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有人想公开复辟满清了,沉不住气了
無頭像
ayt

帖子 1434
註冊 2013-9-10
用戶註冊天數 3890
發表於 2017-12-13 09:34 
65.49.68.198
分享  私人訊息  頂部
赏奇文:假如满清立宪了,中国就不需要革命了?

  • 时间:2017-12-12 18:53
  • •来源: 察网
  • •作者: 长河红阳
  • •浏览:99
  • 评论: 0

满清不可能搞什么“宪政”!救中国的捷径也绝不可能从满清搞“宪政”开始!应该以革命手段救中国!而且,这个革命还不是一次就能达到目的的,而是要不断的革命不断的斗争下去。正如中国近现代史所揭示的一样:先用革命手段推翻满清;再用革命手段扫灭满清的余孽——北洋军阀;再以革命手段扫灭蒋记民国新军阀和帝国主义侵略者,这才能达到救中国的目的!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请注明来自察网(www.cwzg.cn),微信公众号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语不惊人死不休,网路上这路文章是很多的。平常看见了,呵呵一笑关了页面不长时间也就忘了。可是,如果这里头有很“厉害”的货色被印在纸上,装订成小册子兜售,那就不是关了页面就忘了这么简单了,有必要认真一下了。今次说的这个“厉害”的文章唤作《重视社会建设中的改革与重建》,署名吴某来。
这是一个文史常识上硬伤斑斑的货色。请看如下文字:

【科举考试,使中国官员具有充分的道德精神,而礼教,也使中国成为有教养的民族,在农业社会形态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的保守与教条,使传统中国成为一个没有活力与自由精神的社会,在科技进步资本主义勃兴的近现代世界格局中,必然败落。面对这种败落,中国人先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只是在技术层面上学习西方,而不是从制度层面上甚至价值导向上学习西方,洋务运动因此必然失败。而同期的日本,则在制度层面上重建自己的社会体系,在价值与道德领域改良自己的国家精神。属于改良的范畴不能重建,属于重建的领域莫谈改良。清末的君主立宪,大清政府也曾派员到日本、欧洲考察,甚至制定出一系列立宪法规,一方面想保住帝祚万世一系,大清江山不变色,另一方面又要顺应世界潮流,让社会精英与百姓有参政的空间。可惜,革命突然的冲刺,跑到了终点,大清立宪毁于一旦。大清没有得到“改良”,而革命也没有重建起共和的体制,“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蔡济民《书愤》)当时的中国社会没有得到普遍的宪政启蒙,自由与责任、权力与制约、民主与程序、信仰与契约精神等等,都没有播种到人们心中,特别是精英权贵阶层没有接受普遍的宪政启蒙,革命被说成正义,但民主宪政却没有被普及成常识。所以中下层管理者只能城头变换大王旗,底层民众也只能根据赵家老爷穿什么样的衣服,来看政治天气变化。】
先说这个科举考试,真如他所讲的那么高尚么?真能让“中国官员具有充分的道德精神”?如果能,那么,两宋绝大多数的文臣都是科举考试上位的,但是,他们向金兵投降算什么?道德呢?他们向蒙元投降算什么?当然,还有明朝的科举上位的文臣们,如钱谦益那样的还少?这些人的道德呢?臭名昭著的秦桧不也是科举精英么?



办过什么好事儿么?在它之前还有黄潜善之流,那也干了相当多的坏事儿啊,不也是科举精英么?!抛开舍生取义这个大关节不说,抛开卖国求荣不说,就说明清两代那些贪腐官僚,绝大多数可是科举上位的么!他们在贪腐的时候,有道德么?须知,明清两代是科举最兴盛的时候,也是文臣贪腐最空前的时候!对照这些史实,你怎么好意思给科举吹喇叭么!这都是文史常识么!怎么这位吴某来先生就把这些常识无视了呢?
无视文史常识,有极重硬伤的文章还能印在纸上装订成小册子到处售卖,你不能说它不厉害!可是呢,这个厉害的地方在哪里?总不在文章本身!
再说清末的君主立宪。



