致。秦九韶还给出一些经验常数,如筑土问题中的“坚三穿四壤五,粟率五十,墙法半之”等,即使对现在仍有现实意义。秦九韶还在十八卷77问“推计互易”中给出了配分比例和连锁比例的混合命题的巧妙且一般的运算方法,至今仍有意义。

  大衍求一术
  中国古代求解一类大衍问题的方法。大衍问题源于《孙子算经》中的“物不知数”问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这是属于现代数论中求解一次同余式方程组问题。宋代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1247年成书)中对此类问题的解法作了系统的论述,并称之为大衍求一术。德国数学家C.F.高斯是在1801年才建立起同余理论的,大衍求一术反映了中国古代数学的高度成就。

#
  虽然长期在儒教的钳制下

  但是华夏儿女仍然创造出这么高的科技成果……

#
  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人
  古时的火箭是将火药装在纸筒里,然后点燃发射出去,起初只是用于过年过节放
  万户
  烟火时使用,是我们祖先首先发明的。到13世纪,人们把这种火箭用作战争武器,以后传入欧洲。
  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聪明的中国人--明朝的士大夫万户。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2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风筝的力量飞起。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为标准,最早尝试飞天的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西方学者考证,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
  万户考虑到加上风筝的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这是很少有人能想到的。为纪念万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



  美国杂志介绍的万户
  据《文明》杂志介绍,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S·基姆(Herbert·S·Zim)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Rockets and Jets)一书中提到,“约当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基姆在书中并没有提到“万户飞天”一事的来源。国内清华大学教授刘仙洲首先将其翻译为中文,后来“万户飞天”的故事以各种形式被广泛引用。在前苏联、德国、英国等国的火箭专家的一些著作中,也提到了这件事。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月球上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万户的其他故事
  关于万户飞天,其中还有一些不为多数人所知的故事。
  据说万户原是木匠,喜好钻研技巧,从军之后,改进过不少刀枪车船,在同瓦剌的战事中屡建奇功,受到班背大将的青睐,要他在兵器局供职,两人相交甚厚。班背性情耿直,从不趋炎附势,因而得罪右中郎李广太等一班佞臣,被革去一切职务,并幽禁在拒马河上游的深山鬼谷中。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想继位当皇帝。他一方面网罗党羽,扩充兵力;另一方面搜罗各种技艺,献给朱元璋,讨其喜欢。李广太投燕王所好,知道万户是与班背共同造飞鸟的,对其软硬兼施,想利用他来为皇上造飞龙。万户表面上同意造飞龙,想趁机营救班背,同时完成造飞鸟的宿愿。
  万户去鬼谷与班背会合,但是晚了一步,原来班背已被瓦剌军所害,是李广太暗中给瓦剌军报的信。好在班背见势不好,令随从带着他的《火箭书》冲了出去。万户决心造出飞鸟,以实现班背的遗愿。他仔细阅读了班背的《火箭书》,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火箭,然后画出飞鸟的图型,众匠人按图制造飞鸟。试飞时,飞鸟放在山头上,万户拿起风筝坐在鸟背上。先点燃鸟尾引线,火箭喷火,飞鸟离开山头向前飞去。接着两脚喷火,飞鸟冲向半空。不久,火光消失,飞鸟翻滚着摔在山脚之下……



#
  钱学森讲“万户的故事”
  钱学森给年轻人讲了他的导师王士倬曾经给他讲过的“万户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公元十五世纪的中国。
  邮票:火箭飞天第一人——万户
  那是明朝宪宗皇帝成化十九年。有一位富有人家的子弟叫万户。他熟读诗书,但不去投考。因为他不爱官位,爱科学。他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古人发明的火药和火箭。想利用这两种具有巨大推力的东西,将人送上蓝天,去亲眼观察高空的景象。为此,他做了充分的准备。
  这一天,他手持两个大风筝,坐在一辆捆绑着四十七支火箭的蛇形飞车上。然后,他命令他的仆人点燃第一排火箭。
  只见一位仆人手举火把,来到万户的面前,心情非常沉痛地说道:“主人,我心里好怕。”
  万户问道:“怕什么?”
  那仆人说:“倘若飞天不成,主人的性命怕是难保。”
  万户仰天大笑,说道:“飞天,乃是我中华千年之夙愿。今天,我纵然粉身碎骨,血溅天疆,也要为后世闯出一条探天的道路来。你等不必害怕,快来点火!”
  仆人们只好服从万户的命令,举起了熊熊燃烧的火把。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飞车周围浓烟滚滚,烈焰翻腾。顷刻间,飞车已经离开地面,徐徐升向半空。
  正当地面的人群发出欢呼的时候,第二排火箭自行点燃了。突然,横空一声爆响。只见蓝天上万户乘坐的飞车变成了一团火,万户从燃烧着的飞车上跌落下来,手中还紧紧握着两支着了火的巨大风筝,摔在万家山上。
  钱学森讲到这里停了一下。有一个青年人问道:“后来呢?”
  “后来?”钱学森神情惋惜地说道,“万户长眠在鲜花盛开的万家山。当然,他进行的飞天事业停止了。明朝以后,特别是到了近代,我国的科技事业日趋落后,以至备受列强的欺凌。但是,万户开创的飞天事业,得到了世界的公认。美国一位叫詹姆斯·麦克唐纳的火箭专家,称中国的万户为青年火箭专家,是人类第一位进行载人火箭飞行尝试的先驱。他研制的蛇形飞车,也是人类有史以来了不起的发明。”


  对万户的评价
  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火箭向太空搏击的英雄。他的努力虽然失败了,但他借助火箭推力升空的创想
  万户山
  是世界上第一个,因此他被世界公认为“真正的航天始祖”,为了纪念这位世界航天始祖,世界科学家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火山命名为“万户山”。
  苏联两位火箭学家费奥多西耶夫和西亚列夫也在他们的《火箭技术导论》中,说中国人不仅是火箭的发明者,而且也是“首先企图利用固体燃料火箭将人载到空中去的幻想者”。
  英国火箭专家W·麦克斯韦尔说“Wan Hoo(万户)的事迹是早期火箭史中一件有趣的重大事件”。
  德国火箭学家威利·李在他1958年出版的一本书中也说到,在公元1500年左右,Wan Hoo(万户)在“发明并试验一种火箭飞行器时,颇为壮观地自我牺牲了”。
  20世纪70年代,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背面一座环形山命名为“Wan Hoo(万户)”

#
  明朝的火器可是太发达了啊,火箭,二级火箭,半制导火箭,手榴弹,地雷,各种机关枪的雏型,各种火枪,包括隧发枪,坦克,装甲车……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15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78): 毛泽东论满清和蒙元


  毛泽东生前注二十四史,惟独蒙元满清的历史不注,因为在毛泽东看来,那是中国的亡国时期。

  1。 我们的敌人大概还在那里做蒙元灭宋、满清灭明、英占北美和印度、拉丁系国家占中南美等等的好梦。这等梦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没有现实的价值,因为今天的中国比 之上述历史多了一些东西,颇为新鲜的游击战争就是其中的一点。假如我们的敌人少估计了这一点,他们就一定要在这一点上面触一个很大的霉头。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2你的研究民族史的三个态度,我以为是对的,尤其第二个态度。如能在你的书中证明民族抵抗与民族投降两条路线的谁对谁错,而把南北朝、南宋、明末、 清末一班民族投降主义者痛斥一番,把那些民族抵抗主义者赞扬一番,对于当前抗日战争是有帮助的。只有一点,对于那些“兼弱攻昧”“好大喜功”的侵略政策 (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有过的)应采取不赞同态度,不使和积极抵抗政策混同起来。为抵抗而进攻,不在侵略范围之内,如东汉班超的事业等。

  ——《关于研究民族史问题给何干之的信》(《毛泽东文集》第二卷)

  3“命系庖厨”,何足惜哉,此言不当。岳飞、文天祥、曾静、戴名世、瞿秋白、方志敏、邓演达、杨虎城、闻一多诸辈,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出版,第237页。


  4。鸦片战争,就群众来说,是阶级斗争,对林则徐来说,是中国剥削者对外国剥削者的斗争。

  ——毛泽东一九五七年四月三十日约集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谈话记录,一九六八年清华大学《学习资料》(1957∼1961)第五十页。


  5.1963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联合发表毛泽东主持编写的《新殖民主义的辩护士——四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以下称公开信)中有一 段很清晰的论述.文中写道:"我们不准备评论成吉思汗的历史作用,也不准备评论蒙古、俄罗斯、中国等民族发展和国家形成的过程。我们只提醒苏共领导一下, 当你们造这种谣言的时候,温习一下历史还是必要的。成吉思汗是当时蒙古的汗,中国和俄国,都是遭受侵略的。成吉思汗在一二一五年侵入中国的西北和北方的一 部分,一二二三年侵入俄罗斯。成吉思汗死了以后,他的继承者在一二四○年征服了俄罗斯,过了三十几年以后,一二七九年征服了全中国。"(注2)

  关于中国,蒙古,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公开信中的论述是清楚的,也就是:"成吉思汗是当时蒙古的汗,中国和俄国,都是遭受侵略的"。公开信中更明确的 指出,"成吉思汗死了以后,他的继承者在一二四○年征服了俄罗斯,过了三十几年以后,一二七九年征服了全中国"。由此可见,在公开信中,我们明确的告诉当 时的苏共领导人,中国和俄罗斯一样都是遭受蒙元帝国侵略的国家.

  公开信中又写道:中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写的一篇文章中,讲过一段关于成吉思汗的话,对你们可能有些用处。我们顺手抄下,供给你们参考。

  他说:他在二十岁的时候,“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欧洲,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到二十五岁,才知道所谓这‘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其实是蒙古人征 服了中国,我们做了奴才。直到今年八月里,因为要查一点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这才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斡罗思’,侵入匈奥,还在征服全中国之前,那时的成 吉思汗还不是我们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资格比我们老,应该他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国,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的。”(《鲁迅全集》第六卷,第一百零九 页。)(注3)

  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又用中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的文章给了大国沙文主义的苏共领导人所鼓吹的变种"黄祸论"---既"中国威胁论"一记响亮的耳光.明确的指出,历史上侵略俄罗斯的蒙元帝国并不代表中国,当时的中国也是成吉思汗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的受害者之一.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15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79): 鲁迅:病后杂谈之余

  ——关于“舒愤懑”
  
  “新近陆续出版的《四部丛刊续编》〔16〕自然应该说是一部新的古董书,但其中却保存着满清暗杀中国著作的案卷。”
  

  一

  我常说明朝永乐皇帝的凶残,远在张献忠之上,是受了宋端仪的《立斋闲录》〔2〕的 影响的。那时我还是满洲治下的一个拖着辫子的十四五岁的少年,但已经看过记载张献忠怎样屠杀蜀人的《蜀碧》,痛恨着这“流贼”的凶残。后来又偶然在破书堆 里发见了一本不全的《立斋闲录》,还是明抄本,我就在那书上看见了永乐的上谕,于是我的憎恨就移到永乐身上去了。

  那时我毫无什么 历史知识,这憎恨转移的原因是极简单的,只以为流贼尚可,皇帝却不该,还是“礼不下庶人”〔3〕的传统思想。至于《立斋闲录》,好像是一部少见的书,作者 是明人,而明朝已有抄本,那刻本之少就可想。记得《汇刻书目》〔4〕说是在明代的一部什么丛书中,但这丛书我至今没有见;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它放在 “存目”里,那么,《四库全书》里也是没有的,我家并不是藏书家,我真不解怎么会有这明抄本。这书我一直保存着,直到十多年前,因为肚子饿得慌了,才和别 的两本明抄和一部明刻的《宫闺秘典》〔5〕去卖给以藏书家和学者出名的傅某〔6〕,他使我跑了三四趟之后,才说一总给我八块钱,我赌气不卖,抱回来了,又 藏在北平的寓里;但久已没有人照管,不知道现在究竟怎样了。

  那一本书,还是四十年前看的,对于永乐的憎恨虽然还在,书的内容却早 已模模胡胡,所以在前几天写《病后杂谈》时,举不出一句永乐上谕的实例。我也很想看一看《永乐实录》〔7〕,但在上海又如何能够;来青阁有残本在寄售,十 本,实价却是一百六十元,也决不是我辈书架上的书。又是一个偶然:昨天在《安徽丛书》〔8〕第三集中看见了清俞正燮(1775—1840)《癸巳类稿》 〔9〕的改定本,那《除乐户丐户籍及女乐考附古事》里,却引有永乐皇帝的上谕,是根据王世贞《合艹州史料》〔10〕中的《南京法司所记》的,虽然不多,又 未必是精粹,但也足够“略见一斑”,和献忠流贼的作品相比较了。摘录于下——

  “永乐十一年正月十一日,教坊司于右顺门口奏:齐泰〔11〕姊及外甥媳妇,又黄子澄妹四个妇人,每一日一夜,二十余条汉子看守着,年少的都有身孕,除生子令做小龟子,又有三岁女子,奏请圣旨。奉钦依:由他。不的到长大便是个淫贱材儿?”

  “铁铉妻杨氏年三十五,送教坊司;茅大芳妻张氏年五十六,送教坊司。张氏病故,教坊司安政于奉天门奏。奉圣旨:分付上元县抬出门去,着狗吃了!钦此!”

