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去政治化的背后更是政治
無頭像
佛展千手

帖子 3326
註冊 2014-2-4
用戶註冊天數 3705
發表於 2018-10-31 20:31 
65.49.68.175
分享  私人訊息  頂部
重读《毛泽东年谱》30:不要再借“大跃进”黑毛泽东了,真相在这里!分享到:   

  • 时间:2018-10-30 09:32
  • •来源: 林爱玥
  • •作者: 林爱玥
  • •浏览:1779
  • 评论:0

需要明确的是,1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相当于大跃进的一次“动员会议”,也就是说,在毛泽东说这些话的时候,大跃进尚未正式开始。从“建设的速度,是个客观存在的东西”这一句就可以看出,毛泽东怎么会“头脑发热”呢?照我看,看些攻击毛泽东“头脑发热”的人才是真的“头脑发热”。想对那些借大跃进攻击毛泽东的败类说几句:历史,其实,真的就摆在那里,是不容否认不容篡改的,乌云终归遮不住太阳的光辉,任何事情,总有一天,都会真相大白的。


历史大多时候是不忍细读的,因为一旦将一个人放在历史的维度上去观察,就会发现,一些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待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的态度竟然会有那么大的区别,并且这种转变还不是因为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起来的,这不能不让你有一种时空的错位感和荒谬感。
事实证明,大多数人都是经不起历史这面照妖镜的检验的。如果有例外的话,毛泽东肯定是其中之一,撇开毛泽东的丰功伟绩不谈,任何一个人只要对毛泽东了解越深,就一定越会深陷在他独特的魅力和高贵的情操之中。
1958年3月16日阅宣传部三月编印的《宣教动态》一九五八年第二十七期刊载的《山西河南加强理论工作队伍的措施》的报道。报道说:山西省委要求从一九五八年起,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培养出一批系统地学习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特别是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政治品质优良、思想意识健康、理论与实践相一致的理论工作干部。
1、毛泽东批示:“付讨论。山西的办法很好,各省、市、区可以仿行。”并删去报道中的“(特别是毛泽东同志的著作)”。
没什么可说的,伟人就是伟人,毛泽东浩瀚胸怀又怎会是那些蝇营狗苟之辈能懂的?
1958年3月19日上午,主持成都会议,听取王任重汇报。



2、毛泽东插话说:技术决定一切,政治思想不要了?干部决定一切,群众不要了?全面的提法就是又红又专,领导和群众相结合。要技术,又要政治思想;要干部,又要群众;要民主,又要集中。
现在一些人经常将“外行领导内行”挂在嘴边,单纯地强调能力而不强调政治素质,与此同时,这些人还鼓吹“将政治赶出校园”、取消高校“行政级别”等,实话实说,那些人那些似是而非的说法确实还是迷惑了不少人的,但是,如果仔细玩味那些人话语背后的弦外之音的话,就不难发现,那些人无一例外的将目标直指“去政治化”。
然而,政治是去不掉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政治而存在,最多说一个人感觉不到政治,而绝对不可能不受政治影响。因此,那些鼓吹的“去政治化”的人的目的就很可疑了,当他们要求“去政治化”的时候,无非是要求去掉一种政治,换上另一种符合他们标准符合他们要求的政治而已。



[ 本帖最後由 佛展千手 於 2018-10-31 20:33 編輯 ]


無頭像
佛展千手

帖子 3326
註冊 2014-2-4
用戶註冊天數 3705
發表於 2018-10-31 20:32 
65.49.68.200
“去政治化”的背后同样也是政治!
因此,无论一些人如何表演,“又红又专”四个字都任何时候也不能丢。毕竟,只红不专最多是“废品”,而只专不红却很有可能会变成“危险品”。至于说“废品”和“危险品”哪个更要不得,这个问题应该不难回答吧?
1958年3月20日上午,在成都会议上作第三次讲话。
3、毛泽东说:河南省提出一年实现“四、五、八”,水利化、除四害、消灭文盲,可能有些能做到,即使是全部能做到,也不要登报。就全国来说,我们的口号还是五年、六年、七年、八年,正确实现“四、五、八”。大家抢先,搞得天下大乱。实干就是了。各省不要一阵风,说河南一年,大家都一年。可以让河南实验一年,如果河南灵了,明年各省再来一个运动,大跃进。如果一年实现“四、五、八”,消灭文盲,也可能缺点很大,起码是工作粗糙,群众过分紧张。只要总路线正确,晚一年、两年、三年乃至五年完成“四十条”,那也不能算没有面子,不算不荣誉,也许还更好一些。搞社会主义有两条路线,我们做工作要轰轰烈烈,高高兴兴,不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建设的速度,是个客观存在的东西。凡是根据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能办到的,就应该多快好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但办不到的不要勉强。现在有股风,十级台风,不要公开去挡,要在内部讲清楚,把空气压缩一下。压缩空气不是泼冷水,而是要把事情办得扎实一点。要去掉虚报、浮夸,不要争名,而要务实,要有具体措施。
关于大跃进的“锅”到底应该由谁来背的问题,网络上一直争论不休,不过,当看到这段文字的人,我相信,哪怕对毛泽东再有偏见的人,恐怕都不得不承认,这口锅无论如何也不应该由毛泽东来背。
需要明确的是,1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相当于大跃进的一次“动员会议”,也就是说,在毛泽东说这些话的时候,大跃进尚未正式开始。从“建设的速度,是个客观存在的东西”这一句就可以看出,毛泽东怎么会“头脑发热”呢?照我看,看些攻击毛泽东“头脑发热”的人才是真的“头脑发热”。
这段文字很直白,我就不发表个人观点了。建议那些对大跃进真实历史感兴趣的战友好好读一读这段问题,十遍不嫌少,一百遍也不嫌多,必须反复读,读反复。
补充说明:四、五、八:《纲要》(《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要求中国全国自一九五六年起十二年内,粮食亩产量不同地区分别达四、五、八,即黄河以北达到四百斤,黄河以南,淮河以北达到五百斤,淮河、秦岭、白龙河以南达到八百斤。
以上粗体字部分引自《毛泽东年谱》下册第三卷第315-第319
最后,想对那些借大跃进攻击毛泽东的败类说几句:历史,其实,真的就摆在那里,是不容否认不容篡改的,乌云终归遮不住太阳的光辉,任何事情,总有一天,都会真相大白的。
【林爱玥,察网专栏作家。本文原载微信公众号“林爱玥”。】