这纯粹是一场闹剧、丑剧!谁也糊弄不了的闹剧、丑剧。作为君主立宪改革的政体“硬件”,内阁可是要紧又要紧的关键。按着西欧的模板,这内阁里的大臣们都应该是社会公认的精英货色。满清当时有这号人么?也许有吧,哪怕是盛名之下徒有其表的康有为之流总还有个“变法”的光环。可是呢,由满清皇室拟定的名单一出,举国哗然,居然是个“皇族内阁”。内阁十三个成员,不是大官就是贵族。而且,九个是“满洲”,四个是汉官。九个“满洲”里,有七个皇室成员。根本不给旧权力体制之外的“精英们”留位置。这还是“满洲”的天下么!可是“满洲们”在四万万中国人里占比多大呢?恐怕“百不及一”吧?用着“百不及一”的极少数接茬统治四万万,这还是换汤不换药的旧皇权体制!从这样的内阁能出笼的操作手法看,过不几年,再趸出个内阁阁员“父死子继,世袭罔替”也不是不可能!说到底这就是死抓权不撒手么!这算什么立宪?!这糊弄谁呢?在这十三个阁员里,哪一个是治国的干才呢?如此这般的一场闹剧、丑剧谁有耐心等着这帮子人良心发现把“天下公器”交予国人呢?
可是呢,这位吴某来先生一张嘴把屎盆子往革命者头上一扣:

【可惜,革命突然的冲刺,跑到了终点,大清立宪毁于一旦。】
看看这几个字“大清立宪毁于一旦”。隐隐然听到呜咽……
当时所谓的“大清”就是一个罪恶的存在。一个个的卖国条约,误国、卖国勾当无所不做其极,中国的十分财富,被卖国条约出卖给洋鬼子七八分;剩下的二三分,还要拿出巨额的部分养活以百万计的“八旗子弟”【1】。真要等到“大清”愿意真正还政于民搞真“立宪”,中国剩下的财富还能养活几个中国人?明白事理而且还想活下去的中国人,哪个都想和时间赛跑,尽早赶走洋人,砸烂“八旗子弟”的饭碗,给自己剩下尽可能多的财富养活自己!谁个等你把“普遍的宪政启蒙,自由与责任、权力与制约、民主与程序、信仰与契约精神等等”深入人心?!中国人的命运不能等!
革了“大清”的命,名正言顺红旗飘飘!老百姓的话说:你们别占着茅坑不拉屎!



很浅显明白的道理,这位吴某来先生就是不讲,竟把所有的坏事情赖到革命者头上,最后还不忘了指着鼻子唾骂:

【大清没有得到“改良”,而革命也没有重建起共和的体制】


無頭像
ayt

帖子 1434
註冊 2013-9-10
用戶註冊天數 3890
發表於 2017-12-13 09:36 
65.49.68.195
扔了旧鞋也没穿上新鞋,又把脏水泼到革命者头上了。然而,不管是不是建立起了共和体制,不管是什么真共和还是假共和,首先把寄生一族——“八旗子弟”的铁打的饭碗子砸烂,让百姓少一分一毫的负担就是胜利!

看得出吴先生以为,不管阿狗阿猫,只要高呼一声“立宪”,就无比正确了,任何与之作对的就都该死了,无论高呼者是不是真要“立宪”你也要等!等他慢慢来!哪怕日本鬼子磨刀霍霍,也不许走革命自救一条路!哪怕等不来真正“立宪”的一天就被日本鬼子和其他什么洋鬼子砍了头,你也要等!因为人家正“立宪”呢!

当然,哪怕“大清”的条约是卖国的,这也是可以的嘛!

立宪好,真好,是个免死的金牌!什么样的罪恶都可以豁免了,哪怕是卖国呢!“大清”高呼立宪了,你们弄倒了“大清”,该死!