  君臣之间的问答,竟是这等口吻,不见旧记,恐怕是万想不到的罢。但其实,这也仅仅是一时的一例。自有历史以来,中国人是一向被同族和异族屠戮,奴隶,敲 掠,刑辱,压迫下来的,非人类所能忍受的楚毒,也都身受过,每一考查,真教人觉得不像活在人间。俞正燮看过野史,正是一个因此觉得义愤填膺的人,所以他在 记载清朝的解放惰民丐户,罢教坊,停女乐〔12〕的故事之后,作一结语道——“自三代至明,惟宇文周武帝,唐高祖,后晋高祖,金,元,及明景帝,于法宽假 之,而尚存其旧。余皆视为固然。本朝尽去其籍,而天地为之廓清矣。汉儒歌颂朝廷功德,自云‘舒愤懑’〔13〕,除乐户之事,诚可云舒愤懑者:故列古语琐事 之实,有关因革者如此。”

  这一段结语,有两事使我吃惊。第一事,是宽假奴隶的皇帝中,汉人居很少数。但我疑心俞正燮还是考之未 详,例如金元,是并非厚待奴隶的,只因那时连中国的蓄奴的主人也成了奴隶,从征服者看来,并无高下,即所谓“一视同仁”,于是就好像对于先前的奴隶加以宽 假了。第二事,就是这自有历史以来的虐政,竟必待满洲的清才来廓清,使考史的儒生,为之拍案称快,自比于汉儒的“舒愤懑”——就是明末清初的才子们之所谓 “不亦快哉!”〔14〕然而解放乐户却是真的,但又并未“廓清”,例如绍兴的惰民,直到民国革命之初,他们还是不与良民通婚,去给大户服役,不过已有报 酬,这一点,恐怕是和解放之前大不相同的了。革命之后,我久不回到绍兴去了,不知道他们怎样,推想起来,大约和三十年前是不会有什么两样的。

  二

  但俞正燮的歌颂清朝功德,却不能不说是当然的事。他生于乾隆四十年,到他壮年以至晚年的时候,·文·字·狱·的·血·迹·已·经·消·失,满洲人的凶焰 已经缓和,·愚·民·政·策·早·已·集·了·大·成,·剩·下·的·就·只·有“·功·德”·了。那时的禁书,我想他都未必看见。现在不说别的,单看雍 正乾隆两朝的对于中国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够令人惊心动魄。·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乾隆朝的 纂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 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这两句,奉官命改为“永远看不出 底细来。”)

  嘉庆道光以来,珍重宋元版本的风气逐渐旺盛,也没有悟出乾隆皇帝的“圣虑”,影宋元本或校宋元本的书籍很有些出版 了,这就使那时的阴谋露了马脚。最初启示了我的是《琳琅秘室丛书》里的两部《茅亭客话》〔15〕,一是校宋本,一是四库本,同是一种书,而两本的文章却常 有不同,而且一定是关于“华夷”的处所。这一定是四库本删改了的;现在连影宋本的《茅亭客话》也已出版,更足据为铁证,不过倘不和四库本对读,也无从知道 那时的阴谋。《琳琅秘室丛书》我是在图书馆里看的,自己没有,现在去买起来又嫌太贵,因此也举不出实例来。但还有比较容易的法子在。

  新近陆续出版的《四部丛刊续编》〔16〕自然应该说是一部新的古董书,但其中却保存着满清暗杀中国著作的案卷。例如宋洪迈的《容斋随笔》至《五笔》 〔17〕是影宋刊本和明活字本,据张元济〔18〕跋,其中有三条就为清代刻本中所没有。所删的是怎样内容的文章呢?为惜纸墨计,现在只摘录一条《容斋三 笔》卷三里的《北狄俘虏之苦》在这里——“元魏破江陵,尽以所俘士民为奴,无分贵贱,盖北方夷俗皆然也。自靖康之后,陷于金虏者,帝子王孙,官门仕族之 家,尽没为奴婢,使供作务。每人一月支稗子五斗,令自舂为米,得一斗八升,用为糇粮;岁支麻五把,令缉为裘。此外更无一钱一帛之入。男子不能缉者,则终岁 裸体。虏或哀之,则使执爨,虽时负火得暖气,然才出外取柴归,再坐火边,皮肉即脱落,不日辄死。惟喜有手艺,如医人绣工之类,寻常只团坐地上,以败席或芦 藉衬之,遇客至开筵,引能乐者使奏技,酒阑客散,各复其初,依旧环坐刺绣:任其生死,视如草芥。……”

  清朝不惟自掩其凶残,还要 替金人来掩饰他们的凶残。据此一条,可见俞正燮入金朝于仁君之列,是不确的了,他们不过是一扫宋朝的主奴之分,一律都作为奴隶,而自己则是主子。但是,这 校勘,是用清朝的书坊刻本的,不知道四库本是否也如此。要更确凿,还有一部也是《四部丛刊续编》里的影旧抄本宋晁说之《嵩山文集》〔19〕在这里,卷末就 有单将《负薪对》一篇和四库本相对比,以见一斑的实证,现在摘录几条在下面,大抵非删则改,语意全非,仿佛宋臣晁说之,已在对金人战栗,嗫嚅不吐,深怕得 罪似的了——旧抄本

#

  金贼以我疆埸之臣无状,斥堠不明,遂豕突河北,蛇结河东。

  犯孔子春秋之大禁,以百骑却虏枭将,

  彼金贼虽非人类,而犬豕亦有掉瓦怖恐之号,顾弗之惧哉!

  我取而歼焉可也。

  太宗时,女真困于契丹之三栅,控告乞援,亦卑恭甚矣。不谓敢眦睨中国之地于今日也。

  忍弃上皇之子于胡虏乎?

  何则:夷狄喜相吞并斗争,是其犬羊狺吠咋啮之性也。唯其富者最先亡。

  古今夷狄族帐,大小见于史册者百十,今其存者一二,皆以其财富而自底灭亡者也。今此小丑不指日而灭亡,是无天道也。

  褫中国之衣冠,复夷狄之四库本金人扰我疆埸之地,边城斥堠不明,遂长驱河北,盘结河东。

  为上下臣民之大耻,

  以百骑却辽枭将,

  彼金人虽甚强盛,而赫然示之以威令之森严,顾弗之惧哉!

  我因而取之可也。

  太宗时,女真困于契丹之三栅,控告乞援,亦和好甚矣。不谓竟酿患滋祸一至于今日也。

  忍弃上皇之子于异地乎?

  (无)

  遂其报复之心,肆其凌侮态度。

  取故相家孙女姊妹,缚马上而去,执侍帐中,远近胆落,不暇寒心。

  故相家皆携老襁幼,弃其籍而去,焚掠之余,远近胆落,不暇寒心。

  即此数条,已可见“贼”“虏”“犬羊”是讳的;说金人的淫掠是讳的;“夷狄”当然要讳,但也不许看见“中国”两个字,因为这是和“夷狄”对立的字眼,很 容易引起种族思想来的。但是,这《嵩山文集》的抄者不自改,读者不自改,尚存旧文,使我们至今能够看见晁氏的真面目,在现在说起来,也可以算是令人大“舒 愤懑”的了。

  清朝的考据家有人说过,“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20〕,因为他们妄行校改。我以为这之后,则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变乱旧式,删改原文;今人标点古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乱点一通,佛头着粪:这是古书的水火兵虫以外的三大厄。

  三

  对于清朝的愤懑的从新发作,大约始于光绪中,但在文学界上,我没有查过以谁为“祸首”。太炎先生是以文章排满的骁将著名的,然而在他那《訄书》〔21〕 的未改订本中,还承认满人可以主中国,称为“客帝”,比于嬴秦的“客卿”〔22〕。但是,总之,到光绪末年,翻印的不利于清朝的古书,可是陆续出现了;太 炎先生也自己改正了“客帝”说,在再版的《訄书》里,“删而存此篇”;后来这书又改名为《检论》,我却不知道是否还是这办法。留学日本的学生们中的有些 人,也在图书馆里搜寻可以鼓吹革命的明末清初的文献。那时印成一大本的有《汉声》,是《湖北学生界》〔23〕的增刊,面子上题着四句集《文选》句:“抒怀 旧之积念,发思古之幽情”,第三句想不起来了,第四句是“振大汉之天声”。无古无今,这种文献,倒是总要在外国的图书馆里抄得的。

  我生长在偏僻之区,毫不知道什么是满汉,只在饭店的招牌上看见过“满汉酒席”字样,也从不引起什么疑问来。听人讲“本朝”的故事是常有的,·文·字· 狱·的·事·情·却·一·向·没·有·听·到·过,乾隆皇帝南巡〔24〕的盛事也很少有人讲述了,最多的是“打长毛”。我家里有一个年老的女工,她说长毛 时候,她已经十多岁,长毛故事要算她对我讲得最多,但她并无邪正之分,只说最可怕的东西有三种,一种自然是“长毛”,一种是“短毛”,还有一种是“花绿 头”〔25〕。到得后来,我才明白后两种其实是官兵,但在愚民的经验上,是和长毛并无区别的。给我指明长毛之可恶的倒是几位读书人;我家里有几部县志,偶 然翻开来看,那时殉难的烈士烈女的名册就有一两卷,同族里的人也有几个被杀掉的,后来封了“世袭云骑尉”〔26〕,我于是确切的认定了长毛之可恶。然而, 真所谓“心事如波涛”〔27〕罢,久而久之,由于自己的阅历,证以女工的讲述,我竟决不定那些烈士烈女的凶手,究竟是长毛呢,还是“短毛”和“花绿头” 了。我真很羡慕“四十而不惑”〔28〕的圣人的幸福。

  对我最初提醒了满汉的界限的不是书,是辫子。这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 头,这才种定了的〔29〕,到得我有知识的时候,大家早忘却了血史,反以为全留乃是长毛,全剃好像和尚,必须剃一点,留一点,才可以算是一个正经人了。而 且还要从辫子上玩出花样来:小丑挽一个结,插上一朵纸花打诨;开口跳〔30〕将小辫子挂在铁杆上,慢慢的吸烟献本领;变把戏的不必动手,只消将头一摇,劈 拍一声,辫子便自会跳起来盘在头顶上,他于是要起关王刀来了。而且还切于实用:打架的时候可以拔住,挣脱极难;捉人的时候可以拉着,省得绳索,要是被捉的 人多呢,只要捏住辫梢头,一个人就可以牵一大串。吴友如画的《申江胜景图》〔31〕里,有一幅会审公堂,就有一个巡捕拉着犯人的辫子的形象,但是,这是已 经算作“胜景”了。

  住在偏僻之区还好,一到上海,可就不免有时会听到一句洋话:Pig-tail——猪尾巴。这一句话,现在是早 不听见了,那意思,似乎也不过说人头上生着猪尾巴,和今日之上海,中国人自己一斗嘴,便彼此互骂为“猪猡”的,还要客气得远。不过那时的青年,好像涵养工 夫没有现在的深,也还未懂得“幽默”,所以听起来实在觉得刺耳。而且对于拥有二百余年历史的辫子的模样,也渐渐的觉得并不雅观,既不全留,又不全剃,剃去 一圈,留下一撮,又打起来拖在背后,真好像做着好给别人来拔着牵着的柄子。对于它终于怀了恶感,我看也正是人情之常,·不·必·指·为·拿·了·什·么· 地·方·的·东·西,·迷·了·什·么·斯·基·的·理·论·的〔32〕。(这两句,奉官谕改为“不足怪的”。)

  我的辫子留在日 本,一半送给客店里的一位使女做了假发,一半给了理发匠,人是在宣统初年回到故乡来了。一到上海,首先得装假辫子。这时上海有一个专装假辫子的专家,定价 每条大洋四元,不折不扣,他的大名,大约那时的留学生都知道。做也真做得巧妙,只要别人不留心,是很可以不出岔子的,但如果人知道你原是留学生,留心研究 起来,那就漏洞百出。夏天不能戴帽,也不大行;人堆里要防挤掉或挤歪,也不行。装了一个多月,我想,如果在路上掉了下来或者被人拉下来,不是比原没有辫子 更不好看么?索性不装了,贤人说过的:一个人做人要真实。

  但这真实的代价真也不便宜,走出去时,在路上所受的待遇完全和先前两样 了。我从前是只以为访友作客,才有待遇的,这时才明白路上也一样的一路有待遇。最好的是呆看,但大抵是冷笑,恶骂。小则说是偷了人家的女人,因为那时捉住 奸夫,总是首先剪去他辫子的,我至今还不明白为什么;大则指为“里通外国”,就是现在之所谓“汉奸”。我想,如果一个没有鼻子的人在街上走,他还未必至于 这么受苦,假使没有了影子,那么,他恐怕也要这样的受社会的责罚了。

#
  我回中国的第一年在杭州做教员,还可以穿了洋服算是洋鬼子; 第二年回到故乡绍兴中学去做学监,却连洋服也不行了,因为有许多人是认识我的,所以不管如何装束,总不失为“里通外国”的人,于是我所受的无辫之灾,以在 故乡为第一。尤其应该小心的是满洲人的绍兴知府的眼睛,他每到学校来,总喜欢注视我的短头发,和我多说话。

  学生们里面,忽然起了 剪辫风潮了,很有许多人要剪掉。我连忙禁止。他们就举出代表来诘问道:究竟有辫子好呢,还是没有辫子好呢?我的不假思索的答复是:没有辫子好,然而我劝你 们不要剪。学生是向来没有一个说我“里通外国”的,但从这时起,却给了我一个“言行不一致”的结语,看不起了。“·言·行·一·致”,·当·然·是·很· 有·价·值·的,·现·在·之·所·谓·文·学·家·里,·也·还·有·人·以·这·一·点·自·豪,〔33〕

  ·但·他·们· 却·不·知·道·他·们·一·剪·辫·子,·价·值·就·会·集·中·在·脑·袋·上。·轩·亭·口·离·绍·兴·中·学·并·不·远,·就·是·秋· 瑾·小·姐·就·义·之·处,·他·们·常·走,·然·而·忘·却·了。“不亦快哉!”——到了一千九百十一年的双十,后来绍兴也挂起白旗来,算是革命 了,我觉得革命给我的好处,最大,最不能忘的是我从此可以昂头露顶,慢慢的在街上走,再不听到什么嘲骂。几个也是没有辫子的老朋友从乡下来,一见面就摩着 自己的光头,从心底里笑了出来道:哈哈,终于也有了这一天了。

  ·假·如·有·人·要·我·颂·革·命·功·德,·以“·舒·愤·懑”,·那·么,·我·首·先·要·说·的·就·是·剪·辫·子。

  四

  然而辫子还有一场小风波,那就是张勋〔34〕的“复辟”,一不小心,辫子是又可以种起来的,我曾见他的辫子兵在北京城外布防,对于没辫子的人们真是气焰 万丈。幸而不几天就失败了,使我们至今还可以剪短,分开,披落,烫卷……张勋的姓名已经暗淡,“复辟”的事件也逐渐遗忘,我曾在《风波》里提到它,别的作 品上却似乎没有见,可见早就不受人注意。现在是,连辫子也日见稀少,将与周鼎商彝同列,渐有卖给外国人的资格了。

  我也爱看绘画, 尤其是人物。国画呢,方巾长袍,或短褐椎结,从没有见过一条我所记得的辫子;洋画呢,歪脸汉子,肥腿女人,也从没有见过一条我所记得的辫子。这回见了几幅 钢笔画和木刻的阿Q像,这才算遇到了在艺术上的辫子,然而是没有一条生得合式的。想起来也难怪,现在的二十岁上下的青年,他生下来已是民国,就是三十岁 的,在辫子时代也不过四五岁,当然不会深知道辫子的底细的了。·那·么,·我·的“·舒·愤·懑”,·恐·怕·也·很·难·传·给·别·人,·令·人· 一·样·的·愤·激,·感·慨,·欢·喜,·忧·愁·的·罢。十二月十七日。

  一星期前,我在《病后杂谈》里说到铁氏二女的诗。据 杭世骏说,钱谦益编的《列朝诗集》〔35〕里是有的,但我没有这书,所以只引了《订讹类编》完事。今天《四部丛刊续编》的明遗民彭孙贻《茗斋集》〔36〕 出版了,后附《明诗钞》,却有铁氏长女诗在里面。现在就照抄在这里,并将范昌期原作,与所谓铁女诗不同之处,用括弧附注在下面,以便比较。照此看来,作伪 者实不过改了一句,并每句各改易一二字而已——教坊献诗

  教坊脂粉(落籍)洗铅华,一片闲(春)心对落花。

  旧曲听来犹(空)有恨,故园归去已(却)无家。云鬟半挽(馨)临妆(青)镜,雨泪空流(频弹)湿绛纱。今日相逢白司马(安得江州司马在),尊前重与诉(为赋)琵琶。

  但俞正燮《癸巳类稿》又据茅大芳希董集》,言“铁公妻女以死殉”〔37〕;并记或一说云,“铁二子,无女。”那么,连铁铉有无女儿,也都成为疑案了。两 个近视眼论扁额上字,辩论一通,其实连扁额也没有挂,原也是能有的事实。不过铁妻死殉之说,我以为是粉饰的。《合艹州史料》所记,奏文与上谕具存,王世贞 明人,决不敢捏造。

  倘使铁铉真的并无女儿,或有而实已自杀,则由这虚构的故事,也可以窥见社会心理之一斑。就是:在受难者家族 中,无女不如其有之有趣,自杀又不如其落教坊之有趣;但铁铉究竟是忠臣,使其女永沦教坊,终觉于心不安,所以还是和寻常女子不同,因献诗而配了士子。这和 小生落难,下狱挨打,到底中了状元的公式,完全是一致的。

  二十三日之夜,附记。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16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80): 屠蜀的真凶——沉重的历史 满清屠光四川又嫁祸张献忠

  沉重并非为了别的,而仅仅是因为——真实,历史的真实和可怕的历史真实。

  写到枪炮,偶查过资料,明朝的枪炮虽说不能领先世界,但从使用的规模上说却是世界第一;写到航海偶也查过资料,郑和下西洋的宝船载重虽有争论,但其的航海 技术世界第一却无可否认;然而写到张献忠屠蜀及张献忠部下李定国降清,偶没有查相关的资料,仅以自己一些想当然的历史知识而写,因而有书友给我指出:历史 上李定国是与郑成功相并的反清将领,偶感谢这些书友,并为自己的无知而惭愧。

  但越查资料偶越发沉重,历史上屠蜀者真的是张献忠所为 么?我们听说过屠城,比如在杨州,在嘉定,在江阴……清的中后期则在蒙古,在西部,但我们从来没听说过屠省——将一省的百姓***!一个城的百姓以数十万 计,一个省呢?一个省有多少人,一个号称“天府之国”的省呢?要将一个这样的省杀得“弥望千里,绝无人烟”要杀多少人?

  现在已经是春天了,南方的四月应该是初夏的天气,但今天下午,面对着这些数字,我的背后升起了一股寒意。
  以下这篇文章是从网上摘下的,大家可以看看。好象是篇报道。

  谁是屠蜀的真凶\?

  前几日,在成都的某施工现场挖出了成百上千的人骨.据考证是明末清初大屠杀的遇难者.于是就有人又在批判张献忠屠蜀论.然而实施果真如此么 \?记得早年已经有定论,满清是屠蜀的真凶.然而近年来翻案风盛行,连尚可喜都成了促进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楷模,还得了一座纪念馆.所以某些别有用心 的人出于种种目的又翻出了张献忠屠蜀论,实在是令人愤怒!
  明末清初,在四川发生了大屠杀,人口急剧减少。清朝期间所编撰的“史料”以及一些“记录”等都把大屠杀的责任归于张献忠。由于清朝的统治延续了两百七十多年,以至绝大多数人都对此深信不疑。连鲁迅先生也曾批判过张献忠是“专在‘为杀人而杀人’”。

  影响最大的是一本过了近百年後才出的名叫《蜀碧》的书。因该书详细地描述了张献忠是如何的杀人不眨眼,所以连鲁迅都对书中的“记述”深信不疑而对“流贼” 痛恨不已。鲁迅说“那时我还是满洲治下的一个拖着辫子的十四五岁的少年,但已经看过记载张献忠怎样屠杀蜀人的《蜀碧》,痛恨着这‘流贼’的凶残”。只不过 鲁迅“後来又偶然在破书堆里发见了一本不全的《立斋闲录》,还是明抄本,我就在那书上看见了永乐的上谕,于是我的憎恨就移到永乐身上去了” (《病後杂谈之余》)

  蜀碧》一书的作者彭遵泗是乾隆二年(1736年)的进士,官为御林院编修。可说是满清政府的官员,是一个御用文人,所以他的书究竟有多少可信度很值得人怀疑。

  明 末清初时期的张献忠没有像李自成那样善待中小地主和知识分子,反倒把他们当作敌人看待,所以清军侵入四川时支持张献忠的人不多,因此引起张献忠愤怒的可能 不是没有。而且张献忠在看到大明王朝被李自成推翻,清兵又乘机入关,并很快占了大半个中国之後,明白了天下已属满清再也轮不到他自己,因此而自暴自弃的可 能性也不是没有。

  但如果把造成四川“弥望千里,绝无人烟”的大屠杀都归于张献忠,则实难苟同。因为这并非张献忠所为,而是清兵自己所干的好事。最後还赖到早已死亡的张献忠头上。

  其实,只要仔细查看一下清兵侵入四川的那段历史,真相不难知晓。

  因此对四川人民的这种顽强不屈的抵抗,清军采取了彻底屠杀的办法作为报复。即不论是“张贼”,还是无辜的平民,一律斩杀。

    “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这是16/4/9年满清贴出的公告!!!!!!

  这种残忍的镇/压方式,在四川竟然持续了很长时间。为了隐瞒真相、欺骗中国人,满清居然把他们自己干的这些大屠杀全部栽赃给张献忠!

    试想,假如张献忠真如满清鞑虏所宣传的那样,“是一个疯狂的杀人魔王。四川交通可达的人烟稠密之处,差不多被他杀绝”,那麽,几乎没有人烟的四川,何能抵抗十多年?


  这不是明显的矛盾嘛。

  搘|川人民的反清活动被残忍地镇/压後,的确是到了“弥望千里,绝无人烟”的地步。清廷不得不迁移湖广的人口至四川(即有名的以湖广填四川)。造成这种惨状的不正是鞑虏们吗?可见当时的鞑虏们不仅穷凶极恶、而且栽赃的手法也卑鄙至极。

  当 然越是夸张和宣传张献忠的“屠杀”,就越能证明真正的刽子手们的行为是“正义”的。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道理。满清统治了两百多年,战败一方的记录早就被毁 灭或被篡改,留下的只是有利于自己的“记录”和当时的宣传,这样的“历史”代代相传,两百年後的百姓也就很自然地信了。

    不过,如上面的例子,还是可以从满清自己的记录里找到矛盾的地方,从而还回历史的真面目。也有後来的出土文物戳穿了当时满清所制造的、流传两百多年的谎言。

  例如,有一个栽赃的著名例子:满清的“七杀碑”传说。满清说张献忠不仅杀人如麻,还在他杀人的地方立了个碑,碑上写有:

    『天生万物以养人

    人无一善以报天

    杀、杀、杀、杀、杀、杀、杀』

    但後来,在广汉的一个公共墓地里,出土了张献忠的“圣谕碑”。碑文上却是:

    『天生万物与人

    人无一物与天

    鬼神明明,自思自量』

    即慈悲的上天赐万物于人类,而人却没有一物可用来报答上天。所以人需要反省。根本就没有丝毫的杀气。
  满清的御用文人们,把前段留下,居然把後一句改成了七个“杀”字以宣传张献忠的“残暴”和满清的“正义”!

  张献忠绝对没有像自满清征服全中国後所流传的那样,四川人都是被他***的。制造“弥望千里,绝无人烟”惨剧的决不是张献忠,而是当时的满清军队。


#
  满清编纂的《明史》说张献忠在四川“将卒以杀人多少叙功次,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

  现在的四川,人口大省,仅仅是1亿来人,

  当时全国有六亿人吗?

  篡改历史用点脑子好不好。

  莫非张廷玉当年是想故意在这里夸大留个漏洞,让人思索到底是谁杀的么?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19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82): 满清自己承认在一个村子里杀了60万人

  再来看这段《清史稿·包立身传》的记载

  “包立身,诸暨人。家五十八都之包村,世业农。性朴鲁,里党莫之重。咸丰十年,忽能言休咎,多奇中。节食茹素,夜则结跏趺坐。时贼氛渐偪,人怀忧惧,争奔询,立身惟以行善为勖。人疑信参半,不知其靰Z略也。
  十一年九月,贼陷绍兴府,他贼复自金华来,诸暨亦陷。於是首倡义旗,从者响应。村踞山,三面皆水田,惟一路由塍埒达村。贼焚掠至其地,立身以静待动,入者辄为所毙。避贼者麕投之,栖止无隙地。乃益选壮勇成劲旅,贼来攻,数不胜。
  立身不出村剿贼,贼至则战,战则身先,当其锋立踣。众见贼易击,虽文弱者亦挥戈从事,间谍入村者,罔弗获。无事则焚香默坐,有所指挥,从之必胜,远近惊以为神。
  贼惮甚,使素稔立身者招降,立斩之。乃悉纠数郡悍党,更番进攻,而往者辄衄。群贼闻调攻包村,如就死地。相持八九月,大小数十战,毙贼十馀万,精锐强半尽。
  贼目有周姓者,眇而通形家言,乃周览村外,悉其川源山脉。会旱,溪流弱,贼壅其上流,遂无涓滴。村外井水,贼举腐尸填之,出汲,则先以火器越井而阵,后人出尸乃得汲,腥秽不可饮,然且难得。人众食寡,贼又四面断粮道,不得达,贼遂索战无已时。每合阵,所损相当,势不能久持,终无一人言降者。贼遂阴穿隧道而以金鼓声乱之,立身不之省。
  七月朔日,贼穴隧道自村社庙出,即纵火焚庙,众出不意,大乱。贼遇人即杀,未遇贼者亦仓皇图尽。立身见事败,与其妹凤英率亲军数千人死战,溃围出,至马面山。
  贼蹑之,围数匝,鏖战不得脱,中砲死。凤英亦力竭自刎死,全家皆遇害,从者亦无一得脱。合村死者,盖六十馀万人。”

#
  哎呀,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什么样的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包村是块神奇的土地。要不然,一个方圆三里多的自然村,怎么能装得下六十多万人?“合村死者,盖六十馀万人。”六十多万啊!别说等着别人杀,就是六十多万挤在这么小块地方,也得活活挤死,挤不死也得饿死。而该包村,居然用这么少的土地养活了这么多的人八九个月,实在是我国科技史上奇迹中的奇迹啊~~~~~

#
  原以为《明史》中让张献忠杀光了差不多全世界的人口已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现在看来,真正是前浪死在沙滩上啊!
  唉!编写《清史稿》和《明史》一类清朝“正史”的大人们啊,你们写东西的时候能不能用点脑子?要栽赃,也得栽得真实点嘛。你如果说,包村有六千人(哪怕是六万也好啊)全部被杀,说不定就真能取信于人了。六十万!你老人家是在装沙丁鱼罐头啊还是怎么的?或者你们有法术,能把六十万人塞进这么一个小小自然村里?我总算知道,洪秀全当年为啥一口一个“清妖”地叫了——真是善于概括,一针见血啊!

#
  由此想到,引用满 清的“正史”,包括一些地方史志,都得小心小心再小心,华丽丽地上了正史的东西,有可能是比网上玄幻小说还要高段的玄幻。而拿这些“正史”来证明满 清的敌对方——张献忠也好、南明军也好,白莲教也好,太平军也好,捻子也好——的“凶狠残暴”,就更要小心,因为一个不注意,就会演变成天大的笑话了。

#
  估计人家写清史的那个叫身为包衣心在汉,之所以参考玄幻小説 那是为了叫咱不要信?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20 
65.49.68.183
#

估计人家写清史的那个叫身为包衣心在汉,之所以参考玄幻小説 那是为了叫咱不要信這本书那。

#
  可是《清史稿》就是满清遗老写的。真实性比玄幻小说还不如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24 
65.49.68.183
---------------------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30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81): 康熙为什么这么喜欢杀兔子?一天杀318只。
  看满清宫史写康熙的啊。

  --------------------
  朕自幼至今已用鸟枪弓矢获虎一百五十三只,熊十二只,豹二十五只,猞二十只,麋鹿十四只,狼九十六只,
  野猪一百三十三口,哨获之鹿已数百,其余围场内随便射获诸兽不胜记矣。
  朕于一日 内身寸 兔三百一十八只,若庸常人毕世亦不能及此一日之数也。
  ---------------------

  算1天8小时

  那么:318 / 8 = 39.75 就算39 ,每小时射死39只兔子

  那么:60 / 39 =1.538...... , 平均每隔1.5分钟杀死1只兔子

  康熙怎么这么跟兔子过不去呢?