深追历史,“大清”完蛋后,还有个“转世”。九·一八之后,在中国出现了一个最可耻最该死的东西——伪满洲国,元首可就是“大清”的那位宣统皇帝啊!按着倭寇《关于满洲国实行君主制之件》的设计,这个可耻的东西应该实行帝制。但是,现实中的权力分配看,这个帝制“国家”实行的却不是早先“大清”的绝对帝制,而是君主立宪制。作为“国家元首”的“宣统皇帝”/溥仪不过是个喘气的牌位。真正的行政大权在伪满“国务院”里掌握着。这个伪满“国务院”的头领是伪满“国务总理大臣”,下辖各部“总长”或者后来的各部“大臣”。这样的权力架构起码在形式上看,和君主立宪制是一样的。更而且,与伪满“国务院”并立的还有伪满“立法院”、伪满“最高法院”、伪满“最高监察院”。在这里不光效法西方“宪政”里的三权分立,而且还有个颇具特色的伪满“最高监察院”,算是“四权分立”了(解学诗《伪满洲国史·傀儡体制》)。

无论怎么看,这个该死的东西都很符合“宪政/立宪”架构下的西方民主制么!看,“宪政/立宪”的浩浩西风劲吹之下,总算有了吴某来先生希冀、期盼的“立宪”么!吴某来先生似乎该欣欣然、喜洋洋了——你别管它和“大清”一样都是在卖国,可它是“立宪”!

固然,吴某来在文章里是没有给伪满洲国说过什么话,但是呢,一样的卖国,能为卖国的“大清”说好话,咋滴就不会为一样卖国的伪满洲国点赞?就那个说话逻辑,一定能推出这么个结果!只不过,话头没有指向那里罢了……

吴先生的话还有这样一句:

【中国人先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只是在技术层面上学习西方,而不是从制度层面上甚至价值导向上学习西方,洋务运动因此必然失败。而同期的日本,则在制度层面上重建自己的社会体系,在价值与道德领域改良自己的国家精神。属于改良的范畴不能重建,属于重建的领域莫谈改良。】
看,立宪有活榜样么,日本么,不厉害么?如吴先生所说,应该在“价值导向”上学西方,如同日本一样“改良”自己,似乎中国有救。但是,价值导向有大变化——向西方,那就必然要改变旧有的价值观,尤其是事关国运的改良,必须在政治上的价值观有大变化;而且也必须有明白事理的人才在高层推动。但是,这样的大变化,“大清”的最高层容许么?这样的人才“大清”容得下么?

在鸦片战争之前,就有龚自珍看到了帝国将崩溃的危机,大声疾呼“自改革”。而他把“自改革”的目光指向了能力出众的人才上,而并非要在政治上的价值观做大更改。正所谓“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可是即便有了人才,就会被“大清”重用么?这里有“乾嘉诸老”里的杭世骏的遭遇作证。这个儒生曾给乾隆上《时务策》,说人才选拔问题,在这个“策”里,这个精于考据却蠢于观察政治的儒生这样说:

【意见不可先设,轸域不可太分,满洲才贤号多,较之汉人,仅什之三四,天下巡抚尚满汉参半,总督则汉人无一焉,何内满而外汉也?三江两浙天下人才渊薮,边隅之士间出者无几。今则果于用边省之人,不计其才,不计其操履,不计其资俸。而十年不调者,皆江浙之人,岂非意见轸域?】


無頭像
ayt

帖子 1434
註冊 2013-9-10
用戶註冊天數 3890
發表於 2017-12-13 09:38 
65.49.68.195
满洲”人才虽多,但是人口基数毕竟很小,人才的出产量总不会多于汉人。巡抚中满、汉人才各半,但是总督里,没一个汉人。为什么在人才的选拔上偏向“满洲”……江浙一带出身的官员十年里不见调动升迁,这是不是在搞地域偏见呢?

乾隆见了这个上疏,暴怒

【“满汉远迩,皆朕臣工,朕从无歧视。国家教养百年,满洲人才辈出,何事不及汉人?”】
“满洲”、汉人,边远近畿都是我的臣下,我从不歧视。国家培养的满洲人才多了去了,在哪一方面赶不上汉人了?

这位杭先生的下场虽然免死,可是也不美妙!