#
  满清为奴汉民,欺世盗名,遗毒至今,就比如满清康熙。以下举例子说明一下:

  《清会典事例》:



  “朕自幼至今已用鸟枪弓矢获虎一百五十三只,熊十二只,豹二十五只,猞二十只,麋鹿十四只,狼九十六只,野猪一百三十三口,哨获之鹿已数百,其余围场内随便射获诸兽不胜记矣。朕于一日内射兔三百一十八只,若庸常人毕世亦不能及此一日之数也。 ”

  这段话是康熙自己说自己围猎,一天打死三百一十八只兔子。计算一下可得知,就算一天打猎十个小时,也得平均两分钟打死一只兔子

  不知道康熙大帝是不是跟兔子有仇,是不是拿着红衣大炮炸兔子窝呢?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31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82): 乾隆四万首诗由人代做而已

  看到这个史书里一本正经讲述,余秋雨大师转述过以证明满清丰功伟绩的超级搞笑段子

  我又想起另外一个笑话:

  阎崇年在讲到十全老人乾隆爷文治武功时,阎崇年笑容可掬的说:乾隆文学上的造诣也很高,一生写过四万余首诗,比唐朝所有诗人加起来数量还要多,虽然有人说有些是有人代笔,但乾隆也是百忙之中亲自御览过的!

  哈哈,康熙大帝的318只兔子恐怕和乾隆爷的四万首诗一样,是有人代劳,然后“亲自御览”的吧

  康熙一天打死三百一十八只兔子,被名人余秋雨写进《一个王朝的背影》,以无限膜拜的口吻写道:“这一切,居然与他所醉心的"国学"互不排斥,居然与他一天射猎三百十八只野兔互不排斥,居然与他一连串重大的政治行为、军事行为、经济行为互不排斥!”

  《清实录》里面还有康熙自己吹自己的话,“德政之暇,无间寒暑,惟有读书写字而已。”除了上班听朝之外,他什么都不干,只有读书写字。


#
  阎崇年在《正说康熙》说:

  康熙每天什么时候去宫里哪里读书,什么时候去宫里哪里教皇子功课,什么时候去宫里的靶场教皇子射箭。

  最后根据“德政之暇,无间寒暑,惟有读书写字而已。”特别宣布:

  “从早上三点到下午七点,请注意,不是一天,是天天如此,叫做"无间寒暑",天天如此。”

  可是以上明明还记下了这么多的效外游猎活动,要去打兔子,打老虎,打狗熊,打豹子。不知道这些人怎么地就能硬着脸皮说是康熙读书写字“无间寒暑”,“天天如此”。

  康熙皇帝不仅亲自出马吹自己,还亲自出马损别人。


#
  康熙说明宫中宫女九千人,内监至十万人

  “上谕:明朝费用甚奢,兴作亦广,其宫中脂粉钱四十万两,供应银数百万两,宫女九千人,内监至十万人,饭食不能遍及,日有饿死者。今则宫中不过四五百人而已。”

  计算一下又得知,北京紫禁城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按康熙所说,明宫中宫女九千人,内监至十万人,明宫总数起码至110000人,每人占地面积仅6.5平方米,平均占有建筑面积仅1.3平方米。就算把皇帝登基的大殿都住满了,大家都得站着睡觉。


#
  明朝宫里有十万太监,被满族人柏杨就被写进《中国人史纲》。

  满清是皇权的顶峰,皇帝无论怎么吹自己,炮制种种离奇的数字化高潮,都不论有人敢怀疑,都得毕恭毕敬的写进史书。这一点也不希奇。

  奇怪的倒是现代的“历史学家”,满清的皇帝无论怎么吹牛他们都信。在满清被95年之后,还有这么多据说是研究历史的人连最起码的独立思维能力都没有,自觉甘当吹鼓手而不自知,这才是最悲哀的一件事。

#
  为什么乾隆写了四万多首诗,却没有一首是精品而被人传诵?

  乾隆有一首这样的诗。
  乾隆:“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然后就卡壳了。
  纪晓岚:“飞入梅花都不见。”


#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可是这个的作者很快就被杀头了。哈哈……

#
  康熙“朕自幼至今已用鸟枪弓矢获虎一百五十三只,熊十二只,豹二十五只,猞二十只,麋鹿十四只,狼九十六只,野猪一百三十三口,哨获之鹿已数百”

  啊呀,这么多的野味呀。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31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83): 蒙元满清用《二十四孝》培养出了世界上最残毒的汉族父母

#
  在蒙元统治时期,犹太人郭居敬为蒙古人奴役汉族人的需要,编造了《二十四孝》,你可以发现,蒙元满清的异族统治,都会把孝道发挥到极致,异族统治,极度变态的提倡孝道,就可以稳固其统治。


  蒙元满清用《二十四孝》也培养出了世界上最残毒的父母,最会折腾自己儿女的父母,这些父母一边残毒的折腾自己的孩子,一边还委屈的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甚至面对不计其数的残杀自己孩子的案例,还说,“天下只有不孝的儿女,没有不疼孩子的父母”,而这种残毒的折腾,却是在爱的名义下进行的,让人根本无法防御,甚至根本无法拒绝。这也造成了生活在中国的孩子最大的痛苦之一,可以说,中国大部分父母都是这种残毒的父母。


  《二十四孝》根本不是传统文化,而是蛮夷腥膻垃圾,里面充满了欺骗、谎言与血腥,是对华夏传统文化的彻底颠覆。而蒙元满清把它深深的灌注在了汉族人的脑子里,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让汉族人都以为那是自己的传统。特别在农村,那些愚昧野蛮的风俗,都是蛮夷风俗的遗留,非我华夏宗风。


  《二十四孝》很多故事本身充满了残忍与血腥的气息,都是最刁钻的父母啊,什么“卧冰求鲤”,“恣蚊饱血”,“埋儿奉母”……

  什么叫埋儿奉母呢?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情,鲁迅当年听到了,就非常害怕他奶奶,呵呵。故事是这样,说有个叫郭巨的家境贫穷,他的老母常将自己的那一份饭分给三岁的孙子吃,郭巨看了心中不安,认为这样会影响母亲的健康,不合“孝道”,于是就挖坑要把它儿子活埋了,他妻子抗议也不行。

  有人说这是愚忠愚孝,我说啊,没别的,就两个字,“杀人”!它就是杀人!而且虎毒不食子啊,这东西禽兽不如,竟要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朱元璋对此的评价是“灭伦害理!”

#
  鲁迅的《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
  ---------------
  至于玩着“摇咕咚”的郭巨的儿子,却实在值得同情。他被抱在他母亲的臂膊上,高高兴兴地笑着;他的父亲却正在掘窟窿,要将他埋掉了。说明云,“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但是刘向《孝子传》所说,却又有些不同:巨家是富的,他都给了两弟;孩子是才生的,并没有到三岁。结末又大略相象了,“及掘坑二尺,得黄金一釜,上云: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境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
  现在想起来,实在很觉得傻气。这是因为现在已经知道了这些老玩意,本来谁也不实行。整饬伦纪的文电是常有的,却很少见绅士赤条条地躺在冰上面,将军跳下汽车去负米。何况现在早长大了,看过几部古书,买过几本新书,什么《太平御览》咧,《古孝子传》咧,《人口问题》咧,《节制生育》咧,《二十世纪是儿童的世界》咧,可以抵抗被埋的理由多得很。不过彼一时,此一时,彼时我委实有点害怕:掘好深坑,不见黄金,连“摇咕咚”一同埋下去,盖上土,踏得实实的,又有什么法子可想呢。我想,事情虽然未必实现,但我从此总怕听到我的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的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后来这印象日见其淡了,但总有一些留遗,一直到她去世——这大概是送给《二十四孝图》的儒者所万料不到的罢。
  ---------------
  看啊,鲁迅竟被这《二十四孝图》吓的怕见他奶奶,一直到他奶奶去世都隐隐还有这种感觉。我们可以想见满清蒙元给汉人灌输的这种“高尚道德”是多么血腥!而这样血腥的东西,一直到今天还在宣传。这根本不是孝!

  华夏神州,道德沉沦至此啊!

#
  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朱元璋大军北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明朝,当时发现北方民风经过金、蒙古统治后,胡化非常严重,“今北地民风胡化”。当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明代余继登所辑《皇明典故纪闻》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洪武间,日照县民江伯儿以母病割胁食之。不愈,乃祷于神:如愈,请杀子以祀。母果愈,遂杀其三岁儿以祀神。有司以闻,太祖大怒曰:‘父子天伦,百姓无知,乃杀其子,灭绝伦理。’遂捕伯儿,杖之百,谪海南。仍令‘自今割股、卧冰者,不在旌表之例’。”

  《明史孝义传》中的记载:“沈德四,直隶华亭人。祖母疾,刲股疗之愈。已而祖父疾,又刲肝作汤进之,亦愈。洪武二十六年,被旌,寻授太常赞礼郎。上元姚金玉、昌平王德儿,亦以刲肝愈母疾,与德四同旌。至二十七年九月,山东守臣言:日照民江伯儿母疾,割胁肉以疗。不愈,祷岱狱神:母疾瘳,愿杀子以祀。已果瘳,竟杀其三岁儿。帝大怒曰:‘父子天伦……今小民无知,灭伦害理,亟宜治罪!’遂逮伯儿,杖之百,遣戌海南……‘至于卧冰、割股,上古未闻。倘父母止有一子,或割肝而丧生,或卧水而致死,使父母无依,宗祀永绝,反为不孝之大。皆由愚昧之徒,尚诡异,骇愚俗,希旌表,规避里徭,割股不已。至于……杀子,违道伤生,莫此为甚。自今父母有疾,……而卧冰、割股,亦听其所为,不在旌表例’。

  前者是野史笔记,后者是正史传记,所记事实完全相同。就是明代洪武二十七年,山东日照县民江伯儿因为母亲病了,自割胁肉疗疾无效,便求神许愿:如果母亲病好了,便杀自己的儿子以祀。不想母病果然好了,他便果然杀了自己才三岁的儿子去祀岱狱神。山东守臣把这件杀子祀神事上奏大明皇帝后,皇帝大怒,认为灭伦害理,必须严惩。将江伯儿杖一百,发配海南岛做苦役。有人还狡辩说什么“郭巨的精神是好的,只是方式不当”,其实最最可怕最最恶心的恰恰是这种精神毒害精神变异!朱元璋说那些所谓为了尽孝伤害自己或杀害子女,“灭伦害理”,将使“父母无依,宗祀永绝,反为不孝之大。”更何况郭巨那是血腥的杀人!

#
  明太祖还下令,修改蒙古人给定的孝子表彰条例。条例修订版开篇就说:“为人子者,事奉父母,日常要孝顺,让父母快乐,父母有病,则医药祷告,这是为人子的责任义务。至于卧冰割股,上古未闻,皆因愚昧之徒,崇尚诡异,希图表彰,以逃避徭役。割股不说,还要割肝,割肝不说,还要杀子。违道伤生,以此为最。从今以后,父母有病,治疗无效,不得已而卧冰割股,听其自便,不在表彰之列。”明太祖要求立即执行。


  我们汉家孩子对父母的疼爱,本来是一件出自自然的事情,而不是蒙元满清弄的那么腥膻龌龊。以至于鲁迅慨叹道:“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

#
  我们还必须察觉到,蒙古人向汉族人宣扬的《二十四孝》,其实充满了篡改与欺骗。

  还是鲁迅的笔锋:
  -----------
  那时的《二十四孝图》,早已不知去向了,目下所有的只是一本日本小田海儇所画的本子,叙老莱子事云:“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仆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大约旧本也差不多,而招我反感的便是“诈跌”。无论忤逆,无论孝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是凡有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的。
  然而在较古的书上一查,却还不至于如此虚伪。师觉授《孝子传》云,“老莱子……常衣斑斓之衣,为亲取饮,上堂脚跌,恐伤父母之心,僵仆为婴儿啼。”(《太平御览》四百十三引)较之今说,似稍近于人情。不知怎地,后之君子却一定要改得他 “诈”起来,心里才能舒服。邓伯道弃子救侄,想来也不过“弃”而已矣,昏妄人也必须说他将儿子捆在树上,使他追不上来才肯歇手。正如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老莱子即是一例,道学先生以为他白璧无瑕时,他却已在孩子的心中死掉了。
  -------------

  还有上面明史中“至卧冰、割股,上古未闻”,大家知道这是在说什么吗?这些都是那个犹太人郭居敬为蒙古人奴役汉人而编造的,根本不存在!

#
  那么,宣扬这样的孝道为的是什么呢?为了奴役!宣扬孝道,是最好的奴役方式。


  我们看满清大魔头多尔衮对我们汉族强行剃发易服时是怎么说的,“君父臣子,自古一体,岂有君父剃辫发、着旗服,而臣子不从之理?不从即为不忠,即为不孝,不忠不孝,人人可得而诛之!所以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多尔衮的话与今天教育部的“谁日了中国,谁就是中国之君,中国人就得听谁的,否则就是不忠不孝,就是破坏民族团结,就是破坏民族融合,就是反贼乱党”,一脉相承啊!


  本来我们汉家,对父母的疼爱是出自天性的,比如唐朝这一个崇道的朝代,根本就没怎么宣扬过孝,民间也是一样疼爱父母。把孝道变态到极致的,一定是异族统治!谁反抗,谁就是不孝。这种思维方式一直被深深烙印在汉族人的脑海里,一直到今天。


  五四时期曾经批倒这种变态的孝道,可是现在又开始宣扬了。

  北京密宗的八大处墙壁上就有二十四孝图,什么时候佛教也弄起这个来了呢。

  真的是“今北地民风胡化”啊!


  对大部分中国人而言,犹太人还是很陌生的,其实,它们早就来了,大规模的来了。给大家看一篇文章。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32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84): 犹太人在中国的历史

  犹太人在唐朝以前就已经来了,从考古遗迹上讲,现存开封博物馆的《重修一赐乐业教堂碑记》可说是犹太人定居开封最为确凿的证据。从这通明弘治二年(一四八九年)的碑文可知,开封犹太人至少自北宋年间就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了。学术界普遍认为,大批犹太人最早是在唐代(约公元八世纪前后)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这种看法已从考古发现中获得了比较充分的证明。


  公元十世纪初,为数可观的中东犹太人,取道印度,经海路来到福建的泉州。然后,其中的大多数人包括他们的子孙,以集体迁徙形式,从泉州迁到杭州和扬州,再从这里溯大运河北上,于公元十一世纪抵达当时大宋朝京都汴梁,即今天的开封定居下来。
  宋朝是,科技先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当时世界上最富庶 、文明、发达的国家,对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发展进步作用影响很大。因而吸引了亚、非、欧很多国家的使臣、留学生、商人和宗教等人士潮涌而来,宋朝初期产生的空前的农业、经济发展,促使国际贸易大为增加,地处亚洲中心,不但与世界各国频繁交往,而且成为亚、非、欧各国经济、科技、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中转的枢纽。其科技、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成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而言,其中印刷、火药、指南针三项,开发应用的主要阶段都在宋代,在世界上最早发行纸币,又是海上贸易大国之一。输入品大多是原料,而输出大多是手工业成品,这正反映了宋朝经济科技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开封作为中国第一大国际都市,经济生活十分活跃,为犹太商贾提供了一展身手的好条件。



#
  宋朝除了铸造钱币外,纸币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南宋的纸币主要有四种,四川的钱引,湖广的会子和两淮交子都以铁钱为本位,东南会子则以铜钱为本位。各种纸币都有规定的流通地域,纸币与铸币的兑换机构和相互之间汇率、流通均有礼部控制。这种专门从事货币流通兑付,调节银锭与铜币、纸币的兑换率,流通的,有严格组织纪律的行会,显然已是一种政府控制下的银行雏型。


  据据现存开封博物馆《犹太教堂碑记》所言:犹太移民迁徙到当时繁华宋都东京,向北宋朝廷进贡西洋布,深得皇帝欢喜,宋太祖给予了热情款待,并下御旨,“归我仲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的约法三章。这样的法令,无疑是对开封犹太人的合法移民定居做出的最权威的背书。当时中国朝野上下对这些犹太人以礼相待。在这个高度民族融合的国家里,犹太人没有遭到任何歧视,很自然地开始参加中国的科举考试,有很多人成了官员,宋代的开封犹太人相当活跃和兴旺。


  古代犹太人主要定居在今开封礼拜寺南北教经胡同一带,犹太人围绕这座会堂聚居,到了蒙元便发展成为一个最大的犹太社区,有七十三姓、五百多家,约五千人,并建有犹太人住宅、教堂、墓地的专区。
  由于入境较早,居住集中,延续较长,保留了一些文物、文献。常被视为中国犹太人的代表。开封犹太人始于北宋徽宗(十一世纪初)年间。大多从天山南路入境,先是经商,后定居下来。初来有汉姓金、李、俺、艾、赵、高、石、张等十七姓。信奉犹太教,旧称“天竺教”,后改称“一赐乐业教”,俗称“挑筋教”。开封有犹太会堂,称“清真寺”,由“掌教”(即拉比)主持,信仰耶和华,不设偶像,做礼拜,诵希伯来文以典,行割礼,遵守安息日、逾越节、普珥节等节期。食肉必先挑筋,戴蓝色小帽,故又俗称“蓝帽回回”。不食猪肉,不与异教徙通婚。定居以后,便开始全面渗透汉民族,如尊孔尊儒,春秋两季都去文庙参与祭典。


  开封犹太人自称“一赐乐业”教徒,极有可能是以色列(Israel)的音译。而周围的中国百姓出于对其宗教了解甚少,而称其为“挑筋教”,来自其宰杀牛羊时剔除脚筋这一生活习惯(相传犹太人祖先雅各与人角力时大腿扭伤,故有此习俗)。
  中国古代对开封犹太人及其宗教的称呼,称犹太人为:“术忽”、“竹忽”、“主吾”、“主鹘”、“朱乎得”、“祝虎”、“珠赫”等。称犹太教为:“一赐乐业教”、“天竺教”、“挑筋教”、“古教”、“旧教”、“教经教”、“七姓回子”、“青回回”、“蓝帽回回”、“回回古教”。
  很多犹太人后裔都住在那里,至今已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为了适应新的生存环境,犹太人纷纷改取汉族姓氏:虽这些姓氏的由来,基本是希伯来语汉字谐音义或象征迁徙定居朝代,但也充满了历史印记。原来姓“利维”改姓唐朝国姓“李”,原来姓“史密斯”改姓“石”,“艾”姓是爱字音义、“俺”姓是安字音义、后改为中国皇帝赐宋朝国姓“赵”,金姓是象征金朝和富有……

#
  二百年之后,金朝的军队还是攻入了中原,犹太人不愿随北宋王室南逃。此时已沦为兵家必争边陲重地的开封,几乎成为一座空城,百万的人口只剩下5万,昔日的喧哗一去不返。
  由女真人统治的金帝国,或许是犹太人和女真人游牧共有的禀性缘故,使他们的关系更是特殊,也许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还有犹太人的血液在流淌--公元十二世纪中期,由中国北方游猎民族女真人建立的金帝国灭掉北宋后占领了开封。在与当地的犹太商人进行贸易的过程中,女真人为犹太人在贸易和经营上的才能所折服,并在离开开封时将这批商人带回现位于黑龙江省阿城市的金国首都上京城。让这批犹太人帮助金帝国管理金融市场。开设典当业,发行纸币。公元1200年,同样在犹太人的帮助下,金帝国又以白银为铸材,正式铸成法定货币“宝货”投入流通,从而将中国上朔几千年、流通各朝、以称量计价的银锭,改铸成法定银币。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近代中国。 更令人惊讶的是,金代还出现了一种名为“行人”的行团组织。据史料记载,这种行团组织受金帝国政府市买司控制,专门从事货币流通兑付,调节银锭与铜币、纸币的兑换率,这几乎是宋朝政府控制下的银行雏型的“翻版”。近年来,在从亚欧大陆到北非广大地区范围内均发现有宋、金国货币,不仅证明当时的中国贸易已相当发达。也说明这一由政府调控金融市场管理方法,极有可能由犹太人传向世界各地。


  另据考证,当蒙古灭亡金国建立元后,在官方文件多次提到,其接管的金国政府各部门,如税收、金融、贸易等,都有犹太人在主持工作,并称:“他们可能无所不能。”犹太人为金帝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赢得了巨大的荣誉。中国学者最新研究发现,世界最早纸币“交子”及其发行系统,可能就是犹太人帮助中国创造的。公元1161年,金世宗允许在开封为犹太人重建犹太教堂,并赐御笔“一赐乐业教”。金国犹太人后裔赵秉文“历五朝,官六卿”,朝廷中的诏书,册文、表以及与宋、夏两国的国书多出于其手。


  元朝境内的犹太人,大部分是蒙古西征以来,先后从中亚、西亚、东欧各地差遣调来的军队,入仕于元朝的官员和学者,以及所俘虏的工匠和其他平民。
  北方蒙古统治者为防制汉人、南人,重用“色目人”。“色目”一词源于前代,意为各色名目。元人使用“色目人”之名是指人眼睛的颜色。元朝时,是指对除蒙古以外的西北各族、西域以及欧洲各族人的概称。色目人在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大量进入汉族居住的地区,他们受到元朝的重视,被列为全国四等人中的第二等人,待遇仅次于蒙古人。色目的上层人物,有的是军队将领,有的是政府官员,有的是勾通官府的大商人。色目官员在元朝各级政府机构中占有一定地位,他们可以担任汉族官员不能担任的职务,如地方政府的达鲁花赤,一般则规定蒙古人(正职),色目人任同知(副职),汉人官员只是协助统治阶级治理地方。在科举考试和入仕方面,色目人享有的优遇几乎与蒙古人相同。色目人犯刑法,与蒙古人一样由宗仁府处置。

#
  13世纪意大利旅游者马可·波罗,听说了犹太人在中国的定居,并把这一消息带到了欧洲。在此之前,犹太人在中国的存在一直不为外界所知,自此开始欧洲人主要是传教士对开封犹太人的研究。

  犹太人长期与汉族相处,经历数代,他们学习汉语,穿汉服,仿效汉人的姓名,改姓立名。自元中叶以后逐渐普遍,但在接受汉化的同时,,他们仍保持自己的宗教习俗,世代不易,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居民。
  元朝时期,犹太人高人一等,被蒙古统治者列为第二等色目人,同属于统治阶层,是犹太社团人丁兴旺的时代,而且多生活富庶。他们精通生意之道,又重视教育。在当时政治、经济等领域都其有大显身手之地。
  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汉人重新夺取政权后,颁布了非常严格的法律,胡服、胡语、胡饰一律被禁止;《大明律·蒙古色目人婚姻条例》中更明确规定:犹太人不仅要说汉语、学习汉文化,姓汉姓,而且蒙古、色目人不许自相嫁娶,要与汉族通婚。但是仍然没有使犹太人汉化。

#
  在明代改姓浪潮中,“赵”姓的来历最让人惊心。 我们一定记得爱好医术的开封藩王朱楠,他召中原术士《编撰馓荒本草、惜济方》:他赏识俺诚,因赏识而传命援建开封犹太人的古刹清真寺,怎么也算得上是开封犹太人的恩人。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两年之后,明永乐二十一年,他被京城大内安插在自己身边的锦衣卫特务告发了。
  锦衣卫特务密告朱楠有谋反之迹。 远在京城的皇帝最怕藩王们谋反,篡夺自己屁股下面的那尊皇位。 收到密告,虽然朱檐贵为皇弟,但还是受到了明成祖朱棣亲自下达的“彻查”之令。
  面对皇帝的“彻查”,京城派来的大员谁敢大意?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信其有”,死的是朱檐一人;“信其无”,如果朱楠真的谋反,死的就不是一个人了,而是一群人的人头落地!在这样的心态之下,“查”会给朱楠带来什么样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密告朱楠谋反的锦衣卫特务,不是别人,正是一名叫“俺三”的开封犹太人。
  由于年代的久远,更限于史料的匮缺,除了知道“俺三”和“俺诚”同为开封犹太人之外,我无力查证身为锦衣卫特务的“俺三”与身为犹太医的“俺诚”是什么关系。 然而,历史真的有趣,害朱楠的“俺三”与助朱楠的“俺诚”,同样成为了开封犹太人中的“名人”:俺三因“奏闻有功”,明成祖将以开封为都城的宋王室的姓氏 --“赵”踢给了开封犹太人中的“俺”姓一族,并授俺三锦衣卫指挥,升浙江都指挥金事。

#
  1605年,利玛窦接待了一个声称相信上帝是唯一主宰的年轻的中国犹太人艾田。记录上说当他看到一个基督教图片上的玛利亚和幼年耶稣时,他认为那是利百加 (Rebecca)和以扫(Esau)或者雅各(Jacob)。艾田声称他来自开封,那里有许多犹太人居住。利玛窦出于找寻更古老版本《圣经》的目的委派了一个中国耶稣会士探访了开封;其后陆续有其他耶稣会士也探访了开封。随后又发现那里的犹太社群有一个犹太会堂-礼拜寺,拥有大量文字材料和经书。其中经书后来多半被西方传教士购走,至今流散世界各地。
  赵是开封犹太人的一个显姓,是中国皇帝赐的姓氏,自宋至清都有在朝任官职的记载。赵承基于清初任大梁道中军守备,率兵驻汴,其后人赵秉均曾任清末财政大臣和民国初期内阁总理,是现在有史可查官做得最大的开封犹太家族。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32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85): 犹太教信仰的坚贞,绝不民族融合
#
  一直到清末,期间有很多风浪,可是经历如此漫长的时间,犹太人没有任何“民族融合”。
  
  经过最文明巅峰的宋朝,最强大的明朝,还有两个异族统治的蒙元时期,最残暴专制满清统治时期,经历如此漫长的时间,犹太人没有任何“民族融合”。
  
  始终忠贞的保持着他们的犹太教信仰。
  
  #

  1850年,一位犹太后裔在写给驻厦门领事黎顿先生的信中写道:“从早到晚,我们泪流满面地烧香祈祷,但愿我们的宗教能重新兴盛。……面对这一切(即一赐乐业教堂的被毁),我们内心伤痛,一直渴望着能修复,并委派掌教进行管理,但贫穷的现实,只能使我们的愿望束之高阁。”
  据美国1912年的百科全书记载,中国犹太人1850年的太平天国运动中饱受磨难并且被驱散。混乱过后他们又回到了开封同时数量上继续减少并处境艰难。 1852年美国的犹太人组织了一个中国犹太人救援委员会旨在帮助开封犹太人重拾犹太教信仰,但由于委员会成立不久后,美国爆发内战救援委员会的活动完全停止,之后不了了之。
  二十世纪早期天主教研究者指出,利玛窦的手稿显示十六世纪晚期到十七世纪早期开封只有十到十二户犹太家庭,据说他们在那里居住了近千年时间。手稿上也说有大量犹太人居住在杭州。


  1899年12月看到在上海广学会开封收购到一批犹太人后裔出卖的希伯来文经卷,这些经卷引起了耶稣会援助开封犹太人的兴趣。1900年5月,中国犹太人援助会在上海成立。1901年开封犹太人李金诚携子来到上海,向中国犹太人援助会介绍了开封犹太后裔社区的情况;1902年3月10日,李金城又带领七名开封犹太人来到上海,中国犹太人援助会帮助他们在上海的犹太人组织中谋到职位,并希望帮助他们恢复犹太教信仰;1903年,中国犹太人援助会正式开始讨论派遣传教团到开封的事宜,但传教团始终没有成行。1912年民国政府给开封犹太人的7个家族发了地契,直到1914年开封犹太社区将犹太会堂的地契出售给加拿大圣公会。

#

  犹太人虽然在开封存在了近千年,中国人几乎不知道犹太人在中国的存在。最早开封犹太人后裔浮出水面是国民党时期做人口普查,都是自己报的。


  犹太人在中国隐藏之深,令人惊心!!