为什么乾隆暴怒呢?原因很简单,汉族人才如果多多上位进入权势中心,才智平庸的八旗子弟往哪里摆?自来,满洲大君就对人口远多于八旗的汉族心存戒心,所以,才尽力的优待抬举八旗子弟们掌控高层权柄,全力用国库财富恩养八旗子弟,好“团结起来”一起对付汉族。这就是有清一代标榜的“首崇满洲”的治国国策【2】。在这个治国国策下岂能容汉族人才跻身高层权势中心,在权势大蛋糕上“分肥”?这样的“首崇满洲”的国策在有清一代是一以贯之。到满清灭亡之前趸出来的那个“君主立宪”里的“皇族内阁”就是最明白的体现。

这一种国策的内核,乃是一种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是公开宣扬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样的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下,何来人人平等?须知,西洋的什么“立宪”、“宪政”之类的民主的基础,首先就是标榜的“人人平等”么!这样的“人人平等”与“首崇满洲”根本就是方凿圆枘,冰炭不同炉!想在“大清”搞什么“立宪”,这不是个笑话么?!吴某来说的“自由与责任、权力与制约、民主与程序、信仰与契约精神等等”都必须建立在“人人平等”上才可以在纸面上说得下去。问题是,“皇族内阁”体现出的“首崇满洲”就是公开宣扬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就是这么一伙子反对人人平等的满洲权贵们在操弄权柄,你怎么可能指望他们能搞什么“宪政”???笑话么!

革命从来没有“突然的冲刺”,革命是按部就班!

既然“首崇满洲”,既然要把国运死死抓在平庸、甚至于卖国之辈手中,那么中国怎么办?还不容许平地一声惊雷奋起一搏干革命?!假设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立宪”,再指摘革命如何的不对,这样的,对革命者救中国的敌视与仇视也太露骨了吧?

简短的结论:满清不可能搞什么“宪政”!救中国的捷径也绝不可能从满清搞“宪政”开始!应该以革命手段救中国!而且,这个革命还不是一次就能达到目的的,而是要不断的革命不断的斗争下去。正如中国近现代史所揭示的一样:先用革命手段推翻满清;再用革命手段扫灭满清的余孽——北洋军阀;再以革命手段扫灭蒋记民国新军阀和帝国主义侵略者,这才能达到救中国的目的!

“大清”绝不会“立宪”,痛诋革命只是意淫,明白?


無頭像
ayt

帖子 1434
註冊 2013-9-10
用戶註冊天數 3890
發表於 2017-12-13 09:38 
65.49.68.195
注释:

【1】有清一代养活八旗需要多少国库财富,统计难度极大。我只有如下数字,清代北京所需粮米由京杭大运河向北京调运。其中养活八旗官兵和他们家属所需漕米每年需300万石。这仅仅是漕米一项。李文治等《清代漕运》,转引自刘小萌《清代北京旗人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277页。关于俸银,雍正曾亲口对八旗子弟说过:

“今兵丁等钱粮较前加增一两,又有马银。计其所得,已多于七、八品官之俸禄,既此有能谋生之人,尽足其用矣。”出处,同书44页。清代七品官年俸45两银子,八品官年俸40两银子。

至于分布在全国各地驻防的八旗官兵以及家属所需的粮米与俸银更难找寻数字。

要国库养活的八旗子弟有多少,我只找到这些数字:顺治五年(1648年)至嘉庆十七年(1812年)八旗男丁由三十四万六千增加到五十二万三千。(《清代北京旗人社会》721页)这仅仅是“男丁”,排除了妇孺老弱的数字。如果按每户五抽一丁计算,这时的八旗人口总数在二百万以上。

【2】仅以中央机构为例:康熙《大清会典》共载内阁、六部等十三个中央机构中有品级、无品级额缺(职位)二千零八十二个,其中属汉军、汉人的额缺三百二十五个,仅占其中百分之十五点六,其余大部分是满洲旗人和包衣旗人占有。出处,同书19-20页。

【长河红阳,察网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