  来了这么多年,我们却一直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他们为什么要隐藏自己的行踪呢?

  他们为什么要隐藏自己的存在呢?

  是因为有阴谋!!

  一个巨大的阴谋,已经持续进行了几千年……



  犹太共济会在国外是显学,一直在研究,可是,在整个的49年之后一直到前几年,大陆竟然完全禁止这方面的一切消息,为什么?56个民族中也没有犹太人,是谁,要隐藏犹太人在中国的存在?



#
  毛周朱都曾经“亲切接见”过这些犹太人,却很少为人知……


  常常有人讥笑说汉族汉奸多,其实,很多汉奸根本就不是汉族人,

  想做汉奸还不够资格呢,比如抗日战争时期几乎整个的满族都是二鬼子,满洲国嘛,可是它们不是汉奸,不是汉族人,哪能被称为是汉奸呢?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33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86): 号召汉族同胞全面焚烧《弟子规》和《二十四孝》
  
  我们汉族人不需要满族朝廷和蒙古朝廷来教育怎么孝顺父母!

  蒙古朝廷编造出来变态邪恶血腥折腾汉族孩子的《二十四孝》已经揭批过了,下面揭露满清《弟子规》背后的邪灵阴魂。

  总有一些人认为满族用汉字,用汉文化,拜孔子,就是汉化了,这些都是愚昧无知的低能儿,一条毒蛇蚂蟥,附体在你身上,盘踞在你的脑子里,吸你的血,营养它,吸取你的文化精华,就叫做是与你同化了?满族用汉文化营养它自己,就是它汉化了吗?科技文化这个东西是没有国界没有民族界的。事实上,满族没有一丁点被汉化。汉人被大量满化才是事实。

  而且,就文化本身而言,满族都是信藏密喇嘛教的,忠实教徒,你怎么不说满族都被藏化了呢。藏密喇嘛是其国师,蒙元时期也一样,也是藏密喇嘛国师。汉家的道教儒教,边边边啦,不算什么,满蒙统治时期,都是大规模焚烧道教典籍。所以就单文化方面,也是藏化的多,绝没有丝毫汉化。


  我必须指出的是,克隆人技术不是现代科学才有的,在萨满教中早就有了,萨满教的生物巫术,几千年前就会克隆人,还会发动鼠疫瘟疫,东北一直就流传着这样的传说,说大兴安岭里出来人形物体。只有人形的非人种族,它们根本不把人当人看的,历史上对汉人的那些大屠杀不正在以计划生育的方式重演么。

#
  满族对汉族文化的态度只不过是犹太人所教导的:“我们必须像一支蔓藤在一颗树木上。我们利用这树去爬,然后,勒死它,在来自它肉体的营养生长成为力量。”在满清统治时期,大量汉族文化被嵌植、被异化、被析构。文化嵌植是异族征服的重要手段。

  《弟子规》就是把满清鞑靼奴才文化强行嵌植入中国,极其高明的手法。《弟子规》是满清康熙统治时期的犹太人李毓秀为了帮助满族人统治汉族人写的,当时文字狱,汉人写的书大都被满人焚毁篡改了,但是《弟子规》却被满清官方高调推广。当时满清的宣传论调,满清统治了中国,所以就是君是父,君父君父嘛,我就是你爹,汉人则是臣是子,子则应当孝顺父,你反我就是不孝,不孝就是大逆不道。满人和蒙古人统治时期都是最对汉族提倡孝道的,这是汉族人最极度变态孝顺的时期,同时也是汉族人父母对子女最残忍的时期,一直持续到现代对儿媳妇的残酷欺压就是其后遗症,还认为是应该的。汉唐宋明我们汉人的朝代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现象。

#
  《弟子规》是满清对汉族诛心的手段,是奴隶培养规范。即使按照儒教而言,《弟子规》也是完全违背孔子的话的,却还打着孔子的旗号说是什么圣人训,其实是拉大旗作虎皮。



  《弟子规》里,只有义务,没有权利。《弟子规》里讲的是绝对的顺从、听话、奴才,疯狂的强调孝、顺从,把奴化思想从小灌输给孩子们。第一句“弟子规,圣人训”,就是一股高高在上的味道——圣人不是上帝,有何资格用发号施令的态度?弟子规全篇强调的都是,晚辈跟长辈、学生跟老师是不平等的,晚辈要绝对顺从长辈,学生要绝对顺从老师。“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那如果反过来,孩子跟家长提意见,或者同辈之间呢?为何独独是对“父母”必须唯命是从。无形之中,从小给孩子灌输了一种等级思想、一种不管正确与错误,只要是高等级向低等级发号施令,都必须遵守;有异议如果是等级不够也不能表示反对的观点。同时,弟子规也束缚着人的思想。“居有常业无变”,这完全是无理取闹,居然限定人不要搬家、不要换工作。“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是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一套灌输给孩子们。“非圣书屏勿视”什么是圣书什么不是,放开眼界才有辨别!

#
  整体来说,弟子规宣扬的是一种高压奴化教育,强调绝对顺从、甚至是遵守一些莫名其妙的规定。文字上来说,读起来根本没什么文学性可言,跟打油诗差不多;宣扬的都是抹杀个性,扼制创新,使学子个个都变成顺民。书要看一样的书,走路要一样的姿势,早晚生活起居都规定死了必须怎么样怎么样,连“步从容 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都是圣人训。弟子规教的就是不能当不老实的奴才,要争做好奴才!这样的糟粕之作居然被当做国学经典用以增强国民素质,对孩子们进行所谓国学素质教育,完全是毒害青少年!弟子规这种烂书应该彻底销毁!



  满清政府一直担心汉人会推翻其统治,所以才会大行文字狱。一边学习汉文化,一边又对民众灌输奴化思想。这篇《弟子规》也是其时代的产物,同时代的很多书籍,都遭受到了被毁灭,作者被杀害甚至于被灭门、死后还要被挖掘出来鞭尸、挫骨扬灰这样的惨事:庄廷龙的《明史》被毁、吕留良的《明史》被毁、戴明式的《南山集》被毁;乾隆以修《四库全书》为名几乎把中国古书销毁篡改殆尽,吴晗说四库出而古书亡,而《弟子规》却被满清官方大肆宣扬,可见其背景如何。


  《弟子规》无论从背景和内容来说,都不是儒家文化,综观《弟子规》全篇,最多的字眼是“须怎样......;勿如何......”,完全是一种教训、甚至命令的语气,而且是一种强制性的记问之学。但是,孔子在《论语》里头怎么讲呢?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意思很明白,学习一样东西,兴趣和乐趣才是最大的老师和动力;而不是像《弟子规》那样,一上来就告诉孩子、告诉学生,这个必须做,那个不能学!



#
  《弟子规》里讲“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这不是赤裸裸地教人善恶不分、虚伪怯懦么?孔老夫子虽然是一介书生,但可不是没脾气的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和《汉书·刘向传》载,季氏即季孙如意。他不仅不把国君放在眼里,甚至自比天子。以当时宫廷的舞乐队来说,按制度是: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即季氏只能用四佾,鲁昭公应用六佾,只有周朝天子可用八佾。可是季氏却故意打破老规矩,偏要设置六十四人的大型舞乐队。所以孔子谈到季氏时,就当众愤怒地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再者,孔子有个学生叫宰予,大概白天上课爱睡觉,老夫子就不高兴了——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公冶长篇第五》)这已经不是揭短,而是公开骂人了。但是,这个宰予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孔门十哲之一,是孔子最有智慧的学生,也是唯一敢于当面顶撞老师的学生。他指出孔子的“三年之丧”(这也是《弟子规》大力鼓吹的)的制度不可取,说:“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因此认为可改为“一年之丧”。孔子后来意识到宰予的话有道理,于是批评自己“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并且从宰予那里改变了自己以往的不足,说: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论语·公冶长》)像这一类儒家先贤的可贵情怀和活泼故事,在《弟子规》里是见不着的。《弟子规》里所有的东西,就是将儒学断章取义,改头换面,全篇看下来,无非“听话”二字。君要臣死不得不死这种理论是奴才纪晓岚们说的,跟孔子毫无关系,孔子还要正君呢。

#
  自吹自擂什么“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下面看看弟子规都是教些什么垃圾什么邪灵吧

  3、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叫你,要立刻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的命令,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父母教育你,应该恭敬地聆听;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无论对错,都应当顺承
  5、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6、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改变
  7、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有失做子女的本分;【什么都不能做主,那这家还是我家吗?】
  8、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物虽小,也不要私藏;如果私藏,就会让父母伤心;【评:什么样的父母竟然不让自己的孩子有点私人的东西呢?】
  9、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 父母厌恶的事情,不要去做;

#
  11、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孝顺父母才是贤人;
  12、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评: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怎么这时候就不讲了呢】
  13、谏不入 悦复谏号泣随 挞无怨 
  ----如果父母不高兴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但是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
  21、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现能 
  ----称呼尊者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尊长面前,谦虚有礼,不可炫耀自己的才能;
  22、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路上遇见长辈,应恭敬问好;长辈没有说话时,应退后恭敬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
  23、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骑马或乘车,遇见长辈,应下马或下车问候;等待长者离开百步之远,方可续行;
  24、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长辈站立时,晚辈不可先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这么奴才呀!】
  25、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在尊长面前说话,要低声细气;声音太低而听不清楚,也不合适;
  26、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 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稍慢一些才合礼节;长辈问话时,应当注视聆听,不可以东张西望;
  27、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对待别人的父辈,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别人的兄长,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评:贱种!】


#
  28、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早上要比长辈起的早,晚上要比长辈睡的晚;【这样伤幼儿身体呀!!!!】
  35、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走路步伐从容稳重,站立要端正;上门拜访他人时,拱手鞠躬,真诚恭敬;
  36、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进门时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不要歪斜;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不可抖动;【唉,怎么坐着不准伸出腿呢,怎么不许抖动呢,管这么宽呀】
  37、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进入房间时,揭帘子、开关门的动作轻缓,不要发出声响;在室内行走,宽处转弯,不要撞到物品的棱角,以免受伤;
  38、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拿着空的器具,要像里面装满东西一样,小心谨慎以防跌倒或打破;进入无人的房间,也要像有人在一样,不可以随便;
  51、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这个说长,那个说短;不关系到自己,就不要管;【冷漠的旁观者,鲁迅笔下的看客】
  53、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行为,要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以警惕;【哎呀,是不是如果我看见强奸了,就也必须想一想,我是不是也有强奸的欲望呢?可是,为什么不是见人恶,既阻止呢?】

#
  65、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别人在忙,不要去打扰;别人不安,不要去打扰
  66、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别人的短处,切记不要去揭短;别人私下干偷事,切记不要去评说;【嗯,比如现在后满清那个官贪了多少钱呀,背后几个姨太太呀,都不要去评说】
  67、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宣说别人好就是行善;别人知道了,就更思勉;【嗯,我说那些贪官好,就是行善了?】
  68、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宣扬别人坏就是行恶;对别人指责批评,会给自己招来灾祸;【嗯,记者宣扬那些后满清贪官坏,就是行恶了?】
  89、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不是圣书,摒弃不看, 【操你妈的,这就还是你文字狱的接口了】

#
  再继续批:

  1、 抬出圣人训是拉大旗作虎皮
  《弟子规》开篇道:《弟子规》 ,圣人训。圣人训便如何?“当仁不让于师”更是圣人训。当圣人训与国家法规不一致的时候,冉有就不听圣人训: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公西赤出差到齐国,冉有为他向孔子请求差旅费,孔子不按规定,只给了很少一点,冉有给了孔子说的100倍。于是孔子说出了他少给的理由:“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公西赤已经很富了,君子应该周济穷人,而不应该增加富人的财富。话有道理,事无道理,不能因为公西赤富有,就不给人家支付差旅费啊,这样岂不是剥夺公西赤的劳动所得吗。后来冉有按孔子的话做了吗,当然没有。


  还有宰予更是把圣人训当作耳旁风: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宰我白天睡大觉,孔子批评一次宰我不改,批评多次宰我还是不改,孔子骂他是垃圾,并说宰我让孔子由听信别人到考察别人。宰我是孔门十哲之一,绝对的好学生。但是,一个人的生物钟是很难改变的。孔子骂过之后宰我还不改怎么办,只好听之任之了。而《弟子规》用圣人训压人,是为了让你放弃思考,放弃追求真理,完全迷信权威。何况之后的许多内容为了胡朝奴役人民的需要违背了圣人训。
  圣人是讲道理的,圣人更是宽容的,圣人是知错就改的,圣人是不会神话自己的言论为圣训的,圣人推崇学术自由,言论自由,是在自由竞争中胜出的,圣人更不会把违背圣人训的人定为现型反革命的。
  当然孔圣人讲道理,孔圣人宽容,另一个自封的康熙圣人可是没那么好说话的,康熙圣人的圣训是绝对不能违背的,而且即使康熙圣人认为你违背它的圣训,你也会遭文字狱的。

#
  2、 以前为什么没有《弟子规》,以前的弟子都守规矩。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仁义是与生俱来的。孟子又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也是与生俱来的(当然孟子的仁义礼智是针对华夏弟子来说的,夷狄不包括在内)。只要将他们发扬光大就够了。不但没有《弟子规》也不需要,而且弟子们的职责是 “正君”——监督君王和各级官员的政务。当然一群只有理论而没有权利的儒生,必须做到正己,然后才能正人。所以,以前没有《弟子规》,汉唐勇斗宦官的是这些弟子,宋亡了,数万弟子自杀殉国,明亡了,弟子们鼓舞带动人民英勇抵抗了37年。而有《弟子规》的胡朝呢,几百名新军一声呐喊,武昌城立刻光复,胡朝的狗屎运终于到头了。读《弟子规》的弟子们都咸与维新去了,一个为胡朝殉国的都没有。《弟子规》是让他们做奴隶,根本不是他们的国,干吗要殉呢?

#
  3、 君父规在哪里?为什么在最该产生君父规的时期偏偏产生了《弟子规》?
  难道君父天然正确,掌握绝对真理?胡酋们剥夺了本该且始终由民间掌握的道统。康熙自称:“道统在是,治统亦在是。”,他自封是圣人在世:“朕惟天生圣贤,作君作师。万世道统之传,即万世治统之所系也。”(《东华录》卷五十一)。从此满清皇帝成为活着的圣人,传统儒君权之上的道统被其彻底颠覆,满清皇帝在政治上合理合法为所欲为的同时。在精神上也成为“教主”。皇权在手,真理也就在手,权力就是真理,彻底败坏了儒学思想。胡酋掌握异端裁判权,彻底消灭了学术自由。自然而然地,对政权的社会评价也变成当局的自我认定。满清夺取道统(社会评价体系),自我评价自然是伟大、光荣、正确的,正君等于找死。汉政权道统在民,社会评价政权是否合格,满清侵略者时期道统在君,奴隶主评价奴隶是否合格。
  按儒家的看法,在君权之上,还应该有“道”。对那些德高望重的得道贤人,君主应该恭敬如师,不能以臣子对待。君权并非至高无上。而且圣人训中君的要求,更严格,在圣人看来,弟子的道德规范高于平民,而君的道德规范要高于弟子。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胡酋个个不仁,他们为了做奴隶主,不惜进行几十次大屠杀,比日寇凶残千万倍,终满清一朝始终伴随着大屠杀。胡酋个个不义,冠冕堂皇的表态永不加赋,实则把只值800钱的银子强迫老百姓按2000钱缴税,摊丁入亩还是加税,征厘金更是公然撕破永不加赋的画皮。胡酋个个不正,利用完汉奸吴三桂就背信弃义地撤藩,官员非满不用,汉人能力再强也只能做陪衬。

#
  胡酋动辄自比尧舜禹汤,看看禹的作为和孔子对他的评价:“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看看胡酋怎么做的吧,康熙乾隆两个酒肉酋长,七次巡幸刮尽民脂民膏。先修最大的皇家妓院圆明园,又修游猎娱乐行宫承德避暑山庄。最后,居然挪用海军经费修颐和园。亡之日,无一尽忠之臣,不亦宜乎。孔子又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云“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民不从只好用强权压迫。发现效果不好,就找御用文人帮忙,模糊圣人训,于是,以孔圣训为表,胡酋训为里,阉割汉文化,关键处奴文化的《弟子规》应运而生。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师,那谁是父母的老师?当然是政府,当时的满清奴隶主集团言必称尧舜,行必为桀纣,各级官员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言传身教是不可能了,因材施教也无从谈起,只好硬性规定,强权压迫。弟子们都不守规矩必须详细规定,弟子们不怀德总要畏刑吧。
  一个社会正常的发展路径应该是,君权越来越小,民权越来越大,对君的要求越来越多,对民的要求越来越少。唐法已经是三权分立,明已经是成型的内阁制,内阁拥有对皇权的否决权。而明朝后期兴起一场广泛的非君运动,按照社会的正常发展,该出现的是《君父规》而非《弟子规》。胡朝重回独裁制,并且连道统也被胡酋夺去。以2500年前的圣人训为基础,关键处又精心篡改的《弟子规》,充分暴露了满清把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到奴隶社会的事实。

#
  4、 《弟子规》是满清在诛心,是奴隶培养规范。
  之前的弟子志在家国天下,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弟子们的志向,或成为舆论监督的中心,随时随地评判政府的行为。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胡朝的弟子,必须唯唯诺诺。甘心做奴才。一个哭庙案就让才子金圣叹人头落地,居然有30人以上集会处死的胡律。
  《弟子规》〈入则孝〉云:“事虽小 勿擅为 茍擅为子道亏”。对照一下刘备的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弟子规》却要求是除非请示汇报并得到批准,否则什么都不能做。典型的培养奴才。连宠物都要自主权,何况是人。儿童精力过旺,儿童求知欲特强,磕磕碰碰,摔摔打打难免,那是儿童必不可少的成长过程。儿童是在不断犯错误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学习的,不许儿童犯错误等于不许儿童成长。形不成独立的世界观和独立的人格,这正是满清所需要的,你们都有独立的是非观,都要责任权利相称,满清的奴隶主岂不做到头了?
  《弟子规》〈入则孝〉云:“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儒学的孝是父慈子孝——权利责任的统一,而无论爱我或憎我,我都要孝,典型的奴孝。比如舜的父亲瞽叟,就希望舜死,而且要死于类意外,以便自己不承担责任,看到舜不死,就制造类意外,舜应该满足瞽叟的愿望把自己去除掉吗?

#
  《弟子规》〈入则孝〉又云:“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理直气平可以,理直气弱何意?难道父母的过错就不是过错?或者我们提意见是更大的过错?在家父母永远是对的,即使父母错了,子女也不该发现,发现了也不该指出,万不得已指出,也要先察言观色,因为指出父母过错的行为本身是更大的过错。所以要“挞无怨”。孟子曰:当怨无怨是不孝。只有已经漠不关心,视为路人了,才会不怨。而且,连舜都要怨,不但怨,而且在空旷处呼天抢地。面对知错不改,反而变本加厉殴打你的家长,你会无怨吗!在家挞无怨,出外则文字狱无怨,被奴役无怨,背黑锅无怨,甚至冤死无怨了。子曰:过而不改,是为过矣。难道父母就可以死不认错吗?在家父母永远是对的,在外强权永远是对的,就可以伺候主子了。于是汉文化的人格独立被奴颜婢膝取代了。
  《弟子规》〈谨〉都是晚睡早起洗脸漱口衣冠整洁不挑食不饮酒等等等等,总之是谨小慎微,缩手缩脚,畏首畏尾。这绝不是孔子的瑾,“小不忍则乱大谋”;“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这才是孔子的瑾。品格的培养才最重要,细节的精雕细琢实在是舍本逐末,甚至别有用心。培育志向小之人。怎可让奴才胸怀家国天下?奴才只能鼠目寸光、自私残忍、唯利是图。
  孔子的基本理论还有用,岂可死板僵化,一成不变?如2500年前为什么反对箕踞?因为当时的衣着有缺陷,箕踞——尤其是夏天——可能隐私暴露。孟子突然进入妻子的房间,因见妻子正在地上箕踞而坐差点就把妻子修了。至于后来,衣着发展了,箕踞除了占地方,可能会绊倒路过的人外,已经没有其他不好之处了。《世说新语》里有一则:“晋文王功德盛大,坐席严敬,拟于王者。唯阮籍在坐,箕踞啸歌,酣放自若”。还有柳宗元也箕踞,不但箕踞,而且还写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箕踞已经是潇洒自如,无拘无束的代表,《弟子规》〈谨〉云勿箕踞,这是食古不化。
  《弟子规》〈泛爱众〉云:“恩欲报 怨欲忘。”孔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为了胡酋的培养奴才的需要,公然违背圣人训。

#
  5、 满清割裂权利与责任,篡改忠、孝的内容。
  儒学要求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权利责任是统一的,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像君的样子,臣才会像臣的样子,)”。“政者正也,子率为正,熟敢不正?”“子欲善而民善矣”。管仲曰“上服度则六亲固”。“仓廪实而知礼节”。朱熹曰“存天理,灭人欲”。等等,君的权力大,责任大,道德约束更要严格,法律限制更要严厉。满清则是强权无限权力零责任,奴隶无限责任零权力。胡酋康熙最离奇的一起文字狱落到农民陈四头上:陈四因为荒年带着全家逃荒,被康熙以“污蔑大好形势罪”处死。胡酋无限权力,胡酋说形势一片大好就是一片大好,老百姓零权力,连逃荒的权利都没有。

  儒学的忠是忠于执事。忠于国家,孟子说过,即使舜的父亲瞽叟杀人,舜的臣子也该照抓不误。满清的忠是只允许忠于主子。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还是奴学。
  儒学的孝是“敬”,不与尊长直接对抗,但可以非暴力不合作,胡酋的孝是“顺”,而且是绝对的。像舜那样不但不死,而且不告而娶,简直罪该万死了。《孝经》中曾参问孔子:“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孔子回答说:“是何言与?是何言与?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臣不可以不争於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孝是出于爱心,责任心,道德良心,而不是为了利益或政府的表奖,更不能像缴税一样视为负担,在外界压力下不得不然。

#
  孝有三重境界:1“赡养”,让家人生活愉快是我的责任,也是你自信心和愉悦感的来源,更是你人生目标之一。对不同的家庭成员,爱的方式不同。对父母的爱是“敬”;
  2 “抚养”,出于报答养育之恩的心态;
  3“蓄养”或称“豢养”,迫于道德或者法律的压力,也做到了让父母衣食无忧,内心却视之为负担,巴不得盼他早点死。
  这一点,论语里面也曾探讨过:“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今天人们认为的孝,认为能够蓄养老人就可以了,但是,连小猫小狗等宠物和牛马等牲畜人们都可以养好它们,如果在蓄养的过程中,我们做子女的不能心存敬意,和豢养宠物、牲畜又有什么分别呢?)《论语.为政第二》

  好人孝为本能,不需要《弟子规》,子女不会差,坏人再讲《弟子规》,能得到蓄养就不错了。

  翻遍《弟子规》,通篇除了必须就是不许,弟子的权利在哪里?君父的责任又在哪里?儒家礼的要求是君的道德高于士大夫,士大夫高于百姓,满清时期,弱势者无权利,必须遵守《弟子规》,强势者无责任,可以恣意妄为。君无论怎么做都是仁,臣必须忠,父无论怎么做都是慈,子必须孝,兄无论怎么做都是友,弟必须恭。因此字还是汉字,语还是汉语,经满清阉割,却变成奴学。今天,奴性仍然深入许多人的骨髓,并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许多人自己堕落了,做高级狗奴才捞了一些骨头,反而污蔑古人的高尚。许多人不明真相,把满清奴学造的孽算到汉文化头上。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
  6、《弟子规》其他违反真正儒学之处。

  《弟子规》〈出则弟〉云“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这是墨家的理论,实际上行不通,孝是责任也是权利,首先要建立在熟悉的基础上,对生父的孝那是法定责任,而且你知道他的脾气、秉性、需要,对于生父的错误,你有权以适当手段制止。对诸父的孝非法定责任也就没有权利,而且诸父有自己的子女。而且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能力有限。悌也一样,诸兄有自己的兄弟。只有在确定却是需要时你才可以起到应急的作用。事当改作敬。

  《弟子规》〈亲仁〉云“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色不媚”。仁者是令人畏惧吗?那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是畏惧吗?《弟子规》所说的仁者是胡酋——当时唯一的大圣大仁,动辄文字狱,自然是“人多畏”了,作为最大的奴隶主自然“色不媚”,至于“言不讳”,免了吧。而能亲此大圣大仁,自然无限好,不亲此大圣大仁,自然无限害。孔子的亲仁是思想上不断向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是身体上向所谓的仁者顶礼膜拜。既然《弟子规》篡改了亲仁的内容,那么仁的内容,仁的要求自然免谈了,如果引申出“正君”则该文字狱了。

  《弟子规》〈泛爱众〉云:“扬人恶 既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绝非孔子本意,模棱两可、明哲保身的乡原行径,是儒家坚决反对的。嫉恶如仇以身殉道才是儒家提倡的。儒家是固“疾之甚”,甘“祸且作”,因为“疾之甚”,孔子两次被迫流亡,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不是“扬人恶”又是什么?于是第一次流亡。好不容易回到鲁国,做了高官大司寇,却时时刻刻要消三家之权,这不是“疾之甚”又是什么?于是被迫第二次流亡。孔子曰: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对恶事不评判不反对,客观上就是成人之恶。而《弟子规》阉割掉了汉文化的嫉恶如仇思想,代之以满清奴学的和光同尘。

  《弟子规》〈余力学文〉云:“非圣书,屛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就是说无需逻辑论证,无需事实证明,别人说的一定是错的。鲁迅说,阿拉伯人攻陷山鲁佐德城后,立刻烧毁了那里的图书馆,阿拉伯人的逻辑就是,如果那些书的内容和古兰经相同,则有古兰经在,无需留了,如果和古兰经不同,则是异端,不能留了。《弟子规》的逻辑和中世纪的人一样。这种唯我独尊的行使异端裁判权的行径,只能证明是满清把中国拉回了黑暗的中世纪。需知:真理愈辩愈明,《中庸》上讲得很清楚:“有弗辩,辩之弗明弗措也”!

#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并没有摧毁中国人的道德,中国人的道德是在三百多年前被满族人摧毁的,是被康熙系统策划摧毁的。

  一个让人心痛的现实是,当代中国的汉民族,讲的不是真正的汉语,我们以北京话为标准的普通话是被满族话严重异化的四不像汉语,只有在闽南话和广东话以及江浙方言中上保留着八声俱全的部分传统汉语言;我们写的不是真正的汉字(繁体字);汉民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相信很多中国人都不知道汉服为何物,虽然大家爱看日剧韩剧,但恐怕有些人还不晓得,日本和服和韩服才是最接近汉装的服装,而中国很多汉族人自己,却洋洋自得地穿着满人的旗装,还美其名曰“唐装”,简直是荒唐之极。电视节目当中,清宫剧长盛不衰,《康熙王朝》主题歌吼出的那句“我真的还想再活500年”真正体现了汉民族的悲哀。文华酱缸至此,夫复何言?不管是元代、还是清代,被异族屠杀的汉族百姓总数,都超过了日本侵华战争被杀害的中国人总数,假设日本人真的占领中国,那么100年后我们的子孙是否也要将日本奉为正朔,如果真是这样一个民族,又有何面目存活于世上。  

  烧吧,烧尽蛮夷的《弟子规》《二十四孝》,让文明之烈火烧尽神州大地异族的蛮夷膻腥!让文明的烈火荡尽一切异族污垢!

  熊熊圣火,
  焚满烧蒙,
  为汉屠胡,
  惟光明故,
  喜乐悲愁,
  皆归尘土,
  怜我汉家,
  忧患实多,
  生亦何欢,
  死亦何苦,
  怜我汉家,
  忧患实多,
  怜我汉家,
  忧患实多

  我们烧的,不仅是满清弟子规,不仅是蒙古二十四孝,我们烧的,是满清蒙元数百年来嵌植在我们文化深处的阴魂,

  熊熊圣火,放大光明,红星高照,更多汉家儿女即将觉醒,与我们一起去战斗。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33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87):  "弟子规"隐藏着的秘密及危害!

  《弟子规》只是清朝的一个秀才所作,
  此秀才考取不了功名,乃花钱买了个官做。
  从《弟子规》问世到现在二三百年,至少我没有看到一个真正的大德推崇过它。弟子规根本算不了儒家的经典。
  弟子规在清朝时,经常被用来教育小孩,其实我认为是有用意的。
  南老师曾经说过:清朝的统治者康熙很有一套,知道父母都不希望儿女们冒生命危险造反。所以用要求子女们听父母话这一套来避免造反。(见《论语别裁》为政第二)
  弟子规正出自康熙那个年代。弟子规正是要求子女们完全听父母话。所以我认为,弟子规在清朝能得到大规模推广,很可能是康熙利用的一个工具,目的是避免汉人造反!
  (注:此目的,以前未见任何人说过,本人从南师开示中联想到的)
  作者:善清

#
  南怀瑾明确表态:教育子女不要搞弟子规!
  http://zhunti.shixiu.net/thread-9730-1-1.html

  弟子规在儿童教育中的危害,经历过的师兄最了解。请看:http://zhunti.shixiu.net/thread-6181-1-1.html

#        印光法师批驳弟子规
  《弟子规》死气沉沉。佛教赞叹活泼泼的父子、兄弟、姐妹乃至人与人之间关系。只有这样才转动了仁义礼智信,而不仁义礼智信所转。正如《道德经》所言:“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扔,reng,四声)之。(实行礼的人见没人响应或回他的这个礼,就扬起胳膊强迫他人)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薄)也,而乱之首也。”佛教的仁义礼智信是在不坏道德基础上活泼泼的随缘觉悟一切如母众生,《弟子规》却是在失去道德的基础上死气沉沉的给人枷锁。父母即是父母,又是子女;子女即是子女,又是父母。无始以来互做父母故。没有框框活泼泼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佛教所宣说。  韩欧之毒小,程朱之毒大。由程朱以后之理学,无不偷看佛经,无不力辟佛法,以致成此大乱。皆由此诸先生,门户之见致之也……学佛之要,贵尽伦理,如是学佛,方为真佛弟子。若不尽伦理,则为佛教罪人。佛遇父言慈,遇子言孝,世间善法,均不遗弃,唯不许人炼丹运气。世间外道,偷窃佛经,自造经典,反谤佛法。谓彼之法,乃六祖所传,和尚此后均无法,法归他们在家人。惑世诬民,莫此为甚。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34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88): 满清末年 《灭汉种策》

  “第一灭农商,工人附于商内;第二灭会党,第三灭学生,第四灭士,第五灭官吏,第六灭兵,第七灭妇女,第八灭僧道。条分缕柝(析),纤微不遗,务使一网打尽。世界之中,没有一个汉人,汉人一天不杀尽,咱们一天不能安枕已。”

  辛亥革命后,满族作为一个整体一直在意图重新建立他们对汉族的奴役奴隶社会,甚至一些满族要杀绝汉人。为此目的,满清皇室很快投靠日本人,建立“满洲国”,抓汉族人给日本731部队做实验。


#
  下面来详细看一下:

  满清末年 《灭汉种策》


  咱们都是游牧种耳。三百年的前,天启我牖,朱明崇祯帝失江山,毛贼吴三桂背他祖宗,投降咱们。其时咱们的世祖章皇帝老佛爷,应天命之顺,相人事之机,长驱直入,以夺中华,据其九鼎,占其土地。凡汉人之叛我的杀之,服我的因而愚弄之,吸其脂膏以供奉咱们,捣其脑浆以灌溉咱们。盖彼之消,即我之长;彼之绌,即我之盈也。噫!咱们世祖老佛爷的所以为我子孙长久计者,这么样的深,那么样的远,能不日夜馨香以顶祝之哉。

  虽然,推世祖老佛爷之初心,犹有不止此者。覆人之国,必灭人之种;余孽不净,后患终多。故那时大兵南下,逢城就屠,逢村就烧,虽杀戮过惨,毫不嫌其忍;践踏过甚,毫不觉其酷。又摧又折,又刈又削,务必掘其根,绝其生机者,非他也,替咱们子孙除去后患耳。无何,有志未竟,所策不遂。说什么天地好生之德,致败于功亏一篑之时。而当时的汉人,才吃了大亏,怕咱们的威势,固俯首贴耳。如牛马畜生,或伏于枥,或受羁绊,情愿为我服役,不敢稍生叛妄的心者也。加之咱们圣祖仁皇帝,宽容大度,不喜斩杀,六十年间,因循姑息,虽曰天下太平,是咱们初进中华享福的日子,实则养痈成疽,坐失机会之时矣。

#
  世宗、高宗、仁宗、宣宗,百余年间,沿圣祖的旧训,贪目前的快乐。

  凡我八旗子弟,抛弓矢,厌戎马,骄矜之气,流为苟安之习。强悍之风,变做怠惰之人,而其时的汉人,却生生息息,养他的元气,补他的疮痍,蠢蠢动动,生机复活。

  至宣宗暮年,长发贼起于广西,蔓延十三省,动了二十年的兵,伤我骨肉,残我手足,大有如河堤一决,不可收拾之势。而咱们反为其噍类者矣。

  幸也。当今老佛爷辅先皇帝穆宗垂廉听政,圣明英断,谋算无遗,用曾国藩、左宗棠辈,骗之以小利,假之以虚名,笼络之,哄愚之,使他们自相残杀。而咱们则坐观其成败,不数年间,悉平定之。虽然,今又隔了数十年矣。此数十年中,时势既大变,而汉人的智识,又骤然长进了许多。倡(猖)狂之徒,四处奔走,不是说革命,就是说排满,种种谬论,使咱们闻之,能不触心么?

#
  夫他们尚知排满,咱们能无灭汉。咱们做了汉人的皇帝,已三百年。不把他们杀完灭尽者,实我列祖列宗一念之姑息耳,乃久而久之,死灰有复燃之势。烂蛇有毒焰之张,居然为我心腹患矣。传曰:小不忍则乱大谋。恨咱们的祖宗,没有三复于斯言。恨咱们的八旗子弟,脱掉游牧之苦,骤得尊养之乐,只图目前,不问后祸,致使鼠辈跳梁,一至于此。故为今之计,莫如趁他觉悟的不多,倡狂之徒,势力未固,容易扑灭。其他昏懵未醒者,则或明或暗,设多方的陷阱,以致之死地。汉人虽多至四万万,咱们人数,远不及他,然咱们以居高临下之势,阴险狼(狠)毒之手,杀完灭尽,实亦易如反掌耳。

  兹姑略就吾意见所想到的,笔之于左,共分八种:第一灭农商,工人附于商内;第二灭会党,第三灭学生,第四灭士,第五灭官吏,第六灭兵,第七灭妇女,第八灭僧道。条分缕柝(析),纤微不遗,务使一网打尽。世界之中,没有一个汉人,汉人一天不杀尽,咱们一天不能安枕已。

#
  “夫他们尚知排满,咱们能无灭汉。咱们做了汉人的皇帝,已三百年。不把他们杀完灭尽者,实我列祖列宗一念之姑息耳”

  我日!!

#
  满族作为一个整体一直在意图重新建立他们对汉族的奴役奴隶社会,多舒服啊,呵呵,

  甚至一些满族要杀绝汉人。

  特别是满清皇室,为此目的,满清皇室很快投靠日本人,建立“满洲国”,抓汉族人给日本731部队做实验。

#
  满清皇室的《灭汉种策》我不想再转载,太过血腥……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34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89): 中国没有国际友国的原因是因为中国人太少了!

  一直以来,中国流传着一个天大的谎言,说汉族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其实,差远了!

  据学者统计,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民族是雅利安日耳曼民族,人口数量超过了25亿,是汉族的两倍多,广袤的分布在欧洲,美洲,非洲,亚洲,民族土地面积是中国汉族的11倍多,是世界第一大民族。


  当西方日耳曼民族的人暴增到25亿以上,从一个西欧小国,开疆扩土,建立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瑞士……等一系列国家的时候,当日耳曼民族统治着世界一半以上的土地,有人的地方就有日耳曼人的时候,汉族人在干什么呢?汉族人在割自己的输精管,割自己的输卵管,在杀死自己的胎儿与婴儿,还说自己在高尚无私的为世界做贡献,说自己是爱好和平的。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新西兰
  英国
  奥地利
  荷兰
  德国
  卢森堡
  挪威
  瑞士
  丹麦
  冰岛
  瑞典
  ……


  还可以一直列下去,都是日耳曼人的,几十个国家

  知道为什么美国要打谁,一拉就是好多国家一起打了吧,人家都是同一血脉的亲戚。

  知道为什么中国没有朋友了吧,给别国多少钱也交往不好,没有朋友。

  而人家不用给钱,就是全世界都是亲戚国家。

  而中国……,呵呵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35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90): 任何国家与阶级都是暂时的,而民族是永琲
  民族是比国家、阶级更古老,更庞大的概念,当国家与阶级都被消灭了的时候,民族区分还在。

  只要有人在,就有民族区分。

  所以,我们应当放弃狭隘的国家主义,阶级主义,去拥抱更为宽广的民族主义。

  民族区分的存在是永琲滿C

  而任何国家与阶级都是暂时的。

  我们汉族,为了自己的发展,也应该进一步拓展疆土,

  其实,黄帝时期,我们华夏的疆域是整个星球,黄帝是我们整个星球的统治者,大帝王,所以,整个星球自古都是我们的领土!!

  可是,随着蜥蜴人的入侵,我们华夏沦落到了现在这么小的疆域。

  日耳曼人能开疆扩土,

  我们华夏人为什么不能?

  寇可往,吾亦可往!!!

  我们要开疆扩土,在全球也建立几十个汉族人的国家!

#
  而任何国家与阶级都是暂时的,而民族是永琲滿C

  犹太人非常懂得这一点,他们处于亡国时期时,无论他们居住在任何一个国家,他们都会做出背叛这个国家的事情来,他们无论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决不入乡随俗,坚贞的保持着自己的信仰与风俗,两千年如一日。

  因为,只有同一民族的,才是亲人,你的兄弟姐妹出国了,还是你的兄弟姐妹,

  你的非亲戚的邻居跟你在一个国家,你借他钱不还看看,谁会无偿的帮助你?

  只有你的亲人,你的你的兄弟姐妹才会无偿的帮助你,这才是同胞,同一民族的才是同胞。

#
  犹太人无论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只做对自己民族有好处的事情,无论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会为自己民族的利益做出背叛这个国家的事情。

  所以,犹太人现在统治了世界!


無頭像
xianzhen

帖子 2856
註冊 2013-5-22
用戶註冊天數 3989
發表於 2013-6-8 07:36 
65.49.68.183
美国汉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291): 汉族应该全面扩张!而不是用“计划生育”杀婴儿的方式来“发展经济”

  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人口多了就用“计划生育”杀婴儿的方式来“发展经济”,

  都是对外强势扩张。

  只有汉族,说自己是世界上最善良的,

  但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干出来的屠杀自己婴儿的事情,汉族人干出来了,

  蒙古和满族,屠杀别族,但是,他们不屠杀自己的婴儿!虎毒不食子。

  而汉族,却作为一个整体在干着这样的事情,人类历史上最残毒的事情!

  当然,是无奈,被操控被逼迫着干的,可是很多汉族人脑子已经糊涂了。

  ……

  为了发展经济,为了国家的富强,

  为什么我们不能开疆扩土,

  为什么我们要用屠杀自己婴儿的这种最野蛮,最没有人性的方式?

  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都骂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是世界上最冰冷最没人性的理论。
  毛泽东在世时,坚决抵制对汉族婴儿的“计划屠杀”。

  但是,这个魔咒,最终还是落在了汉族婴儿的头上,

  2010卫生部年鉴,3.2亿汉族婴儿被杀死。

  要发展经济,要国家富强,为什么我们不去开疆扩土杀别人?为什么非得是杀自己的婴儿?

  一个杀自己婴儿的民族,还有未来吗?

  上天有好生之德,你以为这样干的民族,上天会眷顾吗?

  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就不明白呢?

  停止罪恶的计划生育政策,势在必行!!

#
  我们汉族,不应该只龟缩在目前这么一点疆土上,

  我们应该对外开拓。

  我们汉族,应该全面扩张!

  我们可以向所有的国家进行殖民,取得任何发达国家的国籍都可以,我们要向强大的犹太人虚心学习,我们在任何国家,都只忠于自己的民族,只忠于我们的根,华夏,中国。


#
  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国富民强,

  我们要在海外控制几十个国家,

  只有这样,我们要打仗时,才能象日耳曼美国那样,一呼百应。

  我们要抛弃鄙视狭隘的国家主义,拥抱最宽广的民族主义!!!永琲漸螫琤D义!!

#
  只要是我们同一民族的,无论他在任何国家,即使到了月亮上去,他也是我们的同胞。

  外族的,即使跟我们在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小区,他也是外人。

  不要内外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